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27098亿元,同比增长7.8%,符合市场预期。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低于此前的预测值7.7%,是近12个季度以来首次“破8”。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延续了下行态势,且降幅有所扩大,并创1992年以来季度累计同比增速回调时间最长纪录。这既是多重周期因素交织,内外需求叠加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由高速向中速增长阶段的转换。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8398.4亿美元,同比增长8.0%。其中,一季度的进出口总额逾8500亿美元,同比增长7.3%,创下自2008年四季度同比增幅9.2%以来的季度新低,且前两个月曾出现同比负增长;而二季度进出口总额较一季度环比增长了14.1%,同比增速也回升了1.3个百分点。4月、5月、6月的进出口增幅分别为6.1%、11.5%和12.4%,月度连续回升,显示外贸数据温和反弹。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上半年不含农户的总额为150710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0%,与一季度持平。其中,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71%;在稳定投资的财政政策下,二季度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同比累积增速由一季度末的1.8%升至8.3%,可见投资亦逐步回稳。而消费方面,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2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增幅也比去年同期收窄,但5月、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分别为0.84%与1.08%,增幅有所扩大。从进出口、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等对经济影响颇大的关键数据来看,上半年整体经济下行,但二季度亦已呈现出低位回稳的姿态。不可否认,目前经济正处于下行通道之中,但从各项指标数据来看,整体经济并无“硬着陆”之虞。
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二季度中国经济能够实现7.6%的增长,是很不容易、很不错的。从全球范围而言,这仍然是比较高的速度。金砖五国中,二季度印度经济增速预计5%左右,巴西增速预计1.2%左右;发达国家中,欧元区二季度经济预计负增长0.3%,美国二季度预计增长1.6%。尽管国际上唱衰中国的声音又高了起来,但对于经济增速低于8%,其实不必恐慌。虽然中国从1978年~2010年的32年间,经济年平均增长9.9%,此前连续7年,中国把年度经济目标设置为8%左右,但8%绝非当今中国经济增长的“红线”。
今年上半年GDP增幅是7.8%,可总量已是2005年GDP总量的1.246倍,况且今年初已经把目标下调为7.5%。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经过了30余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基本面正在发生变化。快速的人口老化或未富先老;劳动力供求关系从供过于求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和低端劳动力短缺,工资快速上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空间缩小;基础设施投资的潜力和空间下降;区域增长格局发生变化,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明显回落等。
再从国际比较看,经济增速逐步下降,符合追赶型、压缩式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日本、韩国、德国在相似发展阶段,都曾出现过经济增长大幅下降的情况。与之相比,中国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2010年贵州省的人均GDP仅相当于上海市的17.7%,可见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依然较大。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仅为51.27%,比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城镇化提升的空间仍然广阔。在东部率先达到增速下降的收入窗口的同时,中西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所以,中国有条件把经济增速的降幅控制在20%~30%,从而在中长期保持7%~8%的中速增长。
长期以来,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宏观经济政策强调稳增长,其实就是稳就业,而稳就业就是保稳定。近年来,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速度明显下降,“民工荒”、“招工难”也反映了劳动力供求格局正在发生转变,就业压力有所减轻,宏观经济政策为保就业、保增长的压力明显缓解。
从目前的就业和收入情况看,7.6%的增速并没有形成大的冲击。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00万人左右,外出农民工增长了2.6%,就业保持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4%,增速均高于经济增速。从经济增长与就业、社会稳定的关系看,短期宏观调控放弃高增长目标,容忍经济增长的适度回落,并引导经济增速逐步回归到中长期潜在增长率水平。显然,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为7.5%是合适的,也有利于逐步与“十二五”规划确定的7%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相衔接。
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表面上看是增长速度的调整,实质上则是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宏观政策与增长阶段转换的关系而言,宏观政策要顺应而不是抵触增长阶段的转换,特别要防止过度放宽宏观政策,而使经济重回以往高增长轨道的倾向。从日本、韩国的经验看,一旦潜在增长率下台阶,扩张性政策并不能拉高增长速度,反而会推动经济泡沫化,积累新的风险。经济增速的适度下行,有利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阶段的转换。应当把经济下行压力尽可能转化为调结构、抓改革的动力。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经济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企业会有更加迫切的动力,推动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社会各界也应当抓住并充分利用好深化改革的机遇。
然而,在具体的经济部门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非易事。尽管宏观数据显示,经济虽处低位,却已初步企稳之势正在形成,但若从企业相关数据来看,却是另外一种情形。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仅97.5%,同比下降了0.6个百分点,且数据
在二季度连续下降。采购经理指数(PMI)二季度平均51.3,虽然在临界值之上,但从4月的53.3到5月的50.4,再到6月的50.2,总体呈现下行趋势。企业利润恶化情况持续,1~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为负的2.4%,已是连续5个月处于负增长状态。宏观数据与企业数据呈现分岐,主要是由于本轮经济减速根源在于经济结构失衡与实体经济扭曲,虽然信贷扩张和基建投资加速,令短期数据有所好转,但结构失衡的问题并未解决。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由于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不仅没让过剩产能淘汰,反而令产能进一步扩张,而现在却要将高价买入的库存割价卖出,利润必然受到挤压。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后,企业转型停滞,资本流向虚拟经济,圈钱引发泡沫,随后实体经济逐渐呈现空心化趋势,从而加重了这一轮的危机。经济下滑,各级政府就不断强调要稳增长。稳增长是必要的,但稳增长绝不能指望再一轮的信贷膨胀。要知道,上一轮信贷膨胀带来的产能过剩与通货膨胀仍未完全消化,且已大大延误了结构转型的时间。
长期以来,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适应和习惯于高速增长的环境,但现在则必须理性看待经济增速放慢,正确对待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30多年高速增长后,正从快速增长阶段向中速增长阶段转变。经济增速放缓后,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求更高,这要求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从过去依靠土地、资金、资源、环境以及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依靠效率和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
调整或许是痛苦的,但唯有调整才有出路,调整得越快,经济发展也将越快。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论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还是保持经济长期发展,都是必须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慢,在于支撑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体制、机制、政策甚至管理方式,现在不足以支撑国民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这也要求必须加快转型。只有这样,下定决心调结构,才能“稳增长”,构筑好中国此后中长期稳定发展的新格局;只有眼前服从服务于长远,中国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发展才是真正有保障的。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延续了下行态势,且降幅有所扩大,并创1992年以来季度累计同比增速回调时间最长纪录。这既是多重周期因素交织,内外需求叠加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由高速向中速增长阶段的转换。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8398.4亿美元,同比增长8.0%。其中,一季度的进出口总额逾8500亿美元,同比增长7.3%,创下自2008年四季度同比增幅9.2%以来的季度新低,且前两个月曾出现同比负增长;而二季度进出口总额较一季度环比增长了14.1%,同比增速也回升了1.3个百分点。4月、5月、6月的进出口增幅分别为6.1%、11.5%和12.4%,月度连续回升,显示外贸数据温和反弹。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上半年不含农户的总额为150710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0%,与一季度持平。其中,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71%;在稳定投资的财政政策下,二季度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同比累积增速由一季度末的1.8%升至8.3%,可见投资亦逐步回稳。而消费方面,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2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增幅也比去年同期收窄,但5月、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分别为0.84%与1.08%,增幅有所扩大。从进出口、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等对经济影响颇大的关键数据来看,上半年整体经济下行,但二季度亦已呈现出低位回稳的姿态。不可否认,目前经济正处于下行通道之中,但从各项指标数据来看,整体经济并无“硬着陆”之虞。
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二季度中国经济能够实现7.6%的增长,是很不容易、很不错的。从全球范围而言,这仍然是比较高的速度。金砖五国中,二季度印度经济增速预计5%左右,巴西增速预计1.2%左右;发达国家中,欧元区二季度经济预计负增长0.3%,美国二季度预计增长1.6%。尽管国际上唱衰中国的声音又高了起来,但对于经济增速低于8%,其实不必恐慌。虽然中国从1978年~2010年的32年间,经济年平均增长9.9%,此前连续7年,中国把年度经济目标设置为8%左右,但8%绝非当今中国经济增长的“红线”。
今年上半年GDP增幅是7.8%,可总量已是2005年GDP总量的1.246倍,况且今年初已经把目标下调为7.5%。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经过了30余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基本面正在发生变化。快速的人口老化或未富先老;劳动力供求关系从供过于求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和低端劳动力短缺,工资快速上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空间缩小;基础设施投资的潜力和空间下降;区域增长格局发生变化,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明显回落等。
再从国际比较看,经济增速逐步下降,符合追赶型、压缩式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日本、韩国、德国在相似发展阶段,都曾出现过经济增长大幅下降的情况。与之相比,中国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2010年贵州省的人均GDP仅相当于上海市的17.7%,可见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依然较大。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仅为51.27%,比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城镇化提升的空间仍然广阔。在东部率先达到增速下降的收入窗口的同时,中西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所以,中国有条件把经济增速的降幅控制在20%~30%,从而在中长期保持7%~8%的中速增长。
长期以来,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宏观经济政策强调稳增长,其实就是稳就业,而稳就业就是保稳定。近年来,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速度明显下降,“民工荒”、“招工难”也反映了劳动力供求格局正在发生转变,就业压力有所减轻,宏观经济政策为保就业、保增长的压力明显缓解。
从目前的就业和收入情况看,7.6%的增速并没有形成大的冲击。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00万人左右,外出农民工增长了2.6%,就业保持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4%,增速均高于经济增速。从经济增长与就业、社会稳定的关系看,短期宏观调控放弃高增长目标,容忍经济增长的适度回落,并引导经济增速逐步回归到中长期潜在增长率水平。显然,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为7.5%是合适的,也有利于逐步与“十二五”规划确定的7%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相衔接。
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表面上看是增长速度的调整,实质上则是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宏观政策与增长阶段转换的关系而言,宏观政策要顺应而不是抵触增长阶段的转换,特别要防止过度放宽宏观政策,而使经济重回以往高增长轨道的倾向。从日本、韩国的经验看,一旦潜在增长率下台阶,扩张性政策并不能拉高增长速度,反而会推动经济泡沫化,积累新的风险。经济增速的适度下行,有利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阶段的转换。应当把经济下行压力尽可能转化为调结构、抓改革的动力。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经济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企业会有更加迫切的动力,推动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社会各界也应当抓住并充分利用好深化改革的机遇。
然而,在具体的经济部门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非易事。尽管宏观数据显示,经济虽处低位,却已初步企稳之势正在形成,但若从企业相关数据来看,却是另外一种情形。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仅97.5%,同比下降了0.6个百分点,且数据
在二季度连续下降。采购经理指数(PMI)二季度平均51.3,虽然在临界值之上,但从4月的53.3到5月的50.4,再到6月的50.2,总体呈现下行趋势。企业利润恶化情况持续,1~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增速为负的2.4%,已是连续5个月处于负增长状态。宏观数据与企业数据呈现分岐,主要是由于本轮经济减速根源在于经济结构失衡与实体经济扭曲,虽然信贷扩张和基建投资加速,令短期数据有所好转,但结构失衡的问题并未解决。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由于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不仅没让过剩产能淘汰,反而令产能进一步扩张,而现在却要将高价买入的库存割价卖出,利润必然受到挤压。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后,企业转型停滞,资本流向虚拟经济,圈钱引发泡沫,随后实体经济逐渐呈现空心化趋势,从而加重了这一轮的危机。经济下滑,各级政府就不断强调要稳增长。稳增长是必要的,但稳增长绝不能指望再一轮的信贷膨胀。要知道,上一轮信贷膨胀带来的产能过剩与通货膨胀仍未完全消化,且已大大延误了结构转型的时间。
长期以来,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适应和习惯于高速增长的环境,但现在则必须理性看待经济增速放慢,正确对待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30多年高速增长后,正从快速增长阶段向中速增长阶段转变。经济增速放缓后,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求更高,这要求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从过去依靠土地、资金、资源、环境以及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依靠效率和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
调整或许是痛苦的,但唯有调整才有出路,调整得越快,经济发展也将越快。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论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还是保持经济长期发展,都是必须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慢,在于支撑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体制、机制、政策甚至管理方式,现在不足以支撑国民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这也要求必须加快转型。只有这样,下定决心调结构,才能“稳增长”,构筑好中国此后中长期稳定发展的新格局;只有眼前服从服务于长远,中国经济长期平稳快速发展才是真正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