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慕课在教学模式改革中所引发的问题与思考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haiku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慕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引发了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文章从慕课对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三方面的影响出发,探讨了慕课给实际教学改革带来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慕课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a)-0141-01
  慕课(MOOCs)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它依托网络平台,在线提供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其课程完全开放,资源免费,学生选课不受门槛限制,学习不受时空限制,非常自由。学习者在这个平台上听课学习、互相讨论、作业考试、直到最终获得证书,整个过程相当完备,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学校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个新鲜事物,慕课的到来必然会对传统教育体系中的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管理者提出许多改革要求,而且这些要求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1 慕课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1 慕课要求教师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是非常严格的,课程之间环环相扣,紧密衔接,完整性被放在了第一位。实际上,许多课程虽有先修课程,但涉及到的先修知识实际上并不多,对于这样的课程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知识整合到课程中去,使我们的专业课程形成一个个比较独立完备的内容体系,这对于许多基础不甚全面的学习者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那些对先修知识要求较多的课程,则需要给出学生一个明确的体系结构,告诉他们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应具备什么样的基础,达到什么样的先期要求,它们与先修知识的承接关系怎么样等等,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使其学习有的放矢,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1.2 慕课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基于知识点的、短而精的授课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对课程知识的模块划分比较粗糙,一般以两节连排课的知识容量作为单位,约占90~100 min。教师在这样长的时间内可以讲授大量知识,整体构成一个大的模块即可。但是在慕课中,为了方便大众学习,每个知识点只需要10~15 min,甚至更短的时间即要完成。比如以前一门课程可把内容分解成10个知识模块,而现在就必须将其分解成100个知识点进行讲授。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认识,对内容结构进行更细致的剖解,把知识点一一分離出来,作为基本的授课单位进行讲解。只有这样,才更加符合现代社会人们对信息获取的短、快、精的要求。
  1.3 慕课要求教师向学生提供多线程的学习模式
  传统授课基本上是从教材的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的单线程教学模式,这样可帮助学生建立起由低到高的线性结构体系。但对于慕课来说,由于它所面对的学生基础各不相同,所以某些课程知识对一些学生来讲可能是全新的,需要重点学习的,而对另一些学生则可能是已经掌握,不需要再重复学习的。这部分学生只需要对自己没有学过,没掌握的知识进行学习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单线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慕课教学的要求。因此,对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进行集群划分,为学生提供基于知识群的多线程学习模式就是一种更科学的方法。但这要求老师对知识点间的聚合关系非常明晰,并能据此将所有知识点分成一系列可以独立学习的知识群,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科学安排时间。
  除上述3点外,有的学校还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慕课教学,这样还涉及该教师在第二天的课堂教学中如何与慕课衔接的问题。一般可通过组织讨论、解惑答疑等方式来解决。
  2 慕课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2.1 慕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同于学校教育,慕课学习不带任何强制性,没有纪律约束,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自主进行,完全靠自觉。如果学习者本人没有足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持久性,那么慕课学习很有可能半途而废。实际上自慕课推出以来,许多课程能够坚持学完的学生数只有最初报名人数的10%左右,可见持之以恒的自觉自主性对慕课学习多么重要。
  另外,由于慕课的讲授以“短小精悍”为主,所涉及课程知识不可能面面俱到,甚至还用到一些支撑知识,这些都需要学习者课下用功,自主进行查漏补缺。
  2.2 慕课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
  慕课作为依托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其授课、讨论、评价、作业以及考试等各个环节无不依赖网络信息手段完成。这使得学习者会使用网络成为必备技能。甚至有些人在公交地铁上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学习,这更能达到时间上的高效利用,而这些学习途径都取决于学习者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熟练掌握程度。
  另外,由于慕课学习的无国界性,使得大量高水平的外国课程进入人们视野。比如现在的三大慕课平台,其大部分课程都来自西方著名大学。这样的慕课对学习者来说弥足珍贵,但课程的讲授却大都是纯英语的,这对于非英语国家的许多学生来说,只有先把“语言关”过了,才谈得上听课学习。当然还可能有其他语种讲授的优秀课程,这些都需要学习者在相关外语方面多下功夫。
  3 慕课对教学管理者提出的问题
  3.1 慕课选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如何解决
  由于慕课选课的自由性,必然导致“强校愈强,弱校愈弱”的现象。因为“慕课”本质上也是一个市场,也会出现市场效应:选择名校名师的学生趋之若鹜,而二、三线学校的慕课则少人问津。这样下去必然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显然不利于国家教育水平的总体提高。
  3.2 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问题如何解决
  我们知道,学生培养工作除了课程知识的学习外,还有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这些都无法通过网络学习获得。
  还有实验、实训、实习问题,这都是专业培养不能绕开的环节,单靠“慕课”无法解决,而所谓的“网上虚拟实验室”显然不可能全部替代实际的实验室。
  3.3 学生的诚信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慕课证书含金量的质疑
  由于慕课学习无人监管,所以替学、替考现象时有发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门软件工程课程中,被发现居然有20个人提交的作业一模一样。这种现象在此类主观随意性很强的课程作业中是不可能发生的,显然就是抄袭。所以如何杜绝这类作弊现象,以保证证书的可信度和含金量,是摆在教育管理部门面前的严峻问题。
  4 结语
  慕课是教学改革中遇到的新事物,它必然引发教学各个环节包括观念体制上的诸多问题。如何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慕课的持续、深入和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新形式下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邓宏钟,李孟军.“慕课”发展中的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
  [2] 邓宏钟,李孟军,迟妍,等.“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3(2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其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COPD急性
目的:回顾性分析DR和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6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60例高度怀疑为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患者,对60例患者同
济宁市是煤炭资源大市,现已查明的有兖州、济宁、滕南、滕北、汶上、金乡、梁山、湖区、梁宝寺等九大煤田,-1000m以上地质总储量为129亿t,自1966年国家投资开发兖州煤田以来,
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也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自1985年以来,国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然而
一、消费性质的演化与异化关于消费性质的演化与异化这一问题,是与消费对于人自身以及社会来讲究竟是目的还是手段以及作为手段的合理性这一争论相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