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色变的瘟神变迁史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的历史上,发生过一次又一次疫症的流行。这些疫症所到之处,常常夺去了大量的生命,甚至造成大片大片的无人区。今天,虽说许多危害严重的传染疾病已经得到控制甚或被消灭了,但是,回顾过去,看一看这些传染病的变迁史,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吧。
  在西方,最早记载的传染病,要算是“雅典瘟疫”了。大约在公元前430年的时候,古希腊的雅典曾与斯巴达发生战争。有种不知名称的瘟疫在战场上传染开来。军民染上这种疾病后,一个个地病到了,连指挥作战的毕和J库勒斯将军也没有逃得过去,结果雅典被战败了。引起这场瘟疫的究竟是鼠疫还是斑疹伤寒和天花?医学史家至今尚无定论。
  从古代进入中世纪,鼠疫一直是人类最主要的凶煞神。在公元540年时,鼠疫在尼罗河口发生了,自康斯坦丁堡一直席卷了罗马帝国,继而又侵入欧洲大陆,当时它使四分之一的人丧失了生命。公元1348年是欧洲史上瘟疫最猖獗的一年,鼠疫所到之处都是十室九空。直到1894年,人们发现了鼠疫菌,才开始找到对付它的办法。
  麻风病是在十三世纪猖獗起来的。这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它虽然没有鼠疫传播那么快,但对人类的折磨是难以描述的,它在困扰了人类六百多年以后,挪威人汉森发现了麻风病菌,这才可能与之真正对抗。
  文艺复兴时期到来以后,梅毒成了人类新的死神。据说梅毒最早是探险家哥伦布从美洲带到欧洲来的。后来又由欧洲的水手带到了亚、洲,韭在亚洲沿海地区广泛传染开来了。
  天花是种可怕的疾病,它曾经使千百万人死亡和残废,然而今天它已经被征服了。
  自1817年以后,印度恒河三角溯发生霍乱流行。霍乱传染的速度极快,得病的人如不能及时救治,要不了多久就会死亡,“虎列拉”(即霍乱)之名一时使人闻风丧胆,确实是谈“虎”色变。
  因虱子而传染的斑疹伤寒,也曾经使全世界遭到过多年的灾难。
  肺结核病虽自古已有之,但它盛行於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并且为非作歹了二百多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了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这种慢性传染病的死亡率才日渐下降。
  人类终於战胜了这些“瘟神”。今天,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它们虽不属于传染病,但成了新一代的“瘟神”。不过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们也定会一一被人类所制服的。
其他文献
在人类临终时,听力被普遍认为是最后丧失的感官能力。现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有证据表明,即使在臨终时处于无反应状态,部分人仍然能够听到声音。最近发表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的这项研究首次研究了人类临终时的听力情况。  研究人员通过用于测量大脑电活动的脑电图,分析了健康的对照组参与者、意识清醒的临终关怀医院病人以及同一医院内处于无反应状态的病人的数据。这些病人当时在温哥华的圣约翰临终关
期刊
周而复始的工作、接踵而来的压力、难以摆平的复杂人际,每一件都在消耗我们的精力,我们感到疲惫、困倦,严重时还会出现身心俱疲、消极怠工、没有意义感等负面状态。在崩溃前,要学会帮自己恢复精力,不妨试试美国MSN網站建议的15件小事,来为自己“充电”。  1. 运动。除了能防止倦怠,参加体育活动对任何已经有倦怠感的人都是有益的。通过减少压力、增强自尊、延长深度睡眠时间,经常锻炼能帮你更快地摆脱心理困扰,获
期刊
有一首说季节的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算算日子,又到了“秋处露秋”的时候:立秋处暑过后,就到了白露秋分。今年的中秋节就在白露和秋分之间,秋分过后,又迎来国庆节。节气浓浓的,好不爽快!  我历来喜欢秋天,更喜欢广州的秋天。  我喜欢广州的秋凉。我的家乡在粤西,快立冬了还在争秋,十分炎热。而广州有个说法:“未吃五月粽,寒衣莫敢送;吃了五月粽,未到八月又
期刊
河北井陉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井陉的石文化丰富多彩。  沿秦皇古道上行的石路边,仍保留着残缺不全的石马、石兽,以及文官武将的石像,栩栩如生。这里凹凸不平的古道,据说比罗马古道还要早。千佛崖石窟和龙窝寺石窟,规模虽远不及我国“四大名窟”宏伟震撼,却极具独特的地方風格,素有“圣境大观”之称。千佛崖石窟始建于北齐,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石窟里的佛像以自然溶洞雕琢而成,共有千
期刊
慕名来到福建长汀,在纵横奔流的汀江边见证了千年汀州的辉煌历史。  唐宋时期,为躲避五胡乱华的战乱,大批中原人万里南迁,其中一部分汉人进入闽粤赣边界繁衍生息,他们传承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居民和少数民族通婚结合,成为客家先民。经过上千年的融合发展,他们在人口、经济和文化上占居优势,形成了中华汉民族的客家民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  走进这座千年古城,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这片神奇之地孕育了
期刊
日本政府早在1975年就开始重视国民减盐问题,并发起了一系列减盐运动。而且,在世界卫生组织的督促下,日本人现在非常注意从饮食的方方面面控盐。比如,不喝太多味噌汤,吃拉面时少喝汤,炒菜、炖菜时最后放盐,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盐的摄入量。不仅如此,他们还开发了不少减盐调味品和食品,特别受民众喜爱。  《生命时报》记者看到,同样是酱油,减盐酱油被放在超市明显位置,并附带“店长推荐商品”字样的牌子。其中最有
期刊
这些年,走的地方多了,忽然发现中国很多地方的地名特别有趣。  西北和华北,本是严重缺水的地方,不只是春雨,任何一个季节的水都可谓贵如油。然而,那里的地名总喜欢与水有关。比如天水市、酒泉市,仅仅看名字,还以为到了江南水乡。在内蒙古的阿拉善盟,有一个地名叫“五颗水”,水若论“颗”计算,那就不只是贵如油,而是贵如琼浆了。  越缺水的地方,越喜欢叫水,这可能就是中国人“缺啥补啥”的传统心理吧。就像中国人起
期刊
大家都知道,获得银牌的选手的成绩肯定比获铜牌选手的更好——第二名当然强过第三名。那么,第二名的选手应该比第三名的选手更加开心吧?研究结果却给出相反的答案:银牌得主往往并不满意。  阿贝尔·基维特对这种感觉了然于心。基维特参加了1912年斯德哥尔摩夏季奥运会1500米田径比赛,以1/10秒的差距屈居第二。即使在他91岁高龄的时候,错失金牌的痛苦仍未消退。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有时候我醒来,不由得要问
期刊
今夏,我们来到珠江上的明珠广州进行长寿’调查。这座充满南方绮丽风光的城市,烟囱林立、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但谁料到污染如此严重的亚热带闹市竟然是座长寿的城市全市300万人口,90岁以上的老人1790多名,百岁以上的寿星近30名,最高龄的老寿星是110岁。这种记录在包括上海的国内城市中可能要属前茅了。亚热带闹市可以长寿,这是一个福音,说明长寿并非一定要在气温较低的山区、海滨和农村。那么,城市居民的长寿
期刊
江苏泰州市的徐汉江是位有名的老中医。他已悬壶从医近七十年,不知妙手回春,挽救过多少人的生命。现在,他自己也已高龄九十有一,但腰背挺直、视力正常、行走轻快,依然按脉开诊,为乡里治病。  我们向徐老求教长寿之道,他的答复是三条: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性情恬澹。    起居有常    徐老有一张长期坚持的作息时间表:夏季晚10时入睡,6时前起身,午睡1小时;冬季9时入睡,7时前起身,不午睡。晚上睡前可以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