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岁孩子不会自己洗澡、一餐饭没鱼没肉就嚷着点外卖、不好好学习天天玩手机上网追星——这是刚摘帽貧困县里一个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尽管这个案例有些极端,但根据记者调研,这并非个案。“富养”留守儿童现象在一些地方比较普遍,令人忧心。
一些留守儿童一个月零花钱要一两千,智能手机、iPad等时髦电子产品不离手,住在父母打拼多年才在县城买的房子里,学习却不上心。究其根源,一些父母在沿海发达地区打工挣钱,觉得亏欠远在家乡的孩子,因而在经济上拼命补偿,生怕亏待了孩子。他们习惯于用金钱度量一切,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以为钱给得多就是对孩子爱得深。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人陪护,娇惯之气尤重。一位远在温州打工的农民工,平时省吃俭用,一块豆腐要分两次吃,但留在老家的孩子动辄点外卖……
一些父母在外打工的家庭,穷孩子“富养”现象突出——他们只注重吃穿用度等表层上的关爱,一心想着让自己的孩子和城里富家的孩子一样物质富足,而没有从更深层次、从长远出发培养孩子。关爱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穷家富养”的结果却是培养了“巨婴”——既丢了父辈吃苦耐劳、勤俭能干的品质,又在通过努力实现“跃升”的进程中成为跌落者。
一些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前景令人心忧。一位教育工作者坦言,从县域教育圈来看,两类孩子往往成为读书的佼佼者:一类是穷人的孩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知道只有努力奋斗才有更好的出路;一类是富人家的孩子,家庭教育教养跟得上,孩子有更远大目标,晓得苦读奋斗。恰恰是那些“有点儿钱又不算富”的家庭,把孩子当成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易成才。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孩子,就因为生活习惯不好患了重病,家里卖房子治病造成“因病返贫”,但娇惯奢侈的习气依然未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吃不饱穿不暖早已成为过去,我们当然要提倡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与生活环境。但是,单纯的物质富养,往往会害了孩子。真正的“富养”,是提倡在品格与精神上的厚蓄滋养。这样“富养”出来的孩子,才有自然而然的自信,有不卑不亢的持重,有上进心与拼搏精神,更能闯出一片广阔天空。
一些留守儿童一个月零花钱要一两千,智能手机、iPad等时髦电子产品不离手,住在父母打拼多年才在县城买的房子里,学习却不上心。究其根源,一些父母在沿海发达地区打工挣钱,觉得亏欠远在家乡的孩子,因而在经济上拼命补偿,生怕亏待了孩子。他们习惯于用金钱度量一切,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以为钱给得多就是对孩子爱得深。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人陪护,娇惯之气尤重。一位远在温州打工的农民工,平时省吃俭用,一块豆腐要分两次吃,但留在老家的孩子动辄点外卖……
一些父母在外打工的家庭,穷孩子“富养”现象突出——他们只注重吃穿用度等表层上的关爱,一心想着让自己的孩子和城里富家的孩子一样物质富足,而没有从更深层次、从长远出发培养孩子。关爱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穷家富养”的结果却是培养了“巨婴”——既丢了父辈吃苦耐劳、勤俭能干的品质,又在通过努力实现“跃升”的进程中成为跌落者。
一些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前景令人心忧。一位教育工作者坦言,从县域教育圈来看,两类孩子往往成为读书的佼佼者:一类是穷人的孩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知道只有努力奋斗才有更好的出路;一类是富人家的孩子,家庭教育教养跟得上,孩子有更远大目标,晓得苦读奋斗。恰恰是那些“有点儿钱又不算富”的家庭,把孩子当成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易成才。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孩子,就因为生活习惯不好患了重病,家里卖房子治病造成“因病返贫”,但娇惯奢侈的习气依然未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吃不饱穿不暖早已成为过去,我们当然要提倡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与生活环境。但是,单纯的物质富养,往往会害了孩子。真正的“富养”,是提倡在品格与精神上的厚蓄滋养。这样“富养”出来的孩子,才有自然而然的自信,有不卑不亢的持重,有上进心与拼搏精神,更能闯出一片广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