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服装专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着重分析了服装专业的招生现状和服装行业的就业形势,提出了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包括改革知识结构体系、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开展模块式教学和运用订单式教育模式等。
关键词:服装专业;服装行业;教学改革
桂林市高级技工学校是20世纪90年代建设起来的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学校成立十多年以来,服装专业始终紧密围绕着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中心任务,从办学指导思想到办学模式,从教学计划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实施,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从教师的培养到学生管理诸方面都做出不断的调整。但是近几年来服装专业的招生人数仍然大幅下降,且一再呈缩减之势。由1996年到2000年服装专业学生每年的100人左右,缩减为现在的每年30余人,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另辟新径。笔者根据本人從事技校服装教学多年的经验,对本校服装专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服装专业招生现状
从沿海城市及全国各大城市研究生待遇不及高级技术工人的事实,不难看出社会对高级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鉴于此,技校教育才能在大专院校大规模扩招的同时重现门庭若市、如火如荼的局面。可就服装业而言,在西部地区即便是简单的纯加工也较难接单,即便是接到了外单,但原材料、辅料、包装用料不能本地取料,在成本控制上不得不让商家头疼,落在一线操作工手上的利润就更是少之又少。此外,由于服装行业的季节性十分明显,导致服装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长,每天的工作时间常常在13、14个小时以上,例如2006年9月,杭州某服装厂就因为让员工超时加班而被罚11万多元。另外服装生产车间里由于各种缝纫设备的高速运转造成较大的噪音,各类服装材料上的粉尘也较多,相对而言行业的就业环境较差。对于服装专业这样一个以女生居多的专业来说这些因素自然使得考生们对服装专业望而止步,使其逐渐成了学生报考的冷门专业。因此,我校的服装专业招生一度困难,还差点因招生人数不足而面临停办的命运,就在技校教育转机的这两年间招生人数也未见有较大的增长。
服装行业的就业形势
几年前,大批的打工人员涌入发达地区寻找机会,我们也尝试着把技校毕业生往外输送,鼓励他们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谋求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但事实上,这中间存在一系列难以驾驭的问题。
技术落差大,毕业生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毕业生多数被推荐到广东、福建等服装行业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地理上的距离造成信息反馈上的迟钝,教师不能及时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而教师一旦不能及时掌握教学与实践间的偏差,就会直接影响毕业生适应市场的能力。对于直接服务于人体的服装行业来说,再精细的推算方法都只能由穿着成衣后的效果而定,再严密的理论也只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
毕业生落户困难,难以安心作为外来打工人员,技校毕业生的收入不足以解决他们的个人生活问题,何况技校学生年龄都较小,有着蓬勃的朝气、旺盛的精力,而在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涯中生活单调精神空虚,因此在缺乏精神力量的支持时无以寄托、难以定心。在就业一至两年中打道回府或转行的情况已不鲜见,而此时的他们正是企业培养后形成的主力军,他们的放弃使得企业需要不断重新培训新手,造成了无法用经济衡量的损失。因此技校毕业生就业的不稳定为该专业的发展带来长久的负面影响。让曾经热衷于服装行业的家长及报考学生看不清虚实,望而却步,让期望以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校生为企业之栋梁的企业家们“吃一堑长一智”。
市场分工精细,专业设置泛而不精由于就业渠道不稳定,教学本着知识面越宽就业渠道就越多的原则,每一个专业开设了十来门专业课。而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对每门功课都只是略懂皮毛,造成在企业中适应时间长,同时也不能满足个体经济对熟练操作工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难以体现强势。此外,与大专院校生相比,技校生缺乏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宏伟的人生目标与进取心,在企业培养技术后力军的选择中难挑重任。与单项技术强硬的熟练工人相比,刚毕业的技校生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她们以为自己学习了两年理应从事技术工种,不甘于担任简单的一线缝纫工。为此,毕业后反而落得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境界——既不甘心做简单重复的机械手,又难有再发展的空间,往往在叹息工作环境的不理想中辗转反侧,以致最终放弃。
综上所述,要想让企业青睐技校毕业生,只有经常与企业联系,及时地做出调整,才能适应现代服装行业发展的需要。
服装教学改革的措施
改革知识结构体系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在于教材和教法,我校服装专业一直使用国家劳动保障部出版的《服装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这套教材,此教材虽然具有理论知识体系和技能训练相结合、教学内容分类清楚等特点,但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了教材的许多不足之处,对于我校学生来说,仍存在诸多不合适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实践知识的掌握,还使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鉴于此,需要制定更合适的教学计划,自编教材,精心设计,整体优化,合理编排,相互协调,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侧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所教的内容能消化吸收。这样的教材才能更贴近学生,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现代社会已进入了信息与竞争的时代,每个教师都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每隔一年或半年,必须通过对国内外服装行业的发展动态、工业生产情况、社会消费热点等方面进行调查,对新的信息进行分析、学习与研究,然后有选择地充实到自编教材中。有条件时也可以派教师巡回驻厂,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企业与学生间的矛盾,同时参加企业定期开展的技术力量培训,形成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打开服装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学校专业教师技术的不足,在最短时间内培养适应企业的技术人才。
开展模块式教学市场经济证明,要在激烈的服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产品的技术含量、价格定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服装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分工更精细、各负其责的局面。为此在进行教学课程设置时,不妨按模块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分为专业基础板块、专业理论板块和专业技能板块。在统一修完专业基础板块的课程内容后,根据自身的特长及优势再选择专业不同方向的学习内容。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长项发挥上易见成效;另一方面,通过某专业的技术板块的学习,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在择业过程中目标明确不放任自流。有了专业的再选择与学习,毕业生中专业层次及形式进一步多样化,会大大提高就业率及就业稳定率。
运用订单式教育模式所谓订单就是在充分了解企业所需岗位、所需人才的基础上,与企业签订培养与就业协议,紧紧依托企业,通过“订单”教育培养服装专业人才。订单式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一方面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教育内容到位,教育方法多样。学校根据市场需要来培养人才,学生一旦进入就业岗位,就能进入状态,其适应能力强。另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给学生吃了“定心丸”,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能让学校在人才培养上避免盲目性,可以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工作。
作者简介:
周婕(1974—),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市高级技工学校讲师,从事服装专业的理论教学及实习教学。
关键词:服装专业;服装行业;教学改革
桂林市高级技工学校是20世纪90年代建设起来的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学校成立十多年以来,服装专业始终紧密围绕着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中心任务,从办学指导思想到办学模式,从教学计划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实施,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从教师的培养到学生管理诸方面都做出不断的调整。但是近几年来服装专业的招生人数仍然大幅下降,且一再呈缩减之势。由1996年到2000年服装专业学生每年的100人左右,缩减为现在的每年30余人,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另辟新径。笔者根据本人從事技校服装教学多年的经验,对本校服装专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服装专业招生现状
从沿海城市及全国各大城市研究生待遇不及高级技术工人的事实,不难看出社会对高级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鉴于此,技校教育才能在大专院校大规模扩招的同时重现门庭若市、如火如荼的局面。可就服装业而言,在西部地区即便是简单的纯加工也较难接单,即便是接到了外单,但原材料、辅料、包装用料不能本地取料,在成本控制上不得不让商家头疼,落在一线操作工手上的利润就更是少之又少。此外,由于服装行业的季节性十分明显,导致服装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长,每天的工作时间常常在13、14个小时以上,例如2006年9月,杭州某服装厂就因为让员工超时加班而被罚11万多元。另外服装生产车间里由于各种缝纫设备的高速运转造成较大的噪音,各类服装材料上的粉尘也较多,相对而言行业的就业环境较差。对于服装专业这样一个以女生居多的专业来说这些因素自然使得考生们对服装专业望而止步,使其逐渐成了学生报考的冷门专业。因此,我校的服装专业招生一度困难,还差点因招生人数不足而面临停办的命运,就在技校教育转机的这两年间招生人数也未见有较大的增长。
服装行业的就业形势
几年前,大批的打工人员涌入发达地区寻找机会,我们也尝试着把技校毕业生往外输送,鼓励他们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谋求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但事实上,这中间存在一系列难以驾驭的问题。
技术落差大,毕业生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毕业生多数被推荐到广东、福建等服装行业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地理上的距离造成信息反馈上的迟钝,教师不能及时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而教师一旦不能及时掌握教学与实践间的偏差,就会直接影响毕业生适应市场的能力。对于直接服务于人体的服装行业来说,再精细的推算方法都只能由穿着成衣后的效果而定,再严密的理论也只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
毕业生落户困难,难以安心作为外来打工人员,技校毕业生的收入不足以解决他们的个人生活问题,何况技校学生年龄都较小,有着蓬勃的朝气、旺盛的精力,而在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涯中生活单调精神空虚,因此在缺乏精神力量的支持时无以寄托、难以定心。在就业一至两年中打道回府或转行的情况已不鲜见,而此时的他们正是企业培养后形成的主力军,他们的放弃使得企业需要不断重新培训新手,造成了无法用经济衡量的损失。因此技校毕业生就业的不稳定为该专业的发展带来长久的负面影响。让曾经热衷于服装行业的家长及报考学生看不清虚实,望而却步,让期望以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校生为企业之栋梁的企业家们“吃一堑长一智”。
市场分工精细,专业设置泛而不精由于就业渠道不稳定,教学本着知识面越宽就业渠道就越多的原则,每一个专业开设了十来门专业课。而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对每门功课都只是略懂皮毛,造成在企业中适应时间长,同时也不能满足个体经济对熟练操作工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难以体现强势。此外,与大专院校生相比,技校生缺乏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宏伟的人生目标与进取心,在企业培养技术后力军的选择中难挑重任。与单项技术强硬的熟练工人相比,刚毕业的技校生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她们以为自己学习了两年理应从事技术工种,不甘于担任简单的一线缝纫工。为此,毕业后反而落得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境界——既不甘心做简单重复的机械手,又难有再发展的空间,往往在叹息工作环境的不理想中辗转反侧,以致最终放弃。
综上所述,要想让企业青睐技校毕业生,只有经常与企业联系,及时地做出调整,才能适应现代服装行业发展的需要。
服装教学改革的措施
改革知识结构体系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在于教材和教法,我校服装专业一直使用国家劳动保障部出版的《服装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这套教材,此教材虽然具有理论知识体系和技能训练相结合、教学内容分类清楚等特点,但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了教材的许多不足之处,对于我校学生来说,仍存在诸多不合适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实践知识的掌握,还使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鉴于此,需要制定更合适的教学计划,自编教材,精心设计,整体优化,合理编排,相互协调,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侧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所教的内容能消化吸收。这样的教材才能更贴近学生,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现代社会已进入了信息与竞争的时代,每个教师都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每隔一年或半年,必须通过对国内外服装行业的发展动态、工业生产情况、社会消费热点等方面进行调查,对新的信息进行分析、学习与研究,然后有选择地充实到自编教材中。有条件时也可以派教师巡回驻厂,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企业与学生间的矛盾,同时参加企业定期开展的技术力量培训,形成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打开服装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学校专业教师技术的不足,在最短时间内培养适应企业的技术人才。
开展模块式教学市场经济证明,要在激烈的服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产品的技术含量、价格定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服装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分工更精细、各负其责的局面。为此在进行教学课程设置时,不妨按模块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分为专业基础板块、专业理论板块和专业技能板块。在统一修完专业基础板块的课程内容后,根据自身的特长及优势再选择专业不同方向的学习内容。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长项发挥上易见成效;另一方面,通过某专业的技术板块的学习,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在择业过程中目标明确不放任自流。有了专业的再选择与学习,毕业生中专业层次及形式进一步多样化,会大大提高就业率及就业稳定率。
运用订单式教育模式所谓订单就是在充分了解企业所需岗位、所需人才的基础上,与企业签订培养与就业协议,紧紧依托企业,通过“订单”教育培养服装专业人才。订单式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一方面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教育内容到位,教育方法多样。学校根据市场需要来培养人才,学生一旦进入就业岗位,就能进入状态,其适应能力强。另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给学生吃了“定心丸”,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能让学校在人才培养上避免盲目性,可以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工作。
作者简介:
周婕(1974—),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市高级技工学校讲师,从事服装专业的理论教学及实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