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7年是中国漫画产业开始快速腾飞的一年,政策红利的有力支撑,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内容产业的加持推动,加上越来越多的商业资本的持续介入,我国漫画产业已然发力。本文从当年我国漫画产业的几种商业模式的特点、利弊进行研究和分析,对目前仍然处于商业盈利模式初期的中国数字漫画产业提出了几点个人建议,以期望能对整个产业链有所参考。
关键词:漫画产业;数字漫画市场;漫画商业模式
一、漫画产业链中的角色关系
在传统漫画产业中,漫画作者制作漫画,出版社生产漫画,读者阅读漫画、为漫画买单,某漫画成为热门后会改编成动画并衍生出周边产品,这样形成产业链,这仅仅是表面现象,看上去是一环扣一环的运作,事实上,读者、漫画出版社、出版社编辑、漫画作者以及销售人员之间都有着微妙的关系。
读者想要看到自己喜爱的漫画,并且逐渐形成追星模式,也就是追捧某漫画作者的作品之后,会不计价格、也不在乎是那个出版社的去搜集该作者的系列作品。作为漫画作者的人,当然想知道读者是否喜欢自己的作品,也想知道具体的人数,这样可以知道自己究竟哪部作品更加成功。那漫画作者能否直接知道这个数据呢?单靠个人,是无法计算这个大数据的,这个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是靠这个作者挂靠的出版社。出版社会非常详细的掌握市场上哪种漫画受欢迎,因为出版社有明确的目的,就是要靠漫画盈利。出版社掌握着大量读者和漫画之间的信息,并且会预测市场上的形势,以此作为目标鞭策漫画作者往盈利的方向前进。但是作者和作品的走向肯定是无法完全控制的,因此大量的漫画编辑产生,他们作为几个方面的桥梁,为作者、读者、出版社等几个方面相互沟通而工作,直观的说,相当于明星身边的经纪人。成功的编辑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即漫画作者在编辑的策划下作出自己满意、读者喜爱的作品,同时出版社也因此获获利。这种情况有,但有时也无法这么理想,这中间编辑的协调作用就十分关键。还有一个环境经常被忽视,就是销售环节。
在一个产业链中,整体市场方向预测对了、也有了高质量的作品,但是只要销售没做到位,效果会大打折扣,尤其是漫画这一行业还要抵抗电子书等各方面的冲击。这其中包含宣传策略、销售手段是否适合产品性质等都有很大关系。例如单行本在推出的时候封面设计是否博人眼球、推销人员对该产品的理解、书店是否为划分出专门的宣传区域这些因素,都成为该单行本是否能热卖的关键因素。
二、现有的几种商业模式分析
1、传统模式
这种模式最符合上述的流程,以连载漫画为基础,衍生出动画、影视剧等周边产品。这些产品的购买者,大部分是漫画作品的忠实观众,他们为这些产品买单,是因为对漫画内容和传达的精神的喜爱。这种购买者与产品的关系会十分紧密,也会持续很久,只要周边产品不做偏,是可可以长期稳定的发展。
2、明星热度模式
这种模式想要创造一种明星和漫画及周边产品双赢的趋势。比如几年前刘德华利用片场休息时间创作出安逗与黑仔卡通形象,还号称是自己的两个儿子,还以此形象推出了大大小小多种周边产品。刘德华是全球偶像,商品一经推出立刻被热捧。此商业举动特别成功,既宣传了刘德华文艺的一面,商家又可以借此获得丰厚利润。这就是很显然的蹭明星热度,这种热度能持续多久、在其他明星身上是否能成功还真的要看市场运作了。
同样是这一模式的是香港歌手古巨基,也是唱而优则画漫画,他是真的为自己创造的漫画人物加入了设定和剧情,可能真的只是自己兴趣,没有加入多少商业运作,只是在一些电视节目中作过宣传。他个人还在坚持,可并没有从中盈利。类似的还有歌手林俊杰等人的例子,也都没有刘德华的反响大。由此可见,此种商业模式有可能大获成功也有可能不了了之。成功之处在于这种模式甩开了作品前期积累以及后期营销的一些阶段,让获利周期缩小到最短。
3、“大IP”的争夺
一个大“IP”,意味着拥有成熟的脚本和已经积累的大量忠实,能在成熟的"IP"基础上改编漫画或动画在起步上就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已经有了构建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高漲的网络人气,只要在剧情的改编上稍加技巧,有良好的分镜设定,一般都会成功。例如这两年热度超高的《三生三世》和《琅琊榜》等,除了改编成影视剧,网络上流传最广泛的就是漫画了。即使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至少可以引起争议,总比很多新作品推出之后鲜有读者反馈要有价值。
4、漫画家自组团队
漫画家出版作品常常受到出版社和编辑等方面的影响,如果沟通不畅,会导致漫画作品完全不符合作者意图,或者作者想表达的作品精神无法传达给读者们。为了免于多重阻隔,能直接和市场和读者有联系,很多漫画家组成团队工作,直接可以负责自己的出版发行。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以中国漫画家姚非拉为首的“夏天岛工作室”。工作室自2006年成立以来获得嘉奖无数,并成为国家文化部原创动漫重点项目,一时风光无两。可是就在十年后却因为内部矛盾处于分裂状态。究其原因还是版权纷争以及工作室的作者们的待遇过于苛刻,这些带来的危害直接导致大量优秀漫画作品无法推出手游等产品进入市场,严重滞后了商业进程。从此案例可以看出,很多漫画作者不再甘于作品停留在漫画阶段,渴望与市场接轨,能够深度让作品进入商业化模式运行。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专业化的管理、有效的版权保护措施,这种团队肯定会走向失败。
夏天岛工作室这样大起大落的案例还是少数,大多数国内动漫团队例如深圳的“518工作室”等目前还在稳扎稳打的探索前行。管理者基本上都是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还要懂管理,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团队优势,让作者和读者的利益最大化,团队走上良性运营。
三、对漫画产业商业模式分析的看法
1、版权的重要性
从夏天岛工作室分裂事件得到一个结论,商业模式的创新都要基于版权的有力保护,然后才是漫画作品的商业化制作。
2、明确作品的发行目的
日本漫画的商业的运营模式很值得我们去参考。日本的漫画市场非常成熟,读者的阶层跨越也非常广,穿着西服的高管在街边一边吃饭一边捧着漫画书看的景象随处可见。在漫画拥有这么广泛的读者群的环境下,日本漫画的推行从来没有一窝蜂或一头热,漫画门类详细,发行量也十分科学。
在商业模式运营中的漫画行业,要以盈利为前提。作者有自己的漫画梦想固然重要,但首先要有市场评估,也就是在漫画制作之前有详细的计划表,这时候不单纯是计划漫画内容,还要按按照市场规则作一定调整,例如漫画推出后期计划推出漫画主题游戏,甚至考虑请到某明星代言,那么在角色设定方面可能会根据该明星的形象进行设计。还要有准确的定位等,来判断第一版的发行量。如果是大型出版社,还要考虑到引领市场潮流,以保持自己旗帜性地位,挖掘有潜力的新人。
3、完善的管理制度
由上述一点引申出和所有行业一样,动漫产业同样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以良性循环的促进各部门的工作。传统的漫画作者可以单打独斗闯入市场,在这个时代,作者也许是一个人,但是经营整个动漫产业的一定是整个团队。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2016年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6G233)《移动互联时代基于动漫产业链的漫画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结项成果之一。
关键词:漫画产业;数字漫画市场;漫画商业模式
一、漫画产业链中的角色关系
在传统漫画产业中,漫画作者制作漫画,出版社生产漫画,读者阅读漫画、为漫画买单,某漫画成为热门后会改编成动画并衍生出周边产品,这样形成产业链,这仅仅是表面现象,看上去是一环扣一环的运作,事实上,读者、漫画出版社、出版社编辑、漫画作者以及销售人员之间都有着微妙的关系。
读者想要看到自己喜爱的漫画,并且逐渐形成追星模式,也就是追捧某漫画作者的作品之后,会不计价格、也不在乎是那个出版社的去搜集该作者的系列作品。作为漫画作者的人,当然想知道读者是否喜欢自己的作品,也想知道具体的人数,这样可以知道自己究竟哪部作品更加成功。那漫画作者能否直接知道这个数据呢?单靠个人,是无法计算这个大数据的,这个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是靠这个作者挂靠的出版社。出版社会非常详细的掌握市场上哪种漫画受欢迎,因为出版社有明确的目的,就是要靠漫画盈利。出版社掌握着大量读者和漫画之间的信息,并且会预测市场上的形势,以此作为目标鞭策漫画作者往盈利的方向前进。但是作者和作品的走向肯定是无法完全控制的,因此大量的漫画编辑产生,他们作为几个方面的桥梁,为作者、读者、出版社等几个方面相互沟通而工作,直观的说,相当于明星身边的经纪人。成功的编辑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即漫画作者在编辑的策划下作出自己满意、读者喜爱的作品,同时出版社也因此获获利。这种情况有,但有时也无法这么理想,这中间编辑的协调作用就十分关键。还有一个环境经常被忽视,就是销售环节。
在一个产业链中,整体市场方向预测对了、也有了高质量的作品,但是只要销售没做到位,效果会大打折扣,尤其是漫画这一行业还要抵抗电子书等各方面的冲击。这其中包含宣传策略、销售手段是否适合产品性质等都有很大关系。例如单行本在推出的时候封面设计是否博人眼球、推销人员对该产品的理解、书店是否为划分出专门的宣传区域这些因素,都成为该单行本是否能热卖的关键因素。
二、现有的几种商业模式分析
1、传统模式
这种模式最符合上述的流程,以连载漫画为基础,衍生出动画、影视剧等周边产品。这些产品的购买者,大部分是漫画作品的忠实观众,他们为这些产品买单,是因为对漫画内容和传达的精神的喜爱。这种购买者与产品的关系会十分紧密,也会持续很久,只要周边产品不做偏,是可可以长期稳定的发展。
2、明星热度模式
这种模式想要创造一种明星和漫画及周边产品双赢的趋势。比如几年前刘德华利用片场休息时间创作出安逗与黑仔卡通形象,还号称是自己的两个儿子,还以此形象推出了大大小小多种周边产品。刘德华是全球偶像,商品一经推出立刻被热捧。此商业举动特别成功,既宣传了刘德华文艺的一面,商家又可以借此获得丰厚利润。这就是很显然的蹭明星热度,这种热度能持续多久、在其他明星身上是否能成功还真的要看市场运作了。
同样是这一模式的是香港歌手古巨基,也是唱而优则画漫画,他是真的为自己创造的漫画人物加入了设定和剧情,可能真的只是自己兴趣,没有加入多少商业运作,只是在一些电视节目中作过宣传。他个人还在坚持,可并没有从中盈利。类似的还有歌手林俊杰等人的例子,也都没有刘德华的反响大。由此可见,此种商业模式有可能大获成功也有可能不了了之。成功之处在于这种模式甩开了作品前期积累以及后期营销的一些阶段,让获利周期缩小到最短。
3、“大IP”的争夺
一个大“IP”,意味着拥有成熟的脚本和已经积累的大量忠实,能在成熟的"IP"基础上改编漫画或动画在起步上就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已经有了构建完整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高漲的网络人气,只要在剧情的改编上稍加技巧,有良好的分镜设定,一般都会成功。例如这两年热度超高的《三生三世》和《琅琊榜》等,除了改编成影视剧,网络上流传最广泛的就是漫画了。即使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至少可以引起争议,总比很多新作品推出之后鲜有读者反馈要有价值。
4、漫画家自组团队
漫画家出版作品常常受到出版社和编辑等方面的影响,如果沟通不畅,会导致漫画作品完全不符合作者意图,或者作者想表达的作品精神无法传达给读者们。为了免于多重阻隔,能直接和市场和读者有联系,很多漫画家组成团队工作,直接可以负责自己的出版发行。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以中国漫画家姚非拉为首的“夏天岛工作室”。工作室自2006年成立以来获得嘉奖无数,并成为国家文化部原创动漫重点项目,一时风光无两。可是就在十年后却因为内部矛盾处于分裂状态。究其原因还是版权纷争以及工作室的作者们的待遇过于苛刻,这些带来的危害直接导致大量优秀漫画作品无法推出手游等产品进入市场,严重滞后了商业进程。从此案例可以看出,很多漫画作者不再甘于作品停留在漫画阶段,渴望与市场接轨,能够深度让作品进入商业化模式运行。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专业化的管理、有效的版权保护措施,这种团队肯定会走向失败。
夏天岛工作室这样大起大落的案例还是少数,大多数国内动漫团队例如深圳的“518工作室”等目前还在稳扎稳打的探索前行。管理者基本上都是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还要懂管理,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团队优势,让作者和读者的利益最大化,团队走上良性运营。
三、对漫画产业商业模式分析的看法
1、版权的重要性
从夏天岛工作室分裂事件得到一个结论,商业模式的创新都要基于版权的有力保护,然后才是漫画作品的商业化制作。
2、明确作品的发行目的
日本漫画的商业的运营模式很值得我们去参考。日本的漫画市场非常成熟,读者的阶层跨越也非常广,穿着西服的高管在街边一边吃饭一边捧着漫画书看的景象随处可见。在漫画拥有这么广泛的读者群的环境下,日本漫画的推行从来没有一窝蜂或一头热,漫画门类详细,发行量也十分科学。
在商业模式运营中的漫画行业,要以盈利为前提。作者有自己的漫画梦想固然重要,但首先要有市场评估,也就是在漫画制作之前有详细的计划表,这时候不单纯是计划漫画内容,还要按按照市场规则作一定调整,例如漫画推出后期计划推出漫画主题游戏,甚至考虑请到某明星代言,那么在角色设定方面可能会根据该明星的形象进行设计。还要有准确的定位等,来判断第一版的发行量。如果是大型出版社,还要考虑到引领市场潮流,以保持自己旗帜性地位,挖掘有潜力的新人。
3、完善的管理制度
由上述一点引申出和所有行业一样,动漫产业同样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以良性循环的促进各部门的工作。传统的漫画作者可以单打独斗闯入市场,在这个时代,作者也许是一个人,但是经营整个动漫产业的一定是整个团队。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2016年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16G233)《移动互联时代基于动漫产业链的漫画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结项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