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使命是要和谐一致地培养人。”“没有人和谐的教育工作,就不可能培养出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基于这种认识,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和谐教育也成为很多学校的价值追求。
一、努力建构和谐校园
1.理念引领——建构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一所学校办得是否好,首先看它的理念、方向、愿景,看它坚持什么、追求什么、實践什么。归根结底,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基于这个根本任务和苏霍姆林斯基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学校办学必须贯彻好“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师生和谐、家校和谐、德智体美劳五育和谐为目标,努力做适合学生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让师生在学校过上有尊严的教育生活。
2.氛围营造——人人都是和谐的创造者
关于和谐的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工作中,一般地说,没有任何一样是次要的东西,这里的一切都是重要的,如果有任何一点被忽视或者做得不正确,就会使全面发展这一完整统一事物的和谐的基础遭到破坏。所以无论公办、民办,无论中学、小学,都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并重,努力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基础上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基础上的和谐发展。在这个创造和谐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都是创造主体,积极学习、主动工作、密切配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精神生活上达成一致,在理想、愿望、志趣、思想和情感上达成一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共生成为共同的追求。
3.活动落实——让班级成为有温度的空间
和谐教育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和谐发展的人。人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种,通过活动并在活动中使孩子受到教育,这是教育发生的基本形态。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一定是以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为前提,进而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要坚持办有温度的教育、和谐的教育,把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体现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找到尊严,让班级成为有温度的空间,让关爱与尊重、情感与温暖在校园里无处不在。
二、引导教师走向卓越
1.做学生的引路人
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和谐为引领,以师爱为根基,努力打造一支作风正、素质高、态度端、技能强的教师队伍,这是所有学校和谐发展的基础。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活动落实:开展寻找身边好教师活动,讲述师德故事,培育师德典型,定期评选苏霍姆林斯基式好教师;开展教师素质提升活动,通过“一师一课题”“一师一优课”“一师一课程”等活动,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心地光明、胸有丘壑,才能带领学生一起看到最美的风景。
2.做学生的知心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从你走上教师道路的那一天起,你就应该在内心里暗暗发誓:要开发每一个孩子的天赋、才能与智力。而为此就必须了解你所培养的人,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了解他们智力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学校可以实施全员导师制,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德育导师,帮助孩子解决成长道路上的难题;注重培养心理教师队伍,开设心理健康课,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开展励志教育、师生谈心、给学生写信等活动,激活和唤醒学生体内蕴藏的丰富的、巨大的生命动力,赋予他们一生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3.做学生的陪伴者
教育是最痴迷的守候,是最温暖的陪伴。教师在工作中应以情感为纽带,倾力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严慈并济。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多读书,教师自己先读;要求学生勤写作,教师自己先写;要求学生写好字,教师自己先练。时刻提醒自己也曾是孩子,学会和孩子一道并肩远行、相伴成长,这就是教师职业的应然状态。
三、帮助学生成为“好人”
“好人”是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的德育目标,“好人”就是“美好、善良的人”。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德育就是“让儿童渴望成为一个好人”。
1.成为一个好学生
学校要坚持“做适合学生的教育”,积极建构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图谱,用丰富的课程选择性促进学生发展;要坚持多一把尺子评价学生,积极开展发展性评价、个性化评价,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标准去衡量学生,看到孩子在不同方面表现出来的“好”。如果一个学生能把别人的痛苦、不幸和忧伤放在心上,如果他能经常性地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如果他会爱护树木、花草、小动物,那他就是一个“好人”、一名好学生。
2.成为一个好子女
学校在引导学生成为“好人”的成长之路上,要想法设法让学生学会关心人,首先是学会关心自己的父母。学校每年寒暑假都要有尊老孝亲作业,充分利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教育时机进行专题教育,要求学生人人记住父母生日,在生日当天给父母写一封信或为父母做一顿饭、洗一次脚等。同时,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当前阶段的最大任务就是努力发展自己,通过“成为最好的自己”,让父母省心、放心、开心、称心!
3.成为一个好公民
我国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李镇西老师认为,培养公民,就是一个教育者最大的自豪。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公民教育,一是通过展板、视频、板报等形式开展专题公民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二是加强班集体建设,培养学生对集体的义务感、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三是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四是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社会、感受生活、体验责任、强化担当。五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学业特长和人生理想,设计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图景,为步入社会和终身发展做好准备。
(责 编 晓 月)
一、努力建构和谐校园
1.理念引领——建构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一所学校办得是否好,首先看它的理念、方向、愿景,看它坚持什么、追求什么、實践什么。归根结底,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基于这个根本任务和苏霍姆林斯基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学校办学必须贯彻好“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师生和谐、家校和谐、德智体美劳五育和谐为目标,努力做适合学生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让师生在学校过上有尊严的教育生活。
2.氛围营造——人人都是和谐的创造者
关于和谐的创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工作中,一般地说,没有任何一样是次要的东西,这里的一切都是重要的,如果有任何一点被忽视或者做得不正确,就会使全面发展这一完整统一事物的和谐的基础遭到破坏。所以无论公办、民办,无论中学、小学,都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并重,努力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基础上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基础上的和谐发展。在这个创造和谐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都是创造主体,积极学习、主动工作、密切配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精神生活上达成一致,在理想、愿望、志趣、思想和情感上达成一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共生成为共同的追求。
3.活动落实——让班级成为有温度的空间
和谐教育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造就和谐发展的人。人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种,通过活动并在活动中使孩子受到教育,这是教育发生的基本形态。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一定是以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为前提,进而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要坚持办有温度的教育、和谐的教育,把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体现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找到尊严,让班级成为有温度的空间,让关爱与尊重、情感与温暖在校园里无处不在。
二、引导教师走向卓越
1.做学生的引路人
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和谐为引领,以师爱为根基,努力打造一支作风正、素质高、态度端、技能强的教师队伍,这是所有学校和谐发展的基础。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活动落实:开展寻找身边好教师活动,讲述师德故事,培育师德典型,定期评选苏霍姆林斯基式好教师;开展教师素质提升活动,通过“一师一课题”“一师一优课”“一师一课程”等活动,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心地光明、胸有丘壑,才能带领学生一起看到最美的风景。
2.做学生的知心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从你走上教师道路的那一天起,你就应该在内心里暗暗发誓:要开发每一个孩子的天赋、才能与智力。而为此就必须了解你所培养的人,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了解他们智力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学校可以实施全员导师制,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德育导师,帮助孩子解决成长道路上的难题;注重培养心理教师队伍,开设心理健康课,举办心理辅导讲座;开展励志教育、师生谈心、给学生写信等活动,激活和唤醒学生体内蕴藏的丰富的、巨大的生命动力,赋予他们一生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3.做学生的陪伴者
教育是最痴迷的守候,是最温暖的陪伴。教师在工作中应以情感为纽带,倾力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严慈并济。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多读书,教师自己先读;要求学生勤写作,教师自己先写;要求学生写好字,教师自己先练。时刻提醒自己也曾是孩子,学会和孩子一道并肩远行、相伴成长,这就是教师职业的应然状态。
三、帮助学生成为“好人”
“好人”是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的德育目标,“好人”就是“美好、善良的人”。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德育就是“让儿童渴望成为一个好人”。
1.成为一个好学生
学校要坚持“做适合学生的教育”,积极建构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图谱,用丰富的课程选择性促进学生发展;要坚持多一把尺子评价学生,积极开展发展性评价、个性化评价,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标准去衡量学生,看到孩子在不同方面表现出来的“好”。如果一个学生能把别人的痛苦、不幸和忧伤放在心上,如果他能经常性地去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如果他会爱护树木、花草、小动物,那他就是一个“好人”、一名好学生。
2.成为一个好子女
学校在引导学生成为“好人”的成长之路上,要想法设法让学生学会关心人,首先是学会关心自己的父母。学校每年寒暑假都要有尊老孝亲作业,充分利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教育时机进行专题教育,要求学生人人记住父母生日,在生日当天给父母写一封信或为父母做一顿饭、洗一次脚等。同时,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当前阶段的最大任务就是努力发展自己,通过“成为最好的自己”,让父母省心、放心、开心、称心!
3.成为一个好公民
我国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李镇西老师认为,培养公民,就是一个教育者最大的自豪。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公民教育,一是通过展板、视频、板报等形式开展专题公民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二是加强班集体建设,培养学生对集体的义务感、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三是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四是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社会、感受生活、体验责任、强化担当。五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学业特长和人生理想,设计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图景,为步入社会和终身发展做好准备。
(责 编 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