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区茶亭镇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hex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望城,雷锋的故乡,50多年来,雷锋精神在望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长成参天大树,茂密成一片森林 ;雷锋精神在望城薪火传递、代代传承,不断丰富、发展为一股顶天立地的正能量。
  出了雷锋学雷锋,学了雷锋出雷锋。几十年来望城的学雷锋行动久久为功,涌现出了一批批雷锋传人。
  望城区有一个茶亭镇,镇上有个大垸子,湘江流经侧畔,奔向洞庭湖,沿河堤岸长达 14.8 公里。垸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苏蓼垸,因这个垸子长满紫苏和蓼草而得名。垸内地势低洼,垸外的湘江水位与居民平房房顶高度相差无几。时至今日,茶亭人依然记得数月前的惊心动魄。面对灾难,正是那些雷鋒传人的不懈奋战,才让这个冬日留住温暖。
  那一天,一场百年难遇的洪水突然袭来……最高水位达到 37.76米,创下历史新高,超过了1976年溃堤的大水。超警戒水位近4米的水压,使湘江大堤周边时时险情不断 :井喷、滑坡、溃决、渗水……美丽的家园眼看就要被洪水冲毁。
  令人惊奇的是,苏蓼垸却有惊无险地保住了。整整一周的日子里,这里的党政干部、人民子弟兵,以及志愿者6000多人,最终坚守到洪水退却的那一刻。
  在抗洪大军里,随便拉出一个茶亭的干部群众,他们身上都有着雷锋那样的一股子干劲儿 :原茶亭镇水管站站长、堤委会技术顾问姚跃辉,从开始上堤起,就一直战斗在险情一线,灌沙袋、筑子堤、开导渗沟,每处险情都有他的身影 ;苏蓼村党支部书记蒋建刚,组织人员、指挥调度、查险处险,以至于顾不上就在堤下的家的安全 ;大龙村碑湾组组长李玉航、学校组组长姚正年、苏蓼村深泥组组长姚明建,他们在大家都在准备疏散的时候,放弃自己的小家,带领应急小分队,有险处险、无险巡堤,牢牢坚守在苏蓼垸大堤上。茶亭镇其他没有重大防汛任务的11个村的预备党员、党小组长、民兵预备役人员、应急救援队以及茶亭建筑志愿者主动支援苏蓼垸抗洪抢险工作,他们扛沙袋、堵管涌、筑河提,与苏蓼垸人民群众一起战斗在抗洪抢险一线。
  这种雷锋精神的传承,在茶亭不是表现在几个人身上,而是一种群体现象。最近十几年来,这里的人们发出了“出了雷锋学雷锋,学了雷锋出雷锋”的时代强音。
  摩的司机郭德高就是茶亭“雷锋”中的一员。一天中午,郭德高正在家中午休,忽然听到“轰”的一声巨响,感到自己家的房屋都在震动。“不好,出事了!”他奔出门一看,只见家门口的长湘公路上,一辆满载钢筋水泥管的大货车和一辆拖拉机相撞,拖拉机侧翻在路上,大货车则一头撞进了路边的门面内。由于被撞的门面经营的是烟花鞭炮,时值午间,天气炎热,郭德高首先想到的是要防止电线短路引发起火而引燃一屋子的烟花爆竹,以免造成严重后果。他迅速找到电路总闸,冒险将其关闭。
  接着,附近的居民也都从午休中惊醒,并拨打了119,通知望城县消防队前来救援。这时郭德高听到声嘶力竭的求救声,发现驾驶室里还卡着一名妇女,周围的居民都不敢靠近事故现场,但郭德高没有半点犹豫就跑向大货车,准备将妇女救出来。正当他拉开驾驶室的车门,还没来得及拉出被卡妇女时,突然被重重地砸了一下,被撞楼房的中间部分突然垮塌,掉落的水泥块瞬间将大货车和郭德高掩埋了。
  正好赶到现场的亲人,眼睁睁地看着郭德高被埋在废墟中,郭德高的妻子差点晕厥 ;年近七十的父母亲更是悲痛欲绝。随后,赶到现场的望城县消防中队和长沙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的官兵经过 3个小时的紧急救援,将郭德高和那名妇女一并救出,迅速送上救护车。经过医生的紧急抢救,郭德高的性命是保住了,但是腰部粉碎性骨折、左手骨折,下半身基本瘫痪。
  郭德高在医院醒来后,第一句话就问那名妇女的状况,当得知女子不幸遇难后,郭德高还心存愧疚,责怪自己如果能更加迅速一点,也许那名妇女就能得救了,他也不会因此受伤瘫痪而牵连整个家庭。
  事故发生后,郭德高一家也因此陷入了困境。作为全家的顶梁柱,郭德高不仅无法劳作,还需要高额的医药费养身体,然而他却并没有因此而后悔、埋怨。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和赞赏,他只是很质朴地说:“当时啥也顾不上想,只想着赶紧救人,把人救出来最要紧。”
  生于农村的郭德高,从小就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在初中时候,有个叫盛琴的女同学罹患小儿麻痹症,行走很不方便。有一次,郭德高看到盛琴在路上行走艰难,就用自行车将她送回了家,并从此成了盛琴的“专职司机”。由于两家并不顺路,中间还隔着一个山头,郭德高每天都得提早半小时起床,绕道10多分钟去盛琴家,然后载着她一道去学校,放学将盛琴送回家后,才匆匆赶回自己家,遇上下雨下雪天气,常常连晚饭都赶不上。就这样,郭德高一坚持就是许多年。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运动,郭德高逐渐能下床慢走了。虽然创造了主治医生口中的“奇迹”,但由于脊椎损伤严重,郭德高的病情依然严峻,臀部完全没有知觉,小腿也已经严重萎缩,至今大小便不能自理,走路全靠脚后跟的力量支撑,根本不能出远门。
  虽然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去救人,但直到今天,他依然倔强地表示 :“虽然我现在身体不好,但我不后悔去关闭电路,不后悔去救人。每个人都要凭良心做事,见死不救的事情我做不出来。”
  雷锋式的好干部姚建刚,雷锋式的好支书李新民、姚罗华,雷锋式的好男人郭德高,雷锋式的好媳妇向铁梅,雷锋式的好孩子周美玲……茶亭的雷锋数不清。助人为乐、大公无私、顾全大局、孝老爱亲、见义勇为、坚守岗位,人性的种种美好在茶亭蔚然成风,人生的种种大爱大义大担当大情怀在茶亭灿烂盛开。
  灵秀山水点点滴滴的美丽浸染,传统文化丝丝缕缕的润物熏陶,革命烈士的英雄故事反反复复的种子播撒,雷锋精神春风化雨的浸染滋润,让雷锋精神在茶亭得到了完美的传承。
  傻傻的茶亭人,美美的茶亭人,雷锋是茶亭不老的精神偶像,茶亭是望城暖暖的雷锋之家!
其他文献
“因善而为,以行为善”。在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注册着一家以此为宗旨和名称的民办非企业——“上海市阳光善行公益事业中心”。中心发起人秦天栋不仅是黄浦区人大代表,还先后荣获“中国五四青年奖章”“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等荣誉。  打开封闭少年的心门  2003年11月,秦天栋通过社会招聘,成为卢湾区社工站中的一员。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钥匙”。那是一次上门服务,对象是一个十分自闭的人
期刊
初识平措绕吉,他那平和的笑容,让人备感亲切。而他的故事,更令人油然而生钦佩之意。  平措绕吉像众多藏族同胞一样,能歌善舞,尤其喜欢弹吉它,而他弹的最多的一首歌就是任贤齐的《心太软》。他上小学时,有一个小录音机,里面就只有这么一首歌,虽然他一直不知道这首歌什么意思,但因为小时候反复听,长大后这首歌就有了“乡音”的味道。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忙碌,光2016年他就乘坐了97趟飞机,甚至有一天飞四个国家的
期刊
元旦回家,一家老小围坐一桌吃着团圆饭,年逾七旬的父亲摸着花白须发,吧唧着近乎没牙的嘴巴,幸福地看着儿孙满堂,真正享受了天伦之乐。席间,老人家把目光转到了我身上,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中央反腐倡廉抓得紧,老百姓很拥护,你也是‘公家人’,一定要管住自己,否则不仅不会给家人带来荣耀和幸福,反而会带来耻辱,无颜见父老乡亲。”母亲接过话茬嘱咐我 :“你能从农村走出去,我们已经很满足了,现在吃得不孬、穿得不差,
期刊
谁说电影《芳华》的“刘峰”精神只是悲情标签?谁说“雷锋标兵”过时过季了?  京城某名校,晨读时,一学生身体不适,忽然呕吐。一位叫小川的瘦小男生,本能地快步跑过去,细心地帮着擦拭同学身上、地上的呕吐污物。这看似小小的举动,被在场的孙老师发现后,发送到了“家教微信群”。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分钟便被“刷屏点赞”!  小川同学也许不是班中的“超级学霸”,也许在班中没有“身居要职”,也许并不完美,甚至还有这样
期刊
人物小传:展世荣,1947年生。1960年,雷锋被聘为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小学(现雷锋小学)大队辅导员时,展世荣正读五年级,任学校大队文娱委员,与雷锋接触了近两年时间。毕业后分配到抚顺市公共汽车总公司成为一名乘务员。1973年,毛泽东同志为雷锋题词10周年时,《环球》杂志以摄影报道的形式报道了她自觉学雷锋的事迹。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省民族团结模范等称号。  1960年10月,雷锋被聘为我们学校的校
期刊
据说“感恩”一词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说 :“感恩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并回馈他人’。”  人到不惑,想到最多的便是感恩。感恩父母能把我们带到这个世上,给我们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心灵,让我们有机会亲近自然、亲近众生,有机会报答世间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给予的恩惠。  内心有了感恩,便不再挂念世间的贪嗔痴慢,很多时候能很好地审视自己,懂得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真正含义,懂得了“舍得”
期刊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2017年 1月6日下午,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全国弘扬雷锋精神贡献奖获得者、《雷锋》杂志顾问朱剑平,把金灿灿的《雷锋》杂志杭州工作站铜牌亲自交到首任站长李晓方手中,自此,《雷锋》杂志在浙江的第一个工作站正式成立。  据悉,浙江省第一个《雷锋》杂志杭州工作站落户于浙江天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 7 月 24 日,由人民出版社主管,人民出版社、中国
期刊
故乡  是小时候  姐姐牵着我的小手  走在挖荠菜的田野上  地瓜皮子煎饼  就着咸菜糊嘟  吃得呼呼作响  艰辛地努力  喂不饱  殷实的畅想  故乡  是爷爷  烟袋锅里飘出的烟香  春耕夏忙  秋收冬藏  历经战乱  饱经沧桑  伴着慈祥的笑容  一直飘到遥远的天堂  故乡  是爹  手里的算盘  噼里啪啦奏出的美妙乐章  分地分粮  记工做账  良心  从未缺斤少两  自己啊  也盘算着一
期刊
人物小传:陈广生, 1949年参加革命工作,雷锋生前所在团俱乐部主任。  我1949年参军,之后随部队赴朝鲜采访战地生活。回国后,到东北军区俱乐部工作,1955年下部队代职,到原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任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就在这期间,我结识并熟悉了雷锋。  1960年1月8日,雷锋入伍的第一天,我作为欢迎新战友大会的司仪,亲眼目睹了新兵代表雷锋在会上的发言。那天,天冷风大,雷锋的讲稿被风吹得翻弄不开,
期刊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对于“道”的探索和“德”的追求贯穿始终,生生不息。《论语》论“道德”,范君子言行举止之准则;《老子》论“道德”,谈万物肇始终极之玄妙。“道德”二字超脱范式,包容万象。中华民族是一个“尚德”的民族,子路借米、管宁善化,范纯仁不援维例,求无愧于心……“德行”渐渐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尺,中国传统道德理想中,亦以“修身”作为前提和根本。  白云苍狗,沧海桑田,传统中朴素的道德观为新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