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原外滩拥挤踩踏事件长征医院抢救现场
一位女性逝者精心做过指甲,深深地留在了陈羽中的记忆里,指甲是时髦的青色,上面还描绘了妖娆的花纹。“一定是个爱漂亮的女孩子,多美好的生命,太遗憾了。”外科医生出身、一身戎装的医院管理者,也无法不为这遗憾的一幕伤感。陈羽中是长征医院医教部副主任,1月1日凌晨接到医院通知,他从位于杨浦区的家中飞快赶到医院,指挥协调抢救。
当夜参与抢救的所有医护人员,都有着同样的感慨,在1月1日凌晨那个每一秒都关系着伤者存亡的关键1小时里,医护人员付出了全力,希望留住每一个美好的生命。“已经宣告死亡了,我还想去按压一下,希望有奇迹发生。”长征医院护士长董兰的话,代表了医护人员在抢救时共同的心声。谁说病床冰冷、医生漠然,抢救室里医护人员的焦急与关切与伤者的家人无异,只是他们的感情很少为外人知道。
外滩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伤者被送往上海黄浦区中心医院、长征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和瑞金医院。长征医院距离事发的外滩陈毅广场约3公里,医院共接诊了28人。其中10人在送达医院时已经没有呼吸心跳,医护人员按照规范进行了全力抢救,但这10人最终还是遗憾地死亡。截至1月6日上午,还有10名伤者在长征医院接受治疗,其中1人病情较重,其他8名轻伤者已经出院。
尽管成批到达医院的重伤者一度给医院抢救带来压力,但医院的应急预案、平常的应急训练和在重大灾害事故抢救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使得抢救工作很快转入有序状态。有序的抢救为伤者赢得了时间,而在挤压伤的抢救中,时间意味着生与死、关系着伤者以后的康复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距离外滩拥挤踩踏事件40个小时后,记者采访了长征医院参与抢救的一线医生护士,通过他们的描述还原了与死神“战斗”的关键1小时。
1号伤者
要不是看到长征医院抢救室的门口监控录像上的画面,施晓雷自己也忘了那一刻。时间大约是0点20分,施晓雷和警察刚刚把面包车上的伤者搬到医院的急救平床上,医生护士从他手上接过了平车推进抢救室,他正想跟进去,但突然意识到自己没有穿白大褂,按照规定医务人员不穿白大褂是不能进入抢救室的,因此他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下,再加上之前连续为伤者做心肺复苏按压,他已经浑身发软,下意识地叉腰休息,于是,监控画面上留下了施晓雷叉腰的姿势。
被施晓雷送进医院的,正是长征医院抢救的第一名拥挤踩踏事故伤者,施晓雷是长征医院一名年轻医生,但这一切并非巧合。
施晓雷刚刚毕业工作一年,是长征医院影像科医生。2014年的最后一天,施晓雷晚上11点离开医院,回宿舍的公交车一直不来,他临时决定和同事郭婷婷一起到外滩,去那个灯光璀璨的城市地标迎接自己独立生活后的第一个新年。
从医院一路向东,就是外滩,眼看还差半小时就要0点,施晓雷和同事撒开腿奔跑,生怕错过了新年倒计时。大约11点55分,施晓雷到达外滩,他所处的位置在陈毅广场西北侧,尽管事后知道当时拥挤踩踏事件已经发生,但因为隔着黑压压的人潮,施晓雷完全不知道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故。“我们看到特警的车辆闪着警灯驶过,但都以为是警察维持秩序。”
向南的方向人特别多,施晓雷选择向北走,随着人流慢慢移动到靠近北京路的时候,黄浦江对岸一座高楼上显示出倒计时数字,施晓雷和年轻人们加入了倒数和欢呼。倒数结束,施晓雷继续向北走,一边走一边发现很多人向车道方向张望,施晓雷透过人和人之间的间隙看到,一名警察正在对躺在地上的人做心脏按压。“我愣了一下,然后对郭婷婷说,我们去看一下。”
职业的敏感催促着施晓雷挤过人流,走到警察身边。施晓雷向维持秩序的警察表明了身份,警察允许他上前帮忙,这时施晓雷才清楚地看到,地上的伤者已经没有意识。“我探了颈动脉,没有脉搏,探了呼吸,也没有,体温好像还有一点点。”像所有的医学生一样,施晓雷曾无数次设想过,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自己是否有能力、有勇气为人施救,没有想到,考验真的来到了眼前。
施晓雷承认曾有过犹豫,他不是急救科医生,虽然学习过急救技术,但从未有过真正的急救经验。最终,责任感和勇气占了上风,施晓雷甩下双肩包,跪在伤者左侧,换下之前做胸外按压的警察,开始为伤者做心肺复苏。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一个循环接着一个循环,施晓雷不知道自己做了多久。后来,警察征用到一部面包车,施晓雷和警察一起将伤者搬运到车上。郭婷婷接手按压的时候,施晓雷给影像科的同事打了电话,要同事通知抢救科,有心脏呼吸骤停患者正在送往医院。心脏按压需要很大的力气,施晓雷打好电话又换下女同事,在车上继续为伤者做心肺复苏。
警车开道,面包车将伤者送到了长征医院抢救室,此时医护人员根本不知道抢救“战斗”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成批的重伤者等待着抢救。施晓雷送来的这名伤者后来被编号为1号,送进抢救室后,施晓雷没能再同她见面,他当时已经猜测到,尽管做了最大的努力,1号伤者生还的希望渺茫。事实上,各家医院最早接收到的伤者,大部分在到达医院之前都已经没有心跳呼吸,经抢救后,包括最早到达长征医院10名伤者在内的36人被宣告死亡。
记者希望施晓雷回忆一下他抢救女孩的特征,施晓雷仔细回忆,但还是无法提供太多的线索。“马路上灯光暗,再加上已经受伤,面容已经看不清楚了。而且可能是因为之前抢救需要,她的外套已经不在身上,穿了一件套头的毛衣。”施晓雷唯一能确定的是,她是一位年轻的女孩。“很年轻,很年轻……”说到这里,一直冷静叙事的施晓雷医生,双手推开眼镜试图揉干眼泪。逝者是他的同龄人,和他一样有梦想、有憧憬,有家中等着他们回家的父母……
超越极限的抢救
跨年夜,护士孔丽值守在长征医院急诊科预检台岗位上,她已经在急诊科工作了18年,节假日值班对于她来说是常事,一般节日夜间,酗酒斗殴,或者车祸之类的事故相对多发,因此值班护士们对假日夜晚的忙碌也早有预料。但这个跨年夜的经历,对孔丽这样资深的护士来说,也非同一般。“这么多伤员一起进来,这么重的伤,是我18年来第一次看到。”2天多过去,孔丽的嗓子还是哑的,缺少睡眠给她留下明显的黑眼圈。
一位女性逝者精心做过指甲,深深地留在了陈羽中的记忆里,指甲是时髦的青色,上面还描绘了妖娆的花纹。“一定是个爱漂亮的女孩子,多美好的生命,太遗憾了。”外科医生出身、一身戎装的医院管理者,也无法不为这遗憾的一幕伤感。陈羽中是长征医院医教部副主任,1月1日凌晨接到医院通知,他从位于杨浦区的家中飞快赶到医院,指挥协调抢救。
当夜参与抢救的所有医护人员,都有着同样的感慨,在1月1日凌晨那个每一秒都关系着伤者存亡的关键1小时里,医护人员付出了全力,希望留住每一个美好的生命。“已经宣告死亡了,我还想去按压一下,希望有奇迹发生。”长征医院护士长董兰的话,代表了医护人员在抢救时共同的心声。谁说病床冰冷、医生漠然,抢救室里医护人员的焦急与关切与伤者的家人无异,只是他们的感情很少为外人知道。
外滩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伤者被送往上海黄浦区中心医院、长征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和瑞金医院。长征医院距离事发的外滩陈毅广场约3公里,医院共接诊了28人。其中10人在送达医院时已经没有呼吸心跳,医护人员按照规范进行了全力抢救,但这10人最终还是遗憾地死亡。截至1月6日上午,还有10名伤者在长征医院接受治疗,其中1人病情较重,其他8名轻伤者已经出院。
尽管成批到达医院的重伤者一度给医院抢救带来压力,但医院的应急预案、平常的应急训练和在重大灾害事故抢救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使得抢救工作很快转入有序状态。有序的抢救为伤者赢得了时间,而在挤压伤的抢救中,时间意味着生与死、关系着伤者以后的康复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距离外滩拥挤踩踏事件40个小时后,记者采访了长征医院参与抢救的一线医生护士,通过他们的描述还原了与死神“战斗”的关键1小时。
1号伤者
要不是看到长征医院抢救室的门口监控录像上的画面,施晓雷自己也忘了那一刻。时间大约是0点20分,施晓雷和警察刚刚把面包车上的伤者搬到医院的急救平床上,医生护士从他手上接过了平车推进抢救室,他正想跟进去,但突然意识到自己没有穿白大褂,按照规定医务人员不穿白大褂是不能进入抢救室的,因此他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下,再加上之前连续为伤者做心肺复苏按压,他已经浑身发软,下意识地叉腰休息,于是,监控画面上留下了施晓雷叉腰的姿势。
被施晓雷送进医院的,正是长征医院抢救的第一名拥挤踩踏事故伤者,施晓雷是长征医院一名年轻医生,但这一切并非巧合。
施晓雷刚刚毕业工作一年,是长征医院影像科医生。2014年的最后一天,施晓雷晚上11点离开医院,回宿舍的公交车一直不来,他临时决定和同事郭婷婷一起到外滩,去那个灯光璀璨的城市地标迎接自己独立生活后的第一个新年。
从医院一路向东,就是外滩,眼看还差半小时就要0点,施晓雷和同事撒开腿奔跑,生怕错过了新年倒计时。大约11点55分,施晓雷到达外滩,他所处的位置在陈毅广场西北侧,尽管事后知道当时拥挤踩踏事件已经发生,但因为隔着黑压压的人潮,施晓雷完全不知道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故。“我们看到特警的车辆闪着警灯驶过,但都以为是警察维持秩序。”
向南的方向人特别多,施晓雷选择向北走,随着人流慢慢移动到靠近北京路的时候,黄浦江对岸一座高楼上显示出倒计时数字,施晓雷和年轻人们加入了倒数和欢呼。倒数结束,施晓雷继续向北走,一边走一边发现很多人向车道方向张望,施晓雷透过人和人之间的间隙看到,一名警察正在对躺在地上的人做心脏按压。“我愣了一下,然后对郭婷婷说,我们去看一下。”
职业的敏感催促着施晓雷挤过人流,走到警察身边。施晓雷向维持秩序的警察表明了身份,警察允许他上前帮忙,这时施晓雷才清楚地看到,地上的伤者已经没有意识。“我探了颈动脉,没有脉搏,探了呼吸,也没有,体温好像还有一点点。”像所有的医学生一样,施晓雷曾无数次设想过,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自己是否有能力、有勇气为人施救,没有想到,考验真的来到了眼前。
施晓雷承认曾有过犹豫,他不是急救科医生,虽然学习过急救技术,但从未有过真正的急救经验。最终,责任感和勇气占了上风,施晓雷甩下双肩包,跪在伤者左侧,换下之前做胸外按压的警察,开始为伤者做心肺复苏。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一个循环接着一个循环,施晓雷不知道自己做了多久。后来,警察征用到一部面包车,施晓雷和警察一起将伤者搬运到车上。郭婷婷接手按压的时候,施晓雷给影像科的同事打了电话,要同事通知抢救科,有心脏呼吸骤停患者正在送往医院。心脏按压需要很大的力气,施晓雷打好电话又换下女同事,在车上继续为伤者做心肺复苏。
警车开道,面包车将伤者送到了长征医院抢救室,此时医护人员根本不知道抢救“战斗”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成批的重伤者等待着抢救。施晓雷送来的这名伤者后来被编号为1号,送进抢救室后,施晓雷没能再同她见面,他当时已经猜测到,尽管做了最大的努力,1号伤者生还的希望渺茫。事实上,各家医院最早接收到的伤者,大部分在到达医院之前都已经没有心跳呼吸,经抢救后,包括最早到达长征医院10名伤者在内的36人被宣告死亡。
记者希望施晓雷回忆一下他抢救女孩的特征,施晓雷仔细回忆,但还是无法提供太多的线索。“马路上灯光暗,再加上已经受伤,面容已经看不清楚了。而且可能是因为之前抢救需要,她的外套已经不在身上,穿了一件套头的毛衣。”施晓雷唯一能确定的是,她是一位年轻的女孩。“很年轻,很年轻……”说到这里,一直冷静叙事的施晓雷医生,双手推开眼镜试图揉干眼泪。逝者是他的同龄人,和他一样有梦想、有憧憬,有家中等着他们回家的父母……
超越极限的抢救
跨年夜,护士孔丽值守在长征医院急诊科预检台岗位上,她已经在急诊科工作了18年,节假日值班对于她来说是常事,一般节日夜间,酗酒斗殴,或者车祸之类的事故相对多发,因此值班护士们对假日夜晚的忙碌也早有预料。但这个跨年夜的经历,对孔丽这样资深的护士来说,也非同一般。“这么多伤员一起进来,这么重的伤,是我18年来第一次看到。”2天多过去,孔丽的嗓子还是哑的,缺少睡眠给她留下明显的黑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