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苏州工业园区共集聚金融及各类金融服务机构1052家,包括持牌类金融机构175家,其中法人金融机构5家。“环金鸡湖CBD金融集聚,是人和城市相互吸引的结果,也是是园区引来‘源头活水’,激发活力的一个缩影。”
在苏州工业园区金融服务管理局局长朱晓焱看来,如今园区城市建设越来越棒,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园区,这是一种双向吸引。大家为了追求更优工作环境和生活品质,愿意来园区,人才也集聚在一起,对城市的发展无疑是一轮又一轮的原动力。
苏州自贸片区挂牌成立以来,园区出台多项金融创新政策,“一方面自贸区为金融赋能,另一方面园区在提升企业跨境投融资和贸易便利化程度、推进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推动股权投资行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作为,有效助推了区内企业的发展,也为城市经济发展增加了驱动力。”
银企对接
促进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
近日,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率先为哈曼汽车电子系统(苏州)有限公司和江苏国泰亿达实业有限公司办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77笔、金额合计778万美元,大大节省了准备纸质材料、业务传递的时间。中国银行苏州分行作为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的金融力量之一,不断推动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增量扩面。
“谁需要,我们就帮助谁”,朱晓焱告诉记者,为便利企业跨境业务收支,助力疫情期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园区金融管理服务局积极配合国家外汇管理局苏州市中心支局加快摸排企业需求,梳理优质企业名单,并会同相关部门召开银行座谈会和银企对接会,多渠道对试点政策进行宣传,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就是银行试点业务的一个成功案例。
截至目前,苏州自贸片区已办理货物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支出497笔,金额2.42亿美元,并正配合外管部门新增5家苏州自贸片区内银行参与试点,进一步推动试点扩面增效。
创新试点
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为企业雪中送炭
4月15日,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在苏州自贸片区率先落地。辖内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浙商银行于政策实施首日,成功办理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跨境人民币创新试点业务7笔,金额8400余万元。
朱晓焱告诉记者,为开拓境外企业在境内的融资渠道,有效服务境内企业“走出去”,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指导下,园区金融服务管理局配合人行苏州中心支行第一时间制定行动方案,摸排意向客户,组织银行机构座谈会,对政策操作空间进行专业研讨,并加强对企业的政策辅导,优选出一批有相关业务需求的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一公司因受海外疫情影响,海外销售回款有所延迟,预计结算账期1个月,但公司向境内采购需现款结算,导致公司短期存在资金缺口。浙商银行苏州分行闻讯,主动上门对接自贸区跨境人民币试点业务,并通过境外机构境内账户向境外企业融资1300万元,既解决了境外企业短期资金周转问题,也助力了境外人民币资金的回流,解决了境内出口企业短期收款遇阻的难题。
“QFLP”来了
“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迎来突破
7月24日,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管理委员会印发《苏州工业园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办法》,翘首以盼的QFLP试点政策终于来了!
据了解,《办法》一方面允许“外资管理人”管理“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和“境内人民币基金”;另一方面按照“内外资统一标准”原则,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基金管理人”参与QFLP试点,管理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
《办法》还进一步明确了多部门工作协同机制,规范了试点涉及相关主体的资质要求,优化了试点工作相关流程。这样一来,在外资准入方面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便利企业实际操作和试点运行。
朱晓焱表示,围绕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园区深化完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支持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设立跨境股权投资基金,有助于园区吸引外资,引进国际创新资本,做大区内创新资本总体规模,激发资本活力,助推金融资源向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及应用等关键创新领域和重要创新载体集聚,形成资本链带动创新链、创新链带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对园区打造产业资本中心高地以及推进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均具有重要作用。
多层次金融服务
赋能不同类别的企业成长
去年底,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海关提供的进出口企业数据快速落地“关助融”业务,获得农业银行苏州分行发放的信用贷款1000万元,解决了进出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今年初,八爪鱼在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资金链短缺,上海银行苏州分行第一时间延长了企业的授信期限,并降低了企业的用信利率。
事实上,诸如此类的金融服务在园区时常可见。
“园区的产业发展经历了很多阶段,民企集聚,外企发力,海归创业潮,双创……面向不同的创业群体,我们给予了不同的政策支持。”朱晓焱将金融服务政策比喻成肯德基的全家桶,面向全区企业,实施“金色苗圃工程”,针对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提供分类服务。
例如针对基础层,推出园艺融项目,就像把各种产品和服务赋予在八爪鱼身上,触角伸向各方,各取所需;针对创新层,促进银企合作,创新各项投融资业务;针对精选层,出台《促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每家企业给予20万元培训券,通过各类精品课程,全力打造上市企业后备梯队……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助力“苗圃企业”对接融资,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推出了“金色苗圃”主题系列融资路演活动,受邀企业囊括信息科技、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
近期,在“金色苗圃”专场融资路演活动中,上海银行苏州分行以围绕科创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为切入点向與会企业进行讲解,并现场推介了“上行E链”等特色金融产品。会后,分行同与会的“苗圃企业”一一交流,了解其融资需求,并现场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先行先试”
助力打造金融科技创新节点城市
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文,支持6市(区)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苏州在列,园区“先行先试”。目前,园区正联合苏州征信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平台和金融科技应用集市(APIX)开发,并着手征集金融科技试点应用。
朱晓焱坦言,最初科技招商手段是整合金融资源和服务业资源,随着实体经济亟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用科技的手段解决金融痛点?近年来,园区通过不断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打造现代化的区域科技金融治理体系以及助推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助力苏州成为金融科技创新节点城市。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12家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项目落户园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上海农商行等10多家的金融科技项目正积极对接中,年底持牌金融机构类金融科技项目有望近30家。
令人欣喜的是,苏州银行筹建的苏州金融科技创新中心预计在8月底对外展示,并设立各类银企创新实验室;另有10亿规模的金融科技创业投资基金,作为启动首批金融科技领军人才工程的重磅支持。
此外,园区还在构建“一园两中心三基地”的金融科技产业布局。其中,一园指现代服务业产业园1000亩土地规划,主打金融科技产业,将成为苏州金融科技的核心区。两中心是苏州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和苏州金融科技创新工场,是链接金融与企业的创新中心。三基地是指星海大厦将面向银行业,形成CBD金融科技集聚区;阳澄湖中新生态大厦将聚焦证券和保险,发展特色化金融科技基地;2.5产业园则积极推动金融科技集聚区建设。
勇闯无人区
探索自由有序的股权投资市场
苏州自贸片区外向型经济高度发达、科技创新资源活跃,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形态。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资本的支持,截至目前,园区共集聚各类私募基金超700家,管理资金规模超230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占到江苏省的15%左右,苏州东沙湖基金小镇被认定为“省级创业投资集聚发展示范区”。股权资本投资高度集聚,已然成为苏州特色。
在朱晓焱眼中,在助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金融看似忽隐忽现,实则是血脉,润物细无声,贯穿其中。她说:“园区拥有很好的产业基础,近年来,通过引进国内外大型投资机构,在股权投资行业创新发展领域勇闯无人区。”
随着人才集聚,产业发展,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与此同时,政府也面临着高难度项目的挑战,针对企业融资、扩大再生产、上市需求,政府从最初的财政资金补贴,到引进股权投资企业,利用市场手段解决难题。
“最初成立的中新創投,跟着国际创投机构学习,再到元禾时代,管理着2000亿资金,并引领行业发展;如今非本地国有基金也在持续集聚过程中,园区的写字楼里集聚了大量的股权投资企业,看似自由生长,实际上背后是有序的,我们通过前期筛选、指导落户、备案,形成了一套管理体系。”朱晓焱表示,在这样一个敢闯敢做的时代,园区金融服务管理局也在不断探索股权投资的新模式,优化创新服务体系。
在苏州自贸片区的光环下,城市显得更有生命力。园区欢迎优质的海外资金和优秀的产业投资者来苏州,形成以苏州为代表的创新企业集聚区,这值得期待。
在苏州工业园区金融服务管理局局长朱晓焱看来,如今园区城市建设越来越棒,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园区,这是一种双向吸引。大家为了追求更优工作环境和生活品质,愿意来园区,人才也集聚在一起,对城市的发展无疑是一轮又一轮的原动力。
苏州自贸片区挂牌成立以来,园区出台多项金融创新政策,“一方面自贸区为金融赋能,另一方面园区在提升企业跨境投融资和贸易便利化程度、推进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推动股权投资行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作为,有效助推了区内企业的发展,也为城市经济发展增加了驱动力。”
银企对接
促进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
近日,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率先为哈曼汽车电子系统(苏州)有限公司和江苏国泰亿达实业有限公司办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77笔、金额合计778万美元,大大节省了准备纸质材料、业务传递的时间。中国银行苏州分行作为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的金融力量之一,不断推动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增量扩面。
“谁需要,我们就帮助谁”,朱晓焱告诉记者,为便利企业跨境业务收支,助力疫情期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园区金融管理服务局积极配合国家外汇管理局苏州市中心支局加快摸排企业需求,梳理优质企业名单,并会同相关部门召开银行座谈会和银企对接会,多渠道对试点政策进行宣传,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就是银行试点业务的一个成功案例。
截至目前,苏州自贸片区已办理货物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支出497笔,金额2.42亿美元,并正配合外管部门新增5家苏州自贸片区内银行参与试点,进一步推动试点扩面增效。
创新试点
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为企业雪中送炭
4月15日,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在苏州自贸片区率先落地。辖内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浙商银行于政策实施首日,成功办理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跨境人民币创新试点业务7笔,金额8400余万元。
朱晓焱告诉记者,为开拓境外企业在境内的融资渠道,有效服务境内企业“走出去”,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指导下,园区金融服务管理局配合人行苏州中心支行第一时间制定行动方案,摸排意向客户,组织银行机构座谈会,对政策操作空间进行专业研讨,并加强对企业的政策辅导,优选出一批有相关业务需求的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一公司因受海外疫情影响,海外销售回款有所延迟,预计结算账期1个月,但公司向境内采购需现款结算,导致公司短期存在资金缺口。浙商银行苏州分行闻讯,主动上门对接自贸区跨境人民币试点业务,并通过境外机构境内账户向境外企业融资1300万元,既解决了境外企业短期资金周转问题,也助力了境外人民币资金的回流,解决了境内出口企业短期收款遇阻的难题。
“QFLP”来了
“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迎来突破
7月24日,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管理委员会印发《苏州工业园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办法》,翘首以盼的QFLP试点政策终于来了!
据了解,《办法》一方面允许“外资管理人”管理“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和“境内人民币基金”;另一方面按照“内外资统一标准”原则,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基金管理人”参与QFLP试点,管理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
《办法》还进一步明确了多部门工作协同机制,规范了试点涉及相关主体的资质要求,优化了试点工作相关流程。这样一来,在外资准入方面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便利企业实际操作和试点运行。
朱晓焱表示,围绕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园区深化完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支持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设立跨境股权投资基金,有助于园区吸引外资,引进国际创新资本,做大区内创新资本总体规模,激发资本活力,助推金融资源向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及应用等关键创新领域和重要创新载体集聚,形成资本链带动创新链、创新链带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对园区打造产业资本中心高地以及推进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均具有重要作用。
多层次金融服务
赋能不同类别的企业成长
去年底,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海关提供的进出口企业数据快速落地“关助融”业务,获得农业银行苏州分行发放的信用贷款1000万元,解决了进出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今年初,八爪鱼在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资金链短缺,上海银行苏州分行第一时间延长了企业的授信期限,并降低了企业的用信利率。
事实上,诸如此类的金融服务在园区时常可见。
“园区的产业发展经历了很多阶段,民企集聚,外企发力,海归创业潮,双创……面向不同的创业群体,我们给予了不同的政策支持。”朱晓焱将金融服务政策比喻成肯德基的全家桶,面向全区企业,实施“金色苗圃工程”,针对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提供分类服务。
例如针对基础层,推出园艺融项目,就像把各种产品和服务赋予在八爪鱼身上,触角伸向各方,各取所需;针对创新层,促进银企合作,创新各项投融资业务;针对精选层,出台《促进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每家企业给予20万元培训券,通过各类精品课程,全力打造上市企业后备梯队……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助力“苗圃企业”对接融资,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推出了“金色苗圃”主题系列融资路演活动,受邀企业囊括信息科技、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
近期,在“金色苗圃”专场融资路演活动中,上海银行苏州分行以围绕科创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为切入点向與会企业进行讲解,并现场推介了“上行E链”等特色金融产品。会后,分行同与会的“苗圃企业”一一交流,了解其融资需求,并现场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先行先试”
助力打造金融科技创新节点城市
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文,支持6市(区)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苏州在列,园区“先行先试”。目前,园区正联合苏州征信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平台和金融科技应用集市(APIX)开发,并着手征集金融科技试点应用。
朱晓焱坦言,最初科技招商手段是整合金融资源和服务业资源,随着实体经济亟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用科技的手段解决金融痛点?近年来,园区通过不断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打造现代化的区域科技金融治理体系以及助推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助力苏州成为金融科技创新节点城市。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12家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项目落户园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上海农商行等10多家的金融科技项目正积极对接中,年底持牌金融机构类金融科技项目有望近30家。
令人欣喜的是,苏州银行筹建的苏州金融科技创新中心预计在8月底对外展示,并设立各类银企创新实验室;另有10亿规模的金融科技创业投资基金,作为启动首批金融科技领军人才工程的重磅支持。
此外,园区还在构建“一园两中心三基地”的金融科技产业布局。其中,一园指现代服务业产业园1000亩土地规划,主打金融科技产业,将成为苏州金融科技的核心区。两中心是苏州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和苏州金融科技创新工场,是链接金融与企业的创新中心。三基地是指星海大厦将面向银行业,形成CBD金融科技集聚区;阳澄湖中新生态大厦将聚焦证券和保险,发展特色化金融科技基地;2.5产业园则积极推动金融科技集聚区建设。
勇闯无人区
探索自由有序的股权投资市场
苏州自贸片区外向型经济高度发达、科技创新资源活跃,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形态。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资本的支持,截至目前,园区共集聚各类私募基金超700家,管理资金规模超230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占到江苏省的15%左右,苏州东沙湖基金小镇被认定为“省级创业投资集聚发展示范区”。股权资本投资高度集聚,已然成为苏州特色。
在朱晓焱眼中,在助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金融看似忽隐忽现,实则是血脉,润物细无声,贯穿其中。她说:“园区拥有很好的产业基础,近年来,通过引进国内外大型投资机构,在股权投资行业创新发展领域勇闯无人区。”
随着人才集聚,产业发展,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与此同时,政府也面临着高难度项目的挑战,针对企业融资、扩大再生产、上市需求,政府从最初的财政资金补贴,到引进股权投资企业,利用市场手段解决难题。
“最初成立的中新創投,跟着国际创投机构学习,再到元禾时代,管理着2000亿资金,并引领行业发展;如今非本地国有基金也在持续集聚过程中,园区的写字楼里集聚了大量的股权投资企业,看似自由生长,实际上背后是有序的,我们通过前期筛选、指导落户、备案,形成了一套管理体系。”朱晓焱表示,在这样一个敢闯敢做的时代,园区金融服务管理局也在不断探索股权投资的新模式,优化创新服务体系。
在苏州自贸片区的光环下,城市显得更有生命力。园区欢迎优质的海外资金和优秀的产业投资者来苏州,形成以苏州为代表的创新企业集聚区,这值得期待。