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区不同成孔方式灌注桩压浆前后承载特性

来源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ny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成孔方式对后压浆灌注桩承载特性的影响,分别对压浆前后的人工挖孔、旋挖成孔和冲击钻孔灌注桩进行了现场静载试验,分析了成孔方式对最终注浆量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成孔方式下灌注桩压浆前后沉降、极限承载力、桩侧阻力及桩端阻力的改善效果;探讨了不同成孔工艺对压浆过程和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机制,考虑不同成孔方式和浆液上返高度,验证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推荐的后压浆桩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当理论注浆量相同时,实际最终注浆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旋挖成孔桩、人工挖孔桩和冲击钻孔桩;压浆后,沉降特性的改善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冲击钻孔桩、旋挖成孔桩和人工挖孔桩;极限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冲击钻孔桩、旋挖成孔桩和人工挖孔桩;压浆后,距桩端以上12 m范围内的桩侧阻力明显提高,提高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冲击钻孔桩、旋挖成孔桩和人工挖孔桩;人工挖孔桩、旋挖成孔桩和冲击钻孔桩桩端阻力占总荷载的比例分别提升了17.05%、12.23%和15.10%,均表现出明显的端承摩擦桩特性;人工挖孔桩和旋挖成孔桩侧阻力和端阻力增强系数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基本接近,冲击钻孔桩则相差较大,表明灌注桩成孔方式对后压浆参数的选取和后压浆灌注桩的承载特性具有很大的影响.
其他文献
为改善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水平,首先总结了沥青路面的老化和再生机理,随后分析了旧沥青混凝土再生技术,最后从再生沥青路面的供料、摊铺、压实、养护等环节探讨了加铺施工技术,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沥青路面再生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从道路桥梁施工中裂缝造成的危害入手,由设计、施工、其他原因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了道桥工程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措施建议,包括强化设计管理、加强桥梁原材料管理、严格管控混凝土浇筑质量等,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综合效益。以某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为研究案例,分析成本管理与控制需要遵循的原则,提出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的成本管控手段,形成能够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管控策略,以期能够为其他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