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多年,深深懂得,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大厦的墓础之基础,更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载体。语文教育既是一种工具性教育,更是一种人文教育。据此,我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受到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价值观教育,陶冶了情操,发掘了其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根据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现就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作用、实施情感教育的措施和方法、培养学生怎样的情感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学,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学生的人格,而且也能展示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情感是人与人交流的基本要素之一,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情感。首先,语文教材就是情感的载体。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不论是小说,还是散文、诗歌,没有一篇作品没有表达出作者的真切情感。如朱自清的《背影》、胡适的《我的母亲》就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母亲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余光中的《乡愁》、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就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又如朱自清的《春》就抒发了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鲁迅的《藤野先生》抒发了作者对教师的崇敬之情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面对篇篇饱含情感的作品,作为语文教师,应很好地利用这些载体去深入挖掘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使学生在思想、性格、语言等方面不断得到提升。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要能够用高尚激越的感情、妙趣横生的语言使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和美感上的满足,进而形成在“传情”之中“传道”,在“解情”之中“解惑”的教学效果。学生才会在课堂中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教师才会彻底改变那种呆板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才会真正实现“双边互动”“教学相长”。由此,我认为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灵魂所在,课堂教学缺少了情感教育就犹如一个人缺少了一双明亮的眼晴。
2.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纽带
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情感正是联系双边活动的纽带。平常教学中,我总是带着真切自然的情感去分析课文、讲解课文,用自己深厚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以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独特功能。从而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如我在执教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就做到了这样。《我的母亲》一文,作者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敬重与感激。我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富有情感地导入课文,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带着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去讲解课文,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交流与沟通中体验作者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达到入情、移情、陶情的境界。营造了一个积极、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3.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课程广度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深度看,或赏心悦目,或回味无穷,或动人心魄,或刻骨铭心。从课程效度看,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由此可说,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那么,语文课堂其实也应该是孩子们的精神家园。而现在的孩子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来的是骇人的冷漠,没有爱心、同情心、责任心、价值观模糊。孩子们的这些表现确实让教师们感叹和深思。因此,情感教育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地流泪,学会关心他人。教会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二、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实施好情感教育呢?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实践的:
1.朗读——激发情感
不管是教语文,还是学语文,我认为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平常教学我特别重视“朗读”这个环节。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教师的范读,再现作品的艺术境界,使学生经过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如:引导学生朗读时要根据作者的感情变化调整语调语速,温情脉脉处不妨“窃窃如私语”,轻松愉快时可“恰恰如莺啼”,义愤填膺时“铿锵有力”。语速要快慢相宜,疾徐有致。读到紧张处,语速要快,一泻千里。读到忧伤处,语速要慢,一字一顿,如诉如泣。总之,朗读要读出情味,读出情趣,读出情调,读出作者的情感流程。使读者与作者来一次心灵的对话。作一次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
2.讲解——启发情感
根据语文课程内容丰富的特点,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设置不同的情感导语和情感线索,带着最饱满的情感、最真挚的情绪将作品中的感情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课堂上传递作者情感,引起学生感情投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慷、情思和情怀。使学生能在情感中求知学知,在情感中陶冶情操。
3.写作——抒发情感
语文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记日记、写作文。学生可借助日记、作文抒发自己的情感。我常常利用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感。让学生在习作中感受亲情、理解亲情、抒发感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平时的作文训练,我总是提倡学生要写真人真事,要抒发真情实感。通过写作训练,同学们逐步养成了正确的亲情观、人生观。可见学生的写作,对其情感培养、人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远的。
三、培养学生多方面情感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一个人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是他能否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有用的人的前提条件,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也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源泉。那么什么才是理想?一个人又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呢?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理想。通过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了解作者对莲之“出污泥而不染’,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的赞颂,对趋炎附势,追求荣华富贵的世风的婉曲批判,便于学生能够养成“洁身自好”的“莲式”的人生观。通过学习诗人流沙河的《理想》,解开了孩子们心中的疑团。诗中,诗人告诉我们: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使你微笑的观察生活;理想使你倔强的反抗着命运。教学这首诗后,建议学生畅想自己的人生理想。我趁机教育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实际上就是对新型公民形象和素质的刻画和描述: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我利用课堂教学不失时机的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书育人的目标。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及顽强的意志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挫折、磨难,没有尝到吃苦的滋味,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就承受不起打击,意志脆弱,更有甚者就会产生轻生的念头,不懂得好好珍爱自己的宝贵生命。为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具有顽强的意志,具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决心。如学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让学生正确面对生活当中的挫折和不幸,感悟到“明天的生活更美好”的真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教学《生命,生命》及《紫藤萝瀑布》这两篇课文时,让孩子们感叹生命力的如此顽强,同时也感悟生命的宝贵,在自己以后人生中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与挫折,首先要做到珍爱自己的生命,并且好好地坚强地活下去。
4.培养学生的孝心、爱心
孝敬父母及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他人,与人为善也是做人的准则。而现在的这些“小皇帝”、“小公主”,恰恰缺少这样的美德。他们平时养成了自私、冷漠,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他们一点不体会父母的艰辛,一点不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这就直接导致这样的孩子从小就心安理得的认为别人对他的关心是理所当然的,不懂得去关爱别人,更谈不上要孝敬父母及长辈了。在教学中,我抓住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爱,心”教育。在教学《背影》一文时,我就利用这次机会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尊敬和孝敬父母(长辈)的教育,让同学们在平淡的生活中体会父母(长辈)深沉无私的爱。也让他们懂得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总之,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饱有情感的教学,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实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最佳效果,达到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416400湖南省花垣县第一中学)
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学,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学生的人格,而且也能展示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情感是人与人交流的基本要素之一,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情感。首先,语文教材就是情感的载体。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不论是小说,还是散文、诗歌,没有一篇作品没有表达出作者的真切情感。如朱自清的《背影》、胡适的《我的母亲》就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母亲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余光中的《乡愁》、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就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又如朱自清的《春》就抒发了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鲁迅的《藤野先生》抒发了作者对教师的崇敬之情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面对篇篇饱含情感的作品,作为语文教师,应很好地利用这些载体去深入挖掘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使学生在思想、性格、语言等方面不断得到提升。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要能够用高尚激越的感情、妙趣横生的语言使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和美感上的满足,进而形成在“传情”之中“传道”,在“解情”之中“解惑”的教学效果。学生才会在课堂中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教师才会彻底改变那种呆板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才会真正实现“双边互动”“教学相长”。由此,我认为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灵魂所在,课堂教学缺少了情感教育就犹如一个人缺少了一双明亮的眼晴。
2.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纽带
语文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情感正是联系双边活动的纽带。平常教学中,我总是带着真切自然的情感去分析课文、讲解课文,用自己深厚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以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独特功能。从而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如我在执教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时,就做到了这样。《我的母亲》一文,作者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敬重与感激。我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富有情感地导入课文,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带着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去讲解课文,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交流与沟通中体验作者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达到入情、移情、陶情的境界。营造了一个积极、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3.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课程广度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深度看,或赏心悦目,或回味无穷,或动人心魄,或刻骨铭心。从课程效度看,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由此可说,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那么,语文课堂其实也应该是孩子们的精神家园。而现在的孩子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来的是骇人的冷漠,没有爱心、同情心、责任心、价值观模糊。孩子们的这些表现确实让教师们感叹和深思。因此,情感教育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地流泪,学会关心他人。教会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二、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实施好情感教育呢?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实践的:
1.朗读——激发情感
不管是教语文,还是学语文,我认为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平常教学我特别重视“朗读”这个环节。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教师的范读,再现作品的艺术境界,使学生经过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如:引导学生朗读时要根据作者的感情变化调整语调语速,温情脉脉处不妨“窃窃如私语”,轻松愉快时可“恰恰如莺啼”,义愤填膺时“铿锵有力”。语速要快慢相宜,疾徐有致。读到紧张处,语速要快,一泻千里。读到忧伤处,语速要慢,一字一顿,如诉如泣。总之,朗读要读出情味,读出情趣,读出情调,读出作者的情感流程。使读者与作者来一次心灵的对话。作一次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情感,产生情感的共鸣。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
2.讲解——启发情感
根据语文课程内容丰富的特点,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设置不同的情感导语和情感线索,带着最饱满的情感、最真挚的情绪将作品中的感情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课堂上传递作者情感,引起学生感情投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慷、情思和情怀。使学生能在情感中求知学知,在情感中陶冶情操。
3.写作——抒发情感
语文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记日记、写作文。学生可借助日记、作文抒发自己的情感。我常常利用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感。让学生在习作中感受亲情、理解亲情、抒发感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平时的作文训练,我总是提倡学生要写真人真事,要抒发真情实感。通过写作训练,同学们逐步养成了正确的亲情观、人生观。可见学生的写作,对其情感培养、人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远的。
三、培养学生多方面情感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一个人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是他能否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有用的人的前提条件,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也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源泉。那么什么才是理想?一个人又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呢?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理想。通过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了解作者对莲之“出污泥而不染’,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的赞颂,对趋炎附势,追求荣华富贵的世风的婉曲批判,便于学生能够养成“洁身自好”的“莲式”的人生观。通过学习诗人流沙河的《理想》,解开了孩子们心中的疑团。诗中,诗人告诉我们: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使你微笑的观察生活;理想使你倔强的反抗着命运。教学这首诗后,建议学生畅想自己的人生理想。我趁机教育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实际上就是对新型公民形象和素质的刻画和描述: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我利用课堂教学不失时机的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书育人的目标。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及顽强的意志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挫折、磨难,没有尝到吃苦的滋味,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就承受不起打击,意志脆弱,更有甚者就会产生轻生的念头,不懂得好好珍爱自己的宝贵生命。为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具有顽强的意志,具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决心。如学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让学生正确面对生活当中的挫折和不幸,感悟到“明天的生活更美好”的真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教学《生命,生命》及《紫藤萝瀑布》这两篇课文时,让孩子们感叹生命力的如此顽强,同时也感悟生命的宝贵,在自己以后人生中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与挫折,首先要做到珍爱自己的生命,并且好好地坚强地活下去。
4.培养学生的孝心、爱心
孝敬父母及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他人,与人为善也是做人的准则。而现在的这些“小皇帝”、“小公主”,恰恰缺少这样的美德。他们平时养成了自私、冷漠,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他们一点不体会父母的艰辛,一点不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这就直接导致这样的孩子从小就心安理得的认为别人对他的关心是理所当然的,不懂得去关爱别人,更谈不上要孝敬父母及长辈了。在教学中,我抓住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爱,心”教育。在教学《背影》一文时,我就利用这次机会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尊敬和孝敬父母(长辈)的教育,让同学们在平淡的生活中体会父母(长辈)深沉无私的爱。也让他们懂得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总之,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饱有情感的教学,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实现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最佳效果,达到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416400湖南省花垣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