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为了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做好防范控制并能及时处理,需要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某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某市2009-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160起,其中主要集中在农村的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计89起;其中流行性感冒、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是发生事件较多的传染病居于前3位;暴发事件主要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82.14%;传染病暴发的季节是每年4-7月和8-11月。结论 对于一些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较高风险的相关单位,一定要加强监督,严格管理和细心指导,只有采用这些主要举措才能有效控制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发公共卫生;传染病;特征
为了有效的防范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给公众的危害,确保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使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为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更明了清晰的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报告的类别、分布和发生特点及相关信息的监测情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系统,专门针对的就是传染病。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的资料是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1.2 分级分类标准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类标准参考《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来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级别。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某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172起,发病5497例,死亡10例。其中2009年59起(占34.3%),2010年52起(占30,23.04%),2011年为61起(占35.46%)。在所有事件中,传染病事件111起(占64.53%),发病3852例,死亡3例;食物中毒31起(占18.02%),发病1015例,死亡6例;其他事件9起(占5.23%),发病22例,死亡0例,见下表:
2.2 城乡分布 2009-2011年主要在农村发生共104起事件,占事件总数的60.47%,其中传染病褰件97起,食物中罐事件7起。城镇68起,占事件总数的39.53%,其中传染病搴传52其,食物中毒事箨16起。
2.3 时间分布 2009-2011年事件主要发生在8-11月发生82起占事件总数47.67%,其次为3-5月,共63起,占事件总数36.63%。传染病事件主要发生在3-5月,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6、7、9、10月,共27起,占事件总数的15.69%。
2.4 人群分布 在172起事件中,以学生为主的事件为127起,占事件总数的73.84%,无死亡。发生原因以传染病相关事件为主,其次为食物中毒事件。其中小学多达84起,占学校事件总数66.14%;其次为中学36起,占学校事件总效的28.34%;中专5起,占学校事伟总数的3.93%,普通高校2起,占学校事伟总数的1.57%。
2.5 以农村农民为主的事件34起,占事件总数的19.78%;发生原因以食物中毒事件为主。其次为。以城镇居民和工人为主的事件9起,占事件总数的5.23%,发生原因以食物中毒事件为主,其次为职业中毒事件2起。
3 事件特点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很多,下面对已发生的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进行阐述:
3.1 不可预知性 人们很难找到最适合的方法进行预测准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尚且现有的科学手段还部能保证很快查明所有有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从而可能使有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能及时处理。如美国在911之后出现炭疽生物恐怖事件。
3.2 公共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大的危害就是对发生区域内的所有人都有影响或受到损害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很多情况下还会引起强烈的跨地区影响,当于大范围的采取公共卫生措施时,又往往容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的恐慌。如:2003年在全球肆虐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以及禽流感疫情等。
3.3 紧急迫切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发生的突然、情况的急迫、危害范围广程度重,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危害将进一步加重,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要最短时间做做快最正确的决策,力争将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对那些不明原因或者特别严重的突发事件发生,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争分夺秒全面开展工作,以求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内控制事件。
3.4 复杂多样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但种类很多而且复杂。例如:可引起传染病暴发的微生物就有8大类,而引起中毒事件的物质只是理化类现已查明的全世界登记的化学物就超4000万种,同样哦毒物因为各种因素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危害性,有的直接为人体而有表现,儿有的则是潜在的威胁。
3.5 严重危害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非大,即使轻者也会导致短时间内人群的发病或死亡,使公共医疗体系面临物资短缺等的压等,重者会冲击医疗卫生体系破坏医疗基础设施威胁医务人员生命安全;更甚者可引起一个区域国家一定程度经济后退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安全。
4 讨 论
综上所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是: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监测与预警机制的建立不但必要还要完善。同时要随时收集、分析和掌握传染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资料和信息,开展相关评估,采取具有针对性有效防范措施。②加大力度进行与教育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把学校卫生工作落到实处,加大卫生宣传,加强学校关于传染病疫情和食品卫生的管理,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的流行暴发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③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卫生防病意识,加强对工厂和工地的卫生监督管理督工作。④发挥基层疾控机构的作用,加强预测、预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监测报告有效管理。⑤对应急体系建设还要不断加强,可从体制、机制、法制和预案四个方面,即各级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项预案要不断完善,应急保障机制要健全,设立应急专项经费不得随意挪用,相关各部门负起责任,同时对应急处置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的培训学习,并定期演练,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1]。
参考文献
[1] 孙光红,广元2004-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J].中围中医药咨讯,2010(3):211-213.
【关键词】 发公共卫生;传染病;特征
为了有效的防范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给公众的危害,确保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使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为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更明了清晰的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报告的类别、分布和发生特点及相关信息的监测情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系统,专门针对的就是传染病。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的资料是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1.2 分级分类标准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类标准参考《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来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级别。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某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172起,发病5497例,死亡10例。其中2009年59起(占34.3%),2010年52起(占30,23.04%),2011年为61起(占35.46%)。在所有事件中,传染病事件111起(占64.53%),发病3852例,死亡3例;食物中毒31起(占18.02%),发病1015例,死亡6例;其他事件9起(占5.23%),发病22例,死亡0例,见下表:
2.2 城乡分布 2009-2011年主要在农村发生共104起事件,占事件总数的60.47%,其中传染病褰件97起,食物中罐事件7起。城镇68起,占事件总数的39.53%,其中传染病搴传52其,食物中毒事箨16起。
2.3 时间分布 2009-2011年事件主要发生在8-11月发生82起占事件总数47.67%,其次为3-5月,共63起,占事件总数36.63%。传染病事件主要发生在3-5月,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6、7、9、10月,共27起,占事件总数的15.69%。
2.4 人群分布 在172起事件中,以学生为主的事件为127起,占事件总数的73.84%,无死亡。发生原因以传染病相关事件为主,其次为食物中毒事件。其中小学多达84起,占学校事件总数66.14%;其次为中学36起,占学校事件总效的28.34%;中专5起,占学校事伟总数的3.93%,普通高校2起,占学校事伟总数的1.57%。
2.5 以农村农民为主的事件34起,占事件总数的19.78%;发生原因以食物中毒事件为主。其次为。以城镇居民和工人为主的事件9起,占事件总数的5.23%,发生原因以食物中毒事件为主,其次为职业中毒事件2起。
3 事件特点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很多,下面对已发生的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进行阐述:
3.1 不可预知性 人们很难找到最适合的方法进行预测准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尚且现有的科学手段还部能保证很快查明所有有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原因,从而可能使有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能及时处理。如美国在911之后出现炭疽生物恐怖事件。
3.2 公共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大的危害就是对发生区域内的所有人都有影响或受到损害如果没有有效的措施,很多情况下还会引起强烈的跨地区影响,当于大范围的采取公共卫生措施时,又往往容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的恐慌。如:2003年在全球肆虐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以及禽流感疫情等。
3.3 紧急迫切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发生的突然、情况的急迫、危害范围广程度重,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危害将进一步加重,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要最短时间做做快最正确的决策,力争将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对那些不明原因或者特别严重的突发事件发生,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争分夺秒全面开展工作,以求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内控制事件。
3.4 复杂多样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但种类很多而且复杂。例如:可引起传染病暴发的微生物就有8大类,而引起中毒事件的物质只是理化类现已查明的全世界登记的化学物就超4000万种,同样哦毒物因为各种因素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危害性,有的直接为人体而有表现,儿有的则是潜在的威胁。
3.5 严重危害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非大,即使轻者也会导致短时间内人群的发病或死亡,使公共医疗体系面临物资短缺等的压等,重者会冲击医疗卫生体系破坏医疗基础设施威胁医务人员生命安全;更甚者可引起一个区域国家一定程度经济后退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安全。
4 讨 论
综上所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是: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监测与预警机制的建立不但必要还要完善。同时要随时收集、分析和掌握传染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资料和信息,开展相关评估,采取具有针对性有效防范措施。②加大力度进行与教育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把学校卫生工作落到实处,加大卫生宣传,加强学校关于传染病疫情和食品卫生的管理,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的流行暴发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③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卫生防病意识,加强对工厂和工地的卫生监督管理督工作。④发挥基层疾控机构的作用,加强预测、预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监测报告有效管理。⑤对应急体系建设还要不断加强,可从体制、机制、法制和预案四个方面,即各级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项预案要不断完善,应急保障机制要健全,设立应急专项经费不得随意挪用,相关各部门负起责任,同时对应急处置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的培训学习,并定期演练,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1]。
参考文献
[1] 孙光红,广元2004-20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J].中围中医药咨讯,2010(3):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