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研究预爆震管点火方式下旋转爆震波的起始和传播过程,采用动态压力传感器、离子探针以及高速摄影等实验手段,分析了旋转爆震波的建立过程,探讨了预爆震管与燃烧室的相互作
【机 构】
:
南京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94;陆军装备部驻北京地区第一军代表室,北京 100042;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激光推进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7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预爆震管点火方式下旋转爆震波的起始和传播过程,采用动态压力传感器、离子探针以及高速摄影等实验手段,分析了旋转爆震波的建立过程,探讨了预爆震管与燃烧室的相互作用,总结了预爆震管出口直径、初始填充压力以及排气时间对旋转爆震波建立和传播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衍射作用,从垂直安装预爆震管传出的爆震波,在燃烧室内迅速发生解耦,形成两道传播速度相同、方向相反的低速燃烧波.两道燃烧波沿燃烧室周向不断加速并对撞,对撞多次后最终发展成一道旋转爆震波.预爆震管出口直径对旋转爆震波建立时间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初始填充压力的影响.增大预爆震管出口直径,可提高燃烧室内初道激波和燃烧波的强度,有利于缩短DDT时间,但由于预爆震管对旋转爆震波的传播具有一定消弱作用,旋转爆震波的平均传播速度略有减小.当预爆震管处于排气阶段时,旋转爆震波仍可稳定传播,其排气过程并不影响旋转爆震波建立时间.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圆盘结构下旋转爆震波传播特性,通过求解14组分19步CH4/O2反应的欧拉方程,数值模拟了不同燃料喷射温度、压力、燃烧室内外直径比值和燃烧室径向长度并分析了其对旋转
为了研究斜爆轰发动机的稳定燃烧机理,开展了飞行马赫数9的斜爆轰发动机的数值模拟研究和试验研究.设计了全尺度斜爆轰发动机模型,发动机的总长度为2.8m.采用两级进气道压缩,
对斜爆震波起爆特性及其波系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分析其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不足,总结了斜爆震波起爆和驻定特性研究进展,重点回顾了斜爆震波起爆准则和驻定条件,对斜爆
为研究基于煤油的旋转爆震波的传播特性,以煤油和含氧量40%的富氧空气作为燃料和氧化剂,对基于燃烧室外径均为100mm的无内柱燃烧室和燃烧室宽度分别为32,26,20mm的环形燃烧室
为了探究障碍物对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在无阀自适应工作方式下性能的影响,采用汽油为燃料,富氧空气为氧化剂,开展了工作频率为20Hz的无阀式多循环实验研究.实验中使用Shchelki
桩基础是现阶段广泛使用的主要基础形式之一,传统方法桩基础最终沉降量进行验算和分析,存在诸多问题。用原位测试参数估算群桩基础最终沉降量,既可靠、省时,又提高经济效益。
为研究旋转爆震发动机(Rotating detonation engine,RDE)中燃料/氧化剂喷射和掺混对爆震波的影响及非预混环境下的爆震波的快速起爆与稳定传播,采用线性模型爆震发动机(Linea
为推动工程应用,探究斜爆震发动机前体压缩程度对斜爆震燃烧的影响,建立了两道等强激波和斜激波-等熵两种前体压缩简化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比了飞行马赫数8~10条件下,两种压缩
为研究燃油初温对两相爆震性能的影响,在24mm内径爆震管中,以30~200℃的不同初温煤油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成功进行了10Hz的两相爆震实验.实验发现,随着燃油初温的升高,火焰锋
为了分析液态碳氢燃料/纯净空气旋转爆震发动机从点火到旋转爆震波稳定传播过程的影响因素,采用预爆震管点火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获得了预爆震波压力、燃烧室油气比、来流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