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法官王峻,善断家务事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kaijie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认为,家事审判庭接触的都是一些“小案子”,事实上,这些案件的审理结果和质量高低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终生利益,乃至数代人的恩怨。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家事庭副庭长王峻说:“我不想简单地判决孰是孰非,我更想帮助当事人回归生活的常态。”
  创新方法,真情办案
  2012年贾汪法院成立了全国首个独立编制的“家事审判庭”,2016年贾汪法院被确定为全国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法院,王峻成了改革试点的先遣军。
  到法院工作之前,王峻是一名煤矿职工,但是,在她心中一直羡慕手持法槌、身着法袍、主持正义的法官。上世纪90年代初,因行政区划调整,徐州各级法院面向社会招录大批工作人员,王峻抓住了这个机会。
  王峻知道“半路出家”的不足,好在这一点通过加紧学习就能弥补。她也更懂得发挥自己的优势,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常常让她对婚姻家庭案件有独特的见解,并总结出“调解六法”:辩法析理法、案例说服法、换位思考法、调动亲情法、巧借外力法、心理疏导法。小小六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她近5年的案件调撤率达90%以上。
  在办理诸多离婚案件时王峻发现,诉讼过程中,双方为了各自利益,难免发生言语冲突,很可能激化矛盾。她通过对离婚案件的跟踪调研,发现如让双方当事人在一段时间内冷静思考,重新审视对方,认真评估自己的婚姻后,再做出慎重决定,双方都能接受。据此,她摸索出“六个月内暂不离婚”感情考验期调解法,挽救了许多濒临破裂的家庭。全国200余家法院先后慕名前来学习贾汪法院家事审判工作经验, 2018年8月27日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的《民法典草案》中也增加了离婚冷静期的规定。
  温情帮助,弥合裂痕
  在贾汪法院家事法庭门口的留言栏,整整齐齐地贴着当事人的来信,信纸一层叠着一层。信中内容除了提意见建议,更多是对法官们的感激。留言栏一旁就是“王峻三八红旗手工作室”的简介,还附了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共同探讨家事问题。
  家事法庭的現场也挺特别,很“家庭化”。三张沙发让双方相对而坐,法官居中调解,距离感、对立感少了许多,多了些亲近和温情。王峻说:“断案多讲求证据与法律,断‘家事’却不能只着眼于这些。”贾汪法院相当重视心理疏导,王峻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成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2018年5月,王峻受理了一起解除收养关系的案件。年近70的黄老夫妇因收养的孙子对他们辱骂动手,将其告上法庭,要求解除收养关系。其后将患有轻度精神疾病的孙子一人留在家中,避而不见。王峻多次前往学校、民政局、医院、村委会了解情况、寻求支持,并对这个面临崩溃的少年进行劝解、教导。经过王峻的奔波和努力,莽撞少年认识到错误,哭着向老人道歉,老人也重新接纳了他。回归正常生活后,少年给王峻写了一封信:最尊敬的王阿姨,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帮助,清醒过来后,回想起当初做的事情,我很愧疚、很难过……
  全心全力处理这些小案子,是王峻工作的日常。王峻在办理案件时,把每一位当事人都当作亲人,把每一个案件都当作自家事,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用心宣讲,传递幸福
  家事案件与普通民事案件相比,有着较强的伦理性、情感性,处理起来很复杂。因此,贾汪法院不仅完善家事案件审判机制,将亲情弥合、感情修复、心理干预、关注弱势等元素融入新家事法庭设计,还在司法中心设立了妇联维权工作室、幸福家庭学校、心理疏导室、反家暴临时庇护所、单面镜调解室等机构和场所,积极延伸家事审判的社会辐射职能。
  以上这许多举措的实行,也有王峻一份努力。近年来离婚率不断上升,王峻发现主要的原因是夫妻双方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家庭责任意识淡薄,不能恰当处理夫妻及姻亲之间的关系。调研后,王峻于2017年提出了《关于在婚姻登记处设置美满家庭课堂的建议》。贾汪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不仅设置了家庭幸福课堂,还增设了三个夫妻感情调解室。王峻作为首讲嘉宾,用生动的案例和自身的经验,为数十对新婚夫妇阐述了幸福婚姻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此后,贾汪法院和贾汪区妇联共同设立幸福家庭学校,每月5日、20日开课,并不定期走进企事业单位、乡镇、社区,进行普法宣传。
  王峻依托家事调解委员会的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和心理疏导员队伍,推进家事案件审理,化解家事矛盾,把调解工作做到了群众的身边。“目前,我们的三员队伍共有120人,其中70名都由妇联推荐,他们多是妇联干部、司法人员或者乡贤能人,我们会定期给他们安排司法知识培训。”王峻说,“妇联组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案件经调解后,当事人的怨气化解很多,有的撤诉,有的调解结案,真是事半功倍。”合作过程中,王峻与妇联越靠越近,最终还成为徐州市妇联权益部挂职副部长。而在百姓眼中,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百姓法官”。
  “今天说的是关于丈夫送给第三者的财产……”忙碌了一天,深夜里,王峻又在录制法制故事,上传到微信上的“王峻法官说家事”。
  为何这样不计回报地投入工作?对王峻来说,付出源于责任。她相信,只要足够有爱、用心,也许自己的一个举动、一句话,甚至一个微笑,就能够弥合一段裂痕,拯救一场婚姻,挽救一个家庭。
其他文献
8月23日至28日,“粉红天使”儿童暑期成长营公益活动顺利举办。活动由江苏省妇联新媒体与网络信息传播中心(江苏《莫愁》杂志社)主办,粉红天使(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冠名,在南京市秦淮区妇联的支持和辣时花开生活社的协助下,活动顺利开展。省妇联新媒体中心主任助理尹伏仓介绍了项目的意义,15位来自秦淮区的孩子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参加了为期5天的成长营。  此次公益活动为小营员们带来了情景化浸入式教学,一边因
期刊
好情绪真的好?坏情绪真的坏?耶鲁大学教授朱恩·格鲁伯在《心理学观察》杂志发表研究成果说,好情绪不多不少,才能让生活更积极。把人生目标设定为“时时刻刻都快乐”的人,在恐惧或生气时也很高兴,往往会造成更深的心理伤害。  另一方面,坏情绪也不一定真的坏,它能让人保持一定的适应性和警惕性。人的记忆力、思辨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和坏情绪也有关系,它们正在悄悄让人变强大。  人类拥有丰富的情感反应,无论好情绪,还
期刊
护佑生命,绽放爱!粉红天使秉承“护佑生命,绽放爱”的理念,肩负社会责任,为呵护女性健康一直在奋斗。粉红天使公益基金也将持续为女性健康而不懈努力,帮助更多女性认识健康,收获健康!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  近年来,中国女性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为此,一批对健康生活有美好追求的人,因为责任与使命聚到一起,创立了名为“粉红天使”的女性健康品牌,希望为更多女性的健康谋福祉。
期刊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  ——秋意最浓时,大地最丰收  渐爽秋风起,由江苏省妇联联合江苏省委统战部、江苏省委网信办主办的首届江苏女性融媒体创意大赛,在人民日报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新华社江苏分社等单位的支持下,迎来了备受瞩目的颁奖盛会。  芳华礼赞70年,参赛选手们谱写时代的华章,唱响追梦人的奋斗之歌。南京钟山脚下,留云湖畔的决赛现场,观众们摇动着手中的五星红旗,将绚丽的红挥舞成潮,“我爱你中国”
期刊
將衣柜里三只衣架解下来,那是用白色布带绑在横杆上的。叹息,这是生命中大大小小的徒劳之事中最小的一件吧。  有几件长款大衣,挂在衣架上,衣摆依然拖到柜底堆着,就想把衣架提高一点。当时想,把衣架绑在横杆上面,会提两三公分的高度,以为可以解决问题。  可是,衣架最终还是从布带的束缚中滑下来,大衣还是拖到柜底板上。缠裹的布条多余且醒目,索性解下。  可系得太结实,竟然难解。边解边笑,为这世间种种徒劳之事:
期刊
一直喜欢阿城的文字。聪明,气息好,节奏也好。看过他的《棋王》《闲话闲说》《威尼斯日记》,各有各的喜欢。《遍地风流》是他的早期作品,倒看得晚。  翻开此书,任意读一段,既感新鲜又觉亲切。新鲜的是阿城独特的表达与角度,亲切的是引发读者共鸣的相似人生体验。“年轻气盛,年轻自然气盛,元气足。元气足,不免就狂。年轻的时候狂起来还算好看,25岁以后再狂,没人理了。孔子晚年有狂的时候,但他处的时代年轻。”是啊,
期刊
路邊的亭子,老旧的门廊石墩间,幻化出一个个风尘仆仆的旅人。为躲过头顶的酷日和紧追在身后的云雨,他们歇息于此。穿堂风吹过,脚下乌亮的碎石,的的笃笃,叩开一段远去的岁月。  驿站三千年,路廊应更早。  古时山高路远,乡民们在荒山野岭间建个亭子,供旅途劳顿的人歇脚、避雨。那个安步当车的岁月里,路廊是游子们点在心上的、那盏发着温黄微光的灯,是村野的旅舍。  路廊里,修行的老婆子整日烧着长茶,南来北往的贩夫
期刊
《活着不着急》  苏童 著 中信出版集团  作家苏童首部摄影插图散文集,有曾被央视《读书》栏目作为经典诵读的《九岁的病榻》,也有常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雨和瓦》等,还有他个人的成长经历、创作故事。这些经过岁月磨洗后的人生感悟,每一篇都耐人回味。  《不是东西》  刘勃 著 中信出版集团  细读历史,如能悟出当时的人为什么失败,又如何成事,并以史为鉴,我们的人生定会有所不同。这本历史随笔集中,不管古
期刊
秋深了,万山泛出了红晕,一个醉美的时节,漫漫而来。  周末想去游看野山,去韩国南方的内藏山,还是朋友力荐的雪岳山?静心体会,我还是决定去京畿道南杨州市的三峰里,那里有首尔综合摄影所,是《八月照相馆》的拍摄地。  在韩国电影中,《八月照相馆》是我唯一看过多遍的片子。影片第18分32秒到第24分12秒,四个场景,把男主人公永元的暖馨家庭、新旧两段不可实现的爱情、温善而孤独的内心娓娓展现。  生的欢悦是
期刊
乡村蕴藏着无限希望与动能,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创举,女性力量能顶“半边天”。近年来,盐城市亭湖区妇联帮助当地女性在来料加工业中逐步起势,推动亭湖区生态旅游业和鄉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来料加工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加工厂”,就业门槛低、加工时间灵活使它将触角延伸到了乡村各个角落。目前,亭湖区共有妇女来料加工企业46个,产品经纪人319人,从业人员1.33万人(其中妇女占比97.28%)。今年1-7月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