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满活力、学教和谐是我们教育者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但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冒出“不和谐的音符”,学生的问题总是会超乎我们成人的预料,有时可能会离教学目标相差十万八千里。我们该怎样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变奏”和谐的学教之歌呢?
一、 灵性评价再入文境
一位教师在公开课中执教《九色鹿》一课,通过对文章第2至5自然段的朗读,使同学们很快进入了文章的情境中,被九色鹿的舍己为人、美丽善良深深地打动。铺设了情感基调,教师紧接着进入了九色鹿指责调达的忘恩负义这一教学环节中:
师:请同学们静心默读九色鹿的话,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1:九色鹿身处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能够那么镇定,很了不起!
生2:九色鹿非常智慧,它的语言能打动国王。
生3:九色鹿是一只鹿,文中说它指着调达说,它是用什么指着调达的?是鹿茸还是前腿呢?
学生们顿时一片哗然,班里立刻炸开了锅。由于有很多人听课,教师可能急于往下进行,说道:“课后大家再讨论这个问题吧!我们接着……”由于处理不妥,同学们在后面的教学中,一直都没有走进教学情境中。课后,执教老师和几个听课教师在交流中都埋怨那个同学的“傻气”,搅了一堂好课。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做个智慧型的教师,一个灵性的评价就会使课堂呈现出另一番情形。教师可以这样处理:“你肯动脑,并能抓住细微处思考,这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生鼓掌赞赏后,师接着可以说:“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联系我们的课文体裁、内容等,告诉这位同学答案。”教师一点拨,答案立马就出来了:(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2)九色鹿那么善良高贵,它的指也可以理解为用正直之气指着。无论是哪种答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中感受,不仅再一次收心于课堂之中,也对童话故事的体裁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 紧扣教材升华情感
我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到外国学生对徐悲鸿,乃至所有中国人的蔑视,我让学生加上动作表演来读。同学们的表演惟妙惟肖,我也饱含感情地引导:“作为一名中国人,听到这侮蔑的话语,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是什么?”大家在交流中纷纷对外国学生的言行表示强烈的谴责。
突然,我发现我们班的“小学者”张昊皱着眉头,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我望着他,他发现我在注视他,“突”得一下把小手举起来:“老师,既然文中说那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说,为什么他不直接叫徐悲鸿的名字,而称呼他为‘徐先生’呢?
他的话一出口,全班同学都楞住了。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解决呢!
这时,“快嘴小子”李亮发言了:“外国人都很讲礼貌。我们在电视中可以看到,不管是否认识,外国人见面都会互相礼貌问候的。”听了他的这番话,我突然感觉心里一亮,这不是教育的良好时机吗?
师:假如你就是徐悲鸿,听了那位外国学生的话,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呢?几个男生纷纷发言:
生1:打那个外国学生一巴掌,解中国人的恨。
生2:与他辩论一番。
师:徐悲鸿是怎样做的?你们的想法为什么他没采用呢?(学生又一次读文,并回顾刚才的发言,顿时茅塞顿开。)
生1:中国是礼仪之邦,外国学生只是语言上礼貌,而徐悲鸿风度更礼貌!
生2:这个“徐先生”的称呼貌似很礼貌,但可能,不!就是一定,他的语气一定是非常傲慢的。徐先生——(生模仿,很逼真)
生3:徐悲鸿想用事实证明中国人的才能,他的做法让我钦佩。他是真正龙的传人,体现出了中国人的本色……
通过思维的交流碰撞,学生不仅了解了徐悲鸿的伟大,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而且受到了感情的熏陶。当学生的提问似乎偏离文本时,教师没有繁琐的讲解和强迫接受某种意识,而是通过一个问题“假如你就是徐悲鸿,听了那位外国学生的话,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呢?”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角色换位,联系生活体验文中情感。接着又抛出第二个问题:“徐悲鸿是怎样做的?你们的做法、想法为什么他没采用呢?”这时,学生在紧扣教材中自主研讨,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为后文的学习铺垫了感情基调,同时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紧扣文本化解疑惑。
三、 耐心等待静听花开
前不久,我执教了一节公开课《钱学森》。在同学们自主学习批注课文后,我让他们一起分享读书收获。大多数的同学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在国外努力学习依然心系祖国的重点词句来交流。这时,出现了这么一幕:
生1:(一个平常成绩相对后进的学生)我感受最深的是这句话:“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余学生一听到他读的是与众不同的“过节场景”的描写,几个调皮的小男生不由笑出了声,一个男生举手还没等我示意,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反驳。)
生2:一起过节,怎么能看出一个人爱国呢?谁不喜欢过节呀?(后面听课的教师和同学有些不由得点头赞同这个小男生的想法,有的则露出疑惑的表情,此时生1的小脸不由得涨得通红)
师:你选择的句子与众不同,老师觉得你很了不起!能给大家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1:我觉得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钱学森在国外生活了那么长时间,依然不忘过中国的节日,这就是爱国的表现。而我们现在的人过外国节日比过中国传统节日还兴奋!(教室此时变得格外安静了)
师:你能联系实际谈感悟,真会学习!(我继而把目光转向其他学生)我觉得此处应该有掌声吧!(我带头鼓掌,生1的小脸露出了腼腆的微笑)
生1:(声音响亮而自信)我刚才说的是原因之一。(大家都不由凝神谛听起来)原因之二是中秋节是我们和亲人团聚的日子,他没有和妻子孩子一起过,而是和留学生们一起,他放弃与亲人欢度节日,而选择和留学生们在一起是为了什么呢?后文中告诉了我们,他是为了劝留学生和他一起回国报效祖国。这是舍小家为国家的“大爱”。
太令人振奋了,此时所有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不由得为这个后进生送上了最美的掌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发人深省的话:“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学需要预设,但教学不能只有预设。我们的语文课堂要认真聆听“不和谐音符”,学会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变奏”,那么,我们一定会“变奏”出语文课堂和谐曲。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棠张实验小学)
一、 灵性评价再入文境
一位教师在公开课中执教《九色鹿》一课,通过对文章第2至5自然段的朗读,使同学们很快进入了文章的情境中,被九色鹿的舍己为人、美丽善良深深地打动。铺设了情感基调,教师紧接着进入了九色鹿指责调达的忘恩负义这一教学环节中:
师:请同学们静心默读九色鹿的话,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1:九色鹿身处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能够那么镇定,很了不起!
生2:九色鹿非常智慧,它的语言能打动国王。
生3:九色鹿是一只鹿,文中说它指着调达说,它是用什么指着调达的?是鹿茸还是前腿呢?
学生们顿时一片哗然,班里立刻炸开了锅。由于有很多人听课,教师可能急于往下进行,说道:“课后大家再讨论这个问题吧!我们接着……”由于处理不妥,同学们在后面的教学中,一直都没有走进教学情境中。课后,执教老师和几个听课教师在交流中都埋怨那个同学的“傻气”,搅了一堂好课。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做个智慧型的教师,一个灵性的评价就会使课堂呈现出另一番情形。教师可以这样处理:“你肯动脑,并能抓住细微处思考,这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生鼓掌赞赏后,师接着可以说:“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联系我们的课文体裁、内容等,告诉这位同学答案。”教师一点拨,答案立马就出来了:(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2)九色鹿那么善良高贵,它的指也可以理解为用正直之气指着。无论是哪种答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再次走进文本中感受,不仅再一次收心于课堂之中,也对童话故事的体裁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 紧扣教材升华情感
我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到外国学生对徐悲鸿,乃至所有中国人的蔑视,我让学生加上动作表演来读。同学们的表演惟妙惟肖,我也饱含感情地引导:“作为一名中国人,听到这侮蔑的话语,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是什么?”大家在交流中纷纷对外国学生的言行表示强烈的谴责。
突然,我发现我们班的“小学者”张昊皱着眉头,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我望着他,他发现我在注视他,“突”得一下把小手举起来:“老师,既然文中说那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说,为什么他不直接叫徐悲鸿的名字,而称呼他为‘徐先生’呢?
他的话一出口,全班同学都楞住了。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解决呢!
这时,“快嘴小子”李亮发言了:“外国人都很讲礼貌。我们在电视中可以看到,不管是否认识,外国人见面都会互相礼貌问候的。”听了他的这番话,我突然感觉心里一亮,这不是教育的良好时机吗?
师:假如你就是徐悲鸿,听了那位外国学生的话,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呢?几个男生纷纷发言:
生1:打那个外国学生一巴掌,解中国人的恨。
生2:与他辩论一番。
师:徐悲鸿是怎样做的?你们的想法为什么他没采用呢?(学生又一次读文,并回顾刚才的发言,顿时茅塞顿开。)
生1:中国是礼仪之邦,外国学生只是语言上礼貌,而徐悲鸿风度更礼貌!
生2:这个“徐先生”的称呼貌似很礼貌,但可能,不!就是一定,他的语气一定是非常傲慢的。徐先生——(生模仿,很逼真)
生3:徐悲鸿想用事实证明中国人的才能,他的做法让我钦佩。他是真正龙的传人,体现出了中国人的本色……
通过思维的交流碰撞,学生不仅了解了徐悲鸿的伟大,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而且受到了感情的熏陶。当学生的提问似乎偏离文本时,教师没有繁琐的讲解和强迫接受某种意识,而是通过一个问题“假如你就是徐悲鸿,听了那位外国学生的话,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呢?”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角色换位,联系生活体验文中情感。接着又抛出第二个问题:“徐悲鸿是怎样做的?你们的做法、想法为什么他没采用呢?”这时,学生在紧扣教材中自主研讨,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为后文的学习铺垫了感情基调,同时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紧扣文本化解疑惑。
三、 耐心等待静听花开
前不久,我执教了一节公开课《钱学森》。在同学们自主学习批注课文后,我让他们一起分享读书收获。大多数的同学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在国外努力学习依然心系祖国的重点词句来交流。这时,出现了这么一幕:
生1:(一个平常成绩相对后进的学生)我感受最深的是这句话:“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余学生一听到他读的是与众不同的“过节场景”的描写,几个调皮的小男生不由笑出了声,一个男生举手还没等我示意,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反驳。)
生2:一起过节,怎么能看出一个人爱国呢?谁不喜欢过节呀?(后面听课的教师和同学有些不由得点头赞同这个小男生的想法,有的则露出疑惑的表情,此时生1的小脸不由得涨得通红)
师:你选择的句子与众不同,老师觉得你很了不起!能给大家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1:我觉得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钱学森在国外生活了那么长时间,依然不忘过中国的节日,这就是爱国的表现。而我们现在的人过外国节日比过中国传统节日还兴奋!(教室此时变得格外安静了)
师:你能联系实际谈感悟,真会学习!(我继而把目光转向其他学生)我觉得此处应该有掌声吧!(我带头鼓掌,生1的小脸露出了腼腆的微笑)
生1:(声音响亮而自信)我刚才说的是原因之一。(大家都不由凝神谛听起来)原因之二是中秋节是我们和亲人团聚的日子,他没有和妻子孩子一起过,而是和留学生们一起,他放弃与亲人欢度节日,而选择和留学生们在一起是为了什么呢?后文中告诉了我们,他是为了劝留学生和他一起回国报效祖国。这是舍小家为国家的“大爱”。
太令人振奋了,此时所有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不由得为这个后进生送上了最美的掌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发人深省的话:“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学需要预设,但教学不能只有预设。我们的语文课堂要认真聆听“不和谐音符”,学会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变奏”,那么,我们一定会“变奏”出语文课堂和谐曲。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棠张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