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原州区中小河流基本情况
1.1 清水河
清水河:发源于境内开城镇黑刺沟脑,从原州区北端七营镇盘河村出境,主河道在沈家河水库以上比较顺直,沈家河水库以下蛇曲蜿转,穿海原、同心、中宁三县入黄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全长320公里,总流域面积14481平方公里,原州区境内长135公里,流域面积4920平方公里。清水河较大支流有3条,分别为:冬至河、中河、苋麻河。清水河西侧支流洪水多、洪量大,主要来自冬至河、中河、苋麻河等支流。东部属黄土丘陵区,支流多而洪量小,主要有毛家沟、杨达子沟、大红沟、石景河等。清水河原州区段总的暴雨特点是上游大,下游小,上游即沈家河水库以上,地形平缓,地势低洼,河床高,有5条支沟汇聚,且上游多发暴雨,洪灾较重,城区段防洪标准低,水患严重。要列入规划的支流有冬至河、中河、杨达沟及石景河4条分支。
1)冬至河:发源于硝口沟上游中河乡大路沟,向北至头营镇马家洼处入清水河,属清水河一级支流,干流全长45.1公里,支流比较大的共有5条,分别为:大营河、中水河、曹河、沙河子、上店子河,流域面积500多平方公里,建有冬至河、上店子、海子峡、潘家庄、曹河、蒋口等中小型水库6座,已有2座中小型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改造,对叠叠沟林场植被进行恢复,对上、中游进行坡改梯田、退耕还林(草)建设,极大减少了水土流失,但河岸两边村庄、集镇、农田多,遇超标准洪水时,过流不畅,出现岸坡坍塌等现象,蚕食耕地,威胁两岸群众,河道整治要列入规划范围。
2)中河:又称寺口子河,发源于西吉县偏城乡柳沟,海原县李俊乡境内,由西向东出寺口子沟从黑城邓家河汇入清水河,全长85公里,流域面积1190平方公里,原州区境内长22.5公里,流域面积130平方公里,2002年对寺口子水库进行除险加固,调蓄量大,但寺口子水库下游河堤破坏严重,乱开乱采现象普遍存在,部分河床、河堤已毁,只能依赖于寺口子水库调洪,因此河道治理要列入规划范围。
3)杨达子沟位于头营镇,是清水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头营镇杨河村硷滩上游,东南走向,汇入二营水库入清水河,流域面积205平方公里,沟道长26.3公里,流域内植被稀少,属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2007年3月开始对杨达沟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杨达子沟上下游危及村庄及耕地的主要河段要列入规划范围。
4)石景河,流域面积963平方公里,主沟发源于寨科乡中川村,沿途流经吕套、高台等,在七营镇盘河村附近与清水河汇流,是清水河一级支流。1987年在上游高台村修建峁头沟水库,1992年冲跨,2005年在南坪村修建张槽水库,2007-2008年在寨科乡教场、小教等处修建了水保坝系,流域内植被稀少,属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石景河南坪村以上河道要作为规划治理范围。
1.2 茹河
茹河:属泾河支流,发源于开城乡水沟壕,由西向东经古城、彭阳、城阳在镇沟圈汇入浦河,全长92.8公里,流域面积2088平方公里,其上游称黄家河,在原州区境内。茹河流域总的暴雨特征是南多北少,历史上发生多次洪水。流域属黄土丘陵地貌,由于降水比较集中,土壤沙化,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比较严重,河谷大体为“U”字形,岸坡较陡直。茹河发生洪水次数较频繁,从2001年开始对茹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结合流域内沟谷,水系分布特征,坡改梯田,拦蓄造地,控制沟道下切和沟岸进一步扩张,保护两岸台坪和上游沟壕地,并蓄水灌溉。至2006年共建成塘坝589座,治理面积165平方公里。2005年对康沟水库进行除险加固,要列入规划范围的主要是原州区境内的小河支流上游黄家河段,即崾蚬水库汇流处至吕坪段的危险河段。
1.3 葫芦河
葫芦河:属于渭河系,原州区境内的张易河,发源于六盘山脉香炉山脚下,河长23公里,在张易樊西沟入马莲水库,在西吉县蒋台堡汇入葫芦河,流域面积204平方公里,流域内降水较丰富,上游山林地带植被相对较好,本流域属低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其间沟壑纵横 ,沟壁陡直,冲沟下切严重,由于强烈风化、崩塌,河谷形成“U”型,治理前,洪水常毁农田、道路,冲走牛羊。从2003年—2006年在本流域进行综合治理,马什好项目共建设梯田3000多公顷,造林2000公顷,种草1100公顷,封禁治理3000多公顷,完成治理面积近130平方公里;建设水保骨干坝8座,除险加固水库1座。由于近年来在流域的综合治理投入大,植被恢复快,当地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水患得以有效治理。
2 中小河流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经验教训
原州区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比较滞后,近年来,清水河流域主河道在城区段进行了一系列治理,主要以生态措施、堤防护岸等措施为主,效果显著。另外,在铁道、公路沿线,在建设的同时,相继建成一些砌石护岸措施,对河床及道路都进行了保护。但在河道沿线乡镇、村庄及农田都不同受到洪水威胁,例如在1992年8月9日,寺口子水库上游突降暴雨,溢洪道泄量150m3/s,中河水位在黑城镇漫水桥处,水位抬高,洪水进入右岸的劳改农场及唐堡村,冲毁沿途村庄及道路,损失惨重。之后在漫水桥上游段的右岸,修建了2.0Km堤防工程,提高了防洪标准。保护了周围的村庄及农田。因此我们应当抓住机遇,推进我区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把中小河流治理问题,当作今后防汛工作的重点之一,促进我区经济发展。
3 近期治理的重点
1)基本思路。确定重点河流及重点治理河段。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河流规划前期工作状况,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以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筛选出近期治理的重点河流(河段);提出列入本规划县级行政区近期治理的中小河流名录。
2)确定的依据和理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标准》(GB50286-98)规定为基本依据,本次的河道治理属堤防工程、河道砌护、疏浚工程,洪水标准对没有整体防洪规划的相对独立的局部堤防,防洪水标准为Ⅳ等,级别按4级设防,洪水重现期为20年(P=5%)一遇,工程设计水平年定为20年。
3)确定的重点地区、河流(河段)。重点地区:本规划的重点地区主要是位于中小河流沿岸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川道区、浅丘区,包含有人口较多集镇或有较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千亩以上,洪涝灾害对乡镇、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区域,优先加强冬至河、中河、张易河河流的治理。重点河流(河段):重点地区中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建国后曾发生人员伤亡,财产、房屋和农田洪涝灾害损失严重,已列为省级行政区防洪防汛重点,洪水风险较大的中小河流(河段)为重点河流(河段)。
重点地区河流中的重点河段为受洪水威胁的人口较多、有需要保护的城镇(市)以及有较大范围农田等保护对象的河段;防洪标准低、防洪工程体系存在明显薄弱环节的河段;河道泄水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排水的洪涝结合河段。山丘区河流重点是保护县、乡等城镇的河段,浅丘区河流重点是沿河人口和农田较集中的河段,平原盆地区河流重点是洪涝结合的河道淤积卡口和洪涝排泄出口河段。
1.1 清水河
清水河:发源于境内开城镇黑刺沟脑,从原州区北端七营镇盘河村出境,主河道在沈家河水库以上比较顺直,沈家河水库以下蛇曲蜿转,穿海原、同心、中宁三县入黄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全长320公里,总流域面积14481平方公里,原州区境内长135公里,流域面积4920平方公里。清水河较大支流有3条,分别为:冬至河、中河、苋麻河。清水河西侧支流洪水多、洪量大,主要来自冬至河、中河、苋麻河等支流。东部属黄土丘陵区,支流多而洪量小,主要有毛家沟、杨达子沟、大红沟、石景河等。清水河原州区段总的暴雨特点是上游大,下游小,上游即沈家河水库以上,地形平缓,地势低洼,河床高,有5条支沟汇聚,且上游多发暴雨,洪灾较重,城区段防洪标准低,水患严重。要列入规划的支流有冬至河、中河、杨达沟及石景河4条分支。
1)冬至河:发源于硝口沟上游中河乡大路沟,向北至头营镇马家洼处入清水河,属清水河一级支流,干流全长45.1公里,支流比较大的共有5条,分别为:大营河、中水河、曹河、沙河子、上店子河,流域面积500多平方公里,建有冬至河、上店子、海子峡、潘家庄、曹河、蒋口等中小型水库6座,已有2座中小型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改造,对叠叠沟林场植被进行恢复,对上、中游进行坡改梯田、退耕还林(草)建设,极大减少了水土流失,但河岸两边村庄、集镇、农田多,遇超标准洪水时,过流不畅,出现岸坡坍塌等现象,蚕食耕地,威胁两岸群众,河道整治要列入规划范围。
2)中河:又称寺口子河,发源于西吉县偏城乡柳沟,海原县李俊乡境内,由西向东出寺口子沟从黑城邓家河汇入清水河,全长85公里,流域面积1190平方公里,原州区境内长22.5公里,流域面积130平方公里,2002年对寺口子水库进行除险加固,调蓄量大,但寺口子水库下游河堤破坏严重,乱开乱采现象普遍存在,部分河床、河堤已毁,只能依赖于寺口子水库调洪,因此河道治理要列入规划范围。
3)杨达子沟位于头营镇,是清水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头营镇杨河村硷滩上游,东南走向,汇入二营水库入清水河,流域面积205平方公里,沟道长26.3公里,流域内植被稀少,属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2007年3月开始对杨达沟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杨达子沟上下游危及村庄及耕地的主要河段要列入规划范围。
4)石景河,流域面积963平方公里,主沟发源于寨科乡中川村,沿途流经吕套、高台等,在七营镇盘河村附近与清水河汇流,是清水河一级支流。1987年在上游高台村修建峁头沟水库,1992年冲跨,2005年在南坪村修建张槽水库,2007-2008年在寨科乡教场、小教等处修建了水保坝系,流域内植被稀少,属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石景河南坪村以上河道要作为规划治理范围。
1.2 茹河
茹河:属泾河支流,发源于开城乡水沟壕,由西向东经古城、彭阳、城阳在镇沟圈汇入浦河,全长92.8公里,流域面积2088平方公里,其上游称黄家河,在原州区境内。茹河流域总的暴雨特征是南多北少,历史上发生多次洪水。流域属黄土丘陵地貌,由于降水比较集中,土壤沙化,植被覆盖率低,流水侵蚀比较严重,河谷大体为“U”字形,岸坡较陡直。茹河发生洪水次数较频繁,从2001年开始对茹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结合流域内沟谷,水系分布特征,坡改梯田,拦蓄造地,控制沟道下切和沟岸进一步扩张,保护两岸台坪和上游沟壕地,并蓄水灌溉。至2006年共建成塘坝589座,治理面积165平方公里。2005年对康沟水库进行除险加固,要列入规划范围的主要是原州区境内的小河支流上游黄家河段,即崾蚬水库汇流处至吕坪段的危险河段。
1.3 葫芦河
葫芦河:属于渭河系,原州区境内的张易河,发源于六盘山脉香炉山脚下,河长23公里,在张易樊西沟入马莲水库,在西吉县蒋台堡汇入葫芦河,流域面积204平方公里,流域内降水较丰富,上游山林地带植被相对较好,本流域属低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其间沟壑纵横 ,沟壁陡直,冲沟下切严重,由于强烈风化、崩塌,河谷形成“U”型,治理前,洪水常毁农田、道路,冲走牛羊。从2003年—2006年在本流域进行综合治理,马什好项目共建设梯田3000多公顷,造林2000公顷,种草1100公顷,封禁治理3000多公顷,完成治理面积近130平方公里;建设水保骨干坝8座,除险加固水库1座。由于近年来在流域的综合治理投入大,植被恢复快,当地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水患得以有效治理。
2 中小河流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经验教训
原州区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比较滞后,近年来,清水河流域主河道在城区段进行了一系列治理,主要以生态措施、堤防护岸等措施为主,效果显著。另外,在铁道、公路沿线,在建设的同时,相继建成一些砌石护岸措施,对河床及道路都进行了保护。但在河道沿线乡镇、村庄及农田都不同受到洪水威胁,例如在1992年8月9日,寺口子水库上游突降暴雨,溢洪道泄量150m3/s,中河水位在黑城镇漫水桥处,水位抬高,洪水进入右岸的劳改农场及唐堡村,冲毁沿途村庄及道路,损失惨重。之后在漫水桥上游段的右岸,修建了2.0Km堤防工程,提高了防洪标准。保护了周围的村庄及农田。因此我们应当抓住机遇,推进我区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把中小河流治理问题,当作今后防汛工作的重点之一,促进我区经济发展。
3 近期治理的重点
1)基本思路。确定重点河流及重点治理河段。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河流规划前期工作状况,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以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筛选出近期治理的重点河流(河段);提出列入本规划县级行政区近期治理的中小河流名录。
2)确定的依据和理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标准》(GB50286-98)规定为基本依据,本次的河道治理属堤防工程、河道砌护、疏浚工程,洪水标准对没有整体防洪规划的相对独立的局部堤防,防洪水标准为Ⅳ等,级别按4级设防,洪水重现期为20年(P=5%)一遇,工程设计水平年定为20年。
3)确定的重点地区、河流(河段)。重点地区:本规划的重点地区主要是位于中小河流沿岸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川道区、浅丘区,包含有人口较多集镇或有较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千亩以上,洪涝灾害对乡镇、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区域,优先加强冬至河、中河、张易河河流的治理。重点河流(河段):重点地区中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建国后曾发生人员伤亡,财产、房屋和农田洪涝灾害损失严重,已列为省级行政区防洪防汛重点,洪水风险较大的中小河流(河段)为重点河流(河段)。
重点地区河流中的重点河段为受洪水威胁的人口较多、有需要保护的城镇(市)以及有较大范围农田等保护对象的河段;防洪标准低、防洪工程体系存在明显薄弱环节的河段;河道泄水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排水的洪涝结合河段。山丘区河流重点是保护县、乡等城镇的河段,浅丘区河流重点是沿河人口和农田较集中的河段,平原盆地区河流重点是洪涝结合的河道淤积卡口和洪涝排泄出口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