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不同来源的甄氏外瓶霉进行分析,为建立更为合理的分型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以ITS3和ITS4为引物,对17株甄氏外瓶霉的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Ⅱ)进行扩增,4种内切酶(HinFⅠ、MspⅠ、BsuRⅠ和RsaⅠ)酶切。
结果ITSⅡ区扩增片段约为330bp,17个菌株可分为Ⅵ型,3株变种分属于不同的型,BMU00195带型独特,有可能为新变种或新种;种群关系与来源显示出一定的相关性。
结论PCR-RFLP用于甄氏外瓶霉的分型研究较为可靠,对于确定有争议菌种的分类学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