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于2015年开启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对生涯教育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其生涯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并贯穿12个年级,在"认识—实践—理解"课程模式下,重新建构了由大概念、课程能力和课程内容学习标准构成并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体验式学习和与社区合作,并安排专业导师予以指导,以发展学生的个人兴趣和优势、身份认同和社会责任意识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其改革举措启示我们要将生涯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于2015年开启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对生涯教育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其生涯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并贯穿12个年级,在"认识—实践—理解"课程模式下,重新建构了由大概念、课程能力和课程内容学习标准构成并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体验式学习和与社区合作,并安排专业导师予以指导,以发展学生的个人兴趣和优势、身份认同和社会责任意识以及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其改革举措启示我们要将生涯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建构中小幼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借鉴其课程模式,促进学生个人与社会素养发展;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引领学生开展体验式学习;积极开发社区资源,发挥学校和社区的协同育人功能。
其他文献
增值性评价是一种通过特定标准,计算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进步的数值,从而对相关对象进行测评的评价方法。增值性评价不仅符合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和培育历史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而且更适应课程改革之后的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历史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学业增值评价的应用路径,最大限度地发挥增值性评价的优势,并运用多元评价弥补增值评价的缺陷,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于2018年1~12月采用无人机跟踪调查及访问调查等获得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地区较为准确的亚洲象数量,共74头,全部归入1个种群,并将该种群命名为"西双版纳勐腊种群",下分为2个亚种群,分别为"勐腊亚种群"(39头)和"尚勇亚种群"(35头)。对1976~2018年间的西双版纳勐腊亚洲象种群、勐腊亚种群及尚勇亚种群的数量动态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1)西双版纳勐腊亚洲象种群总体呈现稳定发展趋势;
地震沉积学是精细表征沉积体系时空分布特征的有效手段。本文以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春光探区为例,首先对白垩系和古近系的层序界面和层序展布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然后综合分析地震、录井、测井、岩心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明确了该区的沉积相类型,最后以地震沉积学思想为指导,利用分频处理、RGB融合和地层切片等多项技术,对沉积体系进行了精细的刻画。结果表明:(1)春光探区白垩系可以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和
于2018年1~12月采用无人机调查法、跟踪调查法及访问调查获得西双版纳-普洱交界地区分布的亚洲象共189头,全部归入一个种群。根据种群、亚种群、象群及独象的等级划分和命名方法,将其命名为"西双版纳-普洱种群",下分5个亚种群,分别为勐养亚种群(70头)、六顺亚种群(45头)、思茅港亚种群(26头),云仙亚种群(4头),江城亚种群(44头)。结合历史文献和资料,对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西双版纳-普洱
目的:探讨疏肝化瘀方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大鼠HGF蛋白表达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各18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阳性对照组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实验组给予疏肝化瘀方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干预14 d后的心肌组织中HGF蛋白表达,测定各组SD大鼠心脏功能参数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
孢子沟是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孢子植物研究和科普的重要场所,科学营造与修复孢子植物生长适宜的生境至关重要。通过总结孢子沟植被的现状问题,从引种培育基地建立、科普展示、研究等方面出发,提出"构建植物五重生境、修复上层郁闭度、提高孢子沟湿度、增加种类丰富度"4个生境修复策略。在项目实施完成后的1~3年周期内,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孢子沟的生态修复情况,探寻孢子沟中衍生的孢子植物种类,以期为同类型植物生境
枸杞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在我国的大规模种植和食用可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中医药传统典籍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均明确记载枸杞具有滋补、明目等功效[1].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枸杞中的活性成分和功效物质基础得以进一步明确:枸杞的功效成分包括玉米黄素、类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烟酸等[2].在各种活性组分中,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
射线检测是电站锅炉水冷壁部件对接焊口质量的主要控制手段,检测报告和底片等资料则需长期而有效地保存,以备随时检查。但实际工作中,由于某些原因造成部件在出厂后检测资料和检测位置无法有效地对应,导致设备在安装或运行中发现焊口的质量问题,并且无法准确识别制造过程中的检测情况。因此,本文从提升产品质量、改进检测工艺和制造工艺的角度出发,探讨焊口射线检测追踪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