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结构转换效应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12332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出现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迅速进行调整和转型,同时伴随着就业结构的变迁与调整。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第三产业高速发展,劳动力市场为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迅速作出调整,部分劳动力开始学习新的技能适应市场需求,部分劳动力无法即刻转化技能面临失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就业效应如果能依靠技术进步得以调整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技术进步
  一、问题提出
  随着中国经济的缓慢发展,我国产业不得不做出新的调整,原有的低效率、高消耗产业的逐步被智能机器制造,高科技技术产业的发展所替代,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计划的的快速实施,高新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撑点。由于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带来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造成劳动力向其他产业流动,劳动力从传统生产部门向新型生产部门转移和流动是资源的再配置过程,由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劳动力要求的全新转变,劳动者需要学习新的技能,新技能欠缺的员工将面临失业。所以,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就业结构转换有较大的影响。
  学者们对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颇多,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张浩然、衣保中(2011)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动态调整对新的就业需求是正向的影响,对于传统行业的就业是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即负面的影响。姜鹏飞、翟瑞瑞等(2015)考察了京津冀地区产业升级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和促进效应。王俊超(2016)研究辽宁省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效应的双重影响,分析了三产业之间变动对劳动力转移以及就业的影响。以上的研究就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变化之间的关系。
  本文就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结构转换效应进行分析,本文共包含四部分。第二部分介绍了我国十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以及对劳动力市场新的要求,就业发生结构性的转变;第三部分说明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效应,主要表现在就业的结构性变化,即包括劳动力技术转变而产生的转换效应,也包括无法适应产业转化而导致失业;第四部分结论与启示。
  二、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的演变
  近十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二产业逐步向第三产业调整,逐步向合理平稳的经济方向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应用,2010年作为第二产业贡献率变化的转折点,尤其2014年到2015年第二产业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降幅较大,从47.8%下降到42.4%,工业结构的调整使第二产业在总体经济中的贡献率越来越低;第三产业在新经济条件下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第二产业的贡献率相对应,二者此消彼长,更好的说明了产业结構的调整过程,同时也说明产业结构近十年的调整,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之间。
  由于环境的恶化,以及经济结构市场环境的转变,产业需要顺应市场的变化而进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满足市场需求。在工业方面,应实现机器设备的智能化生产,替代更多的市场劳动力运作于一线工作,应更多的操控机器设备,而钢铁、玻璃等行业是产业转型的主要目标,化解钢铁等行业带来的产能过剩。这是工业结构的内部调整过程,说明工业的发展更多的依靠技术进步,而非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服务业方面,应加强服务业劳动者的质量,满足高要求的客户需求。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动,劳动力市场结构也会出现新的偏倚,劳动力不得不改变原有的技能水平,学习新的技术,适应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表2-1表明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在逐年减少,是由于农业的现代化,更多的农作物耕作依靠机器设备,农业的生产进入机械化时代;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逐年增加,说明第二产业更多的是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仍然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而在2015年就业人口下降,更多的就业向第三产业调整,实现产业间的升级转型。
  综上所述,就业结构没有完全遵循产业结构转型的基本路径,劳动力投入偏向第二、三产业,但全社会产出的技术和投入结构的变化并不利于第二产业的发展,但依然存在较高的就业人数,由于就业结构的转变有一定的时滞性,在这个固定的时间段,就业于第二产业的人员很难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立即作出调整。同时就业间的流动仍存在一些阻碍因素,如户籍制度。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就业效应
  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质是指生产要素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的转移和流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也就是资源在三类产业部门的实现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高度化、合理化,高度化是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转移,实现技术进步效应的外溢,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合理化是产业结构的变化朝着促进经济发展,利于社会协同发展的方向,各产业融合发展,利于总体经济发展,各产业之间以恰当的市场占有率分配市场份额。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过程必然会面临一系列的阻碍因素,尤其是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就短期而言,劳动力市场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做出反应,劳动力市场结构较难在短期作出调整,技术进步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的转变难以在短期得到满足,以致短期内会有部分的失业。长期来看,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是技术进步的反射,技术进步是推动结构调整的持续动力源泉,所以产业的调整要以技术进步为导向,朝着技术进步的方向逐步合理化、高度化,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对于劳动力市场是正向的作用,也可以看做就业的“补偿效应”。所以就长期而言,技术进步对就业是促进的作用,产业规模随着技术进步快速增长,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也快速增长,相应技术落后型产业被淘汰,高新技术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促进技术性人才就业率。
  技术进步对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主要表征在于劳动和资本的重新分配的有效配比,新的配比对就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技术进步的主要表征是更多的生产设备应用于生产、加工和服务替代更多的劳动力,也可以看作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协调好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构调整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实现就业与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化。
  四、结论与启示
  产业结构是体现一国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表明各产业分布比例以及经济运行状况。我国产业结构仍处于不完善水平,完全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加速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行业的创新,对于经济增长、就业结构的转变有重要的意义。产业结构调整的间接目的社会总福利水平的提高,也就是民生问题,所以关注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是关键所在。
  首先,政府应减少宏观经济调控,更多的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调整市场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的自由流动;其次,努力协调好发展性行业与吸纳就业之间的关系,由于传统行业对就业的吸纳力是难以做出大的调整,所以要发展新兴服务业,例如一些餐饮业,手工业吸纳就业,如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服务质量,更有利于优质员工就业;最后,将发展服务业与新兴工业相结合,二者的融合能够加速就业转化效率,减少失业的空档期,利于经济繁荣,形成资源共享、技术互用,合理利用资源的范围经济,有利于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5):46-56.
  [2]张浩然,衣保中.产业结构调整的就业效应:来自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1(3):50-56.
  [3]赖玉霞.基于面板数据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调整的联动效应[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7):20-24.
  作者简介:朱文秀(1993-)女,在读硕士,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其他文献
AngleⅢ类错NFDA6根据不同的形成机制,可分为假性、牙性和骨性三种类型.其中假性型又称功能型,下颌具有功能性移位,如果不及早矫治,日久则可能发展成真性下颌前突.本文通
随着我国电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电梯门保护装置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安全性能指标,各电梯或专业公司不断地从技术和成本角度改进门保护装置,为用
高等教育在现代国家具有很高的地位,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及规模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发展潜力。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进行教育改革以来,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62所 ,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然而在这庞大的规模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有很多不
奇经八脉理论在妇科疾病中占有一席.本文介绍赵宏利主任通过奇经论治清宫术后月经减少、带下病、恶露不绝三则验案.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持续加快,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越来越迅速,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愈加明显,人民币国际化也被大家广泛讨论,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日益明显。因此,本文在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的基础上,进而分析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对外贸易 人民币国际化 影响  当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参与国际经济的程度也不断加深,人民币是否国际化这一问题也随之
【摘 要】职业院校是人生和学习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体育学习和锻炼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和作用。初中阶段学生兴趣广泛,但也同时存在着兴奋转移快、持久性差等缺点,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在紧密结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程中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资源,利用各种手段,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从体育课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对体育教学进行了思考,形成了一系列实践的总结和建议,以供同仁研讨和
配电柜主要用于交流额定电压为660V及以下,可用作支路配电或负载电源控制柜,其体积小、分段能力高、结构紧凑、技术性能良好,安装简便、使用安全可靠,广泛用于工矿企业与民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而农业风险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