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都依然将“三农”作为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就我们所关注的“三农”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指出了我国“三农”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形势。“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耕地红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等成为代表和委员口中出现频率颇高的词汇,让我们一起走进代表和委员当中,倾听他们的心声。
保障粮食安全
应对挑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如制定支农惠农政策、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进生产组织形式,但长远来看,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还是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推广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
对于安徽等粮食主产区来说,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必须把粮食增产保质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走出一条以体制机制创新保障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
转变种粮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果。种粮实行全程社会化服务,从而降低农民种粮成本和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矛盾,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巴南区委书记李建春
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多产粮、产好粮,更要多储粮、储好粮。因为,粮食储备体系是保应急、控粮价、稳市场的第一道防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杀手锏”。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市长乔新江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关乎国计民生。当前粮食虽然连年增产,但农资价格居高不下,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在粮食生产“十连增”的高基数上,稍有懈怠就有滑坡的危险。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市市长吉炳伟
结合粮食主产省实际,建议依据粮食调出量和产、销区农民纯收入差距等情况综合确定补偿标准和金额,确保粮食主产区具有扩大再生产基本条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协主席姜明
耕地保护
要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先必须把自己的家底摸清楚。水、石头、山、树、草场和耕地都得摸清楚。从国家战略布局来讲,抓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过去单一的退耕还林,要系统研究生态功能区,要科学发展、生态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甘孜州州长益西达瓦
粮食主产区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任。要确保粮食稳定发展,必须保证必要的粮食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是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我作为农业战线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国家要像重视耕地数量保护一样,重视耕地质量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农委党组书记任克军
耕地质量提升不是一个五年计划、两个五年计划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作为一个长期工程不松懈地做下去。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马忠明
现代农业
培育农产品品牌,不仅能够引领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也是深度挖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驱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组长朱保成
以支农资金整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现代农业发展带动支农资金整合的发展思路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突出重点抓关键,创新管理制度机制,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两大平台,整合发展茶叶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和建设高标准农田,成效十分明显。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财政厅厅长李岷
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关键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园区、用市场化办法经营园区、用现代科技提升园区。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抚州市市长张和平
要打造农业强市,必须提高农业科技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上饶市市长潘东军
要用改革的思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农业发展必须走“生态、环保、可持续”之路,支撑发展的各个要素都要科学合理,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水利厅副厅长车黎明
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将场区养殖业、加工业、种植业有机联系起来,既解决污染问题,又利用可再生能源,可谓经济与生态一举两得。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银香伟业集团董事长 王银香
土地流转
明确以户为单位的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不因人口增减而改变,采取土地确权确股而不确定具体地块的方法,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副书记尚勇
目前土地流转仍以转包为主,范围主要限于熟人之间,期限一般在5年以下,而且农地流转价格差异大且给付方式多样。因为流转手续不规范,往往会造成农地流转中出现许多纠纷。而且当农地集中到少数企业或种田大户手里后,出于利益的考虑,企业或大户往往会经营高效益的作物,而不会选择种粮。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
在土地整治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应作为土地整治的主体,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赵韩
现在农民到城里打工,和一部分家属一块儿进城的大概有2亿多人,在他们没有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之前,他们在法律上农村还有土地。这样一种制度设计,保证了农村人口向城市逐渐转移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得以稳定地进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薛亮
要想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就必须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实行土地连片种植、规模化经营。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个家庭农场打一个品牌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联合,需要组织化,需要合作社去把他们串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莱芜市委书记王良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要培育好新型主体。粮食只有靠适度规模经营,才有效益,农民也才有积极性。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
调研表明,家庭农场对于解决“谁来种地、谁来务农”问题、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等有重要作用,因此家庭农场应该成为我国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骨干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张兆安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阜宁县委书记顾云岭
现在合作社是弱势群体组织。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改变传统农业种植和现代化学农业叠加的模式。这种高效农业,农民愿意入股,而通过土地入股、现金入股、劳动力入股等多种方式发展大循环农业,就能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制条件下,使山区农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道路。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休宁新林草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光辉
标准化生产散户做起来很难,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就可以从严管控。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春晖集团董事长 谭伦蔚
龙头企业可以和农户、合作社建立一个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农民搞现代农业。有了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有保障了,源头就可控制了。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宋丰强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把农业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工商部门、卫生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合并到国家食品安全部或食品安全局。因此,应该提高法律的严厉程度和打击力度,把食品安全问题提升到贩毒吸毒的犯罪高度加以认识和对待,并做出严厉的惩罚。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集团董事长、党总支书记周善红
很多不安全的食品都是从水、土、气里长出来的,环境没治理好,食品也不会安全。包括重金属超标,如果土壤没有重金属或者含量很低,那大米里的重金属含量就不会超标。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教授雷晓凌
国家进一步加强食品源头的安全控制和保障体系建设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严格治理环境污染问题,避免污染转移至食品原料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各类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过程的监管控制。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
解决母婴食品安全问题,需要行业、企业加强自律、提高产业水平,更要靠法律制度的完善。
——全国政协委员、苏宁董事长张近东
“三农”还需支持
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合作社迈向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更高阶段,再添一把柴、加一把火。
——全国人大代表、齐齐哈尔市委书记韩冬炎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这是我们农民以前的盼望;如今,要使农民更有尊严、生活更体面,就要实现耕者有其田,居者“优”其屋,从而让农民共享城乡发展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市长瞿海
农村治,天下兴。农业是第一产业,农民是最大群体,农村是基层社区。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是创新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
提高生产率的方法和手段有3个要素:第一是分工;第二是产权,即权益;第三是市场规模。中国目前有两项优势,一个是分工,因为有市场规模,可以进行专业分工;第二是全国有13亿人的吃饭问题,有巨大的市场规模,现在就是产权涉及到生产关系,我认为工商资本进入‘三农’领域,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关系。
——全国政协委员、正大集团副总裁杨小平
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
粮食法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宏观调控、保障措施等,面比较宽。粮食法正在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农委已经介入,准备加快这部法的步伐。
——全国人大代表、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
确保粮食安全应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纳入政绩考核,用粮食法等法律给饭碗戴上“护身符”。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
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最重要的是发挥制度的作用,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建立损害赔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
当务之急是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绿色农业,推进标准化、清洁化生产,要用制度和政策来保证。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农科院院长胡汉平
保障粮食安全
应对挑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如制定支农惠农政策、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进生产组织形式,但长远来看,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还是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推广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
对于安徽等粮食主产区来说,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必须把粮食增产保质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体系,走出一条以体制机制创新保障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
转变种粮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果。种粮实行全程社会化服务,从而降低农民种粮成本和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矛盾,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巴南区委书记李建春
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多产粮、产好粮,更要多储粮、储好粮。因为,粮食储备体系是保应急、控粮价、稳市场的第一道防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杀手锏”。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市长乔新江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关乎国计民生。当前粮食虽然连年增产,但农资价格居高不下,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在粮食生产“十连增”的高基数上,稍有懈怠就有滑坡的危险。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市市长吉炳伟
结合粮食主产省实际,建议依据粮食调出量和产、销区农民纯收入差距等情况综合确定补偿标准和金额,确保粮食主产区具有扩大再生产基本条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协主席姜明
耕地保护
要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先必须把自己的家底摸清楚。水、石头、山、树、草场和耕地都得摸清楚。从国家战略布局来讲,抓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过去单一的退耕还林,要系统研究生态功能区,要科学发展、生态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甘孜州州长益西达瓦
粮食主产区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任。要确保粮食稳定发展,必须保证必要的粮食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是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我作为农业战线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国家要像重视耕地数量保护一样,重视耕地质量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农委党组书记任克军
耕地质量提升不是一个五年计划、两个五年计划能解决的问题,必须作为一个长期工程不松懈地做下去。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马忠明
现代农业
培育农产品品牌,不仅能够引领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也是深度挖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驱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组长朱保成
以支农资金整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现代农业发展带动支农资金整合的发展思路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突出重点抓关键,创新管理制度机制,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两大平台,整合发展茶叶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和建设高标准农田,成效十分明显。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财政厅厅长李岷
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关键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园区、用市场化办法经营园区、用现代科技提升园区。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抚州市市长张和平
要打造农业强市,必须提高农业科技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上饶市市长潘东军
要用改革的思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农业发展必须走“生态、环保、可持续”之路,支撑发展的各个要素都要科学合理,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水利厅副厅长车黎明
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将场区养殖业、加工业、种植业有机联系起来,既解决污染问题,又利用可再生能源,可谓经济与生态一举两得。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银香伟业集团董事长 王银香
土地流转
明确以户为单位的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不因人口增减而改变,采取土地确权确股而不确定具体地块的方法,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副书记尚勇
目前土地流转仍以转包为主,范围主要限于熟人之间,期限一般在5年以下,而且农地流转价格差异大且给付方式多样。因为流转手续不规范,往往会造成农地流转中出现许多纠纷。而且当农地集中到少数企业或种田大户手里后,出于利益的考虑,企业或大户往往会经营高效益的作物,而不会选择种粮。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
在土地整治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应作为土地整治的主体,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赵韩
现在农民到城里打工,和一部分家属一块儿进城的大概有2亿多人,在他们没有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之前,他们在法律上农村还有土地。这样一种制度设计,保证了农村人口向城市逐渐转移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得以稳定地进行。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薛亮
要想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就必须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实行土地连片种植、规模化经营。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个家庭农场打一个品牌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联合,需要组织化,需要合作社去把他们串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莱芜市委书记王良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要培育好新型主体。粮食只有靠适度规模经营,才有效益,农民也才有积极性。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
调研表明,家庭农场对于解决“谁来种地、谁来务农”问题、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等有重要作用,因此家庭农场应该成为我国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骨干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张兆安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阜宁县委书记顾云岭
现在合作社是弱势群体组织。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改变传统农业种植和现代化学农业叠加的模式。这种高效农业,农民愿意入股,而通过土地入股、现金入股、劳动力入股等多种方式发展大循环农业,就能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制条件下,使山区农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道路。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休宁新林草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光辉
标准化生产散户做起来很难,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就可以从严管控。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春晖集团董事长 谭伦蔚
龙头企业可以和农户、合作社建立一个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农民搞现代农业。有了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有保障了,源头就可控制了。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宋丰强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把农业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工商部门、卫生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合并到国家食品安全部或食品安全局。因此,应该提高法律的严厉程度和打击力度,把食品安全问题提升到贩毒吸毒的犯罪高度加以认识和对待,并做出严厉的惩罚。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集团董事长、党总支书记周善红
很多不安全的食品都是从水、土、气里长出来的,环境没治理好,食品也不会安全。包括重金属超标,如果土壤没有重金属或者含量很低,那大米里的重金属含量就不会超标。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教授雷晓凌
国家进一步加强食品源头的安全控制和保障体系建设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严格治理环境污染问题,避免污染转移至食品原料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各类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过程的监管控制。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
解决母婴食品安全问题,需要行业、企业加强自律、提高产业水平,更要靠法律制度的完善。
——全国政协委员、苏宁董事长张近东
“三农”还需支持
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合作社迈向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更高阶段,再添一把柴、加一把火。
——全国人大代表、齐齐哈尔市委书记韩冬炎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这是我们农民以前的盼望;如今,要使农民更有尊严、生活更体面,就要实现耕者有其田,居者“优”其屋,从而让农民共享城乡发展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市长瞿海
农村治,天下兴。农业是第一产业,农民是最大群体,农村是基层社区。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是创新我国社会治理体制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
提高生产率的方法和手段有3个要素:第一是分工;第二是产权,即权益;第三是市场规模。中国目前有两项优势,一个是分工,因为有市场规模,可以进行专业分工;第二是全国有13亿人的吃饭问题,有巨大的市场规模,现在就是产权涉及到生产关系,我认为工商资本进入‘三农’领域,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关系。
——全国政协委员、正大集团副总裁杨小平
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
粮食法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宏观调控、保障措施等,面比较宽。粮食法正在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农委已经介入,准备加快这部法的步伐。
——全国人大代表、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
确保粮食安全应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纳入政绩考核,用粮食法等法律给饭碗戴上“护身符”。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
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最重要的是发挥制度的作用,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建立损害赔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
当务之急是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绿色农业,推进标准化、清洁化生产,要用制度和政策来保证。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农科院院长胡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