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基础。如何让学生学会探究,笔者通过学习、实践,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主动提问是求知的开始,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创设一种能引起学生好奇心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会问,善于问有价值的问题。如:在讲《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课时,老师要在两周前指导学生种稻谷和大米,并做记录。导入这一课后,让大家观察同学们带来的各种植物种子(玉米、小麦、花生、黄豆、绿豆、瓜子等),然后启发学生结合今天的课堂知识,说说自己有哪些“困惑”,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想知道大米为什么不能萌发?稻谷为什么能萌发?”“我想知道种子的结构是怎样的?”“不同植物种子的结构是否一样呢?”“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结种子?”……老师及时评价激励,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集体讨论,决定要想知道种子怎样萌发,就要先研究“种子的结构”,为下一节课埋下伏笔。
二、展示自我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这是探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教学就是要学生经历再现知识的获得和研究过程,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就体现了这一“再现”过程。给学生创造了充分的思维空间和发挥创造力的场所,同时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例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节中,“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七年级上册)的实验,四个小组分别设计了,“光亮与黑暗”,“光亮与较暗”“干燥与潮湿”的对比环境,进行观察,通过数据统计,得出了鼠妇喜欢潮湿黑暗的环境。这时有个学生举手说出了与众不同的设计方案:在一个纸盒底部放一块长方形玻璃,一边放一潮湿的卫生纸,另一边放上干燥的卫生纸,中间滴上几滴水,制造干燥、水、潮湿三个环境,看鼠妇到底喜欢哪个环境?老师对学生独特的创新设计给予了肯定和表扬。通过以上的实验设计,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具有巨大创造潜能,只要你给他释放的时空,就能放出巨大的能量。
三、人人参与让学生学会探究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欢乐与生机。”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体验探究的过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又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探究实验(七年级上册),因为学生在小学五年级已做过“种子发芽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与“水、温度、空气”有关,与“光”无关。因此只要稍作引导,学生就能设计出多种好的探究方案,并能根据方案认真进行实验。现列举两例:A、假设种子萌发需要空气。取20粒小麦种子,分成两份,一份放在底部铺有卫生纸的杯中,洒上水,另一份放在盛水的杯中(种子全部浸没水中)。一周后,卫生纸上的种子全部萌发了,而水中的种子只露出一点点小芽。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空气。B、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阳光。取20粒小麦种子,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纸杯中,同时洒上相同的水,一个放在明亮处,一个用黑色塑料袋罩严,放在暗处。一周后,两份种子均萌发了。说明种子萌发不需要光。通过实验学生得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没有任何压力,做得认真,在探究中学会了思考,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四、自主探究让学生学会创新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探究实验的能力,这时就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时空和平台,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如在学习了《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后(七年级下册),一次偶然的发现,使兴趣小组的学生对“洗洁精是否影响动物的生存和生长发育”产生了兴趣。原来,一位同学用洗洁精洗碗后把洗碗水倒在了花园里,顿时,从地下钻出了几条蚯蚓在地面上打滚,不一会儿便死了。于是他们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在一张纸板上,把同一环境中捉到的4条蚯蚓,分开放在纸板上并编号,用滴管分别在1-4号蚯蚓身体上,滴上一滴自来水和三种不同浓度的洗洁精溶液,结果1号蚯蚓基本没有反应;2号蚯蚓身体屈伸;3号蚯蚓身体不断屈伸,反应较强烈;4号蚯蚓身体不断屈伸、打滚,反应最强烈。说明洗洁精对蚯蚓的皮肤有刺激作用,对其生存环境影响很大。通过查找资料得知,洗洁精摄入动物体内,会造成动物生长发育畸形、器官功能衰竭、直至死亡。沾在人的皮肤上的洗涤剂大约有0.5%惨入血液,皮肤上若有伤口则渗透力提高10倍以上,侵入人体后与其它的化学物质结合后,毒性会增加数倍。尤其具有很强的诱发癌特性。各种家用洗涤剂大量使用,会环境污染,造成水体污染,继而危及到农业生产环境和畜牧生产的安全,甚至造成对人类的危害。为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应尽量减少对洗洁精等洗涤剂的使用。
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办法、出点子,施展才华、发挥创造力的时空,拓展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体现了“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去动手;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去表达;学生的时空,让学生去创造。”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主动提问是求知的开始,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创设一种能引起学生好奇心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会问,善于问有价值的问题。如:在讲《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课时,老师要在两周前指导学生种稻谷和大米,并做记录。导入这一课后,让大家观察同学们带来的各种植物种子(玉米、小麦、花生、黄豆、绿豆、瓜子等),然后启发学生结合今天的课堂知识,说说自己有哪些“困惑”,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想知道大米为什么不能萌发?稻谷为什么能萌发?”“我想知道种子的结构是怎样的?”“不同植物种子的结构是否一样呢?”“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结种子?”……老师及时评价激励,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过集体讨论,决定要想知道种子怎样萌发,就要先研究“种子的结构”,为下一节课埋下伏笔。
二、展示自我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这是探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教学就是要学生经历再现知识的获得和研究过程,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就体现了这一“再现”过程。给学生创造了充分的思维空间和发挥创造力的场所,同时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例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节中,“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七年级上册)的实验,四个小组分别设计了,“光亮与黑暗”,“光亮与较暗”“干燥与潮湿”的对比环境,进行观察,通过数据统计,得出了鼠妇喜欢潮湿黑暗的环境。这时有个学生举手说出了与众不同的设计方案:在一个纸盒底部放一块长方形玻璃,一边放一潮湿的卫生纸,另一边放上干燥的卫生纸,中间滴上几滴水,制造干燥、水、潮湿三个环境,看鼠妇到底喜欢哪个环境?老师对学生独特的创新设计给予了肯定和表扬。通过以上的实验设计,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具有巨大创造潜能,只要你给他释放的时空,就能放出巨大的能量。
三、人人参与让学生学会探究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使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让校园充满欢乐与生机。”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体验探究的过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又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探究实验(七年级上册),因为学生在小学五年级已做过“种子发芽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与“水、温度、空气”有关,与“光”无关。因此只要稍作引导,学生就能设计出多种好的探究方案,并能根据方案认真进行实验。现列举两例:A、假设种子萌发需要空气。取20粒小麦种子,分成两份,一份放在底部铺有卫生纸的杯中,洒上水,另一份放在盛水的杯中(种子全部浸没水中)。一周后,卫生纸上的种子全部萌发了,而水中的种子只露出一点点小芽。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空气。B、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阳光。取20粒小麦种子,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纸杯中,同时洒上相同的水,一个放在明亮处,一个用黑色塑料袋罩严,放在暗处。一周后,两份种子均萌发了。说明种子萌发不需要光。通过实验学生得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没有任何压力,做得认真,在探究中学会了思考,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四、自主探究让学生学会创新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探究实验的能力,这时就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时空和平台,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如在学习了《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后(七年级下册),一次偶然的发现,使兴趣小组的学生对“洗洁精是否影响动物的生存和生长发育”产生了兴趣。原来,一位同学用洗洁精洗碗后把洗碗水倒在了花园里,顿时,从地下钻出了几条蚯蚓在地面上打滚,不一会儿便死了。于是他们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在一张纸板上,把同一环境中捉到的4条蚯蚓,分开放在纸板上并编号,用滴管分别在1-4号蚯蚓身体上,滴上一滴自来水和三种不同浓度的洗洁精溶液,结果1号蚯蚓基本没有反应;2号蚯蚓身体屈伸;3号蚯蚓身体不断屈伸,反应较强烈;4号蚯蚓身体不断屈伸、打滚,反应最强烈。说明洗洁精对蚯蚓的皮肤有刺激作用,对其生存环境影响很大。通过查找资料得知,洗洁精摄入动物体内,会造成动物生长发育畸形、器官功能衰竭、直至死亡。沾在人的皮肤上的洗涤剂大约有0.5%惨入血液,皮肤上若有伤口则渗透力提高10倍以上,侵入人体后与其它的化学物质结合后,毒性会增加数倍。尤其具有很强的诱发癌特性。各种家用洗涤剂大量使用,会环境污染,造成水体污染,继而危及到农业生产环境和畜牧生产的安全,甚至造成对人类的危害。为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应尽量减少对洗洁精等洗涤剂的使用。
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办法、出点子,施展才华、发挥创造力的时空,拓展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体现了“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去动手;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去表达;学生的时空,让学生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