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的故事

来源 :南方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te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盛夏,我家曾从天而降一批豚鼠,初冬时,它们又倾巢撤离。这些奇怪的凭空而来的生物,来去均令人猝不及防,若不是园里那堆笼子仍在,我会以为,这些豚鼠只是一个逼真的夏日梦。
  几个曾经拥挤如今空荡的笼子,就如被洗劫一空的建筑——它们终于完成使命。清掉杂草和粪便,我把笼子一块块拆开——霜已降下,炉子已升起火光。拆的时候,仿佛听到一阵阵熟悉而轻微的吁吁声,仿佛有谁让寒风传送:嘿,我们都不过是孤独物种,嘿,我们的所有隔阂已消离……
  事情得从一幢杂草丛生的老屋说起。六十年前,它由弗洛(我先生)的外曾祖父建造。
  房子在多瑙河边的一个小镇,当外曾祖父去世,他的两个女儿也各自成家立业后,房子便开始迎接各式各样的租客:泰国人、英国人、德国人……2005年,它迎来了一位名叫蒂布的法国妇女。此后的十一年,房子的租客再也没更变过。
  蒂布夫人在小镇很有些名气。她曾是一位虔诚神父的情人,不过这并不是有名的原因,而是她很“厉害”。据说她曾站在某人楼下连续骂仗三个小时,法语德语轮番上场,因为那人想把当初借她的一辆手推车要回(当然没成功)。这种骂街场景在传统的德国小镇极不寻常。此外,远在城里的警察每隔一年半载便需专程跑到小镇按响房屋门铃(小镇没有警局),礼貌地向蒂布夫人递过法院传单。这在传统的德国小镇可谓百年难遇。因此夫人名震一方。人们渐渐理解神父为何嗜酒如命,也原谅了他在布道时偶尔因酒精作用引起的五音不清。
  三年前的某天,在灌下最后几口酒后,神父终于如愿以偿追随上帝而去,他的情人则一边哭泣一边继续经营着欣欣向荣的生意——出售各种昂贵的宗教用品。
  2015年,不知是神父托梦还是什么显灵,蒂布夫人突然坚定地认为老屋是属于她的,于是拒付房租并尽最大努力让房子达到最糟。无论真正的房主(弗洛外婆)来电话或来信,她一律置之不理,一次还将话筒狠狠砸向前来撒娇的猫。无奈之下外婆老两口只好拄着拐杖上门,然而门还没进就被蒂布点着鼻头三下五除二给轰出五里地远……
  警察只好再次从城里赶来。蒂布夫人果然名不虚传,在庭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自己如何孤苦伶仃,然后凄楚又婉转地表示。如果法官有失公允,那么大主教定会为她主持公道(大主教仍健在,不过据说开始对酒的兴趣日增)……正义又富于同情心的法官于是判这位老熟人只需赔付70%的房租,并可再延期三个月搬离(法定是九个月内搬离,但蒂布夫人可以一年后再搬)。
  官司似乎赢了,但一整年房租的30%却付之流水,何况还被人指着鼻头骂出自家屋门,伤了自尊的外婆终于意识到——肥水最好还是不要流外人田——租给自家人怎么也要比租给外人靠谱。
  审视众亲戚一圈后,收入刚过贫困线、娶了个勤劳勇敢的中国媳妇的大外孙——弗洛,无疑是接手这脏、乱、差老房子的最佳人选。就这样,如硕鼠般在慕尼黑某间地下室住了一年的我们,终于在美丽的多瑙河边有了个体面的地面上的家。
  一年过去,我们如期而至。
  蒂布夫人戴着法式礼帽,提着两箱细软,哼着马赛曲雄赳赳气昂昂地自眼前驶离。六位精壮黑肤小伙陆续从室内扛出各种沉重的包裹和圣像,一个个汗流浃背,目光幽怨。
  然后是那位多年前被骂了三个小时的老先生——他终于光明正大地拿回了自家的手推车。从那泪光闪烁的浑浊眼睛来看,老先生对这迟到的胜利着实感慨万分。
  自此开始漫漫白手起家路。
  经过一个多月奋战,我们共清出三卡车垃圾,其中包括从各种地方:浴缸、地下室、古董大钟、床头柜等掏出的各种喝了一半的烈酒……以及——数张法院传单。每张被告都是蒂布,起诉原因统统为——诈骗……(我们住下四个月后,又有警察按响门铃,礼貌地询问最近有否见过蒂布夫人……)
  愿天堂没有蒂布夫人,神父安息。
  房子旧是旧矣,却有一个超级大花园。
  在自己的国家,我双手空空,没有一寸土地,而这里——这荒地、这满目飞扬青翠——手抚过泥土——我将在此洒下汗水。心甘情愿。
  那园子,个子小的一踏进去就不见了踪影——狂野的荒草与蔓藤仿佛出自天堂,铺天盖地、蔓延千里。
  时值盛夏,这片荒芜又肥沃的土地,常客除了小鸟、松鼠、刺猬,还有种可恶东西——蜱虫。它们的宿主一般为在草地溜达的猫狗,偶尔也换换口味吸点人血。没吸血时的蜱虫芝麻般大小,吸血后则膨胀如指头。恶心事小,若不及时处理会让人感染發烧。因此,手头工作虽多不胜数,但剪草大事也绝不可等闲视之。
  园子地势高低不平,野草又过于杂乱繁茂,借来的除草器只工作一小时便因过劳而死机。
  于是想到向弗洛父亲借一匹马来(他家有十几匹马……),但那马最小的也比我还高两个头,何况养尊处优身价昂贵,哪是这点粗草就可打发的?要不就向外公的哥哥借两只羊吧——那位八十多岁的老农场主每年都会卖掉一批肥壮的羊。然而农场挺远,到时一接一送的费用……还不能让羊掉膘……
  深渊般看不到头的忙碌日子一晃就到了八月。
  然后豚鼠出现了。在我惊愕的注视下,它们从一个纸箱鱼贯而出。一、二、三……整整六只!它们睁着黑亮又毫无内容的眼,四处闻嗅蹿动,怪异的吁吁声此起彼伏,就像一群占山为王、踌躇满志的流民。
  其中一只特别引人注目:体型壮硕、大腹便便,仅用了两秒审视新环境便开始心无旁骛地大吃大喝。
  我认识它——不正是弗洛一位朋友儿子的爱宠吗?那个混血小孩曾心肝宝贝般将它搂在怀里,奶声奶气唤着其名字——古娜。没想几个月不见,原来的两口之家竟就壮大到了六口!更让人担忧的是,那个快拖到地的大肚子……
  “你看,它又快当妈了,人家一定是不想打理了才……”我望着这堆活蹦乱跳的家伙,心里一片忐忑。
  “哎,要不是好友,谁舍得一下全部送掉。”弗洛有些不满我以小人之心度朋友之腹。他坚信“R”(豚鼠原主人)此举绝对仗义——若不是有着深情厚谊,谁会那么阔绰地一下送来六台豚鼠牌除草机!他还觉得我大惊小怪——古娜不过是发福罢了,很多女人生过小孩不也身材走样。他还说,养几只豚鼠根本不能算事,何况若以后不想养了还可以把它们当食物。R不止一次对弗洛描述豚鼠肉有多美味。   “那他为什么不吃?”我问。
  “他老婆反对啊,说是从小养大的,下不了手,哎,女人……”
  明白了。好一个“借刀杀鼠”——这烫山芋丢得真是彻底又及时。
  这一生中,我养过鸡、鸭、狗、猫,但从没养过也从没想过要养鼠类。虽然它们样子与兔颇相似,但终究是鼠族一员,和老鼠亲缘关系很近——我可没法忘记以前在南宁租房时,曾花费多少精力来与老鼠斗智斗勇。我们无冤无仇却狭路相逢,有时它们落荒而逃,但更多时候是我落荒而逃。
  那些老鼠,它们偷窃、拉撒、撕咬不停,并在所有可能的地方:衣柜、褥底、地板胶下……没完没了地一窝窝产崽。我曾数次毫无防备地触摸和踩踏在那些不详的隆起,随之发出凄厉尖叫。在那间昏暗小屋,不仅一只老鼠死于我手,然后,那小小的破碎肉体再回头折磨我的精神。
  直至后来有了狗——那只多管闲事的好狗,共捉过22只老鼠!
  虽然此鼠非彼鼠,但难道不是一样整日啃个不停拉个不停生个不停吗?我要它们做什么呢?又不能一起散步,又不能看家护院,甚至没有自由的能力(宠物豚鼠由人工选择繁殖,早已丧失野外生存能力),只能终生在笼里吃喝拉撒……这样的生命,究竟为何存在又能抚慰我们什么呢?
  但它们来了,铁板钉钉、轰轰烈烈拖儿带女。
  送出去的豚鼠泼出去的水,这烫山芋接下就再抛不回去了。
  太阳照常升起,但生活秩序变了——每天起床后的第一要事就是挪鼠窝——每天它们倒是相当高效地将两平方米地啃得平平整整。
  笼子很重,每挪一下里面便总是鸡飞狗跳:大腹便便的古娜永远边挪边吃,它丈夫则想方设法往隔板下钻,寻找一切与妻子合欢的可趁之机,几个大小不等花色不一的小崽子忽儿左飘,忽儿右移,齐心协力把粪便压成一列列油亮薄片,或者干脆拉在自己的食物上再一口吞掉……
  盯好“贞洁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否则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很可能得为这个宠大家族打工——赚钱买草。其次是不要让小鼠从栏缝漏出。若不慎发生,就得立马趴在草丛四处堵截。
  那是首次与鼠非暴力的亲密接触。它们的软弱令人吃惊——我从没遇过如此毫无反抗力的动物。除了一味笨拙地往笼边躲,它们既不抓也不咬,一些根本就待在原地束手就擒。
  我不再使用手套。它们静静蜷在掌中,眼睛漆亮如星。我打量、轻抚、放归,突然意识到这些生灵的弱小与善良。
  它们与这世间任何的新生儿一样天真无邪,尽管,对它们我从不曾心怀喜爱。
  豚鼠不过落户几天,方圆几公里的猫们不知怎的就信息共享,开始络绎不绝登门造访。
  最壮观时园子里同时蹲着五只猫,然而一笼当关,万猫莫开。初时豚鼠还惊慌躲闪,久而久之也就见惯不怪,管你猫来猫往,只自顾地大吃大喝,嬉笑打闹。气得有两只猫每次离开时都抬腿往院门撒一泡尿,然后扬长而去。
  两周后的一个清晨,我吃惊地发现大胖子古娜的肚子没了,怀着“千万不要”的恐慌心情掀开纸盒——四只潮乎乎的新生儿!由于同类不慎踩压,一只已断气,另一只勉强撑了两天后也重回土里。
  豚鼠家族壮大到了八只。
  在这巨大天然粮仓的怀抱里,两只新生儿吹气似地茁壮成长。它们每天一掷千“草”,追来逐去,尽情享受着奢华的快乐童年,完全无视女主人那日益愁苦的目光。
  更雪上加霜的是,新生儿不过到世十几天,弗洛竟又带回两只新豚鼠!而这两只分明又那么眼熟——不正是侄女儿们的爱宠么!这俩货出现的原因真是简单粗暴——大哥一家要去某地度假,然而才度假的第二天,大哥便决定——不会再接豚鼠回家了,要留要送悉听尊便……
  朋友借刀杀鼠也罢了,血缘关系这么近的哥们竟然也……想到每天清晨的大好时光都得消耗在这群莫名其妙的东西上,便真是愁肠百结心如死灰。
  豚鼠不是我选的,但丈夫是,鉴于丈夫智商高低也有妻子一半责任,只好咬牙承受。
  大哥是银行家,收入丰厚家境优越,因此自然的,两位新来者曾经的生活也颇富贵:住的是实木大屋,垫的是细滑木花,吃的是五谷专用粮,还动不动就被香喷喷的小姑娘摸来抱去。
  岂料鼠生无常,某天清晨钻出木屋一看,发现自己竟神不知鬼不觉被流放到了穷乡僻壤:吃的是野草,垫的是破盒,还得终日与一群土里土气的乡下豚鼠为伍……这样不堪的恶劣环境,高贵的新来者显一下难以适应,它们焦虑地转圈,对眼前的天然粮仓视若无睹,任何土著稍一靠近便咆哮着驱逐,大有“落入淤泥而不染”之势。无奈那些乡巴佬却总是轰地散开,几秒后又卷土重来。
  几天后,原本体型大占优势的新来者便与土著们势均力敌,再又几天,万众一心的土著不仅打败了新来者还强占了银行家买的豪宅——两间小木屋。两位原主人则失魂落魄地蹲在屋顶面面相觑。
  更心酸的是,不久后,连蹲屋顶的基本权利都被强行剥夺,特别是名为“城里人”的新来者,每次查看都发现它在被群殴……除了初来乍到,“城里人”触犯公鼠众怒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隔壁的豚鼠姑娘们出落得越来越水灵,城里人又刚好风华正茂潇洒倜傥,因此——它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此后,除了挪笼、隔离、捉拿漏网者、打扫卫生,我这豚鼠“铲屎官”又多了一项责任——拉架。那真叫一个心累,不管什么时候,只要那熟悉的呼救声一响,我便条件反射地嗖一下蹿进草地掀开笼子,将嚣张的恶势力一一驱散。
  最终还是出事了——“城里人”被打成重伤。或者它早就受伤,只因毛发浓密被忽视了。而且——我根本想不到豚鼠真的能造成傷害。直至成千上万的苍蝇突然结集,就像闻风而来等着啖食死尸的秃鹫。
  那些伤口真是毛骨悚然,脖子、后背、屁股……一个个肿胀发黑,且布满了白花花的蝇卵……
  我尖叫着喊来弗洛,他看看,哦了一声,然后无比信任地看着我:“外婆你都能应付,这事你一定行的!”
  那段时间,外婆刚做了个脚趾小手术,术后特地住到我们家以便有人照顾。于是除了家务、一群豚鼠、行走不便的外婆,还得伺候一个半生不死的病号……
其他文献
我来到湖边,它刚刚醒来  塔吊提着一轮朝阳,将楼群  静静画在湖面  没有风,湖水仍然悄悄划动  就像我扶在栏上,没有动作  但已走出老远
在山清水秀的农村老家,在婆婆家旁边的小山丘上,那个充满着无限趣味的乐园,在静静地等着我。  春天,万物复苏,爬上架的瓜果,田野里的蔬菜都冒出了绿绿的嫩芽,暖和的春风吹过,使人陶醉;夏天,百花齐放,傍晚凉爽的微风拂过我的脸庞,带给我满心的喜悦;秋天,果实累累,在婆婆的菜地里,我一边摘下鲜嫩的黄瓜,大块朵颐,一边观赏着美丽的夕阳;冬天,梅香四溢,我站在冬日的暖阳下,浸在淡淡的梅香中,观赏着优雅的梅花。
爸爸看着像一个大熊猫,胖胖的很可爱,工作上却是个非常能干又有点强势的人。  一次,我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来,只能到医院“挂水”。妈妈请了假陪我,可爸爸不行,他请一天假,第二天就要忙得更多。我看看“挂水”袋子,又看看墙上的钟表,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完事,好困啊。就这时,眼睛突然被捂住了:“猜猜我是谁?”一阵低沉又温和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爸爸……”我轻声地说。不知是爸爸到来给了我希望,还是“挂水”让我有所好
“丁零零……”房间里的闹钟把我从甜甜的梦中唤醒,我知道该起床了,这是晨曲的第一个音符。  我懒懒地爬起来,稍作休息后,“噌噌噌”地穿上衣服,“哧哧哧”地刷了牙,“哗哗哗”地洗了脸,然后开开心心地去吃饭了。早饭是妈妈给我做的面条和牛奶。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喝牛奶时嘴巴里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和吃面条时的“嗖嗖”声,美味的早餐就这样进了我的肚里。我擦擦嘴巴,准备上学去了。  “哒哒哒……”去学校的路
阳春三月的一天,我和爸爸开车去郊游。在一条笔直的路上,远远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木棉树,暖暖的春風吹红了一树的木棉花。  我们把车停在树底下,仔细观察。这木棉树至少要十几米高,水桶般粗壮的树干表皮布满了短刺,树枝上则开满了朵朵鲜红的木棉花,好似一个个羽毛球,又像一个个小小的火把,看起来真是美丽极了。  我喜欢这满树的木棉花,因为它把春天装扮得更加美丽!  (指导教师:范伟洲)
入秋了,天气也开始转凉,早晚出去的时候,虽然穿了外套,可还是会觉得有些冷。  傍晚,我做完作業下去玩耍,发现天黑的时间要比夏日时早很多。每次还没有玩得尽兴,就不得不在妈妈的催促下和伙伴们告别,月亮婆婆也“提前”上班了。  幸运的是,这个时节有许多水果成熟。西溪的“火柿节”就在国庆节前后,火红的柿子外皮好像抹了糖霜,里面的肉滑滑的,软软的,尝了一个就停不下来;还有那酸酸甜甜的秋橘,咬在嘴里爆出汁水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国王,长得又矮又瘦,而且瞎了一只眼睛,瘸了一条腿。有一次,他叫来三位画家给他画像。第一位画家把他画得身高体壮,双眼炯炯有神,看上去英俊而威武。国王看了后说:“这根本不是我!”下令把他给杀了。第二位画家吸取教训,把国王照实画了,结果同样被杀。第三位画家经过一番思索,把国王画成正托枪瞄准一只野兽的样子:一条腿跪着,一条腿弯着;一只眼睁着,一只眼闭着……国王见后连声叫好,重重地奖
我拎着包去上素描课,抬眼望着那上楼的一级级台阶,忽然想起,它们曾经那么长,那么黑,那么深。  我对素描课一直存在抵触情绪,手中的画笔似乎永远也无法听从我的使唤,画的“几何图”不过是一堆杂乱的线条。因此,同伴们有点看不起我。  我开始厌学,总是会在楼道中犹豫,不敢上楼学习素描,要么就半路逃学。可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正摇摇晃晃地学着爬台阶,他一次又一次摔倒,却固执地一次次爬起。我呆住了,自己为何不
小强原本不叫小强的,他曾有一个很威风的名字——英雄。可是自从被伙伴们发现他的一个秘密后,伙伴们强行把他的名字改成了小强。小强解释说,自已怕蟑螂只是出于对蟑螂的尊重……  从英雄到小强的落差并没有影响到小强的自信心,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他发誓一定要在蟑螂面前把面子夺回来。他苦练武功,到处求艺拜师,经过一年的历练,他向蟑螂正式发出了挑战。  決战地点定在一个宽敞的体育场。在决战的当天,方圆几百里的蟑螂
我的学校有许多小巧玲珑的景观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东大门南侧的小舞台。一棵挺拔的香樟树,浓荫下庇护着翠绿茸茸的小草,寓意着深厚的师生情谊。草坪上,席地“对坐”着两幅彩虹背景幕墙,“小舞台”“大未来”六个大字时刻激励着我们。  早晨的小舞台,阳光明媚。冉冉升起的朝阳,总是偏爱把第一缕金色的阳光洒向这里。在暖暖柔柔的日光里,小舞台一片清新,小花小草们微笑着,绿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精神抖擞地迎接我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