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应正确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明确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与思路,逐步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较强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使职业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师资建设;教师评价
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办学基础、发展定位、办学师资及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师资质量较差、学历层次不高、结构单一、实践技能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急需的专门人才的目标。职业教育突出针对性,强调应用,需要既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又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双师型”教师的界定
目前,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表述,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素质”教师的标准以及职业教育工作者对此的研究,所谓“双师型”教师指的是集普通教师素质与工程师素质于一体,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专业技能实训的新型教师,即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的、具有双重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复合型教师。长期以来,在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及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以下误区:
认为“双证”即“双师”就是以教师是否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书、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判断“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虽然从形式上强调了“双师型”教师注重实践的特点,但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的今天,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的等值性值得怀疑,以此为依据判断教师是否具有“双师型”素质的做法值得商榷。
认为“双师型”教师等于“教师+工程师”这种观点虽然突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注重了共性,但忽视了“双师型”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的区别。“双师型”教师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但应掌握操作技能,而且要精通其原理,并且能组织教学,所以不是教师与工程师二者的简单相加。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的突击心态有些学校为了早些通过评估升格,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要求,以为利用假期派教师出去,进行十天半月的培训,拿到一个所谓“双师型”教师的合格证就完事大吉了。试问: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培养出的“双师型”教师,能够保证质量吗?
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师资水平决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原则,走自主式发展之路。经费的投入与政策的倾斜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由于教师不能长期离岗参加学习培训,因此“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可采取以下措施。
挖掘学校内部教师潜力,培养“双师型”教师(1)学校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到发达地区的高职师资培训基地或重点院校,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进修学习,提高教学水平与专业技能。进修教师不仅能学到先进的技术知识、科学方法与教育技术,而且能掌握最新的高职教育理念。或鼓励教师报考研究生,提高业务水平。(2)对新设置的专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转行,到高等院校学习进修或通过自学自培,学习新设置专业中的课程,经过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既有理论又能实践的“双师型”教师。(3)定期选派一部分中青年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带队实训锻炼,学习实践经验,使其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双师型”人才,并鼓励他们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4)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实际需要制定“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操作能力,或在教师间开展观摩课、专题讲座与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引进学校外部的“双师型”教师(1)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可以到相关高校选聘专业水平较高、有志于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对其进行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培训,在取得专业技术证书与教师资格证书后,到高职院校任教,如此,他们将会很快成为既有专业理论、又有过硬技能的人才。(2)对于一些专业操作性要求较高、学校急需的教师,高职院校可从社会其他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服务行业引进,将那些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经验丰富、懂得教育理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3)高职院校要制定优惠政策,在企事业、科研单位和其他院校聘用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具有高超技术应用能力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不仅可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而且能促进本校教师操作能力的提高。
对“双师型”教师的评价
“双师型”教师不应是终身制的,应当构建“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定期考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双师型”教师进行评价、考核。
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是教师道德品质在职业行为中的集中表现。教师要爱岗敬业,要热爱学生,要严谨治学,要为人师表。师德不高的教师,即使能力再强,也会使学生产生反感与排斥的心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确立教师地位与威信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之一。
专业教学能力“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教学能力是基本的要求。从社会上招聘的教师,可能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如果不懂得教学法,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毫无帮助的。对专业教学能力的评价应包括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成绩合格率。
实践教学与评价能力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是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前提,如教师只能纸上谈兵,自己动不了手,如何教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教师不仅要会教,而且要会指导学生具体操作,掌握实践技能,并应能对学生的实践做出正确评价。对实践教学与评价能力的评价应包括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毕业时达到的专业技术等级。
课程建设与科研能力高职课程建设要符合社会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了解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显得至关重要。“双师型”教师应具有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新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能力,而且应能对课程建设成果进行检验。良好的科研能力是评定“双师型”教师的必要条件,对课程建设与科研能力的考核应包括编写教材、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完成科研技改项目等内容。
较高的学历与专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学历与技能,“双师型”教师不但要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还应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使“软件”与“硬件”相匹配。
参考文献:
[1]唐林伟,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4).
[2]卓维松.关于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认识[J].职教论坛,2003,(5).
[3]宋梦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作者简介:
黄儿松(1975—),男,江西贵溪人,鹰潭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理论和职业教育的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师资建设;教师评价
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办学基础、发展定位、办学师资及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师资质量较差、学历层次不高、结构单一、实践技能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急需的专门人才的目标。职业教育突出针对性,强调应用,需要既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又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双师型”教师的界定
目前,对“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表述,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素质”教师的标准以及职业教育工作者对此的研究,所谓“双师型”教师指的是集普通教师素质与工程师素质于一体,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专业技能实训的新型教师,即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高素质的、具有双重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复合型教师。长期以来,在对“双师型”教师的认识及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以下误区:
认为“双证”即“双师”就是以教师是否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书、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判断“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虽然从形式上强调了“双师型”教师注重实践的特点,但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的今天,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的等值性值得怀疑,以此为依据判断教师是否具有“双师型”素质的做法值得商榷。
认为“双师型”教师等于“教师+工程师”这种观点虽然突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注重了共性,但忽视了“双师型”教师与技师或工程师的区别。“双师型”教师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但应掌握操作技能,而且要精通其原理,并且能组织教学,所以不是教师与工程师二者的简单相加。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的突击心态有些学校为了早些通过评估升格,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要求,以为利用假期派教师出去,进行十天半月的培训,拿到一个所谓“双师型”教师的合格证就完事大吉了。试问: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培养出的“双师型”教师,能够保证质量吗?
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师资水平决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原则,走自主式发展之路。经费的投入与政策的倾斜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由于教师不能长期离岗参加学习培训,因此“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可采取以下措施。
挖掘学校内部教师潜力,培养“双师型”教师(1)学校定期选派青年教师到发达地区的高职师资培训基地或重点院校,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进修学习,提高教学水平与专业技能。进修教师不仅能学到先进的技术知识、科学方法与教育技术,而且能掌握最新的高职教育理念。或鼓励教师报考研究生,提高业务水平。(2)对新设置的专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转行,到高等院校学习进修或通过自学自培,学习新设置专业中的课程,经过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既有理论又能实践的“双师型”教师。(3)定期选派一部分中青年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带队实训锻炼,学习实践经验,使其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双师型”人才,并鼓励他们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4)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实际需要制定“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定期聘请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操作能力,或在教师间开展观摩课、专题讲座与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引进学校外部的“双师型”教师(1)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可以到相关高校选聘专业水平较高、有志于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对其进行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培训,在取得专业技术证书与教师资格证书后,到高职院校任教,如此,他们将会很快成为既有专业理论、又有过硬技能的人才。(2)对于一些专业操作性要求较高、学校急需的教师,高职院校可从社会其他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服务行业引进,将那些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经验丰富、懂得教育理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3)高职院校要制定优惠政策,在企事业、科研单位和其他院校聘用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具有高超技术应用能力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不仅可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而且能促进本校教师操作能力的提高。
对“双师型”教师的评价
“双师型”教师不应是终身制的,应当构建“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定期考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双师型”教师进行评价、考核。
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是教师道德品质在职业行为中的集中表现。教师要爱岗敬业,要热爱学生,要严谨治学,要为人师表。师德不高的教师,即使能力再强,也会使学生产生反感与排斥的心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确立教师地位与威信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之一。
专业教学能力“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掌握必要的教育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教学能力是基本的要求。从社会上招聘的教师,可能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如果不懂得教学法,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毫无帮助的。对专业教学能力的评价应包括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成绩合格率。
实践教学与评价能力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是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前提,如教师只能纸上谈兵,自己动不了手,如何教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教师不仅要会教,而且要会指导学生具体操作,掌握实践技能,并应能对学生的实践做出正确评价。对实践教学与评价能力的评价应包括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毕业时达到的专业技术等级。
课程建设与科研能力高职课程建设要符合社会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了解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显得至关重要。“双师型”教师应具有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新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能力,而且应能对课程建设成果进行检验。良好的科研能力是评定“双师型”教师的必要条件,对课程建设与科研能力的考核应包括编写教材、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完成科研技改项目等内容。
较高的学历与专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学历与技能,“双师型”教师不但要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还应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使“软件”与“硬件”相匹配。
参考文献:
[1]唐林伟,周明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4).
[2]卓维松.关于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认识[J].职教论坛,2003,(5).
[3]宋梦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作者简介:
黄儿松(1975—),男,江西贵溪人,鹰潭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理论和职业教育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