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育者在从事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方法来促进学生的情感向积极的方向变化,它有利于学生高尚人格的建立和精神空间的拓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语文教育有其自己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情感会融入到课堂当中,这时老师和学生会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而积极的情感交流将会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因此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渗透
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是一种语言类学科,而语言又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伴随着复杂的情感问题,这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点。有很多研究表明,情感可以促进人类的智力发育,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1.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情感教育上,这样可以使学生和文章的情感、学生和老师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彻底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去,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从根本上捉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
2.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体会到其中的内涵。每一篇优秀的作品中都含有作者当时的情感,要想深刻地理解文章,读者必须使自己有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相同的情感,目的是创造一种情感氛围,把自己与作者融为一体,站在作者的位置重新欣赏这篇文章。这样读者就可以深入地理解文章,接触到作者的内心深处,体会到作者在文字中透露出的真情实感,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知识和作者创作的意图。
3.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为教学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氛围。语文课堂是师生之间、师生与作品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平台,如果通过情感教育使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座情感桥梁的话,就可以形成一种情感效应。
4.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对生活的感受、人生的感悟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受到其中积极思想的熏陶,净化学生的灵魂,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1.对作品中的情感进行深入的发掘。文字是情感的载体,作者通过文字记录下来了他创作时的情感,所以从字里行间揣摩出蕴含在其中的内涵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过程就是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对作品中的情感进行深入的发掘,让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其中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理解作者的情感,也提高了自己相关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其中的真、善、美,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是枯燥的文字了,而是这个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
2.在教学过程中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生动的、富有情感的语言,用美的语言去打动学生,让学生愿意去接受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四点:第一,重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把握住文章的节奏;第二,老师上课时要美化自己的教学用语,做到生动形象,能启发学生走进文章的意境;第三,课上要幽默风趣,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会主动地跟上老师的教学步伐;第四,用肢体语言配合有声语言来进行教学,使自己表达的情感更完善、更容易理解。
3.合理创造意境,启发学生的情感。在语文中景与情是相互相统一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合理地创造意境、把学生带到文章意境中去是必不可少的做法,这样可以为课堂打下情感基础。创造意境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经常用的有利用所给的课文注释想象出意境;利用好音频、图片、视频来创造意境;根据历史记载还原场景。这一方法常用在诗词教学中,针对不好理解的句子,这些方法都有很好的效果,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4.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语文中有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所以在完成认知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这种审美感知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为学生理解文章奠定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老师必须重视这一点。只有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学生才能够真正学到深刻的东西,才能把传统的认知教育提升到素质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殷振峰 “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1,09,50-51。
[2]孙玉侠 一枝一叶总“是”情——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9,83-84。
[3]宋军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7,184-186。
[4]唐筱琳 情动于衷而形于外——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5。
[5]葛娟 让语文课融入情感的河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4,183-184。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渗透
一、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是一种语言类学科,而语言又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伴随着复杂的情感问题,这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点。有很多研究表明,情感可以促进人类的智力发育,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1.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情感教育上,这样可以使学生和文章的情感、学生和老师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彻底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去,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从根本上捉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
2.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体会到其中的内涵。每一篇优秀的作品中都含有作者当时的情感,要想深刻地理解文章,读者必须使自己有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相同的情感,目的是创造一种情感氛围,把自己与作者融为一体,站在作者的位置重新欣赏这篇文章。这样读者就可以深入地理解文章,接触到作者的内心深处,体会到作者在文字中透露出的真情实感,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知识和作者创作的意图。
3.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为教学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氛围。语文课堂是师生之间、师生与作品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平台,如果通过情感教育使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座情感桥梁的话,就可以形成一种情感效应。
4.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对生活的感受、人生的感悟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受到其中积极思想的熏陶,净化学生的灵魂,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1.对作品中的情感进行深入的发掘。文字是情感的载体,作者通过文字记录下来了他创作时的情感,所以从字里行间揣摩出蕴含在其中的内涵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过程就是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对作品中的情感进行深入的发掘,让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其中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理解作者的情感,也提高了自己相关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其中的真、善、美,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是枯燥的文字了,而是这个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
2.在教学过程中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生动的、富有情感的语言,用美的语言去打动学生,让学生愿意去接受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四点:第一,重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把握住文章的节奏;第二,老师上课时要美化自己的教学用语,做到生动形象,能启发学生走进文章的意境;第三,课上要幽默风趣,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会主动地跟上老师的教学步伐;第四,用肢体语言配合有声语言来进行教学,使自己表达的情感更完善、更容易理解。
3.合理创造意境,启发学生的情感。在语文中景与情是相互相统一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合理地创造意境、把学生带到文章意境中去是必不可少的做法,这样可以为课堂打下情感基础。创造意境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经常用的有利用所给的课文注释想象出意境;利用好音频、图片、视频来创造意境;根据历史记载还原场景。这一方法常用在诗词教学中,针对不好理解的句子,这些方法都有很好的效果,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4.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语文中有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所以在完成认知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这种审美感知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为学生理解文章奠定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老师必须重视这一点。只有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学生才能够真正学到深刻的东西,才能把传统的认知教育提升到素质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殷振峰 “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1,09,50-51。
[2]孙玉侠 一枝一叶总“是”情——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9,83-84。
[3]宋军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7,184-186。
[4]唐筱琳 情动于衷而形于外——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5。
[5]葛娟 让语文课融入情感的河流——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4,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