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明民族英雄戚继光少年时曾经写下一首著名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成年后,面对大明国事日非、外患频仍,曾言:“(边防)其机不在边鄙,而在朝廷;不在文武疆吏,而在舆论掣肘。”还算幸运,戚继光遇上了能拯救大明朝的张居正,背后有了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靠山。南方平定倭患,北上镇守蓟州(防备鞑靼),海内晏然。张居正在世时,戚继光也得到了大明朝武将所能得到的最高职务与荣誉。但无论是戚附张,还是张重戚,在其时的封建正统儒家眼里,他们却又都是“德行有亏”的!最大的罪愆就是张居正身居封建官场,公然不按封建官场的游戏规则出牌!而这一点,也使得如何评价张居正,成为了几百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
关于张居正的施政手段,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有段精辟的论述:“他采用的方式是用私人函件授意亲信如此如此向皇帝提出建议。这些建议送到内阁票拟,他就得以名正言顺代替皇帝作出同意的批复。”为了鼓舞亲信,他有时还在函件上对他们的升迁作出暗示。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以他自己作中心,另外形成一个特殊的行政机构,以补助正常行政机构之不及。“正常行政机构之不及”指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张居正尴尬的身份。朱元璋创明后,为集皇权,废了沿袭几千年的宰相,并以凌迟酷刑严令后世不得重设。内阁大学士不过是皇帝的秘书兼顾问,终大明一朝仅仅只是个五品官,只是后来皇帝偷懒,才慢慢权重起来,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宰相。根据朱明祖宗家法,绝不允许任何臣僚拥有统辖百官的权力,权势越大,离合法性越远。所以张居正做不成堂皇的大臣,只能走权臣一路。既做权臣,便不得不以手腕弄权,用领会自己意图的亲信来履行王朝的程序,由此推行自己的政策——考成法、一条鞭法、度田清丈等。于是,生前身后,有无数君子弹劾张居正,他们总看不惯这位张先生的作为。
不仅仅是权臣身份的问题,张居正还有其他一些正人君子所难容的行径。他是“勾结”阉人太监冯宝上的台,当时被逐回老家的高拱恨极了张居正与太监冯宝,他在遗著《病榻遗言》中详述了张居正不光彩的勾当,说张居正与冯保结拜为兄弟,逢迎谄媚无所不为。除了费尽心机取得太监头目的支持,张居正还讨好太后。神宗有两位太后,一位是先帝的正宫皇后,另一位则是生母李后。按皇家制度,新天子即位时在为两位太后上封号时应区分高下,生母应该比先皇皇后略低。冯保使个眼色,张居正心领神会,拟了诏书,两宫并驾齐驱。李后感激,从此“倾心委倚”。在道德家们看来,无论如何,这些都不像是正人君子的行径!也许,张居正自己觉得问心无愧,因为他已经发现,若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天下之大,只有此路还可一试。如此危机四伏的时代,绝不是靠夫子寻常的教诲便可救得的。张居正曾经有言:“非得磊落奇伟之士,大破常格,不足以弭天下之患。”张居正和他倚重的戚继光等人都是能大破常格的磊落奇伟之士,所以他们成就了一番事业。戚继光的“海波平”是张居正大“海波平”总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局部。张居正的十年改革事业终于全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功:“(张居正)及揽大政,十年来海内肃清……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一时治绩炳然。”
按理,胜利者是不应当受到批评的。确实,弹劾张居正的奏章一天天少了,但阴风的风源还在。万历五年九月十三日,一个74岁的老人死了。这个无职无位的老人的死,在大明帝国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他是首辅张居正的父亲。按着规矩上门表示慰问后,正人君子们正襟端坐,等着张居正做一件必须做的事:丁忧。所谓“丁忧”,是所有官员必须遵守的制度:至亲去世,如父母,自闻丧之日起,不计闰月,必须辞职守制27个月。君子们有些幸灾乐祸,我们赶不走你,你自己老父不争气,要拖你下台,天意啊!但张居正不能后退,改革处在关键时刻,他不能离开总指挥位置。怎么办?张居正又一次不按规矩出牌了,他祭出了出其不意的一招:夺情!所谓“夺情”,指的是封建社会皇帝的一种特别权宜:臣子至亲去世,为王事之重,不许辞职奔丧守制。于是皇帝挽留、太后挽留了。政敌们对皇帝、太后不敢质疑,可当张居正也半推半就答应时,弹劾张居正的奏章又漫天飞舞起来,“忘亲贪位”、“厚颜就列”,措词无比强烈。难怪,从前的一切还可勉强理解原谅,现在“丁忧”事关孝道,你已经突破伦理纲常的底线了:为图自身富贵,置生父后事于不顾,禽兽不如啊!为子不孝,又谈何为臣尽忠啊?张居正陷入了有生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之中。他何尝不想丁忧守制,但形势逼着他不能离开“岗位”,何况是漫长的27个月!还有一件事更是深深刺痛了他,他还没走,政敌们就向他的副手道喜道贺了,那小子居然还受了礼。好势利啊!难道我铁定得走吗?于是,他默默接受了小皇帝与太后“夺情”的上谕。这下君子们忍受多时的火山终于大喷发,雪片般的奏章不算,还一拨儿拨儿来到张居正府上,劝其万万不能有违圣教,苦口婆心,声泪俱下。最后,是小皇帝站出来为他的先生出气,一翻面皮,用廷杖伺候弹劾张居正的大小正人君子。大明的大局,终于得以仍然按照张居正的设计运转。
但张居正在把君子们压得敢怒不敢言的同时,也注定了自己的悲剧下场。张居正一死,君子们便动手了,那些被张居正的考成法捆得喘不过气来或是被清丈法削瘦了的大小官吏,更是迫不及待,无论正邪同仇敌忾。张居正死后,只过了半年,终于有一道弹劾冯保与张居正的奏章送到了神宗面前,皇帝不觉脱口而出:“我等这道奏疏已经多时了。”不久,诏夺张居正“上柱国太师”,再诏夺“文忠公谥”,再诏令查抄张居正家产。应该说,正是多年来张居正对小皇帝管制得太严,暗暗在神宗心中埋下了厌恶的根子,新得宠的宦官张诚等人终于在张居正死后窥测揣摩到圣上的心理,才引发出新一轮弹劾狂潮。昨天的帝师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戚继光也受牵连贫病而死。
关于张居正的施政手段,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有段精辟的论述:“他采用的方式是用私人函件授意亲信如此如此向皇帝提出建议。这些建议送到内阁票拟,他就得以名正言顺代替皇帝作出同意的批复。”为了鼓舞亲信,他有时还在函件上对他们的升迁作出暗示。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以他自己作中心,另外形成一个特殊的行政机构,以补助正常行政机构之不及。“正常行政机构之不及”指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张居正尴尬的身份。朱元璋创明后,为集皇权,废了沿袭几千年的宰相,并以凌迟酷刑严令后世不得重设。内阁大学士不过是皇帝的秘书兼顾问,终大明一朝仅仅只是个五品官,只是后来皇帝偷懒,才慢慢权重起来,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宰相。根据朱明祖宗家法,绝不允许任何臣僚拥有统辖百官的权力,权势越大,离合法性越远。所以张居正做不成堂皇的大臣,只能走权臣一路。既做权臣,便不得不以手腕弄权,用领会自己意图的亲信来履行王朝的程序,由此推行自己的政策——考成法、一条鞭法、度田清丈等。于是,生前身后,有无数君子弹劾张居正,他们总看不惯这位张先生的作为。
不仅仅是权臣身份的问题,张居正还有其他一些正人君子所难容的行径。他是“勾结”阉人太监冯宝上的台,当时被逐回老家的高拱恨极了张居正与太监冯宝,他在遗著《病榻遗言》中详述了张居正不光彩的勾当,说张居正与冯保结拜为兄弟,逢迎谄媚无所不为。除了费尽心机取得太监头目的支持,张居正还讨好太后。神宗有两位太后,一位是先帝的正宫皇后,另一位则是生母李后。按皇家制度,新天子即位时在为两位太后上封号时应区分高下,生母应该比先皇皇后略低。冯保使个眼色,张居正心领神会,拟了诏书,两宫并驾齐驱。李后感激,从此“倾心委倚”。在道德家们看来,无论如何,这些都不像是正人君子的行径!也许,张居正自己觉得问心无愧,因为他已经发现,若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天下之大,只有此路还可一试。如此危机四伏的时代,绝不是靠夫子寻常的教诲便可救得的。张居正曾经有言:“非得磊落奇伟之士,大破常格,不足以弭天下之患。”张居正和他倚重的戚继光等人都是能大破常格的磊落奇伟之士,所以他们成就了一番事业。戚继光的“海波平”是张居正大“海波平”总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局部。张居正的十年改革事业终于全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功:“(张居正)及揽大政,十年来海内肃清……力筹富国,太仓粟可支十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一时治绩炳然。”
按理,胜利者是不应当受到批评的。确实,弹劾张居正的奏章一天天少了,但阴风的风源还在。万历五年九月十三日,一个74岁的老人死了。这个无职无位的老人的死,在大明帝国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他是首辅张居正的父亲。按着规矩上门表示慰问后,正人君子们正襟端坐,等着张居正做一件必须做的事:丁忧。所谓“丁忧”,是所有官员必须遵守的制度:至亲去世,如父母,自闻丧之日起,不计闰月,必须辞职守制27个月。君子们有些幸灾乐祸,我们赶不走你,你自己老父不争气,要拖你下台,天意啊!但张居正不能后退,改革处在关键时刻,他不能离开总指挥位置。怎么办?张居正又一次不按规矩出牌了,他祭出了出其不意的一招:夺情!所谓“夺情”,指的是封建社会皇帝的一种特别权宜:臣子至亲去世,为王事之重,不许辞职奔丧守制。于是皇帝挽留、太后挽留了。政敌们对皇帝、太后不敢质疑,可当张居正也半推半就答应时,弹劾张居正的奏章又漫天飞舞起来,“忘亲贪位”、“厚颜就列”,措词无比强烈。难怪,从前的一切还可勉强理解原谅,现在“丁忧”事关孝道,你已经突破伦理纲常的底线了:为图自身富贵,置生父后事于不顾,禽兽不如啊!为子不孝,又谈何为臣尽忠啊?张居正陷入了有生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之中。他何尝不想丁忧守制,但形势逼着他不能离开“岗位”,何况是漫长的27个月!还有一件事更是深深刺痛了他,他还没走,政敌们就向他的副手道喜道贺了,那小子居然还受了礼。好势利啊!难道我铁定得走吗?于是,他默默接受了小皇帝与太后“夺情”的上谕。这下君子们忍受多时的火山终于大喷发,雪片般的奏章不算,还一拨儿拨儿来到张居正府上,劝其万万不能有违圣教,苦口婆心,声泪俱下。最后,是小皇帝站出来为他的先生出气,一翻面皮,用廷杖伺候弹劾张居正的大小正人君子。大明的大局,终于得以仍然按照张居正的设计运转。
但张居正在把君子们压得敢怒不敢言的同时,也注定了自己的悲剧下场。张居正一死,君子们便动手了,那些被张居正的考成法捆得喘不过气来或是被清丈法削瘦了的大小官吏,更是迫不及待,无论正邪同仇敌忾。张居正死后,只过了半年,终于有一道弹劾冯保与张居正的奏章送到了神宗面前,皇帝不觉脱口而出:“我等这道奏疏已经多时了。”不久,诏夺张居正“上柱国太师”,再诏夺“文忠公谥”,再诏令查抄张居正家产。应该说,正是多年来张居正对小皇帝管制得太严,暗暗在神宗心中埋下了厌恶的根子,新得宠的宦官张诚等人终于在张居正死后窥测揣摩到圣上的心理,才引发出新一轮弹劾狂潮。昨天的帝师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戚继光也受牵连贫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