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2月到2013年12月我们在选择在我院进行就诊医治的疑似活动性肺结核病例中,挑选了70例活动性肺结核疑似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40例患者,在螺旋CT扫描时采用低剂量,对照组30例患者螺旋CT扫描时采用常规剂量,对两组活动性肺结核疑似病例螺旋CT扫描的图像清晰度、诊断出活动性肺结核的人数、实际患活动性肺结核人数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诊断率进行了调查记录,并对两组数据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实验组CT扫描的图像清晰度、扫描后诊断出的活动性肺结核人数以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诊断率和采用常规剂量螺旋的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时的图像清晰度以及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诊断率与采用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有基本一致的诊断率,但低剂量螺旋CT扫描能够有效的降低螺旋CT扫描对肺部的辐射。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螺旋CT扫描 低剂量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348-02
螺旋CT扫描具有范围广、辐射能力强、图像精细、诊断率高等优点,是对肺结核疑似病例常见的诊断方法,但X射线、CT等医学影像在检查确定患者病情的同时,还会给被检者的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辐射伤害,长时间辐射还会有脱发等并发症发生[1-2]。为了可以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病情,并且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在做螺旋CT扫描时收到的伤害,因此,我院选取了2008年2月到2013年12月5年间在我院就诊的活动性肺结核疑似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对采用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08年2月到2013年12月的7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意愿以及不同剂量CT螺旋扫描的受检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 16~78 岁,平均年龄(48.8±8.4)岁,其中20例咳嗽并痰中带血,10例咳嗽伴随低烧、胸痛。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5~74岁,平均年龄(51.6±9.2)岁,其中17例咳嗽并痰中带血,13例咳嗽伴随低烧、胸痛。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症状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螺旋CT扫描方法
1.2.1 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
检查采用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机,增强胸部扫描以与淋巴结区分,扫描参数为电压130kv,电流200mA螺旋1.0mm,范围为肺尖至膈肌,采用常规剂量进行扫描,并记录诊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人数。
1.2.2 低剂量螺旋CT扫描
检查采用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机,增强胸部扫描以与淋巴结区分,扫描参数为电压130kv,电流200mA螺旋1.0mm,范围为肺尖至膈肌,采用低剂量进行扫描,并对诊断出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人数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在螺旋CT检查中得到的图像清晰度[3]:优:有较高分辨率,可诊断病情;良:可诊断病情但不够清晰;差:分辨率较低,无法准确诊断病情。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2)对采用螺旋CT检查后诊断出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人数、实际患活动肺结核的人数进行记录。诊断率=(肺结核诊出人数/实际患肺结核人数) ×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螺旋CT检查中得到的图像清晰度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低剂量的螺旋CT扫描的实验组的图像清晰度与对照组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的图像清晰度无明显差异,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在螺旋CT检查中得到的图像清晰度比较[n(%)]
2.2 两组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率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采用低剂量的螺旋CT扫描的实验组的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率与对照组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的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率无明显差异,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率比较[n(%)]
3 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症状多见为咳嗽不止,咯血或痰中带血,并伴随有发烧,胸痛等情况[4]。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是指病灶属于活动期的肺结核患者,为了确认这类患者的病情,医生学者通常采用CT扫描,在CT的影像图片上出现斑片状阴影或是结核空洞、播散病灶的患者就属于活动性肺结核[5]。螺旋CT扫描具有范围广、辐射能力强、图像精细、诊断率高等优点,是对肺结核疑似病例常见的诊断方法,但X射线、CT等医学影像在检查确定患者病情的同时,还会给被检者的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辐射伤害,长时间辐射还会有脱发等并发症发生[6]。相关报告指出,做一次常规剂量的CT扫描对人体的辐射伤害,相当于300次的传统X光胸透[7]。而螺旋CT扫描时当今医学影像中图像质量较高的影像技术,如果能在降低对被检者身体伤害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诊断率,将大大推进螺旋CT技术的应用与推广[8]。为了可以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病情,并且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在做螺旋CT扫描时受到的伤害。当今医学界采用常规剂量的CT扫描方式被认为是不需要的,低剂量螺旋扫描在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上有很宝贵的临床价值,降低剂量扫描可以降低被检者在CT扫描时所受的辐射,并且影像图片的清晰度还可以和常规剂量时基本一致,最重要的是患者的诊断率无明显差异[10]。本研究显示,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图像清晰度、扫描后诊断出的活动性肺结核人数以及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率与采用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均无明显差异,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具有影像图片清晰、诊断率高、对患者辐射伤害小等优点,可作为螺旋CT扫描的首选扫描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Yuan Jixin,Zhang Xiping,Liang Kuangli.Low Dose Helical CT Scans with Active Tuberculosis Regular Doses of CT Contrast Analysis[J].M M I BIMONTHLY,2013,22(2):138-140.
[2] 于洋.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26):5741.
[3] 郑浈浈,刘国瑞.胸部DR与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筛选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2):30-32.
[4] 黄云海,田璐,鲁书琴.眼眶面颅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9,18(4):193-197.
[5] 周春华,王卫华,余辉山,等.肺结核患儿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图像质量评价[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11):721-726.
[6] 张富生,李秋芬,李保银,等.肺结核患者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0):1157-1158.
[7] 李昂.鼻窦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1):101-103.
[8] 田素良,张力,张卫柏,等.儿童鼻咽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9,18(4):198-201.
[9] 杨金花,张凤翔.低剂量螺旋CT临床的应用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5):581-583,532.
[10] 张彦彩,朱小忠,马国林,等.螺旋CT低剂量扫描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7):1376-1378.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螺旋CT扫描 低剂量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348-02
螺旋CT扫描具有范围广、辐射能力强、图像精细、诊断率高等优点,是对肺结核疑似病例常见的诊断方法,但X射线、CT等医学影像在检查确定患者病情的同时,还会给被检者的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辐射伤害,长时间辐射还会有脱发等并发症发生[1-2]。为了可以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病情,并且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在做螺旋CT扫描时收到的伤害,因此,我院选取了2008年2月到2013年12月5年间在我院就诊的活动性肺结核疑似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对采用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08年2月到2013年12月的7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意愿以及不同剂量CT螺旋扫描的受检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 16~78 岁,平均年龄(48.8±8.4)岁,其中20例咳嗽并痰中带血,10例咳嗽伴随低烧、胸痛。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5~74岁,平均年龄(51.6±9.2)岁,其中17例咳嗽并痰中带血,13例咳嗽伴随低烧、胸痛。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症状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螺旋CT扫描方法
1.2.1 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
检查采用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机,增强胸部扫描以与淋巴结区分,扫描参数为电压130kv,电流200mA螺旋1.0mm,范围为肺尖至膈肌,采用常规剂量进行扫描,并记录诊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人数。
1.2.2 低剂量螺旋CT扫描
检查采用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扫描机,增强胸部扫描以与淋巴结区分,扫描参数为电压130kv,电流200mA螺旋1.0mm,范围为肺尖至膈肌,采用低剂量进行扫描,并对诊断出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人数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在螺旋CT检查中得到的图像清晰度[3]:优:有较高分辨率,可诊断病情;良:可诊断病情但不够清晰;差:分辨率较低,无法准确诊断病情。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2)对采用螺旋CT检查后诊断出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人数、实际患活动肺结核的人数进行记录。诊断率=(肺结核诊出人数/实际患肺结核人数) ×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螺旋CT检查中得到的图像清晰度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低剂量的螺旋CT扫描的实验组的图像清晰度与对照组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的图像清晰度无明显差异,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在螺旋CT检查中得到的图像清晰度比较[n(%)]
2.2 两组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率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采用低剂量的螺旋CT扫描的实验组的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率与对照组常规剂量的螺旋CT扫描的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率无明显差异,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率比较[n(%)]
3 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症状多见为咳嗽不止,咯血或痰中带血,并伴随有发烧,胸痛等情况[4]。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是指病灶属于活动期的肺结核患者,为了确认这类患者的病情,医生学者通常采用CT扫描,在CT的影像图片上出现斑片状阴影或是结核空洞、播散病灶的患者就属于活动性肺结核[5]。螺旋CT扫描具有范围广、辐射能力强、图像精细、诊断率高等优点,是对肺结核疑似病例常见的诊断方法,但X射线、CT等医学影像在检查确定患者病情的同时,还会给被检者的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辐射伤害,长时间辐射还会有脱发等并发症发生[6]。相关报告指出,做一次常规剂量的CT扫描对人体的辐射伤害,相当于300次的传统X光胸透[7]。而螺旋CT扫描时当今医学影像中图像质量较高的影像技术,如果能在降低对被检者身体伤害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诊断率,将大大推进螺旋CT技术的应用与推广[8]。为了可以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病情,并且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在做螺旋CT扫描时受到的伤害。当今医学界采用常规剂量的CT扫描方式被认为是不需要的,低剂量螺旋扫描在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上有很宝贵的临床价值,降低剂量扫描可以降低被检者在CT扫描时所受的辐射,并且影像图片的清晰度还可以和常规剂量时基本一致,最重要的是患者的诊断率无明显差异[10]。本研究显示,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图像清晰度、扫描后诊断出的活动性肺结核人数以及活动性肺结核诊断率与采用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均无明显差异,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具有影像图片清晰、诊断率高、对患者辐射伤害小等优点,可作为螺旋CT扫描的首选扫描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Yuan Jixin,Zhang Xiping,Liang Kuangli.Low Dose Helical CT Scans with Active Tuberculosis Regular Doses of CT Contrast Analysis[J].M M I BIMONTHLY,2013,22(2):138-140.
[2] 于洋.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26):5741.
[3] 郑浈浈,刘国瑞.胸部DR与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筛选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2):30-32.
[4] 黄云海,田璐,鲁书琴.眼眶面颅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9,18(4):193-197.
[5] 周春华,王卫华,余辉山,等.肺结核患儿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图像质量评价[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11):721-726.
[6] 张富生,李秋芬,李保银,等.肺结核患者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0):1157-1158.
[7] 李昂.鼻窦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1):101-103.
[8] 田素良,张力,张卫柏,等.儿童鼻咽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9,18(4):198-201.
[9] 杨金花,张凤翔.低剂量螺旋CT临床的应用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5):581-583,532.
[10] 张彦彩,朱小忠,马国林,等.螺旋CT低剂量扫描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7):1376-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