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清明上河图》与《姑苏繁华图》的异同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b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风俗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扩大,不仅反映了社会上对美术的需求及对社会生活视野的扩大,同时再现了市民群众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关键词:风俗画;移步换景;写实
  一、《清明上河图》与《姑苏繁华图》的概述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一幅广为人知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全长525厘米,高25.5厘米,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风俗画长卷,作者通过"散点透视”的方法,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及两岸各阶层任务的生活状态,内容及其丰富。《清明上河图》能完整的保存至今,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全的风俗画,这也确立了它在中国风俗长卷绘画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影响着中国风俗画的形成与发展。
  《姑苏繁华图》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杨的作品,是继宋代《清明上河图》后的又一宏伟长卷,全长1225厘米,宽35.8厘米,代表着清代风俗画发展的重要成就,在清代宫廷绘画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此幅作品中描绘了以苏州当时繁华景象为背景,整个画面包含了风光山色、地理民俗、政治经济、建筑园林等及其丰富的内容。全图构思巧妙,笔墨精道,气势宏大。
  二、异曲同工的风俗画
  长卷画在中国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现存已知的最早历史长卷画要属顾恺之的《洛神赋》《女史箴》等作品的摹本。《清明上河图》把宋代风俗人物画推向了历史的巅峰,其历史意义可想而知。从构图上来说《清明上河图》与《姑苏繁华图》都运用了散点透视的方法,把每一个人物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市待、城郭、游艺、耕织、等街巷密布、百业兴隆、阡陌纵横。
  两幅作品皆出自宫廷画家之手,对于画面整体的把握能力非常强,引人入胜。在画面的处理上从一片茅屋村色之间展开,从人烟稀少的乡村,到熙熙攘攘的街头,到热闹非凡的集市,最后到晓雾初散的郊外,把如此复杂的风物,令人目眩的场面都绘于纸面,其难度可想而知。西方出现长卷画的历史比中国晚很多,西方的绘画以宗教绘画为主,后来发展为人物,最后才把人和风景放在一起,才有了风俗长卷画。
  市民阶层在宋代开始发展起来,北宋初期就开启了风俗画的风气,许多画院的画家把目标转向了描绘城乡的风俗作品,而不再是只为皇家服务,,他们开始关注市民阶级的生活场景,通过作品表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两幅作品皆采用了全景式构图,以一种"旷观”的形式来表现,人物、屋宇、建筑有条不紊、人流熙来攘往,却显得井然有序,活泼舒展,高低错落的景物十分和谐,富有节奏的韵律。对于每一个具体人物的表现作者都进入了细致入微的观察,最后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动人画卷。两幅作品真正的艺术价值在于它结合了时间和空间的艺术,使得观赏绘画的人有一种'在场感",人物的动作呼之欲出,似置身于其中一样,而且在细节的处理上也都十分到位。
  宋代理学思想的背景,影响了画家在技法上的表现,"格物致知”的精神,即是参透一个事物的本质,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写真内质。两幅作品中屋宇、桥梁、船舶、都受到了界画的影响,但同时又把山水、界画、人物融为一体,这不仅使得画家参与风俗画的创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而且使对画家在大型生活场景的描绘和风俗画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走向更多的可能性。
  三、分道扬镳的审美趣味
  宋代风俗画在更大的程度上,反应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为了适应中下层市民的审美趣味,绘画艺术题材的扩大,他们把视野从描绘佛仙贵族扩大到城乡生活的广大天地,通过许多常见的生活场景和细节的刻画,反映了平民的思想、心里、情感与审美时尚。应该说风俗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示着宋代人物画的新成。
  《清明上河图》主要是描绘广大劳动者的艰苦勤奋、热爱劳动、亲切感人的情节和朴实纯真的劳动者,颇具生活趣味,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其中在整个绘画的中,可以看到有胡人的商队,说明对外贸易极其频繁,当时的北宋都城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商业的繁荣,人口的密集,同时也为这幅作品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明上河图》绘画的中心点是虹桥,其中桥与船形成了一个斜叉十字型构图,船与桥即将相撞,这时人物、船舶、以及水流的湍急等构成了一个动态的画面,营造出异常紧张的气氛。而在《姑苏繁华图》中可以看到,画中人物的闲适与《清明上河图》中的热闹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其中虹桥是一座叠拱桥(木桥),没有梁柱,在桥梁的建筑史上也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在《姑苏繁华图》则是一座石拱桥。可见《清明上河图》的价值不仅仅是体现在艺术上,还对我国后世桥梁以及建筑方面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品不仅可以表现当时社会的风貌,还为我们研究当时的风土人情提供了大量的现实依据。其中"明四家”之一的仇英对《清明上河图》有过临摹,可见《清明上河图》在古今中外的绘画史上的重要意义都不容小觑。
  清代的绘画作品在画史上皆慨括为萎靡不振,柔弱之美。作品产生于"康乾盛世”,宫廷画家的主要任务,不外是描摹帝王、后妃的肖像,创作歌颂帝王"功绩”维护封建政权的历史画以及挂在室内供贵族们欣赏的各种画轴。《姑苏繁华图》主要是反映清代重大事件的历史画以及反映皇帝与宫廷生活的风俗画等来"点缀”盛世生活。
  在《姑苏繁华图》中主要是描绘上层阶级生活的柔腻、庞杂。与《清明上河图》相比,缺乏生活的生动场景,大多数表现为享乐主义,这也是为了迎合当时统治者的审美趣味。世俗文学的审美效果与传统的诗词歌赋,在性质上有了重大的差异,对生活内容的欣赏胜过艺术形式美感,世俗的真实胜过高雅的趣味。但是它们倒是有生命活力的新生意识,把市民文化展现为单纯的视觉艺术。
  四、结语
  《清明上河图》与《姑苏繁华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古代社会生活情景的再现,使我们能够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绘画的表现技法上也同时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形象地反映了当时风景秀丽、物产富饶、百业兴旺、人文荟萃的繁盛景象,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画的构图[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简介:王欢(1990.12-),女 ,汉,湖南益阳,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国画。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国古代艺术发展中,以婴戏为题材的绘画被称作“婴戏”、“孩儿”和“娃娃画”等。婴戏题材分为广义的范围和狭义范围。狭义婴戏图是指在古代画史中著录的有婴戏字样或有游戏含义的艺术作品。广义的婴戏图定义范围比较宽泛,把在史料中可以查询到或只要包含婴孩形象的绘画归类为婴戏画(包括帛画、壁画、漆画等)。  关键词:婴戏;题材;文化内涵  一、婴戏题材绘画的发展  婴戏绘画题材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上具有特殊
在北京凤凰岭山脚下,有一间小小的平房,外观与周遭的居家住户无异,进去却别有洞天,大白墙上挂满了古朴雅致的书法作品,这里便是书法家魏锦的工作室了.rn魏锦在这里住了8年,2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补虚定喘汤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2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补虚定喘汤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虚定喘汤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支气管
白先勇作品中的边缘人形象一直是研究其作品的一个热点,本文以白先勇先生的著作《台北人》为例,通过对《台北人》中各类边缘人形象的分析,更好地体会白先勇对该类形象的塑造,
近日,福建大自然茶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国际功夫巨星李连杰成功签约.这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坪山名茶首次携手李连杰,又尸次打响了领衔中国茶产业的升级战,这将是中国茶产业一次标志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路行业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公路线路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直接影响中社会进程.其中,加紧挡土墙技术在施工中应用的非常广泛,能够使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习近平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一“心中四有”
While some actors dream of playing a superhero, that wasn’t the case for the cast of Aquaman.  Amber Heard, who plays Mera in the James Wan-directed action film, told Variety, “I knew nothing about c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