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正如教书育人一样,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文课程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那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现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感受、做法总结如下:
一、抓住课前五分钟演讲。在每节语文课上正课之前,教师五分钟进行思想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和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等教育。
二、研究教材,创造学生情感投入的时机。语文教学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教学材料。因此将语文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品质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1、结合教材内容,陶冶爱国情操: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且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因素,都是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迫在眉睫。现在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每篇课文都体现了文以载道,道以文盖的原则。语文课的课文所涉及的德育渗透内容,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审美情操……,但每篇都有其侧重点。2、体会故事之美,激发爱国主义: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渗透在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中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忧国爱民的英雄人物形象、许多革命先烈、革命领袖人物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动人故事,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的英雄主义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学习此类课文时,教师通过查阅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加上点拨,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人物高尚情操,从中汲取力量,受到感染。
三、精心設计教学,渗透德育教育。1、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情境教学是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创设的能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有时候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由于入不了“境”所以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用各种方法创设一种符合课文内容的情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好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一样。让学生与作者能够产生在情感上的“亲”,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做到入境悟情。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注意到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认识水平去考虑创设情境,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2、巧妙设计问题,渗透德育教育: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好,有启发性就能引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深化学生的认识。亚里斯多德曾有句著名的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所以教师在讲授课文的同时,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课文中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提问就可以起到深化学生对课文认识的作用。巧妙地设计问题就能揭示蕴含在课文深层次德育因素的内涵。
四、利用影视,直观形象,让学生的思想在多媒体帮助下提升。现在有条件的学校,已经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了。语文教学借助这一工具,对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会有很大的帮助,直观形象的清洁展示,震撼心灵的声响效果,都会产生出说教不及的影响。
五、充分利用各类语文活动。语文课外活动是对学生产生道德影响的途径之一,也是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途径之一。行为习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训练。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生活能力的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只有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当中去,并结合学校、家庭、全社会都来重视开展对学生长期、广泛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才能收到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语文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和创造各种时机,将德育从课前到课内再到课外,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使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的水乳交融,齐头并进。(单位:喀什大学人文学院2016级研究生)
一、抓住课前五分钟演讲。在每节语文课上正课之前,教师五分钟进行思想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和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等教育。
二、研究教材,创造学生情感投入的时机。语文教学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教学材料。因此将语文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品质教育的因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1、结合教材内容,陶冶爱国情操: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且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思想教育因素,都是语文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已迫在眉睫。现在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每篇课文都体现了文以载道,道以文盖的原则。语文课的课文所涉及的德育渗透内容,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审美情操……,但每篇都有其侧重点。2、体会故事之美,激发爱国主义: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渗透在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中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忧国爱民的英雄人物形象、许多革命先烈、革命领袖人物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动人故事,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的英雄主义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学习此类课文时,教师通过查阅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加上点拨,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人物高尚情操,从中汲取力量,受到感染。
三、精心設计教学,渗透德育教育。1、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教育:情境教学是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创设的能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有时候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由于入不了“境”所以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用各种方法创设一种符合课文内容的情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好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一样。让学生与作者能够产生在情感上的“亲”,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做到入境悟情。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注意到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认识水平去考虑创设情境,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2、巧妙设计问题,渗透德育教育: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好,有启发性就能引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深化学生的认识。亚里斯多德曾有句著名的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所以教师在讲授课文的同时,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课文中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提问就可以起到深化学生对课文认识的作用。巧妙地设计问题就能揭示蕴含在课文深层次德育因素的内涵。
四、利用影视,直观形象,让学生的思想在多媒体帮助下提升。现在有条件的学校,已经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了。语文教学借助这一工具,对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会有很大的帮助,直观形象的清洁展示,震撼心灵的声响效果,都会产生出说教不及的影响。
五、充分利用各类语文活动。语文课外活动是对学生产生道德影响的途径之一,也是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途径之一。行为习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训练。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生活能力的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只有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当中去,并结合学校、家庭、全社会都来重视开展对学生长期、广泛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才能收到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语文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和创造各种时机,将德育从课前到课内再到课外,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使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的水乳交融,齐头并进。(单位:喀什大学人文学院2016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