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健康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柱。目前理论界对健康产业整体的概念和目标已有共识,但对健康产业内部结构和边界尚缺乏深入细化的研究和准确把握。文章结合2019年新修订的统计标准分析健康产业的结构和边界,明确医疗卫生行业的核心地位。从控制卫生费用和产业升级两个方面阐述边界的功能和意义。
[关键词]健康产业;结构;边界;卫生人力资源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7.070
健康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又是终极需要[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的提升,人们对健康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持续增加。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各种产品和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已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确立的标志,健康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柱。目前理论界对健康产业的概念和目标已有共识,但对健康产业内部结构和边界尚缺乏深入细化的研究和准确把握,甚至还有健康产业可能导致卫生费用大幅增长的担忧[2]。实践中各地政府也把健康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点,但是由于缺少整体规划和推进的措施,即使是起步较早的地区也没有达到产业内部的合作升级[3]。而缺少了科学研究和医疗实践支撑,健康产业就会变成新鞋走老路,甚至成为地产业圈地的“幌子”[2]。有感于健康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将对健康产业的结构和边界做深入的分析。
1 健康产业的分类和结构
纵观国际上广泛使川的行业分类标准,健康产业的分类标准有两种:第一种是将健康产业单独列为一级目录的行业分类标准,例如在金融领域广泛使用ICB行业分类标准和全球行业分类系统(GICS )。第二类是没有专门健康产业一级目录的行业分类,例如《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SIC )和《北美行业分类法》(NAICS ),均有医疗保健一级目录以及主要分散于制造业和零售业一级目录中有关健康活动的行业类别[3]。
2019年4月1日,国家统计局《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与《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正式岀台,首次提岀了健康产业的内涵是 “健康产业是指以医疗卫生和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为基础,以维护、改善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与健康直接或密切相关的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集合。”将健康产业的行业范围确定为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事务、健康环境管理与科研技术服务等13个大类与《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的四个分类(大类名称见表1)[4]。结合这些分类的产品服务性质和内容,以及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7)内容,可以了解健康产业的行业分类和产业结构(如表1所示)。
健康产业是辐射面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的复合型产业,具有拉动内需增长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双重功能。健康产业各子领域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及对社会的影响不同,建立科学的产业结构是实现健康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5]。从产业结构和服务业分类的角度对健康产业的13个大类作结构分层,可以突出他们的功能和特色。见图1。
第一,健康产业的最上面一层是医疗卫生服务,不仅包括疾病诊疗,还包括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后的康复。医疗卫生服务的对象是生命状态最为脆弱的一部分人群,需求满足程度与生命长度、质量的体验直接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是最重要的技术服务,处于健康产业的顶端。
第二,第二层是健康管理和促进服务,是医疗卫生服务在社会范围内的延伸。单纯地依靠预防、医疗和康复等专业团队无法达成社会健康目标,必须结合行政管理和科学研究、教育传媒等部门来实现大环境的治理改造。即使是针对家庭小环境的干预如母婴照料、养生保健等也要嵌入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实现。这一层是社会治理和专业技术相互配合、联动的服务。
第三,第三层是为医疗卫生服务和其他健康需求提供所需资金统筹、产品流通、信息交互等各方面的配套服务。这些服务虽然不直接实现健康目标,却是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的完整实施和满足健康需求所必需的,也使得医疗卫生服务和产品以更合理、更便捷的方式分配。
第四,第四层是健康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行业,这些机构向市场提供各种有形的产品,包括药品耗材、医疗器械、设备设施等。
第五,最下面一层是健康农产品的培育采集行业,这些机构或家庭向市场提供各种药材和其他原料产品。
2 健康产业的边界特征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行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经济活动性质也就是对再生产过程中资源配置方面的特性,包括资产的类别、结构配比、投资门槛和资产专用性。作为资产的资源类别有:人的智力体力劳动转化的人力资源、社会财富积累转化的资本和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资产专用性是指用于特定用途后很難改变,或改作他用会明显降低其资产价值。因此必须得到市场高价或其他交易条款的保护,否则就不能实现专用性资产的投资[6]。这些资源配置的特性决定了健康产业中各个层级的边界特征。
第一层级处于健康产业和健康服务业的顶层,劳动和资产都存在严格的行业准入门槛;第二层级也是知识或技能劳动密集型行业,专用性较强,且与第一层级联系紧密。医务人员可以这个行业承担教职、技术指导、检验鉴定等;第三层级也是知识或技能劳动密集型行业,但投资门槛和资产专用性、人力资源的专用性都偏低,与第一层级职务不相容,医务人员不宜兼职;第四层级投资门槛和资产专用性要求都很高,但专用性程度较低,产品研发往往需要与医疗机构和医学教育、科研单位合作;第五层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曾经是普通劳动密集型行业。现代化农业吸纳劳动力数量会持续下降,转而依赖资本和科研、管理人才的合作。因此,专用性较强的资源是各个行业最突出的特征,也构成了健康产业各层级结构的边界(如表2所示)。
3 边界的功能和意义 3.1 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的边界
资本所有权是区分狭义健康产业和健康事业的边界,政府通过分类管理解决产业规模和费用控制的矛盾。
卫生总费用主要包括治疗服务、康复服务、 长期护理(卫生)服务、辅助性服务、药品和医疗用品零售、预防服务、卫生行政和筹资管理[7]。卫生总费用的增长会给国家、社会和个人造成沉重负担,控费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8]。因此,健康产业的产值增长必然需要兼顾卫生总费用的控制。
广义的健康产业既包括非营利性单位,也包括营利性单位。这是健康产业的基本分类,资本性质就是他们的边界[9]。
营利性企业以市场化方式提供产品或服务。企业限量提价是维持超额利润的必要手段,不能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健康需要。在生产和分配过程,将最大限度追求资本增值[10]。在需要鼓励资本特别是大额资本投入的行业,营利性机构能够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以市场化运营补偿成本、收回投资并分配额外的剩余。
非营利性机构由政府投入公有资本,以财政预算管理收支,或者由社会资本设立公有基金,以理事会方式运营和管理。非营利机构以永续生存、服务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不设盈利目标或盈利不用于分配。才能保证公众公平获得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即产品服务的可及性和费用的可负担性。非营利性机构是资本放弃剩余索取权的特殊产物。在鼓励人力资源投入的知识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行业,非营利机构以收支平衡、永续生存为目标,往往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积累和回报。
在控制卫生费用方面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的作用是不同的。市场竞争不仅能够激励企业降低成本(c+v),还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的垄断利润(m)。即使是营利性机构为主的行业,只要充分的市场竞争,仍然可以保持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产量。而非营利机构没有营利目标,其人力成本(v)通过财政预算、人员定编来控制,所耗费的物质成本(c)依赖公开招标、进口替代等竞争机制来降低价格。
因此,只要严格区分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的界限,发展健康产业和控制卫生总费用两者并不矛盾。
3.2 健康服务业的层级边界
人力资源专用性是区分健康服务业层级的边界。政府以此为依据逐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开放创业创新服务市场,有助于解决产业升级的困境。
健康产业的核心资源是人才。人才可以获得比普通人力资源更高的要素回报,类似投资和回报的过程,因此又称为人力资本[11]。在我国,健康产业的人才分布不均衡,大多集中在卫生、科研、教育等行业的非营利性机构。近年来,健康产业需求旺盛、投资风口接连出现,但人才瓶颈严重制约产业发展[12]。医疗卫生行业聚集了健康产业的尖端人才,除了直接提供服务之外,社会范围内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也往往要借助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因为存在人力资源专用性的差异,医疗专业人才向第二层级的全职流动很难,只能兼职服务。类似的“人才溢出”现象同样存在于第二层级向第三层级的流动。
产业升级也离不开资本的投入。社会资本周转虽然是“金变万物,万物变金”[13]那样的无孔不入,同时马克思也指出“货币转化为借贷货币资本,是一件比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本更为简单得多的事情[14]。”实体经济的相对萎缩与虚拟经济的迅速扩张是资本积累的大趋势,也是产业升级的阻碍。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有专门的服务适应资本虚拟化、金融化的要求,在专业人才与相关企业之间架起桥梁,降低资本进入健康产业的技术壁垒和管理壁垒。这些服务在《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与《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均有专门的分类[5],属于健康产业的第三层。
4 总结和展望
未来健康产业政策的两个突破方向:首先,医疗卫生行业是健康产业链的龙头,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远远超越本行业范围。要深化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改革和开放、要在不增加卫生总费用的前提下,增加卫生人力资源的存量;其次,完善医疗及其他健康相关服务市场,推动科教文卫等机构改革催生新型服务业。只有消除资源分割的藩篱,才能释放被抑制的生产力、实现整个健康产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金碚.关于大健康产业的若干经济学理论问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19(1):1-8.
[2]王秀峰,张毓辉,万泉,等.厘清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重要关系[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6):3-8.
[3]陈雅婷,郭清.浙江省健康产业集群生态圈能级跃升与业态协同发展研究[J].健康研究,2019,39(1):7-10.
[4]李伟.健康产业的统计界定与统计分类[J].中国统计2019(4):30-32.
[5]国家统计局.《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与《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对照表[EB/OL].(2019-04-09).http://www.stats.gov.cn/tjgz/tzgb/201904/t20190409_1658560.html.
[6]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2.
[7]张毓辉,王秀峰,万泉,等.中国健康产业分类与核算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7(4):5-8.
[8]丁李路,孙强.我国卫生总费用影响因素通径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3(12):86-89.
[9]王屹亭,火煜雯,凤博.衛生服务准公共产品划分的依据与意义[J].医学与哲学,2015,36(11A):52-55.
[10]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5.
[11]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2.
[12]鲍勇.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基于健康中国的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9,39(2):78-82.
[1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22.
[14]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60.
[基金项目]江苏省卫生计生委2018年度医学科研指导项目“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评价”(项目编号:Z2018040);2019年度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自选课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医疗、卫生与健康)数据库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19-NDCSJ-02-01)。
[作者简介]王屹亭(1977—),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卫生政策管理。
[关键词]健康产业;结构;边界;卫生人力资源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7.070
健康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又是终极需要[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的提升,人们对健康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持续增加。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各种产品和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已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确立的标志,健康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柱。目前理论界对健康产业的概念和目标已有共识,但对健康产业内部结构和边界尚缺乏深入细化的研究和准确把握,甚至还有健康产业可能导致卫生费用大幅增长的担忧[2]。实践中各地政府也把健康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点,但是由于缺少整体规划和推进的措施,即使是起步较早的地区也没有达到产业内部的合作升级[3]。而缺少了科学研究和医疗实践支撑,健康产业就会变成新鞋走老路,甚至成为地产业圈地的“幌子”[2]。有感于健康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将对健康产业的结构和边界做深入的分析。
1 健康产业的分类和结构
纵观国际上广泛使川的行业分类标准,健康产业的分类标准有两种:第一种是将健康产业单独列为一级目录的行业分类标准,例如在金融领域广泛使用ICB行业分类标准和全球行业分类系统(GICS )。第二类是没有专门健康产业一级目录的行业分类,例如《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SIC )和《北美行业分类法》(NAICS ),均有医疗保健一级目录以及主要分散于制造业和零售业一级目录中有关健康活动的行业类别[3]。
2019年4月1日,国家统计局《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与《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正式岀台,首次提岀了健康产业的内涵是 “健康产业是指以医疗卫生和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为基础,以维护、改善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为目的,为社会公众提供与健康直接或密切相关的产品(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集合。”将健康产业的行业范围确定为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事务、健康环境管理与科研技术服务等13个大类与《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的四个分类(大类名称见表1)[4]。结合这些分类的产品服务性质和内容,以及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17)内容,可以了解健康产业的行业分类和产业结构(如表1所示)。
健康产业是辐射面广、吸纳就业人数多、拉动消费作用大的复合型产业,具有拉动内需增长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双重功能。健康产业各子领域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及对社会的影响不同,建立科学的产业结构是实现健康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5]。从产业结构和服务业分类的角度对健康产业的13个大类作结构分层,可以突出他们的功能和特色。见图1。
第一,健康产业的最上面一层是医疗卫生服务,不仅包括疾病诊疗,还包括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后的康复。医疗卫生服务的对象是生命状态最为脆弱的一部分人群,需求满足程度与生命长度、质量的体验直接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是最重要的技术服务,处于健康产业的顶端。
第二,第二层是健康管理和促进服务,是医疗卫生服务在社会范围内的延伸。单纯地依靠预防、医疗和康复等专业团队无法达成社会健康目标,必须结合行政管理和科学研究、教育传媒等部门来实现大环境的治理改造。即使是针对家庭小环境的干预如母婴照料、养生保健等也要嵌入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实现。这一层是社会治理和专业技术相互配合、联动的服务。
第三,第三层是为医疗卫生服务和其他健康需求提供所需资金统筹、产品流通、信息交互等各方面的配套服务。这些服务虽然不直接实现健康目标,却是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的完整实施和满足健康需求所必需的,也使得医疗卫生服务和产品以更合理、更便捷的方式分配。
第四,第四层是健康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行业,这些机构向市场提供各种有形的产品,包括药品耗材、医疗器械、设备设施等。
第五,最下面一层是健康农产品的培育采集行业,这些机构或家庭向市场提供各种药材和其他原料产品。
2 健康产业的边界特征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行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经济活动性质也就是对再生产过程中资源配置方面的特性,包括资产的类别、结构配比、投资门槛和资产专用性。作为资产的资源类别有:人的智力体力劳动转化的人力资源、社会财富积累转化的资本和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资产专用性是指用于特定用途后很難改变,或改作他用会明显降低其资产价值。因此必须得到市场高价或其他交易条款的保护,否则就不能实现专用性资产的投资[6]。这些资源配置的特性决定了健康产业中各个层级的边界特征。
第一层级处于健康产业和健康服务业的顶层,劳动和资产都存在严格的行业准入门槛;第二层级也是知识或技能劳动密集型行业,专用性较强,且与第一层级联系紧密。医务人员可以这个行业承担教职、技术指导、检验鉴定等;第三层级也是知识或技能劳动密集型行业,但投资门槛和资产专用性、人力资源的专用性都偏低,与第一层级职务不相容,医务人员不宜兼职;第四层级投资门槛和资产专用性要求都很高,但专用性程度较低,产品研发往往需要与医疗机构和医学教育、科研单位合作;第五层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曾经是普通劳动密集型行业。现代化农业吸纳劳动力数量会持续下降,转而依赖资本和科研、管理人才的合作。因此,专用性较强的资源是各个行业最突出的特征,也构成了健康产业各层级结构的边界(如表2所示)。
3 边界的功能和意义 3.1 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的边界
资本所有权是区分狭义健康产业和健康事业的边界,政府通过分类管理解决产业规模和费用控制的矛盾。
卫生总费用主要包括治疗服务、康复服务、 长期护理(卫生)服务、辅助性服务、药品和医疗用品零售、预防服务、卫生行政和筹资管理[7]。卫生总费用的增长会给国家、社会和个人造成沉重负担,控费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8]。因此,健康产业的产值增长必然需要兼顾卫生总费用的控制。
广义的健康产业既包括非营利性单位,也包括营利性单位。这是健康产业的基本分类,资本性质就是他们的边界[9]。
营利性企业以市场化方式提供产品或服务。企业限量提价是维持超额利润的必要手段,不能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健康需要。在生产和分配过程,将最大限度追求资本增值[10]。在需要鼓励资本特别是大额资本投入的行业,营利性机构能够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以市场化运营补偿成本、收回投资并分配额外的剩余。
非营利性机构由政府投入公有资本,以财政预算管理收支,或者由社会资本设立公有基金,以理事会方式运营和管理。非营利机构以永续生存、服务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不设盈利目标或盈利不用于分配。才能保证公众公平获得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即产品服务的可及性和费用的可负担性。非营利性机构是资本放弃剩余索取权的特殊产物。在鼓励人力资源投入的知识密集型和管理密集型行业,非营利机构以收支平衡、永续生存为目标,往往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积累和回报。
在控制卫生费用方面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的作用是不同的。市场竞争不仅能够激励企业降低成本(c+v),还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的垄断利润(m)。即使是营利性机构为主的行业,只要充分的市场竞争,仍然可以保持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产量。而非营利机构没有营利目标,其人力成本(v)通过财政预算、人员定编来控制,所耗费的物质成本(c)依赖公开招标、进口替代等竞争机制来降低价格。
因此,只要严格区分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的界限,发展健康产业和控制卫生总费用两者并不矛盾。
3.2 健康服务业的层级边界
人力资源专用性是区分健康服务业层级的边界。政府以此为依据逐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开放创业创新服务市场,有助于解决产业升级的困境。
健康产业的核心资源是人才。人才可以获得比普通人力资源更高的要素回报,类似投资和回报的过程,因此又称为人力资本[11]。在我国,健康产业的人才分布不均衡,大多集中在卫生、科研、教育等行业的非营利性机构。近年来,健康产业需求旺盛、投资风口接连出现,但人才瓶颈严重制约产业发展[12]。医疗卫生行业聚集了健康产业的尖端人才,除了直接提供服务之外,社会范围内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也往往要借助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因为存在人力资源专用性的差异,医疗专业人才向第二层级的全职流动很难,只能兼职服务。类似的“人才溢出”现象同样存在于第二层级向第三层级的流动。
产业升级也离不开资本的投入。社会资本周转虽然是“金变万物,万物变金”[13]那样的无孔不入,同时马克思也指出“货币转化为借贷货币资本,是一件比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本更为简单得多的事情[14]。”实体经济的相对萎缩与虚拟经济的迅速扩张是资本积累的大趋势,也是产业升级的阻碍。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有专门的服务适应资本虚拟化、金融化的要求,在专业人才与相关企业之间架起桥梁,降低资本进入健康产业的技术壁垒和管理壁垒。这些服务在《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与《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均有专门的分类[5],属于健康产业的第三层。
4 总结和展望
未来健康产业政策的两个突破方向:首先,医疗卫生行业是健康产业链的龙头,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远远超越本行业范围。要深化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改革和开放、要在不增加卫生总费用的前提下,增加卫生人力资源的存量;其次,完善医疗及其他健康相关服务市场,推动科教文卫等机构改革催生新型服务业。只有消除资源分割的藩篱,才能释放被抑制的生产力、实现整个健康产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金碚.关于大健康产业的若干经济学理论问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19(1):1-8.
[2]王秀峰,张毓辉,万泉,等.厘清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重要关系[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6):3-8.
[3]陈雅婷,郭清.浙江省健康产业集群生态圈能级跃升与业态协同发展研究[J].健康研究,2019,39(1):7-10.
[4]李伟.健康产业的统计界定与统计分类[J].中国统计2019(4):30-32.
[5]国家统计局.《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与《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对照表[EB/OL].(2019-04-09).http://www.stats.gov.cn/tjgz/tzgb/201904/t20190409_1658560.html.
[6]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2.
[7]张毓辉,王秀峰,万泉,等.中国健康产业分类与核算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7(4):5-8.
[8]丁李路,孙强.我国卫生总费用影响因素通径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53(12):86-89.
[9]王屹亭,火煜雯,凤博.衛生服务准公共产品划分的依据与意义[J].医学与哲学,2015,36(11A):52-55.
[10]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5.
[11]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2.
[12]鲍勇.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基于健康中国的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9,39(2):78-82.
[1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22.
[14]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60.
[基金项目]江苏省卫生计生委2018年度医学科研指导项目“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评价”(项目编号:Z2018040);2019年度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自选课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医疗、卫生与健康)数据库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19-NDCSJ-02-01)。
[作者简介]王屹亭(1977—),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卫生政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