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涤庵这个名字,对多数人来说是相当陌生的。但他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实业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袁涤庵是晚清工科举人,1902年与鲁迅、章太炎等人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回国任绍兴府学堂监督,成为时任学堂教务长的鲁迅的上司。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天津高等工业学堂教授、奉天造币厂工程师,1914年任甘肃镇番县知事,继而当选为众议院议员、交通部监考官。虽然仕途光明,他却选择了实业家张謇的道路,转向兴办中国早期工业。最初是经营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北票煤矿。袁涤庵引进德国专家和进口采矿设备,注重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并聘任创办中国地质调查所的丁文江出任总经理,小小煤矿经营得红红火火。随后他在事业上过五关斩六将,先后投资开滦煤矿、枣庄煤矿、中兴煤矿、中兴海运公司、仁立地毯公司、东亚毛纺厂、启新水泥公司、江南水泥公司等公司,成为著名的实业家。
1921年,袁涤庵参与了北京第一家电车公司的组建。这是一个官商合办的股份有限公司。这年10月24日,北洋政府农商部立案的《北京电车公司章程》规定,电车公司“资本总额银元四百万元,官商各半。官股股本银元二百万元,由民国三年五厘金币借款(指法国借款——笔者注)项下划拨。商股股本二百万元,招商承募”;同时规定,公司设董事11人,由政府指派官股董事6人,商股董事5人,董事任期三年,但再被选时均得联任。在1921年、1925年、1927年三次董事改选中,袁涤庵均入选商股董事,成为五位商股董事中连任三届的两位“不倒翁”之一。在袁涤庵等人的努力下,经过三年多的筹备和建设,1924年12月18日,第一条有轨电车正式通车,这条从前门至西直门的有轨电车,全长9公里,有10辆往返运营,因路牌为红色,俗称“红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三省。当年的北票煤矿属于辽宁省,日军为更便利地掠夺中国资源,提出与时任煤矿董事长的袁涤庵进行合作。具有实业救国思想的袁涤庵拒绝合作。他隐居北京西郊,在那里购地数千亩,成立剡溪农场。随后两年,他在西郊多次出资修缮西山八大处寺院及附近道路,被感恩的寺院主持赠予地产一处,遂用此地于1934年建造别墅一所。1935年田树藩出版的《西山名胜记》载,“房为西式建筑,陈设均佳,花木甚盛,东边山顶有一亭,可以望远。前为花房,一切布置均极适当,洵名园也。袁君爱护名胜,对于点缀山景,亦不遗余力。去年在秘魔岩前东山坡,种山桃千株,数年后成为桃林,早春花开满山。”
袁涤庵不仅是一个实业家,还是有名的古籍和地方志收藏家,有“地方志第一收藏家”的称号。在抗战全面爆发后,袁家从西山八大处移居城内丰盛胡同2号。在这里,袁涤庵进行了大量的古籍搜集和整理,直到1959年78岁时因病去世。对历史文化情有独钟的他,千方百计为保护古都文化献计献策,曾在北平解放前,给最后率部起义的国民党将军邓宝珊建议绝对不可在古城进行战争,古都文化万万不能破坏。
袁涤庵曾经居住的丰盛胡同2号,现已成为商铺。位于西山八大处的袁氏别墅,还有残破遗存,房子里保存有南门楼、门房和保姆房等,不远处还可以寻得当年作为袁涤庵午休之地的石榻洞,洞口上“石榻洞”、“剡溪老人题”等字样依稀可辨。
作者单位:北京市平谷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