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管理哲学,就是反省自己的管理经验。
管理是美国人整理出来的,美国曾经是“管理”的最大输出国。然而,日本在管理上却比美国还成功,为什么?因为日本人除了管理哲学外,还十分重视经营理念。
中国人认为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做事就是如何提高工作绩效。
我认为,管理哲学,就是反省自己的管理经验。
美国人少数服从多数
美国人在 200 年前,地大人少,很少有邻居,彼此无人能帮忙,理想的方法就是自我保护,这是因为生态环境不得不如此。所以,就美国管理的总体来说,是一种个体主义。
但美国充分尊重人性。他们解决问题的规则是:少数服从多数。美国人常采用举手表决的方法,美国人称之为“用拳头代替打破人头”。今天多数人赞成这条法律,这条法律就成立;明天多数人不赞成这条法律了,这条法律就被废除。美国的管理是“划龙舟式”的管理,“划手”背向前方,一定要步调一致,听从指挥、放弃个人念头,严格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信条。凡是缺乏效力、跟不上多数的人就要被淘汰。但是,论道理,有时多数人的看法不一定对,少数人的看法也不一定不对。近代西方人渐渐发觉:有时也不能完全服从多数,主张尊重少数。
日本人多数协调少数
日本人是集体主义。日本地方小,有台风,有地震,又有火山,彼此靠得很紧,因此日本崇尚的是集体主义,这也是生态环境所致。
一千多年来,日本人被训练得能够全员一致,采取同样的行动,所以没有必要独裁者强有力的发号施令。日本的管理采取“抬神轿式”的管理。抬神轿时没有人指挥,抬轿的人有高有矮,有人用力,有人不用力,有人摇摇晃晃,增加了阻力,但是被抬的神并不发号施令。然而摇晃的结果,则是每个神轿都平安到达目的地。日本人不能有秘密,有秘密就是罪恶。日本人心里有话就讲出来,而且对自己的同胞很亲切,并乐于帮忙,不喜欢以多数来压倒少数,使少数人受到伤害。
事实上,日本人警惕性很高,他们不愿意让自己变成少数。他会服从前辈的指示,照着大家的做法去做。如果有争执,只要提出一个全体目标,就很容易协调,所以虽然平日有派系,但一旦对外或遇到重大事件,便会很快取得一致的行动。
中国人是“彼此彼此”
中国人是交互主义,既有个人主义,但不完全,又有集体主义,即“彼此彼此”,也就是交互主义。
研究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管理是相当困难的。
许多朋友都承认,我们不需要刻意强调中国式管理,但是中国人的风土人情,却实实在在影响到中国人的管理,丝毫不容忽视。大家都异口同声:运用中国人自己的方法来解决中国人的问题,的确事半功倍。
有些人则认为:人的行为大同小异,中国人和外国人说起来也差不多。这种看法很对,只是站在管理实务的立场,刚好和理论界重视“大同”部份相反,必须注重“小异”的部份。所以我们常常指责中国人如何如何,实际上并不是“中国人如此,西洋人相反”,而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在这些方面,有程度上的差异”。不是“有”或“无”,而是“多”或“少”,才不致陷人“二分法”的不利困境。
中国人应该尊儒,也就是信奉孔子,从而形成中国人自己的管理哲学。这种哲学的形成还是要从反省以往的经验中得来。
中国人的行为,由于我们的包装哲学和西方人有很大差异,很不容易依照西方的标准来省察和评估。当代中国人的毛病,事实上就是喜欢用西方的观点来观察中国人的行为,以致样样看不惯。但是内心深处,却又存在着某些中国人的牢不可破的观念。看的、想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逐渐增长今日中国人“嘴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办不到”的恶习。久而久之,口是而心非,形成言行不一的习惯,更为不幸。
我们希望能够把管理的道理,依据中国人的行为,切实付诸实施,并求其圆满而有效。希望更多的高明之士,来做这一方面的研究。
作者简介:
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统一促进会理事长。
管理是美国人整理出来的,美国曾经是“管理”的最大输出国。然而,日本在管理上却比美国还成功,为什么?因为日本人除了管理哲学外,还十分重视经营理念。
中国人认为管理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就是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做事就是如何提高工作绩效。
我认为,管理哲学,就是反省自己的管理经验。
美国人少数服从多数
美国人在 200 年前,地大人少,很少有邻居,彼此无人能帮忙,理想的方法就是自我保护,这是因为生态环境不得不如此。所以,就美国管理的总体来说,是一种个体主义。
但美国充分尊重人性。他们解决问题的规则是:少数服从多数。美国人常采用举手表决的方法,美国人称之为“用拳头代替打破人头”。今天多数人赞成这条法律,这条法律就成立;明天多数人不赞成这条法律了,这条法律就被废除。美国的管理是“划龙舟式”的管理,“划手”背向前方,一定要步调一致,听从指挥、放弃个人念头,严格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信条。凡是缺乏效力、跟不上多数的人就要被淘汰。但是,论道理,有时多数人的看法不一定对,少数人的看法也不一定不对。近代西方人渐渐发觉:有时也不能完全服从多数,主张尊重少数。
日本人多数协调少数
日本人是集体主义。日本地方小,有台风,有地震,又有火山,彼此靠得很紧,因此日本崇尚的是集体主义,这也是生态环境所致。
一千多年来,日本人被训练得能够全员一致,采取同样的行动,所以没有必要独裁者强有力的发号施令。日本的管理采取“抬神轿式”的管理。抬神轿时没有人指挥,抬轿的人有高有矮,有人用力,有人不用力,有人摇摇晃晃,增加了阻力,但是被抬的神并不发号施令。然而摇晃的结果,则是每个神轿都平安到达目的地。日本人不能有秘密,有秘密就是罪恶。日本人心里有话就讲出来,而且对自己的同胞很亲切,并乐于帮忙,不喜欢以多数来压倒少数,使少数人受到伤害。
事实上,日本人警惕性很高,他们不愿意让自己变成少数。他会服从前辈的指示,照着大家的做法去做。如果有争执,只要提出一个全体目标,就很容易协调,所以虽然平日有派系,但一旦对外或遇到重大事件,便会很快取得一致的行动。
中国人是“彼此彼此”
中国人是交互主义,既有个人主义,但不完全,又有集体主义,即“彼此彼此”,也就是交互主义。
研究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管理是相当困难的。
许多朋友都承认,我们不需要刻意强调中国式管理,但是中国人的风土人情,却实实在在影响到中国人的管理,丝毫不容忽视。大家都异口同声:运用中国人自己的方法来解决中国人的问题,的确事半功倍。
有些人则认为:人的行为大同小异,中国人和外国人说起来也差不多。这种看法很对,只是站在管理实务的立场,刚好和理论界重视“大同”部份相反,必须注重“小异”的部份。所以我们常常指责中国人如何如何,实际上并不是“中国人如此,西洋人相反”,而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在这些方面,有程度上的差异”。不是“有”或“无”,而是“多”或“少”,才不致陷人“二分法”的不利困境。
中国人应该尊儒,也就是信奉孔子,从而形成中国人自己的管理哲学。这种哲学的形成还是要从反省以往的经验中得来。
中国人的行为,由于我们的包装哲学和西方人有很大差异,很不容易依照西方的标准来省察和评估。当代中国人的毛病,事实上就是喜欢用西方的观点来观察中国人的行为,以致样样看不惯。但是内心深处,却又存在着某些中国人的牢不可破的观念。看的、想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逐渐增长今日中国人“嘴巴上说得好听,实际上办不到”的恶习。久而久之,口是而心非,形成言行不一的习惯,更为不幸。
我们希望能够把管理的道理,依据中国人的行为,切实付诸实施,并求其圆满而有效。希望更多的高明之士,来做这一方面的研究。
作者简介:
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统一促进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