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通过教和学的方式方法的转变来贯彻实施。因为,作为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无法由简单教和学的方式方法获得。此时,数学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就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数学应该作为一种文化走进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
【关键词】数学文化 主题活动 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99-02
一、数学文化及其作用
数学对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它的抽象性决定数学就是一种文化。 作为人类抽象产物的数学,在最初的应用需要中,由数学语言系统演绎、逻辑系统推理,从而成为由数学史、数学思想、数学著作、数学工具等构成的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而其语言、逻辑系统促进思维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进而实现对行为的影响,最终促进了数学理性精神的形成。 可见,数学从它的产生之日起,无论是作为科学的数学与作为课程的数学无不闪烁着文化的光辉。
在小学阶段让学生了解数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寻找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创新意识。
二、通过数学文化主题活动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1.注重对学生数学理性精神的培养——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批判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教师要善于选择学生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由此可见,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交流是独立思考的展示、表达、修正、互补、吸收、接纳的过程。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个体对知识的吸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相适应,在困难面前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自己如何克服,而不是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求助于他人。综观数学大家们,在数学难题面前都是十年如一日的探索。让小学生知道数学家们是如何不向困难低头的,一次次如何攻破数学难题的精神,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2.及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让学生明白能够让人们终身受益的是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有好多内容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方法比如概率、统计的思想,转化的思想方法等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和渗透这些思想方法。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书上设计的是摸球实验,可是书上的要求只有10次实验,这对于实验的精确性来说,实验的次数太低了。数学家是在做了几千几万次实验后才得到对于个数相等的球,每次任意摸一个,摸到的概率是相等的。并且实验次数越多,实验结果将会越接近这个实验结果。于是,结合书上的例题,把与此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做了40次实验后结果才比较接近。让学生体会到概率的思想。同时,学生对书上的只要求10次的实验提出了质疑,并且对数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体现数学的美感价值,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数学中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数学美感就是数学文化的一部分,在认识轴对称图形时,在“全国第七届深化小学数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上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王艳玲老师从课堂上展示的各种轴对称图形,渗透着美的教育。
她是这样做的:
初步感知:观看28届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及闭幕式的精彩照片,从奥运会建筑、奥运五环旗、雅典船等图片的欣赏中,让学生感悟对称,体会对称的美。
引入探究:在初步感知对称的基础上,请学生欣赏各国的国旗,中国、韩国、法国、肯尼亚、美国、瑞士、瑞典等国家的国旗在课件中逐一放映,请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判断这些国旗是否对称?有的图案很容易下结论,有的圖案引起了学生的争议,在争议中,教师让学生谈论怎么样的图形是对称的?对称有什么特点?
探究新知:教师在一张很薄的白纸上打印了各式的标志,包括汽车标志,如一汽、现代、本田、奔驰,交通标志如提醒注意标志、禁止通行标志、前方弯路标志,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生用对折后是否重叠的方法,判断出每一个标志是否对称,并清楚地表达自己判断的理由。
欣赏巩固:研究了许多人类设计的对称图形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对称现象,通过观看蝴蝶、蜻蜓、瓢虫等动物,让学生领略自然界中的对称美。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乐园,陶冶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4.将相关的数学史适时引入课堂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要将数学史引入课堂。比如讲述符号的历史,介绍某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的艰辛历程,介绍数学家的名言和故事等。对此我经常带着孩子们通过多种途径一起去欣赏古今中外的数学史料。祖冲之、阿基米德、高斯、加罗华等等数学大师成了孩子们经常讨论和崇拜的人物。介绍给孩子听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哥德巴赫猜想等等,虽然学生还不太懂,但是,通过这些补充,学生了解了数学原来是如此的丰富和神奇,等待着他们去研究和探索里面的奥秘。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眼中的数学是美丽的,精彩的。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去做,通过这些文化的沉淀,一定能够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总而言之,数学不仅有利于人们逻辑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人们创造性的才能,审美直觉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借助数学科学的文化价值,把蕴涵在数学课程中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加以挖掘与提升。让孩子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以及价值观上得到全面和谐的发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数学文化 主题活动 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99-02
一、数学文化及其作用
数学对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它的抽象性决定数学就是一种文化。 作为人类抽象产物的数学,在最初的应用需要中,由数学语言系统演绎、逻辑系统推理,从而成为由数学史、数学思想、数学著作、数学工具等构成的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而其语言、逻辑系统促进思维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进而实现对行为的影响,最终促进了数学理性精神的形成。 可见,数学从它的产生之日起,无论是作为科学的数学与作为课程的数学无不闪烁着文化的光辉。
在小学阶段让学生了解数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寻找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创新意识。
二、通过数学文化主题活动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1.注重对学生数学理性精神的培养——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批判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教师要善于选择学生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由此可见,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交流是独立思考的展示、表达、修正、互补、吸收、接纳的过程。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个体对知识的吸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相适应,在困难面前首先应该想到的是自己如何克服,而不是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求助于他人。综观数学大家们,在数学难题面前都是十年如一日的探索。让小学生知道数学家们是如何不向困难低头的,一次次如何攻破数学难题的精神,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2.及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让学生明白能够让人们终身受益的是思想方法。在小学阶段,有好多内容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方法比如概率、统计的思想,转化的思想方法等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和渗透这些思想方法。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书上设计的是摸球实验,可是书上的要求只有10次实验,这对于实验的精确性来说,实验的次数太低了。数学家是在做了几千几万次实验后才得到对于个数相等的球,每次任意摸一个,摸到的概率是相等的。并且实验次数越多,实验结果将会越接近这个实验结果。于是,结合书上的例题,把与此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做了40次实验后结果才比较接近。让学生体会到概率的思想。同时,学生对书上的只要求10次的实验提出了质疑,并且对数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体现数学的美感价值,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数学中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数学美感就是数学文化的一部分,在认识轴对称图形时,在“全国第七届深化小学数学改革观摩交流会”上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王艳玲老师从课堂上展示的各种轴对称图形,渗透着美的教育。
她是这样做的:
初步感知:观看28届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及闭幕式的精彩照片,从奥运会建筑、奥运五环旗、雅典船等图片的欣赏中,让学生感悟对称,体会对称的美。
引入探究:在初步感知对称的基础上,请学生欣赏各国的国旗,中国、韩国、法国、肯尼亚、美国、瑞士、瑞典等国家的国旗在课件中逐一放映,请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判断这些国旗是否对称?有的图案很容易下结论,有的圖案引起了学生的争议,在争议中,教师让学生谈论怎么样的图形是对称的?对称有什么特点?
探究新知:教师在一张很薄的白纸上打印了各式的标志,包括汽车标志,如一汽、现代、本田、奔驰,交通标志如提醒注意标志、禁止通行标志、前方弯路标志,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生用对折后是否重叠的方法,判断出每一个标志是否对称,并清楚地表达自己判断的理由。
欣赏巩固:研究了许多人类设计的对称图形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对称现象,通过观看蝴蝶、蜻蜓、瓢虫等动物,让学生领略自然界中的对称美。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乐园,陶冶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4.将相关的数学史适时引入课堂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要将数学史引入课堂。比如讲述符号的历史,介绍某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的艰辛历程,介绍数学家的名言和故事等。对此我经常带着孩子们通过多种途径一起去欣赏古今中外的数学史料。祖冲之、阿基米德、高斯、加罗华等等数学大师成了孩子们经常讨论和崇拜的人物。介绍给孩子听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哥德巴赫猜想等等,虽然学生还不太懂,但是,通过这些补充,学生了解了数学原来是如此的丰富和神奇,等待着他们去研究和探索里面的奥秘。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眼中的数学是美丽的,精彩的。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去做,通过这些文化的沉淀,一定能够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总而言之,数学不仅有利于人们逻辑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人们创造性的才能,审美直觉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借助数学科学的文化价值,把蕴涵在数学课程中的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加以挖掘与提升。让孩子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以及价值观上得到全面和谐的发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