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3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培养和训练创新思维,形成创新能力。长期以来,由于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普遍失去了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来看也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政治课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政治思想水平不符的现象,即人们通常所指的高分低能。一般来讲,现在许多学校的政治课教学只满足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掌握一些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即可。我认为,政治课教学目标除以上内容外,还应该包含至少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养成符合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习惯。总之,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时,能用自己的眼晴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优化案例、淡化定义、强化辨析、凸显观点、关注过程,这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又是新时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的必然选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趣味性小。如果不注意改革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多媒体授课方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自主设计,制作了以PPT格式为主的课件,在并课堂讲授中,使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互相穿插,相辅相成。如九年级第一课第一节《人民生活的变迁》(北师版),需要多种方式教学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二、知识讲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
  采取小班授课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集中讲解,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补充授课内容,充分发挥多媒体授课的优势,使知识讲授翔实、生动。同时我们在课堂上设置小组讨论、情景表演、演讲等环节,把技能训练与知识讲授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从用中学、在用中加深”,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如九年级第六课《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一节(人教版),授课方式采用情景表演、演讲比赛等。
  三、语言与文化、历史、社会知识相融合
  在讲授知识时,适时适量地传授相关的文化知识,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使文化教学存在于教学的每一个层面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
  四、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资源把原来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多媒体网络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合理地协调课堂讲解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内容所占比重。对一些较易的课文,分段由学生自己讲解,老师难点解疑,并对学生的分析和解释进行启发、诱导、评价和鼓励,寓教于乐,师生互动。如八年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人教版)相关知识的搜集,就是由学生通过模拟授课方式独立完成的。学生主讲,教师点评。
  五、学生独立学习与小组协作相结合
  除了给学生布置适当的独立学习任务以外,还可采取课堂小组讨论、课后小组合作、课后小组编排情景剧等方式,使学生习惯于共同协作完成作业,让学习过程变成一个探究式合作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运用新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状况,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指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
其他文献
“情”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坚力量,“义”是师生沟通的坚固桥梁。情深义重的班主任一定能深受学生欢迎,也定能常驻孩子的心中。少一些生硬的说教,少一点严厉的训斥,多一点“义”的交流,多一些“情”的启迪,爱能融化心中坚冰。    一、关爱学生,情感激励    班主任应当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对待学生的困难,尽力帮助;对待学生的忧思,热情化解,真诚地关心他们体贴他们,这样必然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情、人间的温暖。
在前不久结束的ITMA ASIA+CITME 2016期间,爱普生集团以"微喷印花印领未来"为主题,重点展示其高品质直喷印花解决方案、热转印解决方案和个性化打印解决方案,成为展会上的一大亮
患者女,25岁。反复咳嗽、咳痰7个月,咯血10d入院。体检:体温正常,心率110次/min,血压100/70mmHg,气管左移,两肺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左肺呼吸音减低,外院CT提示纵隔左侧移位,左下
顾名思义,“学困生”就是在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在任何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困生”都是相对存在的。“学困生”由于长期学习成绩不理想,经常遭受父母的斥骂、同学们的冷嘲热讽、老师的“另眼相看”,通常都很自卑。那么,如何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促进他们的转化呢?  一、用爱激励他们成长  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学习行为。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好习惯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
教育已摆脱了戴着脚镣跳舞的束缚,现在是要求广大教师重抖擞,不拘一格教人才。所以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必须与时俱进,学习课程,深入生活,专心科研,及时反思,认识差异,开拓创新,继承发展,也就是要努力求索,适应时代的呼唤,课改的潮流,真正成为育人的教师。   现在的教师,挑战与压力并存。一方面,课程改革需要重新学习,重新定位。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师不如生的情况也时有发
不久前,我参加了区里教学大赛的听评课活动,其间听了几位教师各具风格的语文课堂教学,令我受益匪浅。从她们赛前的精心准备、课上的挥洒自如、课后的轻松自信,可以看出她们又经历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有着无数个难忘的回忆。在那酸甜苦辣咸的多味生活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或许便是生活的真谛。  在多年的实践活动中,我总是这样认为,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核心,是圆的圆心,在学生、家长、科任教师、学校等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孟子有句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人不也常说:“家和万事兴吗?”班级不就是一个家吗?怎样才能做到人和?我是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的。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