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能够有效引发人们在情感、意志以及思想方面探究真理的决心,是大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前提与先导。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
【关键词】大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认知事物、渴求真理的内在驱动力,也是一种带有积极情绪的意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效果和一个人的情绪密切相关。怀着愉快的情绪,用充满希望和兴趣的情绪去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计算机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现实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课堂的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计算机应用,借助生活经验学习计算机知识,把计算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大学生都对电脑游戏充满了好奇,在课余生活中也往往通过玩游戏来进行放松娱乐,在进行C语言教学时,教师可以收集了几个简短的计算机游戏程序来演示,这些趣味的小游戏程序会引起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就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到在讲述计算机发展历程的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的个人电脑配置,然后介绍双核CPU,让学生看到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发现学好计算机知识对于自己的生活有着实际的用处,从而激发起了主动求知的兴趣。接着教师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双核技术能提高运算速度,相应的原理是什么?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讨论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让学生看到计算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好的激发了求知欲望。
二、为学生创设成功体验
很多大学生在刚入学时,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还是充满兴趣的,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发现所学知识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理解课本的基础知识,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上机操作任务。因此,久而久之,学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这门课程也不再充满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通过适当降低操作任务的难度,或者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参与到课堂任务中,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一种成功感。比如讲到编程的时候,教师给基础差的学生布置相对简单的任务,要求他们能够读懂简单程序,能对简单程序调试纠错;对于基础尚可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自己编写简单程序,并能对给出的不完整程序填空补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会激发其产生自我实现的决心,所以,教师要不吝惜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扬,当学生完成一项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时,当学生在计算机考试中取得一点进步时,要及时的给予具体的赞扬,不能只是简单的表扬一句干得不错,而已要进行明确的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也看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习兴趣。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强调学习的基本原则必须尊重学生,重视他们的意愿、情感和观念,必须相信人都能教于自己,并认为学习就是一个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发扬民主,爱护学生的自尊,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在讲到《VFP语言程序设计》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存在问题的小程序,让学生找出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再比如教师可以课后在chinaren上建立班级的学习空间,轮流赋予班级同学本组管理员的权限,负责本组网络学习的总结和小组报告的提交。现在很多大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是非常强的,在实践操作课中,教师还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自己设计教案,走上讲台,充当课堂的主体角色,实行师生角色置换的尝试总之,计算机教师要树立人本意识,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走出来,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重视每个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四、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
教师要发挥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置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产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动机和兴趣。学生通过看书、浏览课件、分析范例等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操作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Office2003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个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的资料,让学生帮助这个毕业生制作一份Word简历,从中体会如何输入文本,如何进行编辑、排版以及打印。再比如,教师可以设置“打条形码”这个情境,让学生帮助学校的小超市用计算机打印条形码,激发学生的实践操作欲望,从而使学生熟悉文字输入与处理,综合使用对BASIC语言、数据库语言,多媒体技术。
结语
总之,作为计算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强烈兴趣,促使他们对计算机这门课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进行思考、创造,掌握计算机的多种功能,从而实现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牟连佳,梁皎,李丕显,孙文安.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5,(1):57-69
【2】于艳华.加速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J].教育艺术,2004,(12): 24-25
【3】黄妙燕.浅析实验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6-17
【4】罗军.浅淡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7,(21):72-77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计算机;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认知事物、渴求真理的内在驱动力,也是一种带有积极情绪的意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效果和一个人的情绪密切相关。怀着愉快的情绪,用充满希望和兴趣的情绪去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计算机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现实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课堂的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计算机应用,借助生活经验学习计算机知识,把计算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大学生都对电脑游戏充满了好奇,在课余生活中也往往通过玩游戏来进行放松娱乐,在进行C语言教学时,教师可以收集了几个简短的计算机游戏程序来演示,这些趣味的小游戏程序会引起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就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到在讲述计算机发展历程的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的个人电脑配置,然后介绍双核CPU,让学生看到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发现学好计算机知识对于自己的生活有着实际的用处,从而激发起了主动求知的兴趣。接着教师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双核技术能提高运算速度,相应的原理是什么?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讨论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让学生看到计算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好的激发了求知欲望。
二、为学生创设成功体验
很多大学生在刚入学时,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还是充满兴趣的,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发现所学知识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理解课本的基础知识,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上机操作任务。因此,久而久之,学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这门课程也不再充满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通过适当降低操作任务的难度,或者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参与到课堂任务中,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一种成功感。比如讲到编程的时候,教师给基础差的学生布置相对简单的任务,要求他们能够读懂简单程序,能对简单程序调试纠错;对于基础尚可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自己编写简单程序,并能对给出的不完整程序填空补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会激发其产生自我实现的决心,所以,教师要不吝惜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扬,当学生完成一项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时,当学生在计算机考试中取得一点进步时,要及时的给予具体的赞扬,不能只是简单的表扬一句干得不错,而已要进行明确的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也看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习兴趣。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强调学习的基本原则必须尊重学生,重视他们的意愿、情感和观念,必须相信人都能教于自己,并认为学习就是一个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发扬民主,爱护学生的自尊,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在讲到《VFP语言程序设计》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存在问题的小程序,让学生找出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再比如教师可以课后在chinaren上建立班级的学习空间,轮流赋予班级同学本组管理员的权限,负责本组网络学习的总结和小组报告的提交。现在很多大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是非常强的,在实践操作课中,教师还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自己设计教案,走上讲台,充当课堂的主体角色,实行师生角色置换的尝试总之,计算机教师要树立人本意识,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走出来,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重视每个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四、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
教师要发挥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置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产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动机和兴趣。学生通过看书、浏览课件、分析范例等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操作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Office2003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个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的资料,让学生帮助这个毕业生制作一份Word简历,从中体会如何输入文本,如何进行编辑、排版以及打印。再比如,教师可以设置“打条形码”这个情境,让学生帮助学校的小超市用计算机打印条形码,激发学生的实践操作欲望,从而使学生熟悉文字输入与处理,综合使用对BASIC语言、数据库语言,多媒体技术。
结语
总之,作为计算机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强烈兴趣,促使他们对计算机这门课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进行思考、创造,掌握计算机的多种功能,从而实现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牟连佳,梁皎,李丕显,孙文安.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5,(1):57-69
【2】于艳华.加速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J].教育艺术,2004,(12): 24-25
【3】黄妙燕.浅析实验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6-17
【4】罗军.浅淡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7,(21):72-77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