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属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安徽省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以全椒县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指导老师:高莉莉
摘 要:近年来,家庭农场有效地顺应了当前农业现代化、集约化发展趋势,在我国得到了大力推广。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在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考察与研究,本文总结出安徽省发展家庭农场的优势以及现状,探讨全椒县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家庭农场;安徽省;全椒县;建议
一、引言
从古至今,中国一直都是农业大国,重视着农业这一支柱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各项向农业发展倾斜的方针政策。当今社会,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进步的大方向,新趋势,2013年,家庭农场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当中,这一新型农业经营方式顺应了现代农业的先进理念,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安徽郎溪、上海松江、浙江宁波等地,家庭农场的迅速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现代化经营,具有极大的理论与经济意义。
二、安徽省发展家庭农场的优势
1.地域优势
首先,淮北平原,江淮丘陵以及皖南山区构成了安徽省的地形地貌,东与江苏、浙江为邻,西与湖北、河南相接、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处华东、长江三角洲腹地,临近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其次,其水资源丰富,沿江通海,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对于农业的发展极为有利。最后,安徽省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区,决定了其四季分明、具有合适怡人气候的特点,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其农产品的增长提供了巨大潜力。
2.政策支持
不久前召开的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完善面向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以及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家庭农场走向成熟的重视程度。不仅如此,在2013到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上,家庭农场也均被提及,时间追溯到更早,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上就已经出现了家庭农场的身影。
安徽省人民政府自中央2013年的一号文件提及要扶持家庭农场之后,就紧跟步伐,随之发布了《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的指导意见》,重点表示,安徽在从农业大省走向农业强省道路的过程中,对于新型农业经营的培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一年的9月,安徽省政府又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提出了更为详尽细致的目标,这一系列相关文件、扶持政策均为安徽省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3.历史优势,农业大省
安徽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是一个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其家庭农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历史基础,起步早,发展快。时间追溯至十几年前,安徽省郎溪县在2001年创建了其第一家家庭农场,到了2007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试点在合肥市,郎溪县以及宿州市等地展开,郎溪县积极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始探索通过土地流转来支持家庭农场的发展。2009 年,郎溪县又通过“一村一品”等办法大力支持鼓励家庭农场的发展,并率先成立“郎溪县家庭农场协会”,走在全国的前列。安徽省的郎溪县是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样本”模式之一,已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家庭农场模式,被称为“郎溪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探讨。
三、全椒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安徽作为一个具有历史优势的农业大省,在家庭农场的发展方面可以称之为领军者,而安徽省全椒县的家庭农场发展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地域位置的优越性为全椒县家庭农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其处于安徽省的最东区域,同长三角地区山川相连接。该县有着十分宜人的气候,一年之中有着足够的降水量,适宜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自从中央一号文件提及扶持家庭农场后,各级政府纷纷响应,全椒县也紧跟步伐,制定发布《全椒县关于培育家庭农场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于其家庭农场的发展给予细致指导与支持。当前,全椒县的家庭农场有着不错的发展,从2013年的115户到2014年的258家,种植的范围包括水产、瓜果蔬菜、养殖、花草苗木等产业,农村的数量和规模都在逐年增加。
四、全椒县家庭农场发展的不利因素
全椒县家庭农场发展渐入正轨,然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除了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社会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经营风险高等重要问题外,以下因素也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严峻挑战。
1.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对于大部分产业而言,资金都是决定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家庭农场也不例外。家庭农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资本密集度更高,在经营初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其资金使用也存在着很强的季节性,然而农场的资金实力却往往不尽如人意。首先,家庭农场内部成员所能提供的资金力量较为薄弱,其次,政府的资金扶持也不够高,项目少,财政补贴力度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融资困难,家庭农场的生产周期长,效益慢,风险性较高,农户缺乏抵押物,因此金融机构对于家庭农场的融资意愿很低,融资服务不到位,农户借贷渠道单一且审批程序繁琐。
2.基础设施薄弱
基础实施是决定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的先决条件,同时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资金有着数量上的高要求,一般农户是难以承担的,因此主要靠财政上的投入扶持。但是现如今的财政扶持远远不够,所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其发展要求。目前,全椒县基础实施落后,增加了家庭农场的生产成本和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经营管理不科学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农场主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除了农业生产经验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目前全椒县的农场主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农场主没有参加过专业性的职业培训,生产中主要依靠经验。由于教育水平低,农户们也不能用现代农业管理理念对家庭农场进行科学的管理,这就大大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
4.缺乏良好的农业科学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在家庭农场走向成熟的道路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当前,全椒县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农机器械数量不足,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低,政策宣传以及政策执行的力度不够,农户们对于家庭农场经营所掌握的信息不足,社会化服务不完善,缺乏技术支持,科技培训在农村难以有效实施,农场主自身的素质与认知有限,缺乏学习推广的意愿,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连接起来,总的来说,科技在家庭农场中的使用推广并不理想,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成为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严峻挑战。
五、促进全椒县家庭农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1.走出资金困境
为了解决家庭农场的资金短缺问题,首先,政府可以在财政上给与更多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其发展,在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给以优先的资金补助,对于高效经营的示范性家庭农场予以奖励,其次,可以从家庭农场本身出发,建立农场与农场之间的互助模式,如建立相应的农场互助合作社或者其他互助组织,积极利用各个农场的闲置资金,最后,解决融资问题,完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在政策扶持下鼓励引导金融机构面向家庭农场提供更多服务,提高其放贷的积极性,加快金融创新,拓宽融资途径。
2.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全椒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不完善之处,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给予重点支持,为农业设施的建设、升级、完善提供良好的条件。一方面,可以提高财政投入的总量和比例,且同时对投入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倾斜,捆绑支持,门槛降低,将家庭农场列入一些有关农业设施项目的支持范围。
3.提高家庭农场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家庭农场劳动力与传统农民相比较而言对于文化水准和经营管理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首先,政府可以投入专项资金,加强对家庭农场劳动力的专业培训,可利用各类高等院校及职业教育机构,定期免费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农场劳动力的综合技能。其次,可利用网站、app等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专家与家庭农场劳动力的互动平台,利用现代科技进行远程指导,随时辅导并解决经营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最后,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引进人才,鼓励高等教育人才投入农村建设,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4.科学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
作为家庭农场的决策者,家庭农场主可凭借其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运用科学现代的方式方法来对家庭农场进行经营管理,紧跟时代步伐,发挥家庭农场优势,这将大大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提高其经营效益,保证其市场竞争能力。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如今,“互联网+”被重点关注并大力推广。家庭农场主可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科技,为客户提供线上服务,拓展业务模式。另一方面,可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合作与联系,比如说旅游业,建立观光农场。最后,积极打造品牌效应,发展本身的特色产品,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5.农业科学技术推动家庭农场发展
现阶段家庭农场的经营和劳作大部分还是依靠农民的手工劳动,大大降低了其经营效益,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大背景下,利用农业科学技术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首先,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产品的研发,在资金与政策上给予有力支持,使得产学研农科教环节有效结合,同时要注意保护农业技术知识产权。其次,完善农技推广。应扩大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满足农业技术的资金需求,农技推广部门应协调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研究高等院校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方案,还要保证推广人员具备坚实的知识基础与专业技能。最后,要注意推动农业技术成果的及时应用。
参考文献:
[1]屈学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2]黄卫东.社会政策支持视角下的家庭农场发展研究--以郎溪家庭农场为例[D].安徽大学,2015.
[3]于红.我国家庭农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5,(1):79-85.
[4]陈军,李国富.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调查研究[J].中国财政,2013(17):48-50.
[5]俞晓.安徽省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以全椒县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5,14(11):47-48.
作者简介:张子君(1995- ),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本科生,经济学专业
摘 要:近年来,家庭农场有效地顺应了当前农业现代化、集约化发展趋势,在我国得到了大力推广。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在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考察与研究,本文总结出安徽省发展家庭农场的优势以及现状,探讨全椒县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家庭农场;安徽省;全椒县;建议
一、引言
从古至今,中国一直都是农业大国,重视着农业这一支柱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各项向农业发展倾斜的方针政策。当今社会,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进步的大方向,新趋势,2013年,家庭农场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当中,这一新型农业经营方式顺应了现代农业的先进理念,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安徽郎溪、上海松江、浙江宁波等地,家庭农场的迅速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现代化经营,具有极大的理论与经济意义。
二、安徽省发展家庭农场的优势
1.地域优势
首先,淮北平原,江淮丘陵以及皖南山区构成了安徽省的地形地貌,东与江苏、浙江为邻,西与湖北、河南相接、南毗江西,北与山东接壤,处华东、长江三角洲腹地,临近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其次,其水资源丰富,沿江通海,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对于农业的发展极为有利。最后,安徽省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区,决定了其四季分明、具有合适怡人气候的特点,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其农产品的增长提供了巨大潜力。
2.政策支持
不久前召开的2016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完善面向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以及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家庭农场走向成熟的重视程度。不仅如此,在2013到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上,家庭农场也均被提及,时间追溯到更早,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上就已经出现了家庭农场的身影。
安徽省人民政府自中央2013年的一号文件提及要扶持家庭农场之后,就紧跟步伐,随之发布了《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的指导意见》,重点表示,安徽在从农业大省走向农业强省道路的过程中,对于新型农业经营的培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一年的9月,安徽省政府又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提出了更为详尽细致的目标,这一系列相关文件、扶持政策均为安徽省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3.历史优势,农业大省
安徽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是一个农业大省,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其家庭农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历史基础,起步早,发展快。时间追溯至十几年前,安徽省郎溪县在2001年创建了其第一家家庭农场,到了2007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试点在合肥市,郎溪县以及宿州市等地展开,郎溪县积极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始探索通过土地流转来支持家庭农场的发展。2009 年,郎溪县又通过“一村一品”等办法大力支持鼓励家庭农场的发展,并率先成立“郎溪县家庭农场协会”,走在全国的前列。安徽省的郎溪县是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样本”模式之一,已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家庭农场模式,被称为“郎溪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探讨。
三、全椒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安徽作为一个具有历史优势的农业大省,在家庭农场的发展方面可以称之为领军者,而安徽省全椒县的家庭农场发展也有着广阔的前景。
地域位置的优越性为全椒县家庭农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其处于安徽省的最东区域,同长三角地区山川相连接。该县有着十分宜人的气候,一年之中有着足够的降水量,适宜农业的生产与发展。自从中央一号文件提及扶持家庭农场后,各级政府纷纷响应,全椒县也紧跟步伐,制定发布《全椒县关于培育家庭农场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于其家庭农场的发展给予细致指导与支持。当前,全椒县的家庭农场有着不错的发展,从2013年的115户到2014年的258家,种植的范围包括水产、瓜果蔬菜、养殖、花草苗木等产业,农村的数量和规模都在逐年增加。
四、全椒县家庭农场发展的不利因素
全椒县家庭农场发展渐入正轨,然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除了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社会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经营风险高等重要问题外,以下因素也成为家庭农场发展的严峻挑战。
1.资金短缺,融资困难
对于大部分产业而言,资金都是决定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家庭农场也不例外。家庭农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资本密集度更高,在经营初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其资金使用也存在着很强的季节性,然而农场的资金实力却往往不尽如人意。首先,家庭农场内部成员所能提供的资金力量较为薄弱,其次,政府的资金扶持也不够高,项目少,财政补贴力度小,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融资困难,家庭农场的生产周期长,效益慢,风险性较高,农户缺乏抵押物,因此金融机构对于家庭农场的融资意愿很低,融资服务不到位,农户借贷渠道单一且审批程序繁琐。
2.基础设施薄弱
基础实施是决定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的先决条件,同时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资金有着数量上的高要求,一般农户是难以承担的,因此主要靠财政上的投入扶持。但是现如今的财政扶持远远不够,所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其发展要求。目前,全椒县基础实施落后,增加了家庭农场的生产成本和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经营管理不科学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农场主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除了农业生产经验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目前全椒县的农场主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农场主没有参加过专业性的职业培训,生产中主要依靠经验。由于教育水平低,农户们也不能用现代农业管理理念对家庭农场进行科学的管理,这就大大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
4.缺乏良好的农业科学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在家庭农场走向成熟的道路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当前,全椒县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农机器械数量不足,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低,政策宣传以及政策执行的力度不够,农户们对于家庭农场经营所掌握的信息不足,社会化服务不完善,缺乏技术支持,科技培训在农村难以有效实施,农场主自身的素质与认知有限,缺乏学习推广的意愿,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连接起来,总的来说,科技在家庭农场中的使用推广并不理想,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成为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严峻挑战。
五、促进全椒县家庭农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1.走出资金困境
为了解决家庭农场的资金短缺问题,首先,政府可以在财政上给与更多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其发展,在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给以优先的资金补助,对于高效经营的示范性家庭农场予以奖励,其次,可以从家庭农场本身出发,建立农场与农场之间的互助模式,如建立相应的农场互助合作社或者其他互助组织,积极利用各个农场的闲置资金,最后,解决融资问题,完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在政策扶持下鼓励引导金融机构面向家庭农场提供更多服务,提高其放贷的积极性,加快金融创新,拓宽融资途径。
2.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全椒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不完善之处,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给予重点支持,为农业设施的建设、升级、完善提供良好的条件。一方面,可以提高财政投入的总量和比例,且同时对投入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倾斜,捆绑支持,门槛降低,将家庭农场列入一些有关农业设施项目的支持范围。
3.提高家庭农场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家庭农场劳动力与传统农民相比较而言对于文化水准和经营管理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首先,政府可以投入专项资金,加强对家庭农场劳动力的专业培训,可利用各类高等院校及职业教育机构,定期免费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农场劳动力的综合技能。其次,可利用网站、app等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专家与家庭农场劳动力的互动平台,利用现代科技进行远程指导,随时辅导并解决经营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最后,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引进人才,鼓励高等教育人才投入农村建设,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4.科学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
作为家庭农场的决策者,家庭农场主可凭借其较高的综合素质水平,运用科学现代的方式方法来对家庭农场进行经营管理,紧跟时代步伐,发挥家庭农场优势,这将大大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提高其经营效益,保证其市场竞争能力。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如今,“互联网+”被重点关注并大力推广。家庭农场主可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科技,为客户提供线上服务,拓展业务模式。另一方面,可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合作与联系,比如说旅游业,建立观光农场。最后,积极打造品牌效应,发展本身的特色产品,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5.农业科学技术推动家庭农场发展
现阶段家庭农场的经营和劳作大部分还是依靠农民的手工劳动,大大降低了其经营效益,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大背景下,利用农业科学技术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必要性。首先,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产品的研发,在资金与政策上给予有力支持,使得产学研农科教环节有效结合,同时要注意保护农业技术知识产权。其次,完善农技推广。应扩大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满足农业技术的资金需求,农技推广部门应协调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研究高等院校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方案,还要保证推广人员具备坚实的知识基础与专业技能。最后,要注意推动农业技术成果的及时应用。
参考文献:
[1]屈学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2]黄卫东.社会政策支持视角下的家庭农场发展研究--以郎溪家庭农场为例[D].安徽大学,2015.
[3]于红.我国家庭农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5,(1):79-85.
[4]陈军,李国富.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调查研究[J].中国财政,2013(17):48-50.
[5]俞晓.安徽省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以全椒县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5,14(11):47-48.
作者简介:张子君(1995- ),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本科生,经济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