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如何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班级管理的重点。纵观传统管理办法,教师过分讲求课堂纪律,学生的自主发言权被剥夺,参与热情逐渐被消磨,师生关系受到影响。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够改善班级管理现状,拉近师生关系,更能为民主学习氛围的创设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初中班级管理的内容大部分集中于卫生、纪律与学习情况等,教师多采取检查与敦促等手段,依照校园制度与规定展开班级管理工作。内容缺乏新意,手段陈旧老套,与素质教育背景不相符。与此同时,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成绩的提升上,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刻板的管理方法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更无法起到好的管理效果。
(二)管理方式单一
初中生的思想趋于成熟,对待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在沟通上更需要情感认同,教师一味采取体罚或批评的形式,不但无法得到学生的支持,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惰性,师生间甚至出现隔阂,十分不利于校园和谐大环境的建设。诸如:罚站、打手板、跑操场等简单暴力的手段,很容易损伤到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对教师产生怨怼情绪,甚至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
(三)评价方式单一
在现如今的学校工作中,评价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实现学生对自我的准确定位,时管理工作更加客观、公正。然而,教师往往会忽略评价的作用,本着“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理念,化赞扬为批评,即便学生表现良好,教师也大都一语带过,不注重语言艺术,致使学生在班级中找不到认同感,直至产生消极心理。
二、采取小组合作模式,提升初中班级管理水平
(一)细化小组分工,合理布置管理内容
所谓的小组合作,是指成员间为达到共同目标而成立起的团体,为了实现任务的高效完成,小组成员需要进行明确的分工,承当一定的责任,确保在任务实施阶段各司其职,从而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相互结合。有关研究人员指出,最为理想的小组规模应控制在4-6人,确保小组组织、计划、实施与监督活动得到有效分配。而在学生小组分配中,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擅长领域、性格特征等问题,确保各小组力量均衡、势均力敌,提升班级整体的竞争意识。
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应当依托于兴趣爱好,例如,性格活泼的学生可以担任“小组发言人”一职,喜爱实践的学生可担任“执行官”一职,而懂得组织规划的学生则可以胜任“小组CEO”一职等。为了确保每位同学的长处都能够得到发挥,教师可结合不同管理内容,设置不同小组体系。如兴趣小组中,拥有相同兴趣的人可走到一起,自发设置学习任务,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深入探索。项目小组,则负责对班级活动的组织策划,从而将教师权利分散给小组,达到学生自治的效果。
(二)创设民主氛围,提升班级管理价值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公平与公正的作用日益突出,民众对民主建设的追求热情也不断高涨。在新教育理念下,初中班级管理必然要将民主化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追求民主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切实改变管理现状。教师可结合学期工作安排,设立起民主集体、民主小组、民主学习项目等,创设多元化的管理形态,使管理工作更加灵活,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民主应当贯穿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学生交往,教师都应当高举“民主”大旗,将个人融入到小组,融入到班级体中,确保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保护,从而更加自觉的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
例如,在开展主题班会前,教师可将板报设计、班会流程等权力交付给小组,由小组成员发挥想象力,展示自己对班会内容的理解,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最终,再由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优秀的班会计划,并应用到实际中。班会开办完毕后,教师针对活动与学生展开讨论与反思,由学生指出班会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或让学生谈谈此次班会的体验等。通过这种互动谈话的方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得班级管理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也能让学生收获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结合管理内容,合理设置评价标准
评价机制的设定,既是对管理工作的细化安排,又是对学生工作的认可与肯定。结合初中班级管理现状,教师可将评价标准划分为常规与非常规两类。其中,常规标准包括:仪容仪表、班级卫生、课堂纪律、小组日常学习等。非常规标准则包括班级学期学习计划、小组精神面貌、学生交往情况等,确保班级管理工作不断深化,能够突出学生的方方面面。
为了确保小组合作能够长期稳定的开展,教师可设置针对小组的评价表,表中包含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两方面内容。例如:小组成员管理是否融洽;小组组长是否有责任心;小组完成班级活动的质量等。每个选项中含有1-5分的分值,通过表格分值的计算,选拔出最高分值的小组,获得“荣誉小组”称号,并提供相应的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此外,在小组评价项目的设定上,教师也可以放权给学生,通过学生的奇思妙想,使评价内容更加丰富,更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例如,小组内也可自行设置学习计划,每个学生设定成绩目标,成员间互相帮助,一旦有一位成员达到目标,小组则可获得3-5分的奖励,并累计到期末总评价表中,将学习与管理工作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的问题突出,教师缺乏耐心与方法,学生的表现相对被动。对此,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管理工作,积极与学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集體荣誉感。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得到进步,也能使班级氛围更加健康和谐。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初中班级管理的内容大部分集中于卫生、纪律与学习情况等,教师多采取检查与敦促等手段,依照校园制度与规定展开班级管理工作。内容缺乏新意,手段陈旧老套,与素质教育背景不相符。与此同时,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成绩的提升上,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刻板的管理方法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更无法起到好的管理效果。
(二)管理方式单一
初中生的思想趋于成熟,对待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在沟通上更需要情感认同,教师一味采取体罚或批评的形式,不但无法得到学生的支持,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惰性,师生间甚至出现隔阂,十分不利于校园和谐大环境的建设。诸如:罚站、打手板、跑操场等简单暴力的手段,很容易损伤到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对教师产生怨怼情绪,甚至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
(三)评价方式单一
在现如今的学校工作中,评价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实现学生对自我的准确定位,时管理工作更加客观、公正。然而,教师往往会忽略评价的作用,本着“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理念,化赞扬为批评,即便学生表现良好,教师也大都一语带过,不注重语言艺术,致使学生在班级中找不到认同感,直至产生消极心理。
二、采取小组合作模式,提升初中班级管理水平
(一)细化小组分工,合理布置管理内容
所谓的小组合作,是指成员间为达到共同目标而成立起的团体,为了实现任务的高效完成,小组成员需要进行明确的分工,承当一定的责任,确保在任务实施阶段各司其职,从而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相互结合。有关研究人员指出,最为理想的小组规模应控制在4-6人,确保小组组织、计划、实施与监督活动得到有效分配。而在学生小组分配中,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擅长领域、性格特征等问题,确保各小组力量均衡、势均力敌,提升班级整体的竞争意识。
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应当依托于兴趣爱好,例如,性格活泼的学生可以担任“小组发言人”一职,喜爱实践的学生可担任“执行官”一职,而懂得组织规划的学生则可以胜任“小组CEO”一职等。为了确保每位同学的长处都能够得到发挥,教师可结合不同管理内容,设置不同小组体系。如兴趣小组中,拥有相同兴趣的人可走到一起,自发设置学习任务,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深入探索。项目小组,则负责对班级活动的组织策划,从而将教师权利分散给小组,达到学生自治的效果。
(二)创设民主氛围,提升班级管理价值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公平与公正的作用日益突出,民众对民主建设的追求热情也不断高涨。在新教育理念下,初中班级管理必然要将民主化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追求民主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切实改变管理现状。教师可结合学期工作安排,设立起民主集体、民主小组、民主学习项目等,创设多元化的管理形态,使管理工作更加灵活,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民主应当贯穿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学生交往,教师都应当高举“民主”大旗,将个人融入到小组,融入到班级体中,确保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保护,从而更加自觉的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
例如,在开展主题班会前,教师可将板报设计、班会流程等权力交付给小组,由小组成员发挥想象力,展示自己对班会内容的理解,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最终,再由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优秀的班会计划,并应用到实际中。班会开办完毕后,教师针对活动与学生展开讨论与反思,由学生指出班会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或让学生谈谈此次班会的体验等。通过这种互动谈话的方式,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得班级管理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也能让学生收获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结合管理内容,合理设置评价标准
评价机制的设定,既是对管理工作的细化安排,又是对学生工作的认可与肯定。结合初中班级管理现状,教师可将评价标准划分为常规与非常规两类。其中,常规标准包括:仪容仪表、班级卫生、课堂纪律、小组日常学习等。非常规标准则包括班级学期学习计划、小组精神面貌、学生交往情况等,确保班级管理工作不断深化,能够突出学生的方方面面。
为了确保小组合作能够长期稳定的开展,教师可设置针对小组的评价表,表中包含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两方面内容。例如:小组成员管理是否融洽;小组组长是否有责任心;小组完成班级活动的质量等。每个选项中含有1-5分的分值,通过表格分值的计算,选拔出最高分值的小组,获得“荣誉小组”称号,并提供相应的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此外,在小组评价项目的设定上,教师也可以放权给学生,通过学生的奇思妙想,使评价内容更加丰富,更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例如,小组内也可自行设置学习计划,每个学生设定成绩目标,成员间互相帮助,一旦有一位成员达到目标,小组则可获得3-5分的奖励,并累计到期末总评价表中,将学习与管理工作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的问题突出,教师缺乏耐心与方法,学生的表现相对被动。对此,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管理工作,积极与学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集體荣誉感。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得到进步,也能使班级氛围更加健康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