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结合自己教授这门课程经验,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方面的对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SQL Server数据库 教学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20149-01
一、引言
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均开设了《SQL Server 数据库与应用》,然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导致一些学生的理论知识很扎实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笔者结合自己教授《SQL Server 数据库与应用》这门课程针对对目前的教学改革方案,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考核方式等方面做一些简单探讨,希望能给这门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二、目前《SQL Server 数据库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SQL Server 数据库与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数量的应用,目前部分教授教育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等单项的教学模式;教师单独拥有权力,学生在老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教学以灌输式传授为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教师关注程度不够;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等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们的任务和责任就是彻底的“应试”和接受评定等。
(二)没有制定详细、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教学环节中的首要环节,它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它各个环节。一些高校某些老师在《SQL SERV ER 数据库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却忽略了这个环节,主要表现为:在开学初没有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或者过于粗略、或者死板地按教材来制定教学计划。
(三)授课方式、方法不适宜。目前,许多高校在传授该课程采取的就是多媒体教学方式。但只是简单的通过课件演示完成一系列的教学任务,控制学生掌握知识信息的过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很难把握好演示课件与验证原理、数据关系的关系,因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认知数据库原理的能力。必须研究新的授课方法。
(四)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SQL SERVER 数据库与应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但目前实验课教学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学生不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不清楚,考核中实验课也没有一定的比例等。至于课外实践活动,许多高校根本就没有开展。这种不重视课内、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改进建议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中心,是实现创新型教育的前提和思想保障,教师只有对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体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在教育观念上的转变。
(二)教学内容优化与教材的选择,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我个人多年从事教学过程的体会如下:由于普通高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以应用为主,因此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对理论部分只是作一些必要的讲解,讲解的重点放在技术与应用部分,具体如下:简要介绍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各种数据模型等基础理论;详细讲解关系代数理论,为后面SQL语言的查询语句奠定基础;关系数据库语言SQL是最为流行的关系数据库操作语言,在很多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都提供了SQL语言,这是课程的重要内容,在介绍中应该结合一种具体的DBMS,如SQL Server让学生通过对SQL语句的具体使用来掌握SQL的各种语法和功能,重点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控制来说,在实际设计数据库时,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数据库中数据的有效性、正确性、相容性与安全性等,这是衡量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应当结合实际例子详细讲解;事务在实际操作中应用也较广,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应用进行讲述;数据库设计是原理与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提高学生实际数据库应用能力的关键内容,为了让学生完整地掌握整个设计过程,可以通过实现一个具体的应用来讲述这部分内容;作为DBMS 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通信接口的ADO或ADD.NET 技术需要适当地进行介绍。
(三)基于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教学计划。合理地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是备好课和授好课的保障。在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时,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和合理地分配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时间。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我们在坚持不脱离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依据先进的SQL Server 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教材进行适当的编串,补充新的内容。
(四)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学过程应该充分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既是教师的认识过程,更是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做到认真研究所教授课程的结构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着重抓好四个渐进阶段,即“入门→理解→掌握→应用”的教学和衔接工作。对于这样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必须有一个好的实例系统。数据库实例的选择,其一,必须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内容;其二,数据库课程前后知识连贯性高,因此,对课程中的所有实例选择同一数据库里的数据来讲解。经调查,发现学生熟悉的成绩管理系统是一个很好的数据库实例,利用该实例可以使得问题变得容易理解,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学习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兴趣提高了不少。
(五)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启发式教育提高主体兴趣。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角色和地位的转变,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其次要改变知识的传输方式,把静态的教学变成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的开放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操作,把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始终是启发,通过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针对在校学生接触实际比较少,没有实际开发软件和工作经验的特点,我们采取逐步引导的方式,提高学生系统思维与惯性思维能力。具体做法是:首先,教师针对一个实际案例,从问题的提出,分析,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最终问题的解决,给学生全面讲解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然后教师提出相似的案例,由学生当主角,自己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在设计过程中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老师予以及时的纠正。这样学生不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更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在分析《SQL SERV ER 数据库与应用》课程教学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思考和分析,结合教学实际及自身的体会,提出了若干教学改革措施,我们将继续在数据库的教学改革上开展新的工作,努力寻求新的切入点,使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更好更紧密的结合起来,不断提高《SQL SERVER 数据库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林大辉、陈秋妹、黄世国,《数据库原理》教学方法初探[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007(6):109 -110.
[2]吴达胜、刘丽娟、孙圣力,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研究[J].计算机时代.2005(11):31 -32.
[关键词]SQL Server数据库 教学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20149-01
一、引言
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均开设了《SQL Server 数据库与应用》,然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导致一些学生的理论知识很扎实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笔者结合自己教授《SQL Server 数据库与应用》这门课程针对对目前的教学改革方案,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考核方式等方面做一些简单探讨,希望能给这门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二、目前《SQL Server 数据库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SQL Server 数据库与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数量的应用,目前部分教授教育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等单项的教学模式;教师单独拥有权力,学生在老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教学以灌输式传授为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教师关注程度不够;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评定等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们的任务和责任就是彻底的“应试”和接受评定等。
(二)没有制定详细、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是教学环节中的首要环节,它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它各个环节。一些高校某些老师在《SQL SERV ER 数据库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却忽略了这个环节,主要表现为:在开学初没有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或者过于粗略、或者死板地按教材来制定教学计划。
(三)授课方式、方法不适宜。目前,许多高校在传授该课程采取的就是多媒体教学方式。但只是简单的通过课件演示完成一系列的教学任务,控制学生掌握知识信息的过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很难把握好演示课件与验证原理、数据关系的关系,因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认知数据库原理的能力。必须研究新的授课方法。
(四)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SQL SERVER 数据库与应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但目前实验课教学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学生不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不清楚,考核中实验课也没有一定的比例等。至于课外实践活动,许多高校根本就没有开展。这种不重视课内、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改进建议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中心,是实现创新型教育的前提和思想保障,教师只有对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体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在教育观念上的转变。
(二)教学内容优化与教材的选择,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我个人多年从事教学过程的体会如下:由于普通高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以应用为主,因此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对理论部分只是作一些必要的讲解,讲解的重点放在技术与应用部分,具体如下:简要介绍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各种数据模型等基础理论;详细讲解关系代数理论,为后面SQL语言的查询语句奠定基础;关系数据库语言SQL是最为流行的关系数据库操作语言,在很多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都提供了SQL语言,这是课程的重要内容,在介绍中应该结合一种具体的DBMS,如SQL Server让学生通过对SQL语句的具体使用来掌握SQL的各种语法和功能,重点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控制来说,在实际设计数据库时,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数据库中数据的有效性、正确性、相容性与安全性等,这是衡量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应当结合实际例子详细讲解;事务在实际操作中应用也较广,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应用进行讲述;数据库设计是原理与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提高学生实际数据库应用能力的关键内容,为了让学生完整地掌握整个设计过程,可以通过实现一个具体的应用来讲述这部分内容;作为DBMS 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通信接口的ADO或ADD.NET 技术需要适当地进行介绍。
(三)基于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教学计划。合理地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是备好课和授好课的保障。在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时,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和合理地分配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时间。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我们在坚持不脱离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依据先进的SQL Server 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教材进行适当的编串,补充新的内容。
(四)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学过程应该充分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既是教师的认识过程,更是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做到认真研究所教授课程的结构和学生学习的规律,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着重抓好四个渐进阶段,即“入门→理解→掌握→应用”的教学和衔接工作。对于这样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必须有一个好的实例系统。数据库实例的选择,其一,必须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内容;其二,数据库课程前后知识连贯性高,因此,对课程中的所有实例选择同一数据库里的数据来讲解。经调查,发现学生熟悉的成绩管理系统是一个很好的数据库实例,利用该实例可以使得问题变得容易理解,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学习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兴趣提高了不少。
(五)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启发式教育提高主体兴趣。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角色和地位的转变,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其次要改变知识的传输方式,把静态的教学变成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的开放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操作,把数据库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始终是启发,通过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针对在校学生接触实际比较少,没有实际开发软件和工作经验的特点,我们采取逐步引导的方式,提高学生系统思维与惯性思维能力。具体做法是:首先,教师针对一个实际案例,从问题的提出,分析,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最终问题的解决,给学生全面讲解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然后教师提出相似的案例,由学生当主角,自己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在设计过程中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老师予以及时的纠正。这样学生不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更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在分析《SQL SERV ER 数据库与应用》课程教学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思考和分析,结合教学实际及自身的体会,提出了若干教学改革措施,我们将继续在数据库的教学改革上开展新的工作,努力寻求新的切入点,使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更好更紧密的结合起来,不断提高《SQL SERVER 数据库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林大辉、陈秋妹、黄世国,《数据库原理》教学方法初探[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007(6):109 -110.
[2]吴达胜、刘丽娟、孙圣力,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研究[J].计算机时代.2005(11):3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