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促进农机化技术及相关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对农业劳动力紧缺方面的问题进行缓解,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需要加强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研究,从推广模式、推广方法等角度进行创新,因地制宜的选取农机化技术,加强农机和农艺的融合,最终为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支持,促进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提升。本文主要介绍了化隆县发展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为加快化隆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措施;青海化隆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已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最大效益的必然选择。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加快我县小康社会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但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还不规范,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就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一探讨,以期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1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化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现代科技要素在农业生产、加工与销售各个环节的技术含量不高;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政策、资金支持还不到位;组织模式、运行机制尚处于探索之中,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1农民对产业化经营认识不到位
一是农民信息闭塞,集约经营意识差,不少农户长期守着自己不多的分散的土地经营,生产规模小,成本高。二是农民缺乏市场经济经营意识,只注重产量的高低,不要求质量的优劣。三是自我保护意识差,在政府倡导发展产业化生产中,往往会大张旗鼓地宣传,按保护价回收产品,农民热情很高。如果农业生产顺利,农民、政府互赢;可一旦预到不可预测的因素,受损失的是农民,保护价也成为空头话,农民不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1.2农业产业化没有形成完整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尤其是龙头脆弱,企业少、规模小、技术起点低,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作坊式生产企业,且重复的多,互补性少,布局分散零乱。不能真正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一是受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在短期内建成先进的、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更难以创出品牌。二是企业没有配套的基地建设,由于市场意识淡薄,系统观念不强,造成一些环节脱节,因而不能形成系统效应,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同時,受传统生产观念束缚,以为只要生产出产品,经济就会发展,因而只顾抓基地建设,结果产品出来了,销不出去,产业链条出现缺位现象。三是部分农业产业化项目虽然具备了“公司+农户+基地”的雏形,但参与主体不是自愿结成,不能相辅相成。企业与农户之间各自谋求自己的经济效益,造成农民产品销售到市场,企业难以收到产品,从而导致无生产原料,使企业停产,造成损失。
1.3科技服务跟不上
一是科技保险等服务严重滞后,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将损失惨重。二是生产方面不注意对原材料的整体布局和规划生产,容易造成架空现象。三是市场信息不畅,不以市场为导向,盲目生产,造成农产品的积压浪费。四是服务部门不协调,普遍存在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服务脱节等问题,难以形成合力,农技与供销矛盾突出。
1.4金融服务跟不上
一是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信用社,在支持产业化发展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资金实力不足,导致农村信用社难以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二是信贷管理体制不顺,贷款难度大。三是化隆县在海东地区是贷款高风险区,由于多年农民贷款后还贷积极性不高,影响了贷款信誉。四是服务手段滞后,难以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信息、技术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2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措施
2.1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主动培育主导产业
具有明确的主导产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条件。主导产业的确定,第一要有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第二该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第三该主导产业带动发展的相关产业形成规模经营。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来看,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不断扩大特色、绿色作物的生产规模。继续坚持以“农业结构调优,农产品质量调好,农业竞争力调强,农民收入调高”为原则的基础上,培育壮大3个主导产业,即:甘都、群科、牙什尕等乡镇为主的沿黄川水地区水产和蔬菜产业带,德恒隆、阿什努、沙连堡3乡为主的卡力岗山区豆类产业带,扎巴、德加、二塘、巴燕等临平公路沿线乡镇为主的油料产业带。重点扶持发展八大农产品品牌,即:冬小麦、小杂果、无公害蔬菜、优质豌豆、高淀粉马铃薯、优质油菜、中药材、优质青稞。
在具体培育产业及扶持品牌产品过程中,一是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二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突出科技示范,增强农业科技的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广大农民尽可能地将资金、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不断加强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2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根据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行业,着力建设和引进一批高附加值、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同时,注重传统优势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升级和改造,使其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综合经济效益。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联结发展的机制,鼓励扶持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社或农产品开发专业户、专业协会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着力构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协会”、“订单农业”生产等多种形式的生产联合体,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和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切实提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发展绿色无公害产品,着力打造化隆名牌农产品。
2.3引导农民树立市场意识,切实提高农民素质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在思想意识、知识结构、技术技能水平以及经营管理知识等方面都不能与之相适应,这就需要政府和龙头企业及时收集有利于产业调整的信息,强化农民的农业质量意识,抛弃传统落后的小农经济观念和种养习惯。通过举办科学技术培训班等方式,使他们能够掌握多种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不断引导农民形成市场、科技、质量、标准等新观念,使农业标准化意识转化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从而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2.4扎扎实实地建设好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农业经济信息系统,为农民提供准确、实用、及时的农业市场、经济、科技信息,当好他们的信息参谋。二是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提高服务水平,改善信贷服务方式,提供优良的贷款品种,适应效益农业发展的需要,高效率地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东.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创新发展的对策[J].吉林农业,2014(8):43-43.
[2] 刘宪.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12(5):11-13.
[3] 马明鸿.试论对新时期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工业,2016(12):00291-00291.
[4] 田淑荟.加快促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的思路[J].中国科技博览,2015(24):146-146.
(作者单位:青海省化隆县农技站)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措施;青海化隆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已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最大效益的必然选择。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加快我县小康社会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但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还不规范,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就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一探讨,以期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1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化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现代科技要素在农业生产、加工与销售各个环节的技术含量不高;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政策、资金支持还不到位;组织模式、运行机制尚处于探索之中,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1农民对产业化经营认识不到位
一是农民信息闭塞,集约经营意识差,不少农户长期守着自己不多的分散的土地经营,生产规模小,成本高。二是农民缺乏市场经济经营意识,只注重产量的高低,不要求质量的优劣。三是自我保护意识差,在政府倡导发展产业化生产中,往往会大张旗鼓地宣传,按保护价回收产品,农民热情很高。如果农业生产顺利,农民、政府互赢;可一旦预到不可预测的因素,受损失的是农民,保护价也成为空头话,农民不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1.2农业产业化没有形成完整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尤其是龙头脆弱,企业少、规模小、技术起点低,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作坊式生产企业,且重复的多,互补性少,布局分散零乱。不能真正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一是受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在短期内建成先进的、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更难以创出品牌。二是企业没有配套的基地建设,由于市场意识淡薄,系统观念不强,造成一些环节脱节,因而不能形成系统效应,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同時,受传统生产观念束缚,以为只要生产出产品,经济就会发展,因而只顾抓基地建设,结果产品出来了,销不出去,产业链条出现缺位现象。三是部分农业产业化项目虽然具备了“公司+农户+基地”的雏形,但参与主体不是自愿结成,不能相辅相成。企业与农户之间各自谋求自己的经济效益,造成农民产品销售到市场,企业难以收到产品,从而导致无生产原料,使企业停产,造成损失。
1.3科技服务跟不上
一是科技保险等服务严重滞后,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将损失惨重。二是生产方面不注意对原材料的整体布局和规划生产,容易造成架空现象。三是市场信息不畅,不以市场为导向,盲目生产,造成农产品的积压浪费。四是服务部门不协调,普遍存在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服务脱节等问题,难以形成合力,农技与供销矛盾突出。
1.4金融服务跟不上
一是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信用社,在支持产业化发展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资金实力不足,导致农村信用社难以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二是信贷管理体制不顺,贷款难度大。三是化隆县在海东地区是贷款高风险区,由于多年农民贷款后还贷积极性不高,影响了贷款信誉。四是服务手段滞后,难以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信息、技术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2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措施
2.1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主动培育主导产业
具有明确的主导产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条件。主导产业的确定,第一要有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第二该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第三该主导产业带动发展的相关产业形成规模经营。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来看,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不断扩大特色、绿色作物的生产规模。继续坚持以“农业结构调优,农产品质量调好,农业竞争力调强,农民收入调高”为原则的基础上,培育壮大3个主导产业,即:甘都、群科、牙什尕等乡镇为主的沿黄川水地区水产和蔬菜产业带,德恒隆、阿什努、沙连堡3乡为主的卡力岗山区豆类产业带,扎巴、德加、二塘、巴燕等临平公路沿线乡镇为主的油料产业带。重点扶持发展八大农产品品牌,即:冬小麦、小杂果、无公害蔬菜、优质豌豆、高淀粉马铃薯、优质油菜、中药材、优质青稞。
在具体培育产业及扶持品牌产品过程中,一是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二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突出科技示范,增强农业科技的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广大农民尽可能地将资金、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不断加强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2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根据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行业,着力建设和引进一批高附加值、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同时,注重传统优势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升级和改造,使其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综合经济效益。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联结发展的机制,鼓励扶持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社或农产品开发专业户、专业协会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着力构建“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协会”、“订单农业”生产等多种形式的生产联合体,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和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切实提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发展绿色无公害产品,着力打造化隆名牌农产品。
2.3引导农民树立市场意识,切实提高农民素质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在思想意识、知识结构、技术技能水平以及经营管理知识等方面都不能与之相适应,这就需要政府和龙头企业及时收集有利于产业调整的信息,强化农民的农业质量意识,抛弃传统落后的小农经济观念和种养习惯。通过举办科学技术培训班等方式,使他们能够掌握多种技能和经营管理知识,不断引导农民形成市场、科技、质量、标准等新观念,使农业标准化意识转化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从而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2.4扎扎实实地建设好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农业经济信息系统,为农民提供准确、实用、及时的农业市场、经济、科技信息,当好他们的信息参谋。二是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提高服务水平,改善信贷服务方式,提供优良的贷款品种,适应效益农业发展的需要,高效率地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东.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创新发展的对策[J].吉林农业,2014(8):43-43.
[2] 刘宪.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12(5):11-13.
[3] 马明鸿.试论对新时期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工业,2016(12):00291-00291.
[4] 田淑荟.加快促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的思路[J].中国科技博览,2015(24):146-146.
(作者单位:青海省化隆县农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