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翻译研究往往局限在对于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的对比研究上,而忽视了翻译中最具有活力的因素——译者。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让翻译界重新把目光聚焦到了译者的身上,并把译者在翻译中主动作用推向了研究的前沿。虽然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对于译者主体性这一课题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关于小说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研究还尚未充足,本文将结合莫言小说《生死疲劳》的英文译本来浅谈小说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等问题。
关键词:译者;主体;主体性;《生死疲劳》
一、小说翻译和译者主体性
无论哪种形式的小说必须具有三个基本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就小说的语言等级而言,既可以华丽优雅又可以平实朴素。就语言多样性而言,小说涵盖了所有文学形式的语言,鲜少有其它的文学种类能够超越小说。对于译者而言,小说翻译意味着更高的挑战,一个成功的小说译本必须能够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翻阅近几年西方译学界著作,就可以发现对译者的地位及其主体性特征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其实,国内外对译者的研究,由来已久。我国译学界在最近十几年把“人”——译者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译者主体性”的探讨。
二、《生死疲劳》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一)原材料的选择
葛浩文在被问及选择原作者和原文本时有什么标准时曾答道:“通常有两种情况,个人喜好和市场需求。能翻译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着实令人开心”。葛浩文还承认在翻译过程中对文章的选择甚至比翻译工作本身还重要。葛浩文长久以来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学有着深厚的情感,他40岁时才开始中国文学翻译之路,当时中国文学在西方世界只占有很小的市场,而葛浩文译著的莫言小说《红高粱》却为他打开了事业的大门。也正是这一情愫使其对莫言的作品独有青睐。
(二)理解
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会根据其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经历的不同而不同。在整个阅读、理解、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视角来填补原文的空缺部分。这在具体的翻译表达中会体现出来。
(三)表达
译者的性格特征、艺术审美、书面表达都会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出来,这又反过来塑造了译者的个性和其典型的翻译风格。葛浩文对于中古乡土文学的翻译出彩之处就在于其对语言的恰当处理和对文化的精准把握上。
1.语言层面
例1为此白氏还恶狠狠地咒我:掌柜的,你迟早要败在这个妖精手里。(莫,2006:36)
例2“村长,俺真的不知道,那个地方不是俺家的地,俺家掌柜的要埋藏财宝,也不会埋在那个地方……”(莫,2006:41)
例3“问问老掌柜的去吧”。“老掌柜的,”徐大爷说,“解放那边捎去信了吗?如果他一时半会赶不回来,我看……”(莫,2006:493)
例1,2,3探析的是称谓的翻译,例子中均出现了“掌柜的”一词,葛老却做出了几种不同的处理,例1中的“掌柜的”强调其身份地位,译为“the head of the household”,葛老用“head”一次突出了其的头领地位,又反衬出作为领导却无作为的懦弱。例2中译者显示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我国北方旧时候大多用“掌柜的”来形容家里主事的男性,在这里“俺家掌柜的”意指自己老公,译为“my husband”。例3中第二句“掌柜的”是用于面对面交流时的尊称,用“old gentleman”来搭话就显得不伦不类,译者将其译为“sir”用在对话中则恰到其份。
2.文化层面
例4“西门闹,你还闹吗?”(莫,2006:3)
“Ximen Nao”, whose name means West Gate Riot, is more rioting in your plants? (Goldblatt,2008:3)
例5 “你知道谁是蓝解放么?”(莫,2006:16)
“Do you know who Lan Jiefang--Liberation Lan--is?” (Goldblatt,2008:19)
中國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姓名往往大有乾坤,作者往往想通过人物的名字来揭示人物的命运甚至是暗示写作的时代背景。例4,5中“西门闹”名字中的“闹”解释了其飞扬跋扈,蛮不讲理的性格,而“蓝解放”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就是在建国初期,在翻译时,译者均采用了同样的翻译策略,先直译,再加注译解释,这样既保留了原有的文学特色,又让目标读者领会了其隐含意义,这对于人名翻译来说是很好的借鉴。
三、译者主体性的限制因素
(一)作者和原文本
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创作活动,译者的创作活动是一种再创作,是一种被束缚的创作。就好像“戴着镣铐的舞者”一样,再创作只能在原作的基础上,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创作。
(二)目标读者
翻译活动中,目标读者是不能被忽视的。翻译过程中对目标读者教育程度、文化背景、文学素养、审美水平等的评估将直接影响译者的创作。
(三)赞助商
赞助商不仅指个人,也指那些包括政治党派、宗教团体、社会阶层和宫廷在内的组织。赞助商能够通过评析译本的市场欢迎度和社会接受程度来决定是否发行译文。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赞助商就是译文的生死判官。
四、结语
通过比较文本阅读,我们可以发现葛浩文高度重视对于原语言和文化的忠实,他超凡的双语能力、文学鉴赏、和创造性的写作技巧在克服语言及文化壁垒,实现原文审美和艺术价值上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6).
[2]莫言.生死疲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3]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中国翻译》[J].2003(1).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译者;主体;主体性;《生死疲劳》
一、小说翻译和译者主体性
无论哪种形式的小说必须具有三个基本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就小说的语言等级而言,既可以华丽优雅又可以平实朴素。就语言多样性而言,小说涵盖了所有文学形式的语言,鲜少有其它的文学种类能够超越小说。对于译者而言,小说翻译意味着更高的挑战,一个成功的小说译本必须能够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翻阅近几年西方译学界著作,就可以发现对译者的地位及其主体性特征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述。其实,国内外对译者的研究,由来已久。我国译学界在最近十几年把“人”——译者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译者主体性”的探讨。
二、《生死疲劳》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一)原材料的选择
葛浩文在被问及选择原作者和原文本时有什么标准时曾答道:“通常有两种情况,个人喜好和市场需求。能翻译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着实令人开心”。葛浩文还承认在翻译过程中对文章的选择甚至比翻译工作本身还重要。葛浩文长久以来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学有着深厚的情感,他40岁时才开始中国文学翻译之路,当时中国文学在西方世界只占有很小的市场,而葛浩文译著的莫言小说《红高粱》却为他打开了事业的大门。也正是这一情愫使其对莫言的作品独有青睐。
(二)理解
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会根据其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经历的不同而不同。在整个阅读、理解、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视角来填补原文的空缺部分。这在具体的翻译表达中会体现出来。
(三)表达
译者的性格特征、艺术审美、书面表达都会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出来,这又反过来塑造了译者的个性和其典型的翻译风格。葛浩文对于中古乡土文学的翻译出彩之处就在于其对语言的恰当处理和对文化的精准把握上。
1.语言层面
例1为此白氏还恶狠狠地咒我:掌柜的,你迟早要败在这个妖精手里。(莫,2006:36)
例2“村长,俺真的不知道,那个地方不是俺家的地,俺家掌柜的要埋藏财宝,也不会埋在那个地方……”(莫,2006:41)
例3“问问老掌柜的去吧”。“老掌柜的,”徐大爷说,“解放那边捎去信了吗?如果他一时半会赶不回来,我看……”(莫,2006:493)
例1,2,3探析的是称谓的翻译,例子中均出现了“掌柜的”一词,葛老却做出了几种不同的处理,例1中的“掌柜的”强调其身份地位,译为“the head of the household”,葛老用“head”一次突出了其的头领地位,又反衬出作为领导却无作为的懦弱。例2中译者显示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我国北方旧时候大多用“掌柜的”来形容家里主事的男性,在这里“俺家掌柜的”意指自己老公,译为“my husband”。例3中第二句“掌柜的”是用于面对面交流时的尊称,用“old gentleman”来搭话就显得不伦不类,译者将其译为“sir”用在对话中则恰到其份。
2.文化层面
例4“西门闹,你还闹吗?”(莫,2006:3)
“Ximen Nao”, whose name means West Gate Riot, is more rioting in your plants? (Goldblatt,2008:3)
例5 “你知道谁是蓝解放么?”(莫,2006:16)
“Do you know who Lan Jiefang--Liberation Lan--is?” (Goldblatt,2008:19)
中國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姓名往往大有乾坤,作者往往想通过人物的名字来揭示人物的命运甚至是暗示写作的时代背景。例4,5中“西门闹”名字中的“闹”解释了其飞扬跋扈,蛮不讲理的性格,而“蓝解放”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就是在建国初期,在翻译时,译者均采用了同样的翻译策略,先直译,再加注译解释,这样既保留了原有的文学特色,又让目标读者领会了其隐含意义,这对于人名翻译来说是很好的借鉴。
三、译者主体性的限制因素
(一)作者和原文本
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创作活动,译者的创作活动是一种再创作,是一种被束缚的创作。就好像“戴着镣铐的舞者”一样,再创作只能在原作的基础上,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创作。
(二)目标读者
翻译活动中,目标读者是不能被忽视的。翻译过程中对目标读者教育程度、文化背景、文学素养、审美水平等的评估将直接影响译者的创作。
(三)赞助商
赞助商不仅指个人,也指那些包括政治党派、宗教团体、社会阶层和宫廷在内的组织。赞助商能够通过评析译本的市场欢迎度和社会接受程度来决定是否发行译文。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赞助商就是译文的生死判官。
四、结语
通过比较文本阅读,我们可以发现葛浩文高度重视对于原语言和文化的忠实,他超凡的双语能力、文学鉴赏、和创造性的写作技巧在克服语言及文化壁垒,实现原文审美和艺术价值上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6).
[2]莫言.生死疲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3]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中国翻译》[J].2003(1).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