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e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基础。如何让学生学会探究,笔者通过学习、实践,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主动提问是求知的开始,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创设一种能引起学生好奇心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会问,善于问有价值的问题。如:在讲《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课时,老师要在两周前指导学生种稻谷和大米,并做记录。导入这一课后,让大家观察同学们带来的各种植物种子(玉米、小麦、花生、黄豆、绿豆、瓜子等),然后启发学生结合今天的课堂知识,说说自己有哪些“困惑”,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想知道大米为什么不能萌发?稻谷为什么能萌发?”“我想知道种子的结构是怎样的?”“不同植物种子的结构是否一样呢?”“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结种子?”……老师及时评价激励,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集体讨论,决定要想知道种子怎样萌发,就要先研究“种子的结构”,为下一节课埋下伏笔。
  二、展示自我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这是探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教学就是要学生经历再现知识的获得和研究过程,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就体现了这一“再现”过程。给学生创造了充分的思维空间和发挥创造力的场所,同时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例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节中,“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七年级上册)的实验,四个小组分别设计了,“光亮与黑暗”,“光亮与较暗”“干燥与潮湿”的对比环境,进行观察,通过数据统计,得出了鼠妇喜欢潮湿黑暗的环境。这时有个学生举手说出了与众不同的设计方案:在一个纸盒底部放一块长方形玻璃,一边放一潮湿的卫生纸,另一边放上干燥的卫生纸,中间滴上几滴水,制造干燥、水、潮湿三个环境,看鼠妇到底喜欢哪个环境?老师对学生独特的创新设计给予了肯定和表扬。通过以上的实验设计,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具有巨大创造潜能,只要你给他释放的时空,就能放出巨大的能量。
  三、人人参与让学生学会探究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欢乐与生机。”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体验探究的过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又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探究实验(七年级上册),因为学生在小学五年级已做过“种子发芽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与“水、温度、空气”有关,与“光”无关。因此只要稍作引导,学生就能设计出多种好的探究方案,并能根据方案认真进行实验。现列举两例:A、假设种子萌发需要空气。取20粒小麦种子,分成两份,一份放在底部铺有卫生纸的杯中,洒上水,另一份放在盛水的杯中(种子全部浸没水中)。一周后,卫生纸上的种子全部萌发了,而水中的种子只露出一点点小芽。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空气。B、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阳光。取20粒小麦种子,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纸杯中,同时洒上相同的水,一个放在明亮处,一个用黑色塑料袋罩严,放在暗处。一周后,两份种子均萌发了。说明种子萌发不需要光。通过实验学生得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没有任何压力,做得认真,在探究中学会了思考,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四、自主探究让学生学会创新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探究实验的能力,这时就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时空和平台,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如在学习了《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后(七年级下册),一次偶然的发现,使兴趣小组的学生对“洗洁精是否影响动物的生存和生长发育”产生了兴趣。原来,一位同学用洗洁精洗碗后把洗碗水倒在了花园里,顿时,从地下钻出了几条蚯蚓在地面上打滚,不一会儿便死了。于是他们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在一张纸板上,把同一环境中捉到的4条蚯蚓,分开放在纸板上并编号,用滴管分别在1-4号蚯蚓身体上,滴上一滴自来水和三种不同浓度的洗洁精溶液,结果1号蚯蚓基本没有反应;2号蚯蚓身体屈伸;3号蚯蚓身体不断屈伸,反应较强烈;4号蚯蚓身体不断屈伸、打滚,反应最强烈。说明洗洁精对蚯蚓的皮肤有刺激作用,对其生存环境影响很大。通过查找资料得知,洗洁精摄入动物体内,会造成动物生长发育畸形、器官功能衰竭、直至死亡。沾在人的皮肤上的洗涤剂大约有0.5%惨入血液,皮肤上若有伤口则渗透力提高10倍以上,侵入人体后与其它的化学物质结合后,毒性会增加数倍。尤其具有很强的诱发癌特性。各种家用洗涤剂大量使用,会环境污染,造成水体污染,继而危及到农业生产环境和畜牧生产的安全,甚至造成对人类的危害。为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应尽量减少对洗洁精等洗涤剂的使用。
  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办法、出点子,施展才华、发挥创造力的时空,拓展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体现了“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去动手;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去表达;学生的时空,让学生去创造。”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中专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关键词】求知欲、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的内容、数学教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中化学新课程读物的品读得出新的教学理念,让生活中的化学走进课堂,只利用课前的2-3分钟让学生学会关心生活中的化学,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真正地学化学、用化学。  [关键词]:化学课堂 学生 生活 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在化学教学中,我一直苦苦地思索。  在化学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对比品读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三套教科书:鲁科版、苏教版、人教版,我为教材编写的精湛赞叹不已,
【摘要】: 探索性问题常常需要由给定的题设条件去探索相应的结论,或由问题的题断去追溯相应的条件,要求在解题之前首先要求必须透过问题的表象去寻找、去发现规律性的东西。问题的条件不完备,结论的不确定是探索性问题最基本的特征,从探索性问题的解题过程来看,没有确定的模式,可变性多观察、实验、联想、类比、猜想、抽象、概括,特别是对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关键字】: 探索性 存在 归纳 条件型
【摘要】随着教育体系的融合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21世纪的英语专业学生应成为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以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就业情况反馈为切入点,通过对应届毕业生、企业机构、专业教师三方面的调查,分析数据形成报告,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语专业就业需求课程设置  1调查背景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体系的融合发展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
2012年,我校搭乘民生工程快车,成为霍山县第一批实现班班通试验的小学。一年多来,班班通在我的课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的小学语文课堂插上了轻快的翅膀,下面借助白板教学,谈谈我在课堂上如何运用班班通为教学服务的。  一、识字写字:文字随心出现——让课堂更有趣  语文老师都知道,低年级写字量非常多,而且教师们经常把写字时间放在一节课的最后一段时间,而这个时候正是学生注意力很不集中的时间段,所以,
【摘要】教师要学会挖掘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学价值,使之成为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创新思维养成习惯  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每一天,甚至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要遇到学生的错误。大多数教师为学生的错误而烦恼,特别是批改作业遇到错误率高的时候,更是火冒三丈,却又束手无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为学生的出错而困惑。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的话:教3 2=5
现在广为流行的图包括流程图、概念图、思维导图及图表。它们最主要的共同点是都具有使知识可视化的性质,将抽象的事物或过程变成图形图像表示出来,形成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根据信息加工学理论,图解方式可以为基于语言的理解提供很好的辅助和补充,加速思维的发展。运用图进行教学,学生手、眼、脑等不同的感官系统的运用,加强了知识表征的多元化以及各种知识表征之间的联系,促成了比较精细复杂、较深
高中化学教学着重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有:观察力、实验力、思维能力和自觉能力,所有能力必须通过思维能力教育得以实现,所以思维能力是核心,而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志,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的突破点,那么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呢?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作一番探讨。  一、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提高求异思维品质  发散思维思考问题时注重多思路、多方案,解决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式
【摘要】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在农村地区实施存在明显的适切性差现象。本文选取新课标高中地理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教材“活动”栏目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结果显示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有明显的农村不适切性问题。笔者从教材观转变、教材编制者、地理教师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四个角度对提高地理教材的农村适切性进行阐述。  【关键词】地理教材;农村;适切性  一、新课标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统计分析  1.“活动”栏目
功能关系是重要的,它贯穿于整个物理学。教纲考纲中涉及到功能关系的要求,一般均为Ⅱ类(理解掌握应用)层次。每年涉及的内容题目约占了10﹪—20﹪。有时高考中较难的题目,也往往出现在这一类问题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一线——尤其高三毕业班的师生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如何搞好功能关系的复习备考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