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位摄影师提到被拍摄者的表情。他说他喜欢会动的表情。他认为意大利纺织工厂的男人们的面孔好看,因为工作这件事本身让他们充满活力。职业没有贵贱之分,他们没有自卑感、屈辱感,活得自在。下班去小酒馆,一口干掉一小杯葡萄酒,再投入后面的事。这种对每天的生活都很满足的人,表情总是不错。让“表情不错”的不是相貌而是活力。年岁越长,越领悟到活力的重要性,没有活力,精气神就散了,人的面部不可能好看。 他谈到一个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摄影师提到被拍摄者的表情。他说他喜欢会动的表情。他认为意大利纺织工厂的男人们的面孔好看,因为工作这件事本身让他们充满活力。职业没有贵贱之分,他们没有自卑感、屈辱感,活得自在。下班去小酒馆,一口干掉一小杯葡萄酒,再投入后面的事。这种对每天的生活都很满足的人,表情总是不错。让“表情不错”的不是相貌而是活力。年岁越长,越领悟到活力的重要性,没有活力,精气神就散了,人的面部不可能好看。
他谈到一个观点,谈到在“不良性”消失殆盡的社会,人们被约束得过头、控制得过头,过分文明化,男人就像被消除了肾上腺素的温驯羔羊,容易表情呆滞。这个观点挺有意思,活力是有多重含义的。
说到女人,他的观点是,女人不要成为彻底的母亲,不要忘记女人的本质,要有“媚”的表情才好看。无论喜欢的是人还是物,那份真心就可以令你绽放光芒,旁人就感觉得出来。还是应了那句话:“深爱生和气,和气生愉色,愉色生婉容。”
(六月的雨摘自新浪网作者的博客)
其他文献
经济学里有一个现象叫银行挤兑,说的是如果银行的信用度下降、有破产传闻,就会有一大堆人因为恐慌而冲到银行取钱。当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足以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银行就有可能陷入流动性危机,甚至破产倒闭。 由此你可以看到恐慌的力量。而在我看来,整件事情最诡异的地方还不在恐慌的破坏性,而是身在局中的人,会看到“恐慌”是合情合理的,非如此不可:早担心银行要破产,你看,现在不是破产了吗?他们因为恐惧,而制造出令
安托万·莱里斯被人们称为“反恐英雄”,但到现在他也说不准自己是否赢了这场战役。 在2015年巴黎那个响彻枪声的周五晚上,安托万·莱里斯第一次和恐怖分子相遇,并失去了自己的妻子。 该对那些用突击步枪杀死妻子的人说些什么呢?静默了三天后,他拨开眼前晃晃悠悠的午餐、尿不湿和家居服,一句话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 “你们休想得到我的恨。” 打开电脑,这位34岁的法国记者很快就把文字敲进了脸书账号,得
我不相信有哪一个真正的摇滚乐迷没有玩过空气吉他,正如一个古典乐迷不可能没试过在家里装作是指挥,随着音乐舞动双手一样。只不过我们大部分人都只是躲起来玩,觉得这是件很私人的事,就像淋浴的时候唱歌,公开示范肯定要被人笑掉大牙。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不只有人会当众“演奏”空气吉他,还有人把它当成一门表演艺术,办起了世界大赛,要从全球芸芸空气吉他好手中挑出佼佼者。他们觉得表演空气吉他比弹真吉他更有摇滚精神。
这家面向大西洋的露天餐馆,坐落于南非开普敦。 妩媚的紫薇花,在啾啾的鸟鸣声里,着了魔似的,放纵而浪漫地开了一树。海风一吹,浸在春意里的花,便大梦初醒般地徐徐掉落,纷纷扬扬,好似淡紫色的雪。 树下,有木桌、木凳。 长长的木凳上,有两个人,一男一女,长得胖圆胖圆的,肩靠肩,亲亲热热地坐在一起。 男的头发白得很彻底,银亮的光辉优雅地闪烁着;女的呢,三千烦恼丝处在“将老未老”的尴尬状态中,灰褐相杂
換一种装束,判若两种人生。这场“变形记”,颠覆了我们对社会标签定义下的人生形象的固化认知。不是人靠衣装,而是人内心的力量,让他们成功地驾驭了新的“身份”。
说起“吃”来,我们中国人是自认天下第一的,我们有八大菜系,有各种各样的神奇做菜技巧,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从2012年以来,在大江南北兴起了一股吃日本料理的风气。国内的中产阶级出入日本料理店的次数明显增多,而在北京和上海,仅在2013年一年,就增加了1300家日本料理店。这就很尴尬了,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美食大国,却被简单的日本料理“入侵”了? 再看看在国际上的认知程度。中餐虽说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为
十里红妆。 会让每一个听到的女子心向往之吧。 说的是从前家底殷实人家的女子出阁,浩浩荡荡的嫁妆队列排出十里之遥。 那阵仗、那排场、那规模、那气势,多幸运的女子才能摊上啊。 重要的是那份昭告天下的不管不顾和欢天喜地、不服来比的霸气。 听奶奶说过一个“十里红妆”的故事。 说是爷爷的一个姑姑订婚后,家里请了几十个木匠,为置办嫁妆忙活了快一年。新娘子出阁那天,红木家具发送了一杠又一杠,送嫁的隊
“但愿世上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此乃旧时药店对联,几近菩萨心肠。旧时,文印社挂有“敬惜字纸”的匾額,酒家店堂内张贴对联“进门只道千杯少;出店方知一盏多”。 在传统商业伦理中,不乏为消费者考虑的善意。如今商家挂的却多是“招财进宝”之类的招牌。 (潘光贤摘自《牡丹晚报》2016年11月16日)
一场雨降下来,天气一下子就冷了。屋子里布满灯光,换上棉绒睡衣,質地温软如同这满屋灯光的热度。在持续不停、仿佛无尽头的冷雨之中,灯光像绿洲一样使赶路的人能停顿片刻,朴素的暖意,使孤独的路途似也有了依靠。 天亮了,天又黑,雨过天晴,抑或等来风雪交加。无论如何,总是要去经历。前方未知而遥远,人们脚步匆匆,唯恐赶不上下一个又下一个站点。但你要知道,守得住一屋灯光,暖意才得以延续。 (张建中摘自《广州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