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园发展沿革探究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历史的维度对墓园的发展和演变做一些探究。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安葬形式反映的是当时的地理条件、宗教信仰、社会观念以及审美特征。现代墓园的出现是殡葬改革的配套工程,也是殡葬改革的必然产物。了解墓园发展沿革,更好地促进现代墓园殡葬文化和景观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墓园;墓园发展历史;殡葬文化
  墓园是人类灵魂的安息地,是祭祀祖先的公共活动空间,是人类发展史上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重视葬的民族,本文在此对墓园的历史发展沿革做出一些考究。
  一、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
  我国的墓葬形式出现在旧石器晚期。在死者身下撒赤铁矿粉,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常见的丧俗之一。红色象征着鲜血,表示给死者以新的血液,赋予新的生命。
  (二)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为土坑竖穴墓,葬式分仰身直肢和与仰身屈肢两种。
  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了墓地。河南省贾湖遗址的墓地比较集中,多成片出现,有的重复埋葬出现迭压,。墓葬多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向以西和西南居多。
  二、奴隶社会
  商、周进入了青铜时代,尊敬鬼神、崇拜祖先的思想盛行,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死后都要按等级和宗法安葬在指定的墓地。
  商周时期的墓,地面部分无存,地下以椁为主,其东、西、南、北四向有斜坡道由地面通至椁室,称“羡道”。天子用四出“羡道”,诸侯只可用两出。椁室、羡道及墓葬附近则殉葬大量车、马、器物、祭器以至奴隶。还有些在地面上建造祭祀性建筑。战国时期陵墓开始形成巨大坟丘,并设有固定陵区。
  三、秦汉时期
  (一)秦朝
  秦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陵地下寝宫装饰华丽,有“世界八大奇迹”之誉。
  (二)汉朝
  “汉承秦制”,西汉是厚葬之风最盛行的时期,陵墓在陵园的中央,坐西朝东,陪葬墓区在陵墓前方。
  东汉时期陵园四周不设垣墙,代之以“行马”(木制警戒设施)。陵寝改为坐北朝南,废除了陵旁立庙的制度,而在陵墓前建“石殿”专供定期朝拜和祭祀大典之用。
  四、魏、晋、南北朝、隋时期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比较复杂多变的时期,由于分裂割据、战争频繁、经济凋敝,多数帝王放弃秦汉以来建筑豪华陵园和厚葬的制度,死后简葬。
  五、唐、宋、元、明、清时期
  (一)唐代
  唐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一个高潮。陵区布局深受汉代四向对称的影响,采用了以陵体为中心,因山为穴,气势雄伟。由于帝王谒陵的需要,在陵园内设立了祭享殿堂,称为上宫。同时陵外设置斋戒、驻跸用的下宫。陵区内置陪葬墓,安葬诸王、公主、嫔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将、命官。陵前排列石人、石兽、阙楼等。
  (二)宋代
  宋代沿袭唐制,但是陵园的规模远不及唐代。宋陵建筑阳刚不足,秀雅有余,石雕雕工细腻,刀法婉约。宋陵都是坐北朝南,包括上宫、宫城、地宫、下宫和后妃陵墓在内,通称“兆城”。围绕陵园建筑有寺院、庙宇和行宫等,苍松翠柏,肃穆幽静。
  (三)元朝
  元朝帝王的墓葬制度采取保密的土葬方式,使后人无法发现。这种墓葬制度,比起糜费巨大人力、财物营建皇陵,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四)明朝
  明代是中国陵墓建筑史上的另一个高潮。明代陵墓,放弃了历来的正方形布局,继承和发展了唐宋的引导部分。明孝陵废去了过去帝陵所用的方上、灵台、方垣、上下宫制度,新辟了圜丘、方城、明楼享殿及长方形陵宫等建筑体制。这套体制为后来的北京明十三陵和湖北明显陵等所沿用,也成为清代帝陵制度的主要基础。
  (五)清朝
  清东陵和清西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群。清代各陵形制一致,尺度相仿,所不同者唯在构造本身的用材、雕饰方面的差别。上自帝后,下至亲王、公主等,形制有一定的规则。陵园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一般由石像生,大碑楼,大小石桥,龙凤门、小碑亭、神厨库、东西朝,陵恩门、东西配殿、祾恩殿、琉璃门、二拴门,石五供、方城、宝城、明楼、宝顶、地宫等大小建筑组成。每座帝陵附近一般都建有皇后陵寝和妃园陵。
  六、近现代时期
  西方化生活观念的涌入,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强烈冲击,造成了中国社会新旧文化矛盾和中西文化矛盾并存的特殊局面。这一变化影响到了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西方的陵园、公墓等建筑形式出现在中国社会,并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
  (一)纪念性墓园
  纪念性墓园是为了集中安葬牺牲的烈士并用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修建的墓地。革命烈士陵园与社会性一般公墓不同,它既是公墓,又是我国建设精神文明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名人墓园是指在近代历史上做出突出贡献,或者对时代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人去世后,后人为了纪念他(她)而修建的墓园。名人墓园是近代出现的一种纪念性园林形式,近代以南京中山陵、上海宋庆龄陵园等为代表的名人墓园作为一个历史符号见证了历史的发展。
  (二)公墓
  公墓是人民群众办理丧事的活动场所,是为城乡居民提供骨灰或遗体安葬,并实行有偿服务的公共墓地。
  旧时医疗水平有限,穷人暴尸街头的情况多有发生。于是,人们为了减少疾病的传播,将这些死去的穷人埋葬在一起,这便形成了所谓的“义地”。随着文化交流的频繁,我国现代墓园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之后,大多数城市居民都选择遗体火化的殡葬方式,并将骨灰安置在墓园之中。为区别于古代的公共墓地,我们将这种近现代以来出现的公墓称为墓园。
  人们的葬法和葬俗也潜移默化,在推行火葬的基础上出现骨灰入土安葬的公墓形式,随着殡葬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已大量出现为以树葬、草坪葬、壁葬、室内葬、花坛葬、海葬等多种生态葬形式。
  参考文献
  [1]王夫子.殡葬文化学:死亡文化的全方位解读[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王夫子.殡葬服务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3]王计生.事死如生:殡葬伦理与中国文化[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
  [4]诸华敏.现代殡葬文化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5]辛世芬.《说文解字》所反映的古代埋葬习俗[J].文教资料,2007(8):99-101.
  [6]刘洁.中国坟丘的起源[J].鲁东大学学报,2009(1):7-14.
  作者简介:胡景诚(1972-),男,湖南常德人,講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陵园规划设计,陵园建设工程,陵园文化等。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以特色小镇创建为研究对象,釆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建构了中国特色小镇创建机制模型。研究发现 :①中国特色小镇的创建重点,从维度、范畴到概念的层级分布,其相应的首位重要性分别为价值链提升的竞争机制、规划修编引导和规划修编。②中国特色小镇创建机制,由科学可实施的规划机制、价值链提升的竞争机制、复含动力的保障机制和多重目标的平衝机制4个维度所组成。③认为规划
期刊
摘要: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民将智慧与审美理想物化于生活的体现。本文分析了辽宁省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现状,对其提出借助博物馆进行活态展演、发起社会公共艺术项目以及通过满族民俗节庆推广非遗传统工艺品的传承方式进行生产性保护的策略,进而启发、拉动辽宁省非遗文化事业向特色化与品牌化的道路发展。  关键词:辽宁省;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活态传承  一、辽宁省传统工艺
期刊
摘要:随着佛教东传,印度佛造像以及佛教壁画对中原的影响逐渐显现。从笈多风格的传入到如今中国画的繁荣发展,吸收借鉴始终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  关键词:笈多艺术;犍陀罗;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吸收借鉴  一、笈多艺术与健陀罗艺术  在艺术史的发展中,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使得中华文化自身获得了极大补充,希尔德所著的《中国美术史之外化》一书,曾分中国古代之绘画为三时期:从最古到西纪前一百五十年,是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越发同质化,缺乏文化底蕴和精神归属。如何使传统与现代有机的结合, 成为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中之重。本文以贝聿铭建筑作品为例,从建筑布局、屋顶造型、新材料与传统风格的结合等几个方面分析研究傳统建筑元素在贝聿铭建筑作品中的应用与创新,探讨贝聿铭是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  关键字:传统建筑;现代建筑;传承与创新;贝聿
期刊
摘要:《小白菜》是一首流传在我国河北等北方地区的一首民歌小调,它以非常优美的音乐素材和洗炼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天真的农村贫苦幼女的形象。深刻地表现了一个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伤痛苦的心情,也是对旧社会不合理的家庭关系的控诉。本文试通过主要从钢琴伴奏编配方面入手,结合自身伴奏经验,对河北民歌《小白菜》进行赏析。  关键词:河北民歌;小白菜;钢琴伴奏;音乐风格  一、创作背景  我国的
期刊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的思想,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2020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它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十三五计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要认真学习并且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做好十四五的开局筹备工作,时刻谨记“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本文首先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核和现实意义,其次对行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进行了表述,最后就
期刊
摘要:鸟虫篆是以鸟虫作为基础文字一种篆刻方式。它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两汉时期快速发展,鼎盛一时,随即逐步式微。直到近些年才又重新进入到人们的艺术创作范畴,并再次形成一股创作风,推动其到达创作高潮。方介堪鸟虫篆是由方先生所创作的一种篆刻艺术,在不断修炼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篆刻艺术表现形式,不仅突出个人的风格,而且极具创造性,体现了雅静秀丽等强烈的个人篆刻特点。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方介堪鸟虫篆篆刻艺术的风
期刊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陶器的制作、设计受中国传统文化、纹样的影响。坭兴陶在雕刻、装饰中展现的美主要有造型设计、材质、装饰的应用三个方面。本文主要论述广西传统纹样在坭兴陶雕刻装饰中的应用及其美感效果。  关键词:坭兴陶;雕刻装饰;广西传统纹样  引言:  广西是数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因此,广西传统纹样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坭兴陶雕刻装饰不可缺少的有文字、纹案及象形。在坭兴陶雕刻装饰中应用广西传统纹样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领域中,不仅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还需要塑造学生的品行、品德与品位,而高校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了解现代文学知识以及文学发展历史,还可以思想观念发生转变,更加明确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增进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所以当前高校教师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以此为社会培育出高素质人才。本文从在中国现代文学课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明确规定九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热爱读书,每天阅读,养成习惯,坚持终生。”这是我们指导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时提出的核心目标。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依据几十年的阅读教学经验,谈谈自己指导学生课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