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航空运输处于高空、高速的环境中,具有高度的风险性,确保安全是民航工作的永恒主题。空管安全文化是空管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空管中人的因素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并结合我国空管安全实际探讨了以下问题:1)空管安全文化概念;2)空管安全文化的必要性;3)空管安全文化的东方特性。主要目的就是要为我国空管安全文化的建构提出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并对其建设提出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空管安全安全文化人的因素ATC
中图分类号:TM623.8 文献标识码:TM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1―0417―01
1.安全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1.1安全文化的含义
安全文化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INSAG于1986年首次提出。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对核安全文化下的定义是:“Safety culture is the sum of team climate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and individual’s attitude”—即集体与个人的特性和态度之和,它建立一种超越一切的观念。“安全”意为“没有危险,没有威胁,没有事故。”“文化”是指“一个团体所有或几乎所有成员共享的信念和价值。”由此可以把安全文化理解为:“一个团体为了实现其社会和自身的安全而应使其所有或几乎所有成员共享的信念和价值。”
1.2安全文化特征
安全文化特征既为团体中决策者在制定本团体的安全文化应遵守的特征,如下:
1)高级主管特别强调安全是控制风险的战略组成部分;
2)决策者和运行人员对组织行为中所涉及的短期和长期危险持现实的观点;
3)最高层主管不要利用自身的影响来强调自己的观点或避免评论安全问题;
4)最高层主管提倡这样一种风气,即对来自下层的批评、意见和反馈采取积极态度;
5)安全文化使员工意识到在组织机构(组织内部和外部实体)和各层人员间交流相关安全信息的重要性;
6)安全文化促使与危险、安全和隐患的合理,现实和可用的规则在组织中得到支持和认可;
7)安全文化促使人员得到良好训练和教育,完全理解不安全行为的后果。(见《人为因素训练手册》国际民航组织DOC9683-AN/950)
2.空管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1991年2月17日一架DC—9系列货机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霍金斯国际机场起飞后几分钟时间,就因机翼上有积冰而失控坠毁,机上两名飞行员均遇难。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确信,多年来航空系统中少数组织已经意识到此系列飞机具有由于机翼上少量积冰导致飞机失控的特性,因为在以前曾经因同种原因发生过三起事故,而这次终于导致惨重后果。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次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连锁的,其中包括权威当局对此类情况的忽视(原因一)以及管制员的工作失职未能及时提醒机组(原因二)等原因。单从事故出发,安全管理应分为两类,即“事前安全管理”和“事后安全管理”。事后安全管理,即事故发生后,进行调查,发现原因,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重复发生。“事前安全管理”则是前移安全防范关口,全面预测预防,尽可能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而消除隐患最为理想的途径就是抓住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可控失误。因此,“以人为本”,推广与普及空管安全文化(即改正原因二),是基于较完善的技术设备上的关键所在。
3.空管安全文化的东方特性
古老的东方文化支持“整体论”的观点。从这一深厚根基产生了许多光辉的安全思想诸如“福祸相倚”、“蝼蚁之穴溃堤千里”“察于微萌”“治于未乱”等至理名言。近几十年国际上兴起的系统安全理论几乎是上述古老思想的翻版。唐朝有一首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经岁不闻倾复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精辟地说明了人的能动性对于保证安全的决定性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国际航空开始认识到人为因素,对于航空安全的重要作用,并掀起了重视“人为因素”的热潮。
3.1文化氛围对语言模式的冲击
作为空管员,因管制工作纯粹是“语言工作”是纯粹的语言交流,没有肢体语言加以补充、完善。尤其在和外航飞机直接对话时这种表现更为明显。比如汉语中说:
港龙305在14分以前穿过9600m爬升到10800m
但英语就不同了:
HDA305 climb to 10800M to pass 9600M before 14
它是把结果放在前:Climb to 10800 m
限制状语放在后面:To pass 9600M before 14
这就给我们的语言习惯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随着外航逐渐增多,用英语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多,管制员的大脑经常处于两种语言通话的不断转换之中,这样大脑的活动紧张,就有可能造成口头与心里想的不一致,从而埋下隐患。
3.2文化氛围对思维模式的冲击
中国人做事喜欢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中国民航在安全管理上常常是先制订一个总揽全局的纲,纲下分目,目下再细分,落实到具体人或具体事。几年前,作为民航重要安全措施而提出的“八该一反对”,很能说明这种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八该一反对”是针对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民航事故频繁,全面总结以往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安全对策纲要。这样一个纲举目张的体系,使操作者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心中有全局、有原则,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但西方人的习惯做法不是这样的,他们不用“复飞时复飞”这样高度概括的原则性语句,而用“到达决断高度还看不清跑道时复飞”,或者“到离地高度500英尺进近尚不稳定时复飞”等相对具体的准则。这些准则是经过大量科学而得出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而且准则覆盖了飞行中可能遇到的主要情况,因而这些准则是航空安全的强有力保障。那么是否牢记这些准则,按程序办事就万事大吉了呢?我们事业的复杂性,使得事情远不是这样简单。
过去科学的典型做法是力图消除不确定性,而新科学(新兴的系统科学)则接受“不确定怀疑是不可避免的”这一事实,系统科学的对象征在从轮廓鲜明的系统转移到“模糊系统”。在航空安全问题上不确定性也难以避免。“该复飞时复飞”,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同样什么是“看不清”、“不稳定”,也具有模糊性。我们当尽量使准则具体,减少模糊性。但只要存在这种模糊性,就存在这些影响,就不能把人看作“机器”,就有必要让人理解事情的全貌和实质,知道方针和原则。据西方人的概率论知识产生了飞行间隔,找出了具体的出事机率最大的距离和出事几率最小的距离:比如雷达最小距离间隔为6km,而中国民航结合自身的设备精度和管制员技术规定为10公里的最小距离间隔,当然《航空法规》中这种东西结合的方式比比皆是,东西方文化各有特点也各有短长。在空管工作中,不是要哪种做法不要哪种做法的问题,而是如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问题。
结论:
作为本文的结语,在此强调指出以下几点,其一:空管安全文化是一种客观需要而不是对文化概念的庸俗化拓展。其二,安全文化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手段。其本身价值在于:从理论上,确立必须从文化的高度审视,深刻认识安全的本质,在实践上构建安全的系统化操作框架。其三:空管安全文化是一个博大的课题,是一个“新生事物”,由于本文作者的知识局限性,各方面的关系往往照顾不到,但旨在抛砖引玉,期待大家有更深刻的见地!
[关键词]空管安全安全文化人的因素ATC
中图分类号:TM623.8 文献标识码:TM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1―0417―01
1.安全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1.1安全文化的含义
安全文化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INSAG于1986年首次提出。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对核安全文化下的定义是:“Safety culture is the sum of team climate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and individual’s attitude”—即集体与个人的特性和态度之和,它建立一种超越一切的观念。“安全”意为“没有危险,没有威胁,没有事故。”“文化”是指“一个团体所有或几乎所有成员共享的信念和价值。”由此可以把安全文化理解为:“一个团体为了实现其社会和自身的安全而应使其所有或几乎所有成员共享的信念和价值。”
1.2安全文化特征
安全文化特征既为团体中决策者在制定本团体的安全文化应遵守的特征,如下:
1)高级主管特别强调安全是控制风险的战略组成部分;
2)决策者和运行人员对组织行为中所涉及的短期和长期危险持现实的观点;
3)最高层主管不要利用自身的影响来强调自己的观点或避免评论安全问题;
4)最高层主管提倡这样一种风气,即对来自下层的批评、意见和反馈采取积极态度;
5)安全文化使员工意识到在组织机构(组织内部和外部实体)和各层人员间交流相关安全信息的重要性;
6)安全文化促使与危险、安全和隐患的合理,现实和可用的规则在组织中得到支持和认可;
7)安全文化促使人员得到良好训练和教育,完全理解不安全行为的后果。(见《人为因素训练手册》国际民航组织DOC9683-AN/950)
2.空管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1991年2月17日一架DC—9系列货机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霍金斯国际机场起飞后几分钟时间,就因机翼上有积冰而失控坠毁,机上两名飞行员均遇难。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确信,多年来航空系统中少数组织已经意识到此系列飞机具有由于机翼上少量积冰导致飞机失控的特性,因为在以前曾经因同种原因发生过三起事故,而这次终于导致惨重后果。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次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连锁的,其中包括权威当局对此类情况的忽视(原因一)以及管制员的工作失职未能及时提醒机组(原因二)等原因。单从事故出发,安全管理应分为两类,即“事前安全管理”和“事后安全管理”。事后安全管理,即事故发生后,进行调查,发现原因,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重复发生。“事前安全管理”则是前移安全防范关口,全面预测预防,尽可能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而消除隐患最为理想的途径就是抓住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可控失误。因此,“以人为本”,推广与普及空管安全文化(即改正原因二),是基于较完善的技术设备上的关键所在。
3.空管安全文化的东方特性
古老的东方文化支持“整体论”的观点。从这一深厚根基产生了许多光辉的安全思想诸如“福祸相倚”、“蝼蚁之穴溃堤千里”“察于微萌”“治于未乱”等至理名言。近几十年国际上兴起的系统安全理论几乎是上述古老思想的翻版。唐朝有一首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经岁不闻倾复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精辟地说明了人的能动性对于保证安全的决定性作用。自20世纪70年代,国际航空开始认识到人为因素,对于航空安全的重要作用,并掀起了重视“人为因素”的热潮。
3.1文化氛围对语言模式的冲击
作为空管员,因管制工作纯粹是“语言工作”是纯粹的语言交流,没有肢体语言加以补充、完善。尤其在和外航飞机直接对话时这种表现更为明显。比如汉语中说:
港龙305在14分以前穿过9600m爬升到10800m
但英语就不同了:
HDA305 climb to 10800M to pass 9600M before 14
它是把结果放在前:Climb to 10800 m
限制状语放在后面:To pass 9600M before 14
这就给我们的语言习惯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随着外航逐渐增多,用英语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多,管制员的大脑经常处于两种语言通话的不断转换之中,这样大脑的活动紧张,就有可能造成口头与心里想的不一致,从而埋下隐患。
3.2文化氛围对思维模式的冲击
中国人做事喜欢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中国民航在安全管理上常常是先制订一个总揽全局的纲,纲下分目,目下再细分,落实到具体人或具体事。几年前,作为民航重要安全措施而提出的“八该一反对”,很能说明这种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八该一反对”是针对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民航事故频繁,全面总结以往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安全对策纲要。这样一个纲举目张的体系,使操作者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心中有全局、有原则,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但西方人的习惯做法不是这样的,他们不用“复飞时复飞”这样高度概括的原则性语句,而用“到达决断高度还看不清跑道时复飞”,或者“到离地高度500英尺进近尚不稳定时复飞”等相对具体的准则。这些准则是经过大量科学而得出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而且准则覆盖了飞行中可能遇到的主要情况,因而这些准则是航空安全的强有力保障。那么是否牢记这些准则,按程序办事就万事大吉了呢?我们事业的复杂性,使得事情远不是这样简单。
过去科学的典型做法是力图消除不确定性,而新科学(新兴的系统科学)则接受“不确定怀疑是不可避免的”这一事实,系统科学的对象征在从轮廓鲜明的系统转移到“模糊系统”。在航空安全问题上不确定性也难以避免。“该复飞时复飞”,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同样什么是“看不清”、“不稳定”,也具有模糊性。我们当尽量使准则具体,减少模糊性。但只要存在这种模糊性,就存在这些影响,就不能把人看作“机器”,就有必要让人理解事情的全貌和实质,知道方针和原则。据西方人的概率论知识产生了飞行间隔,找出了具体的出事机率最大的距离和出事几率最小的距离:比如雷达最小距离间隔为6km,而中国民航结合自身的设备精度和管制员技术规定为10公里的最小距离间隔,当然《航空法规》中这种东西结合的方式比比皆是,东西方文化各有特点也各有短长。在空管工作中,不是要哪种做法不要哪种做法的问题,而是如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问题。
结论:
作为本文的结语,在此强调指出以下几点,其一:空管安全文化是一种客观需要而不是对文化概念的庸俗化拓展。其二,安全文化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手段。其本身价值在于:从理论上,确立必须从文化的高度审视,深刻认识安全的本质,在实践上构建安全的系统化操作框架。其三:空管安全文化是一个博大的课题,是一个“新生事物”,由于本文作者的知识局限性,各方面的关系往往照顾不到,但旨在抛砖引玉,期待大家有更深刻的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