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核安全网络舆情应对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世界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heroad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以社交和信息发布为特征的网络媒体平台和客户端已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成为网络舆情产生和传播的聚集地.中国正处于从核能核技术利用大国向核安全监管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核安全被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同时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有效防范涉核网络舆情风险,提升核能公众可接受度,确保核能安全高效发展,是核安全面临的诸多挑战之一.因此,有效掌握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演变规律,总结网络舆情应对经验,构建舆情应对新思维、新视角,对于新形势下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当下,中国的垃圾分类正蔚然成风,自从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之后,中国推进垃圾分类更是进入了快车道.垃圾分类看起来是老百姓日
期刊
走进新疆,不但近距离感受了沙漠绿洲的绿、沙漠黄沙的黄、大戈壁荒凉的荒,同时也感受到了英雄树——胡杨的壮美和它顽强的品格:“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
期刊
形态各异的动物、色彩纷呈的植物和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共同构成了地球上生生不息的生物多样性世界,也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和生境.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
期刊
距离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故已经过去10年的时间,作为继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发生的又一起被评定为7级特大事故的核事故,其带来的阴霾并未消散.从福岛核电站废墟中产生的废
期刊
我国水库大坝数量众多,“98”洪水以来,国家安排多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水库大坝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随着时间推移、环境变化以及技术认知的提高,仍存在诸多的痛险水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