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络合铜废水破络工艺比较研究

来源 :科学与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lu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路板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络合物的络合废水,一般占线路板总废水量的3%~5%,其主要来源于线路板生产过程中的微蚀、酸性蚀刻、碱性蚀刻、沉铜、镀金等工序。线路板络合废水中能与铜等重金属形成络合物的主要物质有EDTA、NH3、酒石酸盐、柠檬酸盐、CN-等,这几种物质与铜会形成比较稳定的络合铜离子,影响铜的去除。在以混凝沉淀为主要处理工艺的线路板废水处理系统中,出水中的铜含量为0.5~3mg/L,有时甚至更高,不能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总出水总铜≤0.5mg/L的要求,其中
其他文献
在铝黄铜(72.5Cu-22.7Zn-3.4Al)中添加少量稀土(0.01%、0.03%、0.05%),研究了稀土元素钇对铝黄铜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添加稀土钇能使铝黄铜的耐腐蚀性能提高。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指出,微波炉用磁控管组装后在高温氢气环境中焊接时出现起泡现象的原因在于管材的氧含量超标;减小铸锭氧含量、提高铸锭质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本文针对连续挤压本身金属流动不均匀是否会导致挤压铝圆管时出现竹节纹缺陷这一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对几种均衡金属流速的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去掉凹模以解决模拟
实验研究了化学镀Cu—Ni/P双镀层和传统的Ni/P镀层在表面形貌、耐蚀性能和硬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Cu—Ni/P双镀层比Ni/P镀层具有更好的耐蚀性能和更高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