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希氏束起搏后的R在T上起搏现象与处理对策探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伴缓慢心室率患者希氏束起搏的R在T上(R on T)起搏现象发生情况,探讨解决方法。

方法

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永久性房颤伴缓慢心室率或长RR间期行希氏束起搏的患者18例,希氏束起搏导线插入脉冲发生器心房接口,所有患者均同时植入心室备用导线并连接心室接口,程控脉冲发生器为DDD模式,低限频率60次/min,PAV、SAV间期均为250 ms,关闭心室安全起搏功能。出院后首次随访程控测试并记录AP-VP的比例,程控调整AV间期观察心电图变化情况。

结果

18例患者中男12例(66.7%),术前动态心电图平均心室率(48.28±11.0)次/min,最长RR间期平均值(2.96±0.87)s。植入参数:希氏束导线R波感知(3.97±1.60)mV,术中阈值(1.24±0.85)V/0.5 ms,出院后随访测试起搏阈值(1.18±0.72)V/0.4 ms,程控时观察到PAV间期为250 ms时,AP-VP表现为R on T起搏现象,18例患者中有17例(94.4%)测试AP-VP比例>0;平均AP-VP百分比为3.02%±4.66%。缩短PAV间期为100~150 ms后心室脉冲发放均落在QRS终末部分心室绝对不应期从而避免R on T起搏。

结论

慢心室率房颤患者希氏束起搏后默认设置的长AV间期导致的R on T起搏现象非常常见;缩短AV间期可有效预防R on T起搏现象。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与传统腹腔镜辅助下荷包缝合对比,探讨经口输送钉砧系统(OrVil)在腹腔镜贲门癌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12月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全胃根治切除术的45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OrVil组20例,荷包缝合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rVil组切口长度和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PN)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型特点及其对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3例SPN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特点。结果23例SPN,平均年龄32岁,男女之比约为1∶10。10(43%)例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因常规体检发现;12(52%)例有上腹痛、腹胀或腹泻表现;1例因黄疸、易疲劳入院查体发现。10(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在植入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ubcutaneous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ICD)进行模拟心电图QRS-T形态筛查(a pre-implantation QRS-T morphology screening,TMS)的通过率及筛选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5月至10月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中筛查80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民族、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抗血栓药物治疗及慢性疾病与脑卒中相关性的分析。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13家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住院治疗的4 490例房颤患者。利用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确诊脑卒中,分为单纯非瓣膜性房颤组(n=3 653)和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脑卒中组(n=837)。比较两组间民族、性别、年龄、饮酒、吸烟、抗凝药物治疗、阿司匹林
目的调查体表心电图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VA)的特征和分布情况。方法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筛查12导联体表心电图有VA的患者,测量基线QRS时限(QRS-B)及室性心律失常QRS时限(QRS-VA),分析起源,并按6种基础心脏病(冠心病、非缺血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非器质性心脏病、其他)及3个年龄段进行总结。结果同期心内科住院患者共19 554
目的评估全胸腔镜下心外膜消融对心内膜导管消融难治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至2015年期间51例在阜外医院接受导管消融复发后愿意接受胸腔镜外科消融的房颤患者,于胸腔镜下应用双极消融钳进行肺静脉隔离、左心房后壁隔离、Waterston’s沟神经节消融、左心耳切除及Marshall韧带离断术。术后3、6、12个月进行定期随访。结果术后1例患者失访,其余50例患者均完成了12个月
目的初步评估多次导管消融复发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同时经剑突下心包穿刺和房间隔穿刺途径行内外膜联合消融房颤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连续入选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2次独立房颤消融后仍复发的12例患者,同时经剑突下心包穿刺和房间隔穿刺途径,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导航下,行心房内外膜联合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该术式可行性和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术后规律随访。结果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