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出版的“中国书”---由学者、记者、作家撰写的中国题材书籍,既是对中国现实和历史的一份独特记录,也是对西方和中国同样有价值的系列“启示录”。
与前些年一样,西方在2013年出版了相当数量的“中国书”,试图“解码”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和令人迷惑的当下。《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通过追踪作者的创作轨迹和采访相关专家,辑录了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批书籍。
比较值得欣慰的是,在西方媒体常常情绪化地“唱衰”或“唱红”声中,这些书籍的作者---或为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中国专家,或为长驻中国的资深记者---对于中国真正的实力、全球影响力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较为冷静和平衡的描述。
或许,还有更重要的,它们也启示着中国人:如何将潜力转化为实力?特别是,中国需要如何提升自己的软实力?中国真的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与美国一样的硬软影响力兼具的全球大国吗?
这些书和这些问题,将伴随着中国一起走进2014年及以后的更多个年头。
雷厄姆.艾利森、罗伯特.布莱克威尔、阿里.怀恩
《李光耀论中国、美国与世界》
( Lee Kuan Yew: The Grand Master’s Insights on China, US and The World)
这本书的英文版于2013年2月问世,由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Allison)、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资深研究员罗伯特.布莱克威尔(RobertBlackwill)和哈佛大学研究员阿里.怀恩(AliWyne)三人根据他们与李光耀的访谈整理而成,同时还收录了李光耀之前的著作和讲话内容。
书名直译为《李光耀论中国、美国与世界》,台湾版的译名为《去问李光耀:一代总理对中国、美国和全世界的深思》,另一些中文媒体则干脆称之为“21世纪的隆中对”。
一个得到肯定的事实是,这位新加坡“国父”的政治智慧在西方同样受到推崇。前《新闻周刊》国际版总编辑、现为CNN主播的美国著名媒体人法里德.扎卡里亚的荐书词是:“这本小册子充满了智慧和洞见。如果你对亚洲的未来---也即世界的未来---感兴趣,这是你的必读之本。”
美国图书网站亚马逊则根据读者反馈,把这本书评级为4星半(最高为5星),并评论说:“李光耀一开口,总统、首相、外交官和首席执行官们都会洗耳恭听。”
在这本书中,李光耀谈的主要是“未来”---他眼中的中国未来、美国未来、中美关系未来、印度未来、伊斯兰世界未来、全球经济增长未来、地缘政治和全球化未来、民主未来等。
关于中国,他认为,中国人要的是复兴起来的中国,中国志在国家利益,而非改变世界。中国崛起的战略仍然在于和平发展,中国还需要40至50年才能建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因此中国不应像苏联那样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在军事领域的竞争和对抗上,而应该更加关注国内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科技含量的提高和民生的改善。“低头拉车”仍然应该是下一个阶段中国的发展战略。
此外,他也是对中国经济未来最乐观的国际领导人之一,认为中国仍然有很大机会维持两位数的增长。
关于美国,李光耀认为,它并不会陷入系统性的衰退。原因之一是,美国政府不是美国真正重要的力量,美国有着多元的创新的能力,美国在未来仍将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他还谈到,现在很多人认为美国重返亚洲是要防堵中国,而在他看来,这样一个中美关系与过去美苏关系完全不同,早已不是“零和游戏”。中美关系更可能的未来是---“中国与美国平等共享这个世纪”。
2013年10月,这本书的中文版《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出版。
为这本书作序的是另一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与李光耀惺惺相惜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他写道:“在过去半个世纪中,我非常荣幸地见到了很多世界级领导人,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是新加坡首任总理、精神导师李光耀。自古以来,关于个人究竟是历史的创造者,还是历史的记录者,一直存在争论,但就李光耀而言,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无人能及。”
沈大伟:
《中国走向世界:不完全大国》
(China Goes Global: The Partial Power)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教授、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研究项目高级研究员沈大伟(DavidShambaugh),在2013年2月出版了他的新作《中国走向世界:不完全大国》(China Goes Global: The Partial Power)。
作为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顶尖学者之一,沈大伟最初从事的是中国外交、国家安全战略以及中美关系的研究,曾出版过《权力转移:中国及亚洲的新动态》、《迷惘的巨人:美国与中国》和《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问题与前景》等专著。
据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郦菁介绍,在2007年,沈大伟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学术转向---开始关注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问题,提出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和干部培养体系方面的调整,适应了全球化的浪潮,从而保持并巩固了执政党的地位。那一年,他出版了《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
这一次,沈大伟再次把目光拉回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中美关系上来,希望在国际金融危机后重新考察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是一个“不完全大国”。
作者在书中首先肯定了中国国家影响力的快速提升,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当西方国家出现经济衰退时,中国大大拓展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国际影响,由此带来中国在国际安全事务中更为重要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作者指出,中国目前在世界上的声誉和影响还是“混合型”和局部性的,在全球的表现“广度”大于“深度”,在主要国际机构中的作用还不够大,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诸多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仍然缺乏作为一个主要大国的国际影响力。 具体来说,经济方面,中国还有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体制完善和科技含量提高等问题需要面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部分国家或部分产业上,显得“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军事方面,尽管中国军事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来自周边国家的安全压力,现有的军事能力尚不足以轻松应对挑战。另外,文化方面,文化输出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把文化产品翻译成各国文字,或一味地在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上投入更多资金---中国还需要考虑如何让中国文化融入到世界话语体系中的挑战。总之,中国若想要发挥全面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平衡而全面地描述复杂的中国现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沈大伟回忆说,在写作过程中,他曾一度因材料众多、头绪繁杂,感觉有点心灰意冷。最终,他找到了平衡---“既要研究厚重,又要通俗易懂,要为普通读者呈现一部‘大片’”。
郦菁则认为,首先应该看到布鲁金斯学会是美国的重要智库,沈大伟的观点难以避免受到一定的政治倾向的影响。此外,这本书的主要受众是普通读者,可以说是为了让美国民众更好地认识当前中国形势的一本大众畅销书,与严谨的学术著作比,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但在她看来,沈大伟的观点总体上还是“比较客观”的,并没有激进地“唱红”或“唱衰”中国。
拉纳.米特:
《被遗忘的盟友》
(Forgotten Ally: China’s World War II 1937-1945)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RanaMitter)于2013年9月出版了新书《被遗忘的盟友》,首次以西方史学家的视角重写中国八年抗战史,指出中国为二战作出了巨大牺牲,是被西方因各种原因遗忘的“盟友”。本书可谓2013年最重头的中国历史题材书籍。
作为西方新一代汉学家中领军人物的拉纳.米特,曾出版过《苦涩的革命》、《现代中国简明介绍》等在英国和西方广受好评的中国近现代史题材书籍,其中2005年出版的《苦涩的革命》被当年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年度“必读书”。
而重写中日战争史,是一项更为浩大艰难的任务。米特从2004年开始着手在中国、美国、英国找资料、看档案、做研究,直至2013年完稿出版,可谓“十年磨一剑”。
熟识米特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吴景平告诉本刊记者,米特之前做的关于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中国民族主义形成等方面的专题研究,都获得高度评价,而这本历时10年的心血之作则更加“完整而鲜明”。
在书中,作者以毛泽东、蒋介石、汪精卫三个历史人物为主线,描绘了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正面战场的场景,也向西方读者介绍了更不为他们所了解的、沦陷区的不同形式的抗争。
更重要的是,中国自近代以来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几乎在这场持久而全面的战争中消耗殆尽。更为不幸的是,日本对外侵略的破坏性能量,很大一部分都倾泻在了中国---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等都是毁灭性的。
他在本书的最后强调,如果中国的抗战史没有被全面认识,那西方世界对此后新中国的历史,乃至整个战后世界体系的认识,都是不全面的。
米特本人在2013年10月写给《纽约时报》的文章《世界欠中国的战争债》中写道,“中国抵抗日本侵略是未被讲述的二战伟大故事之一。尽管中国是首个与轴心国交战的同盟国,与美国、英国甚至直到1945年8月才对日宣战的苏联相比,中国在太平洋战局中的作用远未得到承认。战后中国的贡献被置于一旁,在纯意识形态竞争的冷战期间,成为不宜提及的一段历史。”
这篇文章被《参考消息》、新华网、人民网等各大中国媒体转载后,引发了中国网民的热议,有网友亲切称之为“米特教授的历史好声音”。
吴景平认为,米特的这本书,不仅对西方学界破除“欧洲中心”的传统史观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对于中国人更加全面地理解抗战也不失为一个新的视角。中国的抗日斗争,不仅包括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军事斗争,还包括文学、艺术领域,以及沦陷区的工矿企业和补给线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都展现了积极强大的对抗侵略者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也同样存在于其他受到日本侵略和殖民的地区,如朝鲜半岛和中国台湾。
这本书已经被英国《经济学人》和《金融时报》评为2013年度好书。基辛格亲自为美国版撰写推荐说:“拉纳.米特出色的新著是对历史重要而令人感佩的贡献---它揭示了那场被很多人遗忘的、夺去了数百万中国人生命、又最终成就了现代中国崛起的战争的真相”。
据悉,其中文版预计于2014年夏在中国出版,日本版也在运作之中。届时,它会否在中日两国之间引发新一轮的“战争”热议?
詹姆斯.法罗斯:
《航空中国:中国未来的试验田》
(China Airborne: The Test of China’s Future)
出生于1949年的詹姆斯.法罗斯(JamesFallows)曾是美国著名深度报道杂志《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的驻华记者,也曾是“白宫笔杆子”,担任过卡特总统的演讲撰写人,在西方驻华记者圈中颇受尊重。
他自2006年起长驻北京,其间曾撰写了一系列关于中国政治经济转型、环境保护、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以及电视业真人秀大战等多种题材的深度报道,并结集为《来自明天广场的明信片:来自中国的报道》(PostcardsfromTomorrowSquare:ReportsfromChina)一书,于2008年底出版。
在书中,他提醒美国读者:“美国人无需对中国崛起充满敌意,但应该谨慎关注其产生的结果。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中国打交道时有分量和能力设定规则、而非仅仅听从中国的国家。所以从现在开始,美国应该考虑,当中国影响力不断上升时,如何确立自己的经济、环境、政治和社会目标。” 随后,他把关注点投向了中国日益蓬勃发展的航空业。这一方面是因为,2011年出台的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宣布将在未来投资2500亿美元发展航空业。而在法罗斯看来,如此庞大的投资规模不但是史无前例的,也是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热”和“城市化热”的缩影,将像美国19世纪修建横贯大陆铁路一样,对中国未来产生革命性影响。
另一方面,法罗斯本人也是航空爱好者,持有飞行员执照,并曾在2001年出版《自由飞行》一书,描述新一代“私人飞机”等各种市面上的先进机型。
于2013年2月出版的《航空中国:中国未来的试验田》即是作者长期跟踪和调查的成果。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讲师张昕向本刊记者介绍,法罗斯是一位以实证调研和深度报道见长的记者,来中国长驻之前的报道内容主要集中在美国国内新闻和伊拉克,这应该是他第一次以工作之外的另一本专著形式记录的中国。
故事是从西安讲起的---这个中国古都里生活着25万航空工程师和航空业流水线工人。随后,作者又讲述了这个行业中的企业主、梦想家和中间人的故事,并以航空业的发展为切入口,预测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前景。
他在书中列举数据说,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将投入超过2500亿美元用于航空工业,而且如今全球范围内在建的三分之二的机场都位于中国。在尖端科技方面,中国也在不断克服技术难题,让许多欧美的航空企业备感压力。与此同时,中国航空业的发展也遭遇特有的挑战,比如航线仍然很大程度上受到军方的管控,体制性的阻力依然存在,支持航空工业的其他产业发展不平衡,等等。这些雄心与挑战,都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生动缩影。
张昕认为,作者之所以得以从航空业管窥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是因为航空工业处于整个产业经济的顶端,也是军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须有很多产业来支持。航空工业的大发展,证明中国已经从过去偏重于基础制造业的模式转变为制造业和重工业平行发展的模式。正如作者在书中表达的那样,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依然需要解决许多体制上和技术上的问题,令人喜忧参半。
弗朗克.泽林:
《中国冲击:看中国如何改变世界》
(DER CHINA SCHOCK:WIE PEKING SICH DIE WELT GEFUGIG MACHT)
这是一本德国人讲述中国的书。作家弗兰克.泽林(FrankSieren)的《中国冲击:看中国如何改变世界》的德文原版在2013年之前就已出版,中译本则在2013年10月面世。作为专门关注中国问题的资深记者和纪录片制片人,泽林长期在北京工作,被《泰晤士报》誉为“德国最具权威性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
据复旦大学哲学讲师、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郁隽介绍,在本书德文版出版之际,正值北京奥运会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时,中国却仍然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使得“中国模式”在德国受到了空前的关注。
在书中,泽林首先描绘了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主流价值观对中国崛起的态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承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尤其是对海外投资的迅猛增长;但另一方面,许多西方国家纷纷将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暴涨的原因归咎于中国。而中国与非洲国家经贸关系的积极发展,更被恶意指责为“新殖民主义”。
作者在书中用了大量篇幅介绍了自己以一个记者的身份赴蒙古、安哥拉、尼日利亚和伊朗等国考察的成果,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实际经营状况。他指出,中国的对外援建和投资往往是“去意识形态化”的,除了涉及中国核心政治利益的问题以外,中国的对外援建和投资一般不附带其他政治条件。与之前冷战格局下美苏两国在非洲、中东等国家为了寻求政治支持而进行的援助和投资不同,中国的对外投资显得更加公平、双赢,因此能在短时间内被很多国家接受并深入推进。
最后,泽林认为,中国的国际化战略顺应了全球化潮流,相反,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却迟迟不愿接受全球化带来的世界格局变化,常常将矛头指向中国。他表示,如果不积极面对全球化,改变自身态度和做法,以公平坦然的心态面对中国崛起,西方很可能在竞争中被中国甩在身后。
郁隽认为,泽林出版本书的初衷是为了警醒德国政界,并借中国海外投资的扩大抨击德国政府的外交政策,认为默克尔政府不应过度拘泥于意识形态取向。而且,这本书也体现出,同样是西方国家,德国政界和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态度,与美国、英国还是相当不同的。如何应对不同层次的“西方”,也是中国未来要面临的挑战之一。
与前些年一样,西方在2013年出版了相当数量的“中国书”,试图“解码”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和令人迷惑的当下。《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通过追踪作者的创作轨迹和采访相关专家,辑录了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批书籍。
比较值得欣慰的是,在西方媒体常常情绪化地“唱衰”或“唱红”声中,这些书籍的作者---或为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中国专家,或为长驻中国的资深记者---对于中国真正的实力、全球影响力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较为冷静和平衡的描述。
或许,还有更重要的,它们也启示着中国人:如何将潜力转化为实力?特别是,中国需要如何提升自己的软实力?中国真的有可能在将来成为与美国一样的硬软影响力兼具的全球大国吗?
这些书和这些问题,将伴随着中国一起走进2014年及以后的更多个年头。
雷厄姆.艾利森、罗伯特.布莱克威尔、阿里.怀恩
《李光耀论中国、美国与世界》
( Lee Kuan Yew: The Grand Master’s Insights on China, US and The World)
这本书的英文版于2013年2月问世,由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Allison)、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资深研究员罗伯特.布莱克威尔(RobertBlackwill)和哈佛大学研究员阿里.怀恩(AliWyne)三人根据他们与李光耀的访谈整理而成,同时还收录了李光耀之前的著作和讲话内容。
书名直译为《李光耀论中国、美国与世界》,台湾版的译名为《去问李光耀:一代总理对中国、美国和全世界的深思》,另一些中文媒体则干脆称之为“21世纪的隆中对”。
一个得到肯定的事实是,这位新加坡“国父”的政治智慧在西方同样受到推崇。前《新闻周刊》国际版总编辑、现为CNN主播的美国著名媒体人法里德.扎卡里亚的荐书词是:“这本小册子充满了智慧和洞见。如果你对亚洲的未来---也即世界的未来---感兴趣,这是你的必读之本。”
美国图书网站亚马逊则根据读者反馈,把这本书评级为4星半(最高为5星),并评论说:“李光耀一开口,总统、首相、外交官和首席执行官们都会洗耳恭听。”
在这本书中,李光耀谈的主要是“未来”---他眼中的中国未来、美国未来、中美关系未来、印度未来、伊斯兰世界未来、全球经济增长未来、地缘政治和全球化未来、民主未来等。
关于中国,他认为,中国人要的是复兴起来的中国,中国志在国家利益,而非改变世界。中国崛起的战略仍然在于和平发展,中国还需要40至50年才能建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因此中国不应像苏联那样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在军事领域的竞争和对抗上,而应该更加关注国内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科技含量的提高和民生的改善。“低头拉车”仍然应该是下一个阶段中国的发展战略。
此外,他也是对中国经济未来最乐观的国际领导人之一,认为中国仍然有很大机会维持两位数的增长。
关于美国,李光耀认为,它并不会陷入系统性的衰退。原因之一是,美国政府不是美国真正重要的力量,美国有着多元的创新的能力,美国在未来仍将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他还谈到,现在很多人认为美国重返亚洲是要防堵中国,而在他看来,这样一个中美关系与过去美苏关系完全不同,早已不是“零和游戏”。中美关系更可能的未来是---“中国与美国平等共享这个世纪”。
2013年10月,这本书的中文版《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出版。
为这本书作序的是另一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与李光耀惺惺相惜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他写道:“在过去半个世纪中,我非常荣幸地见到了很多世界级领导人,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是新加坡首任总理、精神导师李光耀。自古以来,关于个人究竟是历史的创造者,还是历史的记录者,一直存在争论,但就李光耀而言,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无人能及。”
沈大伟:
《中国走向世界:不完全大国》
(China Goes Global: The Partial Power)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教授、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研究项目高级研究员沈大伟(DavidShambaugh),在2013年2月出版了他的新作《中国走向世界:不完全大国》(China Goes Global: The Partial Power)。
作为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顶尖学者之一,沈大伟最初从事的是中国外交、国家安全战略以及中美关系的研究,曾出版过《权力转移:中国及亚洲的新动态》、《迷惘的巨人:美国与中国》和《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问题与前景》等专著。
据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郦菁介绍,在2007年,沈大伟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学术转向---开始关注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问题,提出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和干部培养体系方面的调整,适应了全球化的浪潮,从而保持并巩固了执政党的地位。那一年,他出版了《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
这一次,沈大伟再次把目光拉回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中美关系上来,希望在国际金融危机后重新考察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是一个“不完全大国”。
作者在书中首先肯定了中国国家影响力的快速提升,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当西方国家出现经济衰退时,中国大大拓展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国际影响,由此带来中国在国际安全事务中更为重要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作者指出,中国目前在世界上的声誉和影响还是“混合型”和局部性的,在全球的表现“广度”大于“深度”,在主要国际机构中的作用还不够大,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诸多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仍然缺乏作为一个主要大国的国际影响力。 具体来说,经济方面,中国还有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体制完善和科技含量提高等问题需要面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部分国家或部分产业上,显得“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军事方面,尽管中国军事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来自周边国家的安全压力,现有的军事能力尚不足以轻松应对挑战。另外,文化方面,文化输出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把文化产品翻译成各国文字,或一味地在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上投入更多资金---中国还需要考虑如何让中国文化融入到世界话语体系中的挑战。总之,中国若想要发挥全面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平衡而全面地描述复杂的中国现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沈大伟回忆说,在写作过程中,他曾一度因材料众多、头绪繁杂,感觉有点心灰意冷。最终,他找到了平衡---“既要研究厚重,又要通俗易懂,要为普通读者呈现一部‘大片’”。
郦菁则认为,首先应该看到布鲁金斯学会是美国的重要智库,沈大伟的观点难以避免受到一定的政治倾向的影响。此外,这本书的主要受众是普通读者,可以说是为了让美国民众更好地认识当前中国形势的一本大众畅销书,与严谨的学术著作比,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但在她看来,沈大伟的观点总体上还是“比较客观”的,并没有激进地“唱红”或“唱衰”中国。
拉纳.米特:
《被遗忘的盟友》
(Forgotten Ally: China’s World War II 1937-1945)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RanaMitter)于2013年9月出版了新书《被遗忘的盟友》,首次以西方史学家的视角重写中国八年抗战史,指出中国为二战作出了巨大牺牲,是被西方因各种原因遗忘的“盟友”。本书可谓2013年最重头的中国历史题材书籍。
作为西方新一代汉学家中领军人物的拉纳.米特,曾出版过《苦涩的革命》、《现代中国简明介绍》等在英国和西方广受好评的中国近现代史题材书籍,其中2005年出版的《苦涩的革命》被当年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年度“必读书”。
而重写中日战争史,是一项更为浩大艰难的任务。米特从2004年开始着手在中国、美国、英国找资料、看档案、做研究,直至2013年完稿出版,可谓“十年磨一剑”。
熟识米特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吴景平告诉本刊记者,米特之前做的关于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中国民族主义形成等方面的专题研究,都获得高度评价,而这本历时10年的心血之作则更加“完整而鲜明”。
在书中,作者以毛泽东、蒋介石、汪精卫三个历史人物为主线,描绘了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正面战场的场景,也向西方读者介绍了更不为他们所了解的、沦陷区的不同形式的抗争。
更重要的是,中国自近代以来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几乎在这场持久而全面的战争中消耗殆尽。更为不幸的是,日本对外侵略的破坏性能量,很大一部分都倾泻在了中国---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等都是毁灭性的。
他在本书的最后强调,如果中国的抗战史没有被全面认识,那西方世界对此后新中国的历史,乃至整个战后世界体系的认识,都是不全面的。
米特本人在2013年10月写给《纽约时报》的文章《世界欠中国的战争债》中写道,“中国抵抗日本侵略是未被讲述的二战伟大故事之一。尽管中国是首个与轴心国交战的同盟国,与美国、英国甚至直到1945年8月才对日宣战的苏联相比,中国在太平洋战局中的作用远未得到承认。战后中国的贡献被置于一旁,在纯意识形态竞争的冷战期间,成为不宜提及的一段历史。”
这篇文章被《参考消息》、新华网、人民网等各大中国媒体转载后,引发了中国网民的热议,有网友亲切称之为“米特教授的历史好声音”。
吴景平认为,米特的这本书,不仅对西方学界破除“欧洲中心”的传统史观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对于中国人更加全面地理解抗战也不失为一个新的视角。中国的抗日斗争,不仅包括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军事斗争,还包括文学、艺术领域,以及沦陷区的工矿企业和补给线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都展现了积极强大的对抗侵略者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也同样存在于其他受到日本侵略和殖民的地区,如朝鲜半岛和中国台湾。
这本书已经被英国《经济学人》和《金融时报》评为2013年度好书。基辛格亲自为美国版撰写推荐说:“拉纳.米特出色的新著是对历史重要而令人感佩的贡献---它揭示了那场被很多人遗忘的、夺去了数百万中国人生命、又最终成就了现代中国崛起的战争的真相”。
据悉,其中文版预计于2014年夏在中国出版,日本版也在运作之中。届时,它会否在中日两国之间引发新一轮的“战争”热议?
詹姆斯.法罗斯:
《航空中国:中国未来的试验田》
(China Airborne: The Test of China’s Future)
出生于1949年的詹姆斯.法罗斯(JamesFallows)曾是美国著名深度报道杂志《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的驻华记者,也曾是“白宫笔杆子”,担任过卡特总统的演讲撰写人,在西方驻华记者圈中颇受尊重。
他自2006年起长驻北京,其间曾撰写了一系列关于中国政治经济转型、环境保护、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以及电视业真人秀大战等多种题材的深度报道,并结集为《来自明天广场的明信片:来自中国的报道》(PostcardsfromTomorrowSquare:ReportsfromChina)一书,于2008年底出版。
在书中,他提醒美国读者:“美国人无需对中国崛起充满敌意,但应该谨慎关注其产生的结果。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中国打交道时有分量和能力设定规则、而非仅仅听从中国的国家。所以从现在开始,美国应该考虑,当中国影响力不断上升时,如何确立自己的经济、环境、政治和社会目标。” 随后,他把关注点投向了中国日益蓬勃发展的航空业。这一方面是因为,2011年出台的中国“十二五”规划中,宣布将在未来投资2500亿美元发展航空业。而在法罗斯看来,如此庞大的投资规模不但是史无前例的,也是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热”和“城市化热”的缩影,将像美国19世纪修建横贯大陆铁路一样,对中国未来产生革命性影响。
另一方面,法罗斯本人也是航空爱好者,持有飞行员执照,并曾在2001年出版《自由飞行》一书,描述新一代“私人飞机”等各种市面上的先进机型。
于2013年2月出版的《航空中国:中国未来的试验田》即是作者长期跟踪和调查的成果。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讲师张昕向本刊记者介绍,法罗斯是一位以实证调研和深度报道见长的记者,来中国长驻之前的报道内容主要集中在美国国内新闻和伊拉克,这应该是他第一次以工作之外的另一本专著形式记录的中国。
故事是从西安讲起的---这个中国古都里生活着25万航空工程师和航空业流水线工人。随后,作者又讲述了这个行业中的企业主、梦想家和中间人的故事,并以航空业的发展为切入口,预测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前景。
他在书中列举数据说,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将投入超过2500亿美元用于航空工业,而且如今全球范围内在建的三分之二的机场都位于中国。在尖端科技方面,中国也在不断克服技术难题,让许多欧美的航空企业备感压力。与此同时,中国航空业的发展也遭遇特有的挑战,比如航线仍然很大程度上受到军方的管控,体制性的阻力依然存在,支持航空工业的其他产业发展不平衡,等等。这些雄心与挑战,都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生动缩影。
张昕认为,作者之所以得以从航空业管窥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是因为航空工业处于整个产业经济的顶端,也是军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须有很多产业来支持。航空工业的大发展,证明中国已经从过去偏重于基础制造业的模式转变为制造业和重工业平行发展的模式。正如作者在书中表达的那样,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依然需要解决许多体制上和技术上的问题,令人喜忧参半。
弗朗克.泽林:
《中国冲击:看中国如何改变世界》
(DER CHINA SCHOCK:WIE PEKING SICH DIE WELT GEFUGIG MACHT)
这是一本德国人讲述中国的书。作家弗兰克.泽林(FrankSieren)的《中国冲击:看中国如何改变世界》的德文原版在2013年之前就已出版,中译本则在2013年10月面世。作为专门关注中国问题的资深记者和纪录片制片人,泽林长期在北京工作,被《泰晤士报》誉为“德国最具权威性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
据复旦大学哲学讲师、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郁隽介绍,在本书德文版出版之际,正值北京奥运会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时,中国却仍然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使得“中国模式”在德国受到了空前的关注。
在书中,泽林首先描绘了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主流价值观对中国崛起的态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承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尤其是对海外投资的迅猛增长;但另一方面,许多西方国家纷纷将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暴涨的原因归咎于中国。而中国与非洲国家经贸关系的积极发展,更被恶意指责为“新殖民主义”。
作者在书中用了大量篇幅介绍了自己以一个记者的身份赴蒙古、安哥拉、尼日利亚和伊朗等国考察的成果,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实际经营状况。他指出,中国的对外援建和投资往往是“去意识形态化”的,除了涉及中国核心政治利益的问题以外,中国的对外援建和投资一般不附带其他政治条件。与之前冷战格局下美苏两国在非洲、中东等国家为了寻求政治支持而进行的援助和投资不同,中国的对外投资显得更加公平、双赢,因此能在短时间内被很多国家接受并深入推进。
最后,泽林认为,中国的国际化战略顺应了全球化潮流,相反,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却迟迟不愿接受全球化带来的世界格局变化,常常将矛头指向中国。他表示,如果不积极面对全球化,改变自身态度和做法,以公平坦然的心态面对中国崛起,西方很可能在竞争中被中国甩在身后。
郁隽认为,泽林出版本书的初衷是为了警醒德国政界,并借中国海外投资的扩大抨击德国政府的外交政策,认为默克尔政府不应过度拘泥于意识形态取向。而且,这本书也体现出,同样是西方国家,德国政界和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态度,与美国、英国还是相当不同的。如何应对不同层次的“西方”,也是中国未来要面临的挑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