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来源 :中外健康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17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提高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水平。方法:自2010年12月至2012年5月共实施PCNL138例,男81例,女57例。年龄25-80岁,平均52.5岁,右侧75例,左侧63例。肾结石10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36例,其中马蹄肾2例,最大一例结石直径3*6c,术前均行彩超,CT、静脉肾盂造影检查.138例病人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先截石位,经输尿管镜下逆行插入5F输尿管导管至患侧肾盂留置,建立人工肾积水,改俯卧位,B超引导下确定结石位置及目标盏后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经皮肾镜下采用EMS超声碎石机将将结石粉碎清除。术毕留置6F双J管和20F肾造瘘管,尿液较红时夹闭肾造瘘管6小时,术后给予抗炎治疗,术后5天夹闭肾造瘘管,6天拔除,经肾上盏入路者两周拔除肾造瘘管,(有胸膜轻度损伤或少量胸水时尤其重要)。结果,138例PCNL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40±15)min,单通道手术112例,多通道16例,结石完全清除116例(84%),术中无大出血及中转开放手术,胸膜损伤致胸腔积液一例,无腹膜腔脏器损伤,继发性出血4例,(其中一例为肾内出血,三例为肾间动脉出血)感染性休克一例。肾内出血病例经夹闭肾造瘘管,给予止血药物应用及对症处理出血停止,其中三例肋间动脉出血病例经凡士林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出血停止,一例感染性休克病人经大量抗生素应用,抗休克治疗痊愈。结论:PCNL是治疗肾、输尿管结石上段结石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B超引导下操作便捷。对手术患者无辐射、发生脏器损伤率低,但出血、感染、胸膜损伤仍是PCNL最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预防处理主要注意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前合理使用抗生素,术中B超引导下注意呼吸幅度,避开胸膜反折,穿刺针目标盏至穹窿部进针,术中操作准确、轻柔、术后观察、处理合理及时。上盏进针穿刺患者如靠近胸膜,建议2周后拔除肾造瘘管,肋间血管出血用肾造瘘管或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处理即可。
其他文献
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动力髋螺钉DHS固定10例,PFN固定15例,股骨近PFNA固定15例,术后固定优良率分别为93.7%94.2%94.7%,其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
通过对8例重型药疹患儿的护理回顾,认为传统的换药方式:油剂与湿敷液并用的方法,不适于儿科患者.我们采用在彻底清洁创面的基础上,涂搽康复新,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方法简便易行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常见原因以及临床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80例实行肝胆手术后胆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某电解铝厂2004-2010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职业禁忌证人群分布、职业病患病种类、患病率及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4-2010连续6年对某
简要分析手术室实施安全核查工作的必要性,总结当前手术室安全核查工作的实施情况,并就其如何提高核查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
目的:通过局麻单孔胸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文献报道并发症发生率,传统胸腔穿刺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评估局麻单孔胸腔镜手术风险。方法:随机筛选本院局麻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患者20
目的: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普及,医生技术不断提高及手术器械改进,目前已能在腹腔镜下完成多种胆道手术。最主要常用的手术还是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探查术,腹腔镜虽改变了以往开
目的:了解曾发生脑卒中的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及血压控制情况,评价再发脑卒中的危险。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心内科就诊的曾发生脑卒中的房颤患者,共收集符合条件
目的:机采血小板纯度高,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被广泛地用于临床。但是,献血者抗凝剂过敏反应时有发生。探讨发生原因、如何预防及护理尤为重要。方法:按《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
目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配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