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形体戏剧作为戏剧的一种新模式,突破了\"声、台、形、表\"的基本模式,通过减少语言的成分,用更加富有表现力的身体进行情感和语义的传达,这不仅是戏剧表演形式上的创新,在内容的表达上也赋予观众一种新的审美期待视野的建构。在形体戏剧这一形式的训练和设计中,对于身体的控制和运用是其核心部分,而舞蹈训练恰恰能够与之产生一种契合,是相互碰撞、弥补、启发的过程。作者作为舞蹈从业者,从形体戏剧的角度获得启发,并参与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家》的舞蹈和动作设计。现在尝试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索,从中梳理出它们互生共融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体戏剧作为戏剧的一种新模式,突破了\"声、台、形、表\"的基本模式,通过减少语言的成分,用更加富有表现力的身体进行情感和语义的传达,这不仅是戏剧表演形式上的创新,在内容的表达上也赋予观众一种新的审美期待视野的建构。在形体戏剧这一形式的训练和设计中,对于身体的控制和运用是其核心部分,而舞蹈训练恰恰能够与之产生一种契合,是相互碰撞、弥补、启发的过程。作者作为舞蹈从业者,从形体戏剧的角度获得启发,并参与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家》的舞蹈和动作设计。现在尝试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索,从中梳理出它们互生共融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基础美术教育在国际化的视野下逐渐融入新的元素,如美术K12教育中的教育连续性与传统文化融入成为美术教育本身的诉求。文章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的民族化、系统化和国际化进行梳理和研究,在国际美术交流系统架构的背景下分析中外美术教育的交流、互通对艺术繁荣和艺术普及的意义,探索传统文化元素在美术教育中的当代性体现,分析基于中外美术交流合作的中国基础美术教育发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梁靖崑2019年世乒赛淘汰赛阶段中的三场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梁靖崑的上下旋转换衔接能力强;主动进攻意识良好;回球质量高,旋转强;技术风格突出,打法鲜明。但技术运用存在不合理且单一化,偏重反手技术的使用,并且存在技术短板和路径依赖以及临场应变和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
形体戏剧的出现带动了戏剧理论上的觉醒,众多戏剧家也在探索演员的形体训练方法,核心内容是如何精炼并重新定义演员的形体存在及其在之后表演中的表达和传递。很多人在疑惑到底\"浸入式演员的训练\"是什么。20世纪后很多形体戏剧在演出形式上运用了\"浸入式\"或\"沉浸式\"的表演。文章探索的关键内容,在形体戏剧中的演员的形体基本追求与演员如何运用技巧来达到形体戏剧中的形体表达能力。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浸入式演员的训练的生发;二是浸入式演员的形体训练的核心追求,以及演员是如何构建与运用形体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作者所在院校的羽毛球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目前学院所开展的羽毛球活动除了常规的羽毛球选修课程,还包括学院羽毛球协会与校队、秋季体育节羽毛球赛、各院系内部羽毛球交流活动、大一新生杯比赛、高校之间友谊赛以及校外体育竞赛。提出四点优化羽毛球活动的方法:首先,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善于多媒体教学;其次,增加羽毛球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再者,加强两校区的交流,积极参与高校羽毛球联谊赛以及校外体育竞赛;最后,完善羽毛球基础设施,合理管理场地,为学生提供便利。
19世纪,莎乐美的绘画形象发展到了巅峰,尤其是古斯塔夫·莫罗的莎乐美象征主义系列绘画。莫罗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绘制了12幅莎乐美主题绘画,这些作品的绘画方式、风格特色都受象征主义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古斯塔夫·莫罗的两幅代表性莎乐美系列作品,分别是《在希律王前跳舞的莎乐美》和《出现》,并运用图像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研究方法探讨画家独特的绘画风格及其成因。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推动了乡村数字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能够使用互联网。基于2014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生活福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的年收入与幸福感。通过异质性分析可以发现,使用互联网显著促进了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群体的生活福祉,提高了东部地区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和中西部地区群体的收入水平。互联网的信息媒介作用促进了农村居民就业,改善了其健康状况和社交网络,或可成为提高生活福祉的作用渠道。在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
如今,文化产业不断发展,体验式经济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趣味性、活动性较强的体验性文化活动能够给大众留下深刻的记忆,并能反向助推体验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对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的消费者体验影响因素及文创产品的案例进行分析,探究如何提高文创产品的社会教育功能,提高大众的审美素养,以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区域性城市品牌形象。
阐释学作为西方的一门显学,其所主张的理解观、主体间性等思想,在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开拓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文章借鉴阐释学的观点切入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考察它与接受美学的内在关联。绘画语言由于自身具有开放、对话、交流的性质,其始终处于主体与客体、现在与过去的内在张力的关系之中。通过分析这种张力关系,其主体的介入使过去与现在的视界融合,进而将阐释作为置入意义的创造活动,并将阐释内化到生命过程中,让生命在阐释过程中寻求价值的重建。其主体对于客体的阐释行为所具有的视觉体验,也为美术史写作创造性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理论依
自国家大力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学校艺术教育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也成为了很多学校教育的硬性指标。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二元化问题突出,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教育发展相对困难。尤其是民族地区的乡镇中小学校,由于缺乏专业对口的艺术教师,艺术教育质量较低,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也普遍较弱。想要改变这一现状,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主动承担起培养本土艺术教师的任务和使命,文章基于此,提出了关于高校艺术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