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真可谓“历史久远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
傣族竹筒香茶 竹筒香茶是傣族人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料,其制作方法是将晒干的春茶放入刚砍回的香竹筒内,放在火塘的三脚架上烘烤,6~7 min后,竹筒内的茶叶软化,用木棒将竹筒内的茶叶舂压后再装进茶叶,这样边装、边烤、边舂,直至竹筒内茶叶填满舂紧为止。茶烤干后,剖开竹筒取出圆柱形的茶叶,掰下少许茶叶放入碗中,冲入沸水约5 min即可饮用。这种竹筒茶,颜色金黄透亮,既有茶的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浓郁清香,饮起来有耳目一新之感。
基诺族凉拌茶 基诺族的凉拌茶是极为罕见的饮茶法,制作时,先将刚采来的鲜嫩茶叶,用手稍加搓揉,把嫩梢揉碎,然后放在清洁的碗内。再将新鲜的黄果叶揉碎,再加入酸笋、酸蚂蚁、白生、大蒜、辣椒、盐巴等配料搅匀,便成为基诺族喜爱的凉拌茶。这种凉拌茶清香甘甜,余味悠长,满口甘醇,甜润回肠,使人饭量倍增,浑身有劲,夏食消毒,冬食驱寒。
苗族虫茶 它是一种制法奇特、极富民族习俗的特产茶。虫茶是把采摘的茶树鲜叶和部分香树叶混合放在竹篓或大木桶里,浇上淘米水,让其自然发酵。数天后便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氮气味,这种气味会招引“化香夜蛾”的昆虫成群来此安家落户,生育繁衍。它的幼虫特别喜食腐烂的茶叶和香树叶,并排出一粒粒比菜籽还小的虫屎。把这种虫屎收集起来晒干便是蟲茶。饮用虫茶时要先在杯中倒入开水,后放入适量虫茶,盖好杯盖。虫茶粒先漂浮在水面,待其缓缓下沉到杯底并开始溶化时即可饮用。虫茶泡出的汤清香宜人,沁人心肺。饮之令人顿感心旷神怡。湖南城步苗族目治县五岭山区的苗族同胞尤爱饮虫茶,所以虫茶又叫城步虫茶,它是一种速溶性饮料。
佤族的烧茶和擂茶 居住在云南省沧源、西盟、澜沧的佤族,饮用的是独具一格的烧茶。烧茶佤族语"枉腊",是一种与烤茶相似,而又独具一格的饮茶方法。首先用壶将泉水煮沸,另用一块薄铁板盛上茶叶放在火塘上烧烤,致茶色焦黄闻到茶香味后,将茶倒入开水壶内煮。这种茶水苦中有甜,焦中有香,正是东汉华陀《食论》中写的"苦茶久食益思意"的感觉。这种饮茶方法流传已久,现在佤族中仍保留这种饮茶习惯。擂茶也是佤族的一种古老的饮茶方法。唐樊绰《蛮书》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南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七也说:“茶出银生城,即南诏所设‘开南银生节度’区域,在今景东、景谷以南之地,产茶的银生城界诸山,采无时,杂椒盐烹而饮之。”这些记载实际上就是佤族饮用的擂茶。
怒族的盐巴茶 盐巴茶是怒江一带怒族一种较为普遍的饮茶方法。先将小陶罐放在火炭上烤烫。取一把青毛茶或掰一块饼茶放入罐烤香,再将事先煨涨的开水加入罐中,至沸腾翻滚3~5 min后,去掉浮沫,将盐巴块放在瓦罐中涮几下,并持罐摇动,使茶水环转三五圈,再将茶汁倒入茶盅、茶盅中再加适量的开水稀释。这种茶汁呈橙黄色。这样边煨边饮,一直到小陶罐中茶味消失为止。剩下的茶叶渣用来喂马、牛,以增进牲口食欲。由于地处高寒山区,蔬菜缺少,就常以喝茶代蔬菜。现在,怒族家里每人有一土陶罐。“苞谷粑粑盐巴茶,老婆孩子一火塘”,形象地描述了怒族人围坐在火塘边,边吃谷粑边饮茶的生活情景。茶叶已成为怒族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每日必饮三次茶。“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已成为怒族的饮茶谚语。
布依族打油茶 凡去过贵州布依族村寨的人,都忘不了那清香味浓的打油茶。
具体制作方法是:先将煮好的糯米饭晒干,用油爆成米花,再将一把米放进锅里干炒,然后放入茶叶再炒一下,并加入适量的水,开锅后将茶叶滤出放好。待喝油茶时,将事先准备好的米花、炒花生、猪肝、粉肠等放入碗中,将滤好的茶斟入,就是色香味美的油茶了。在客人临行或劳动休息时,家家都饮用这种打油茶。
蒙古族奶茶 蒙族人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 min,再将鲜奶和盐兑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奶皮子、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他们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哈尼族的“土锅茶” 说来也十分有趣。在远古时,寨里的一位哈尼小伙,猎得了一头恶豹,高兴地请来寨民,在家中吃豹肉饮米酒。客人们兴高采烈地跳舞唱歌,当大家筋疲力尽、口干舌燥时,主人赶忙烧了一锅水,让客人们解渴。当水烧沸时,突然天气骤变,一股狂风吹过,屋外大小树木刮得东歪西摆,树叶纷纷扬扬地落下,有几片叶子掉入沸水之中,客人们喝了这茶,都觉得既解渴又香甜。而后,这一消息传遍村村寨寨。人们在烧水时,有意识在锅中放入几片树叶,味道颇香甜,久而久之,便成了云南的一种“土锅茶”,并逐渐被寨民们应用和推广,形成了哈尼族人民独特的“土锅茶”,并相沿至今。
如今,当外族贵宾走进哈尼族人家的时候,热情好客的哈尼族人,都会把他们当做远方的亲人,用这种“土锅茶”招待他们。
傣族竹筒香茶 竹筒香茶是傣族人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料,其制作方法是将晒干的春茶放入刚砍回的香竹筒内,放在火塘的三脚架上烘烤,6~7 min后,竹筒内的茶叶软化,用木棒将竹筒内的茶叶舂压后再装进茶叶,这样边装、边烤、边舂,直至竹筒内茶叶填满舂紧为止。茶烤干后,剖开竹筒取出圆柱形的茶叶,掰下少许茶叶放入碗中,冲入沸水约5 min即可饮用。这种竹筒茶,颜色金黄透亮,既有茶的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浓郁清香,饮起来有耳目一新之感。
基诺族凉拌茶 基诺族的凉拌茶是极为罕见的饮茶法,制作时,先将刚采来的鲜嫩茶叶,用手稍加搓揉,把嫩梢揉碎,然后放在清洁的碗内。再将新鲜的黄果叶揉碎,再加入酸笋、酸蚂蚁、白生、大蒜、辣椒、盐巴等配料搅匀,便成为基诺族喜爱的凉拌茶。这种凉拌茶清香甘甜,余味悠长,满口甘醇,甜润回肠,使人饭量倍增,浑身有劲,夏食消毒,冬食驱寒。
苗族虫茶 它是一种制法奇特、极富民族习俗的特产茶。虫茶是把采摘的茶树鲜叶和部分香树叶混合放在竹篓或大木桶里,浇上淘米水,让其自然发酵。数天后便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氮气味,这种气味会招引“化香夜蛾”的昆虫成群来此安家落户,生育繁衍。它的幼虫特别喜食腐烂的茶叶和香树叶,并排出一粒粒比菜籽还小的虫屎。把这种虫屎收集起来晒干便是蟲茶。饮用虫茶时要先在杯中倒入开水,后放入适量虫茶,盖好杯盖。虫茶粒先漂浮在水面,待其缓缓下沉到杯底并开始溶化时即可饮用。虫茶泡出的汤清香宜人,沁人心肺。饮之令人顿感心旷神怡。湖南城步苗族目治县五岭山区的苗族同胞尤爱饮虫茶,所以虫茶又叫城步虫茶,它是一种速溶性饮料。
佤族的烧茶和擂茶 居住在云南省沧源、西盟、澜沧的佤族,饮用的是独具一格的烧茶。烧茶佤族语"枉腊",是一种与烤茶相似,而又独具一格的饮茶方法。首先用壶将泉水煮沸,另用一块薄铁板盛上茶叶放在火塘上烧烤,致茶色焦黄闻到茶香味后,将茶倒入开水壶内煮。这种茶水苦中有甜,焦中有香,正是东汉华陀《食论》中写的"苦茶久食益思意"的感觉。这种饮茶方法流传已久,现在佤族中仍保留这种饮茶习惯。擂茶也是佤族的一种古老的饮茶方法。唐樊绰《蛮书》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南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七也说:“茶出银生城,即南诏所设‘开南银生节度’区域,在今景东、景谷以南之地,产茶的银生城界诸山,采无时,杂椒盐烹而饮之。”这些记载实际上就是佤族饮用的擂茶。
怒族的盐巴茶 盐巴茶是怒江一带怒族一种较为普遍的饮茶方法。先将小陶罐放在火炭上烤烫。取一把青毛茶或掰一块饼茶放入罐烤香,再将事先煨涨的开水加入罐中,至沸腾翻滚3~5 min后,去掉浮沫,将盐巴块放在瓦罐中涮几下,并持罐摇动,使茶水环转三五圈,再将茶汁倒入茶盅、茶盅中再加适量的开水稀释。这种茶汁呈橙黄色。这样边煨边饮,一直到小陶罐中茶味消失为止。剩下的茶叶渣用来喂马、牛,以增进牲口食欲。由于地处高寒山区,蔬菜缺少,就常以喝茶代蔬菜。现在,怒族家里每人有一土陶罐。“苞谷粑粑盐巴茶,老婆孩子一火塘”,形象地描述了怒族人围坐在火塘边,边吃谷粑边饮茶的生活情景。茶叶已成为怒族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每日必饮三次茶。“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已成为怒族的饮茶谚语。
布依族打油茶 凡去过贵州布依族村寨的人,都忘不了那清香味浓的打油茶。
具体制作方法是:先将煮好的糯米饭晒干,用油爆成米花,再将一把米放进锅里干炒,然后放入茶叶再炒一下,并加入适量的水,开锅后将茶叶滤出放好。待喝油茶时,将事先准备好的米花、炒花生、猪肝、粉肠等放入碗中,将滤好的茶斟入,就是色香味美的油茶了。在客人临行或劳动休息时,家家都饮用这种打油茶。
蒙古族奶茶 蒙族人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 min,再将鲜奶和盐兑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奶皮子、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他们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哈尼族的“土锅茶” 说来也十分有趣。在远古时,寨里的一位哈尼小伙,猎得了一头恶豹,高兴地请来寨民,在家中吃豹肉饮米酒。客人们兴高采烈地跳舞唱歌,当大家筋疲力尽、口干舌燥时,主人赶忙烧了一锅水,让客人们解渴。当水烧沸时,突然天气骤变,一股狂风吹过,屋外大小树木刮得东歪西摆,树叶纷纷扬扬地落下,有几片叶子掉入沸水之中,客人们喝了这茶,都觉得既解渴又香甜。而后,这一消息传遍村村寨寨。人们在烧水时,有意识在锅中放入几片树叶,味道颇香甜,久而久之,便成了云南的一种“土锅茶”,并逐渐被寨民们应用和推广,形成了哈尼族人民独特的“土锅茶”,并相沿至今。
如今,当外族贵宾走进哈尼族人家的时候,热情好客的哈尼族人,都会把他们当做远方的亲人,用这种“土锅茶”招待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